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研究

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研究

[摘要]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环境分为内生环境、外生环境两个层次。内生环境包括高校创业教育系统内部创业教育理念、目标以及校园文化;外生环境涵盖创业教育政策以及创业教育社会资源,通过外生环境可以促进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与外部的能量传递、信息沟通。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启示我们: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完整的统一体,推进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各个系统要素的协同作用,提高创业教育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实践平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分析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机理,借鉴美国高校典型创业教育的有益经验,对加快构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提升创业教育质量,助力人才强国战略具有启示意义。

一、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

生态系统在自然界中是指生物与环境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结构涵盖基本要素和环境两个部分:基本要素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数量众多的消费者集聚会产生“催化剂”作用;环境因素包括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生态因子,从生物主体性的角度可以分为内生环境和外生环境两类。在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各基本要素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构成了新的“共生系统”。生产者,即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及师资队伍。生产者为生态系统循环提供物质能量基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及师资队伍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产出“创业知识能量”,扮演着生产者角色,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课程,促进“创业知识能量”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流通、循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础,美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基础是系统性好、集成度高的创业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哈佛大学创业课程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效结合,强调全球视野,国际教学案例丰富。课程在内容上相互衔接,低年级侧重夯实文化基础,高年级开设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创业类课程。教学中倡导合作学习,重视商业模拟演练。生活小组将创业教育课堂延伸至校园生活,将领导力、营销能力等基本能力锻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美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还包括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斯坦福大学组建了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根据创业教育需求开展跨学科合作,聘请各界领袖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和讨论,将创业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充分结合。麻省理工学院列格特生涯发展与创业研究中心将创业教育师资细分为管理团队、顾问团队、导师团队、分析师团队以及学者和外聘研究员等,通过细分群体,开展分类指导,注重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实现“创业知识能量”的共生、共创、共享。分解者,即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物质能量转换的重要桥梁,创业教育组织机构是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创业知识能量”的中转站,扮演分解者角色,充分发挥创业教育咨询及辅导功能,对创业教育实施精细化过程管理,如培育创业意识、评估创业想法、支持创业活动、吸收和转化创业成果、丰富和完善创业理论教育等不同主题内容,服务创业教育不同阶段的教学需求。生态系统分解者发挥了桥梁作用,形式多样、功能完善的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组织机构促进了“创业知识能量”的流通、循环。斯坦福大学创业中心、斯坦福大学创业网是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的典型代表,它们组织开展创业活动周、创业沙龙等,集聚创业想法、支持校内创业活动,既传授创业技能,也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资源。消费者,即创业教育学生及新创企业。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以生产者为能量来源。在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创业教育学生及新创企业是主要消费者,他们需要吸收并转化来自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及师资队伍的“创业知识能量”。从创业教育链条来看,高校创业教育学生主要消化吸收“创业知识能量”,如创业精神、创业机会识别、科研成果转化等;新创企业接受“分解者”所提供的创业咨询和辅导,形成自己的创业想法、商业计划书并付诸创业实践。哈佛大学致力于培养“改变世界的领导者”,在创业学生心中培植创业精神。麻省理工学院邀请创业学生分享创业体验,通过论坛、沙龙等形式与学生开展交流互动,扩展学生的职业视野,增强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催化剂,即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大量集聚,促进了“创业知识能量”的流通、循环,发挥“催化剂”作用。在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学生创业社团、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形式的“催化剂”集聚潜在的创业者群体,为创业知识转化为创业技能提供仿真场景,是创业启蒙、企业孵化的关键要素。生态系统消费者集聚,促进物质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通、循环。在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学生社团、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使评估创业想法、管理新创企业、市场分析以及商业模式规划等不同主题的“创业知识能量”得以集中,并广泛地应用于解决创业实践问题,促进创业教育教学发展。斯坦福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活动周,以及各类创业讲座、论坛、工作室等实践平台吸引创业学生广泛参与,帮助学生拓展创业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强化创业能力。麻省理工学院最具特色的创业教育实践项目——MIT10万美金创业大赛,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校友搭建了交流、分享、模拟创业的互动平台。上述美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要素既相互区别,也相互转化。以消费者要素为例,通过创业教育走向创业实践的毕业生,经常受邀回校分享创业知识、创业体验和创业精神,创立创业教育基金会、创业教育校友会等组织机构。创业校友的集聚促进了创业教育发展。因此,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既要发挥基本要素的作用,还要通过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通过要素协同促进“创业知识能量”的流通与循环。

