茶文化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茶文化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摘要:

作为传统文化绚丽的瑰宝,茶文化依靠着自身内涵茶文化在空间环境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长久以来,茶文化对空间环境设计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其设计应用过程中,不仅能丰富空间环境设计的形式,还能给其设计带来独特性,赋予空间环境特殊的人文价值。本文以传统茶文化内涵展开研究,探寻其在空间环境设计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挖掘出基于文化的空间环境设计的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

茶文化;现代景观;环境设计

现阶段,国家正在快速发展,宜居环境越来越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虽然,当下我们空间环境设计相关行业发展迅猛,但是有生命力、有创新性的作品却鲜有出现。整个空间环境设计界的很多设计者,作品同质化严重,抄袭模仿。而这时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的茶文化,应用到指导空间环境设计中,对未来整个空间环境设计行业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

1传统茶文化的内涵

长久以来,茶已经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茶叶对于我们国人生活的影响远非如此,茶叶同时也改变我们的精神和对世界的认知。随着岁月变迁,我们对茶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由此衍生了有关茶叶一整套完整的文化体系———茶文化。茶文化既和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源同生、息息相关,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对我们国家的医药文化、饮食文化、文学等等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作用力,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一种一直被国人推崇之至的精神守则。

1.1茶文化的发展

茶叶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古典名作曾记载茶叶与我们国家的密切联系。茶仙陆羽在其毕生名作《茶经》中就指出过,早在原始社会时期,神农氏就已经摸索出,如何饮用茶叶。随着社会的进步,茶与人联系愈发紧密,在通过日常生产活动人们对茶叶的认识逐步完善、加深,并且开始实践尝试开始大量移植培育野生茶。当这种生产活动渐渐规模化,进而间接形成原始茶山、茶园;而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人们在关于如何饮茶、怎样烹煮、如何高效采茶等各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探索出自己的一套关于茶叶生产的实践理论体系。

1.2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关于我国传统茶文化的精神内涵,笔者主要从茶与禅宗及道教的关系、茶道精神来解析。唐代的时候,僧人就有饮茶悟道的禅修方式;因为,茶不仅能生津止渴,还有助于僧众提神作用,时刻保持清醒,这就是所谓的“茶禅一味”境界。所以,早期的僧人喜欢在他们禅修的寺庙周围种植大量的茶树,其原因就是茶对禅修的助力所致。茶与道教精神也是密不可分的,道教一直追寻的、倡导的就是“道法自然”精神,对传统茶文化影响深刻;古往今来,我们喝茶品茶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度化的过程,通过品尝,使心灵宁静致远,修善其身,肉体和精神得到洗涤,寻求人与自然和谐通融之道。而道教的空无精神,恰好为茶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茶道,是传统茶文化的核心所在;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汲取、融合百家所长,得以形成“和”为内涵的茶道精神。“和”是传统茶文化精神内涵的高度精炼,在茶叶种植、生产、烹煮等过程中都能充分体现,对我们国人的审美趋势有非常大的影响。因而,基于茶文化的空间环境设计必须充分借鉴茶道精神,营造具有感染力和人文精神的空间环境。

2空间环境设计发展及其与茶文化联系

何谓空间环境设计,通俗来说,就是把我们的生存空间作为对象进行三维的空间划分设计;就其类型划分来说,按照空间形式不同,当前主要可以分为:城市空间环境设计、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及景观空间环境设计四大类。空间环境设计的品质直接决定我们生活环境的品质,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2.1空间环境设计的弊端

当下我们国家的空间环境设计却乱象丛生,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为:城市空间环境管理机制不完善、设计缺乏地方特色及时代风格、没有充分考虑自然因素及空间环境设计相关人员水平偏低。现阶段我们城市的管理部门很多,交通部门管理城市的道路交通,园林部门管理绿化,城规部门管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环卫部门则负责城市日常环境卫生维护。现行的管理模式,在一些交界权限划分不清,管理不够精细,很难协同调度,使得城市管理机制的制约性不强。而这样的机制下的城市空间环境设计往往缺乏整体性和艺术性,难以给人舒适的城市环境。所以,在城市中有关城市空间设计咨询的机构迫切需要被建立,只有这整个城市的空间环境管理同其设计能科学、合理的协调起来;缺乏地方特色是当前我国空间环境设计的通病,现在的设计常常呈现的是:建筑外墙都是涂料、玻璃幕墙;街道广场绿化就是简单的乔木+矮植+大草坪模式,缺乏新意。空间环境设计缺乏特色,使得城市千篇一律,难以区别。我们急需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作为内涵,指导空间环境设计,而茶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的空间环境设计缺少对自然因素的考虑,人工性太强。我们生活在自然中,对其空间环境的设计要融入自然,尊重自然;关于当前自然空间环境设计的弊端还有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我们设计师的水平,现在很多设计师,缺少独立思想,对设计只是盲目的抄袭,所以设计不出好的环境空间。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空间环境的设计从业者一定要从自我出发,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把最好的设计回馈给社会。

