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生产中通识课教育的作用

畜牧业生产中通识课教育的作用

摘要:职业教育是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价值的高素质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教育,是另外一种类型的青少年成才教育。黑龙江职业学院多年来培养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有一技之长,为全省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培养的大部分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始终工作在动物防疫第一线,运用兽医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养殖户排忧解难。他们为养殖场和养殖户带去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理论,拓宽了养殖户的视野,使他们在第一时间掌握了全新的养殖技术,为他们增收起到了强大的后盾作用,为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稳定、培养创新型农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就的取得不仅仅是专业课的传授有关,更和通识课的培养有关,通识课传授知识,是知识的传播者,不仅研究如何更好地传授,往往还是知识的直接生产者。通识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理解能力、适应能力和表达能力,大学以后开始分科,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某一知识领域的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通识课是通过课程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使学生拓宽视野、避免偏狭,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也就是教化他们学会做人。所以通识课是从知识的传授到人的养成。作为现代社会专业人才的培养,现代社会的分工要求每个人都要成为某个领域内的专业人才,但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完全寄希望于专业教育,否则培养出来的都是工匠而非人才,通识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中,仍发挥巨大作用。通识课的重点不是学科知识,而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这种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运用到专业课的学习中,又起到推动作用,因此专业课和通识课是一脉相承的,是不可分割的,通识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

1通识课教育引导学生专业职业应用能力

通识课教育以专业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主线。分析知识之间、技能之间,知识与技能之间有机联系,找出对接口与点,将原有知识、技能与新知识、技能嫁接,产生递进连动效应。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用中一体化。用是目的,学为了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学的同时思考用,学思用结合。教师不但指导学生学,更指导学生用,启动学生思维,在用上下功夫,培养学生会学,会用能力。不能只把学生看成是知识、技能的容器,让学生记、背、考试答卷,培养他们应用能力比背题考100分更有意义。要引导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应用到专业学习,求职应聘就业、自主创业。

2通识课教育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迁移与整合

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促进作用称正迁移,有消极阻碍作用称负迁移,提示正负迁移的影响作用。高职教师的教学应利用高中阶段已有的知识、技能做为基础,从专业职业需要的高度定位,把握基础课与基础课之间,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专业课与专业课之间,校内学习、实习与校外实习实践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应用能力。既要注意时段性———掌握恰当学习阶段过渡性联系应用,过渡不可太的跨跃;又要注意时效性———掌握实际效果,不可过宽过大的飞跃。

3通识课教育培养学生思维的渐进性和灵活性

渐进性就是在感知事物时,通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思维深化,揭示出事物本质性的一种思维方式。课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逐层深入,循序渐进,不要要求过高,急于事成。灵活性是指思维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从原有单向看问题变成多方位思维,并在事物相互之间的比较中,使各事物的定位更确切。比较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培养思维灵活性的重要方法。在通识课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分析鉴别中深刻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4通识课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老师的培养。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学生心中才能产生学习的欲望,才会主动去探究、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通识课更多的去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好的习惯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通识课教育必须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我们要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既要正面引导,也需要强制养成。总之,通识课教师应始终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指导学生扎扎实实走好专业课和通识课学习的每一步,要在职业应用能力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技能能力不断积累提升,丰富知识宝库,改进创新技能,奉献职业产业,回报社会,让学生凭借着坚实丰富的通识素养,放飞专业的梦想。

作者:王非 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