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环境特点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由内生环境和外生环境构成。其中,内生环境主要由高校创业教育理念、目标以及创业教育校园文化构成;外生环境主要由政策法规及市场、社会资金支持等构成。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校园创业文化作为内生环境的主要成分,决定了高校创业教育发端、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等。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理念承载了创业基因,校园创业文化为创业基因提供了生长的沃土。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理念从注重传授创业知识技能逐渐转移到更加注重创业精神培养。哈佛大学创业教育理念注重培养企业家精神和思维,不仅关注创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且关注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在公司中的表现;[1]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基本理念体现在:一是通过创业教育将创业者的创业经验、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以及他们对创业的理解传递给学生;二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将创业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气质,使创业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2]创业者在创业实践中展现的首创意识、团队合作、注重实效、追求卓越等精神特质是高校创业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投射。美国高校校园创业文化是创业教育得以有效开展的源头活水。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学生社团、创业校友会、创业大赛以及相关创业组织机构等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也是校园创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生环境,包括创业教育政策市场及社会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各类环境生态因子根据性质可以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等,表征在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就是创业教育所面临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等外生环境因素等。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具有全方位的政策支持机制,涉及的法律与政策支持、投融资以及企业管理和信息服务等十分完备。《拜杜法案》《史蒂文森-威德勒技术创新法》《小企业创新发展法》《美国发明家保护法令》《国家合作研究法》《联邦技术转移法》,以及“创业美国”计划等,在不同历史时期,从高校技术转移、专利保护等不同方面为创新创业提供政策保障,促进了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一批创业型大学的发展。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具有全过程的市场支持机制,通过创业扶持基金、创业教育基金等不同形式的市场和金融支持,实现了创业教育链条的全过程覆盖。科尔曼基金会、考夫曼基金会等创业教育社会组织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以考夫曼基金会为例,该基金会专注创业与教育,致力于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并在其中孕育潜在的创业者,再通过创业孵化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基金会与高校紧密合作,从早期支持高校创业计划大赛(1992),到成立全国创业研究中心(1995),再到与加利福尼亚大学和考夫曼创业领导中心共同创建“创业教育信息交流中心”(1996),打通了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部、外部环境。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还具有全员化的社会舆论环境。美国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基于兴趣的教学机制对于创业教育发展尤为重要;美国社会以美国梦为代表的价值观念为年轻人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包括专利和版权范围、所有权和版税分享、企业赞助和政府基金资助等提供了美国创业教育蓬勃发展的社会基础条件,尤其是近年来创业型大学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三、借鉴与超越:构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几点思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创业教育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完善课程体系、教材、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方法创新等,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这也是着眼于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而提出的具体改革措施。高校创业教育基本要素与内生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内部循环;高校创业教育基本要素与外生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外部循环,形成“创业知识能量”流通、循环基本路径,这是当前高校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根本遵循。从现阶段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出发,借鉴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有益经验,建构中国特色的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可以从提高质量、提升效率以及增强动力三个方面着手,以全面提升我国高校创业的教育质量和效益。一是以提高质量为导向。构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实现“创业知识能量”的流通、循环,基本要素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要坚持问题导向,服务创业教育实际需求,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做全面“体检”,从而解决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前述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分析显示,在基本要素方面,现阶段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突出问题集中表征于生产者(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教材、教师教学方法等)、分解者(教学管理制度、创业辅导帮扶等)、催化剂(实践平台)。提高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从供给端生产者角度,要提高生产质量。要盘活高校创业教育资源存量、用好增量,通过整合学校课程及师资、促进专业教育融入创业教育、组建跨学科创业师资团队、多方聘请校外专业人士进入课堂等形式,提高教学、课程的生产质量。从需求端消费者角度,要集聚创业教育优质生源。高校富有创新创业意识和潜力的学生是创业教育的主要消费群体。学生创业社团和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在美国高校中普遍存在且十分活跃,消费者集聚也将提升创业启蒙、孵化的成效。作为中间环节,从分解者角度,提高创业教育质量要求提高创业咨询及辅导的精准度。高校要加强创业组织机构的建设和管理评价,通过广泛调研针对高校创业教育普遍需求做好常规供给,针对个性化需求做好有效供给。二是以提升效率为目标。构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实现“创业知识能量”的流通、循环,基本要素与环境在系统中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要“精准对接,畅通无阻”。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完整的统一体,推进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基本要素与环境协同作用。在基本要素上,要坚持结构导向,健全高校创业教育体制机制,打通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键“瓶颈”。在全要素协同方位上,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要精准发力、强优势、补短板。集中力量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夯实创业教育的薄弱环节;同时,发挥好特色、优势要素的带动作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能够直接提升效率的基本要素是分解者,要充分发挥高校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开展创业辅导、创业咨询的桥梁作用。通过成立创业教育中心、创业基金会等组织形式,为“创业知识能量”的价值实现提供现实路径。从环境成分协同角度,提高创业教育效率,要求形成多元互动的文化氛围。具体就创业教育内部环境而言,要建立健全高校创业教育相关规章制度、评价体系,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创业教育理念及创业教育校园文化特点,出台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措施,确保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从而创造有利于协同的文化氛围,提高多元协同的效率。具体就创业教育外部环境而言,高校要充分利用国家、地区及行业相关的创业教育政策扶持、工作指导及创业孵化、创业金融服务等方面的环境便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氛围中实现创新发展。三是以增强动力为手段。要坚持高校主体地位与完善支持体系相结合,打造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双引擎”。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动力来源于要素主体与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我国高校要充分认识开展创业教育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要将创业教育作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民生就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加以落实,要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外部动力是高校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必要条件,主要包括政府、市场、社会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多元影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已从“政府主导型”的单一动力机制,向“政府主导、高校主体、市场导向、社会参与”的多元动力支持机制演化。生态系统有“遗传、变异、衍生、选择”四种演化机制,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也是如此。高校响应国家号召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即是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遗传”机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自身办学特色发生变化即是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变异”机制,高校通过创业教育衍生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上新的产品或服务,即是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衍生”机制,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带来高校之间竞争的优胜劣汰,即是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选择”机制。因此,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要构建起与演化机制相适应的动力协同机制。

参考文献:

[1]杨静竹.探秘哈佛大学创业教育:不仅教人开公司[N].第一财经日报,2013-05-02.

[2]熊华军,岳芩.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11).

作者:董晓光 李成龙 单位:东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