2.2空间环境设计与茶文化的关联性分析

有关空间环境设计与茶文化的关联性分析,笔者只要从空间环境的四个具体形态分别与茶文化的关联进行解析,具体如下:城市空间环境设计:是将城市空间环境作为一整体,进行统筹规划部署,目的是想要创造一个科学、美好的城市环境,其特点是空间尺度大。对于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目前很多国内城市紧密联系茶文化特性,借助茶品牌及文化,以“茶名片”为特色进行城市空间规划设计。建筑空间环境设计:是指对建筑的空间结构、外形构造、功能划分等方面进行设计,使建筑空间环境既美观同时又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建筑空间设计中,茶室、茶馆的设计对茶文化应用最为广泛,茶室、茶楼的建筑外形一般极具特色或古色古香、或极简现代,其中都透露着茶文化内涵。室内空间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物内部空间环境不同,结合其使用功能,采取多种艺术手法进行装饰,创造出符合使用者内心要求的内环境。室内空间环境,一直是茶文化、茶道精神体现最多的地方,茶馆、茶室的室内空间可以说是其温床。景观空间环境设计:一般泛指室外空间,主要是园林景观设计,包含:绿地、庭院、广场、公园、道路等空间形态。景观空间环境设计中,常常融合茶文化,具有特色的茶元素景观小品、植物被广泛应用于景观空间设计中。综上所述,茶文化在空间环境的各个形态中都有广泛而深入的应用,茶文化与空间环境设计关系紧密。我们以茶文化内涵为理论指导,进行基于茶文化的空间环境设计研究,对今后如何创造出更宜人的空间环境有积极的作用。

3茶文化对空间环境设计的启示

我国传统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提炼为一个“和”字,天地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茶文化的这种内涵对我们空间环境设计有重大指导意义,把这种内涵融入空间环境设计的实际过程中,对营造优质的生存环境十分重要。以下笔者对茶文化对空间环境设计的启示作出具体的分析解读。

3.1因地制宜原则

茶文化提倡和而不同,因地制宜。不同地方的文化特色,地域风情,人文景观各部相同,我们要区别对待。这种科学的价值观在空间环境设计中尤为重要,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我们一定要给予场地各要素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将其视为一个整体统筹设计。科学合理的空间环境设计会依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在空间的划分、景观的营造,会依据现实项目的位置、土壤条件、地势情况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决定。空间环境设计因地制宜的原则启示,得益于茶道精神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给予自然足够的崇敬,在创造优质的生活空间环境的同时,做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空间环境设计项目当地的自然环境。

3.2功能兼容原则

茶道精神对空间环境设计的启示要求,在其环境设计过程中崇尚自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单纯回归,而是要求能做到整个设计能达到基于人文理念和空间场所精神的“合一”。基于茶文化的空间环境设计,要具备科学性、合理性,使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其空间设计中找到最佳平衡点,达到有机统一。通俗地讲就是,在环境空间设计过程中,得到优质的生活环境、对场地环境有生态保护作用只是它的一方面要求,结合场地条件,充分调动空间资源,实现最优配置,使得空间环境中相关配套建设起来,充分发挥空间环境设计的潜在文化教育、观光旅游等方面作用,体现基于茶文化的空间环境设计的兼容性原则。

3.3特色性原则

茶的魅力,不仅表现在其外在形态的唯美,更让人看中的是茶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文化的吸引力。同样启示我们的是,空间环境设计不能只注重打造环境景观的外在美属性,更应充分挖掘出空间环境的场地精神和文化特色属性。事实上,环境景观外在美比较好处理,可以借助空间环境中一切景观元素,雕琢造景;而空间场地的特色性表达,则一定要把握场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把它结合到空间环境设计中。这样也是避免现今空间环境设计“同质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4结语

现阶段,基于茶文化的空间环境设计充分借鉴茶文化精髓“和”,力求达到空间环境设计“天人合一”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再传承和发扬悠久的茶文化的基础上,深挖空间环境的地域文化特征,并使二者有机融合;以发展的眼观看问题,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做出真正适应时展的、科学的空间环境设计。

作者:李俊 陈娟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郭家伟.生态茶园的研究进展与思考[J].中国茶叶,2013(10):10-13.

[2]李功林.泉州市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J].农业考古,2013(18):179-182.

[3]张芸.空间设计理论研究[J].中国建筑,2014(5):152-156.

[4]龚增兵.中国传统文化在茶室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室内装饰,2014(21):16-19.

[5]张京华.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探索[J].现代设计,2015(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