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及内部审计优化

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及内部审计优化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推陈出新离不开科研经费的大量投入。高校科研经费除了来自于纵向课题的国拨资金,还有来自于横向课题的社会资金。同时由于科研项目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项目预算编制困难,内部审计在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监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内部审计独立性不足、揭露违法违规问题力度不够、无法可依与执法不严并存、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此,需要对内部审计进一步优化与创新。

关键词:科研经费;特殊性;内部审计

高校作为我国重要的科研力量,国家每年对其科研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当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付,因此,在管理和使用上面呈现出很多特殊性,导致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重申报轻管理、预算执行难、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比较突出,对高校科研经费的内部审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特殊性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高校科研经费应与高校的其他收入一起纳入高校财务进行统一管理,但由于科研经费本身具有特殊性,如果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简单地搞一视同仁,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高校教师申请科研经费的积极性。高校科研经费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经费来源渠道广,项目数量多但金额小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资金主要有三个来源:纵向课题的国拨资金、横向课题的社会资金、高校本身的自筹资金。不同的资金来源,对应不同的监管依据。首先,对于国拨资金而言又分部级、省级、地市级的科研资金,这部分资金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高校申请到这部分财政资金后,由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直接把资金转到学校,这部分资金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关于财政资金监管的法律法规来执行。对于横向课题的社会资金,按《民法》及《合同法》的规定,属于高校教师通过承揽合同收到的合同款,与财政资金有本质区别,监管方式应以社会委托方的要求为主,目前主要是通过社会审计的方式确定资金支出的合法、合规性。经费来源构成的多样性,使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具有复杂性。其次,不论经费来源如何,高校科研经费项目总是呈现小、散、乱的特点。这与项目经费申请以教师个体为主,除个别团队外,很少有人能具备承担大型课题能力的现实状况相吻合。高校科研经费项目的这一特点,导致对其进行内部审计时很难捕捉审计重点,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2项目变动概率大,经费预算编制困难

科学研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体现在项目预算上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开始做预算时很难对未来的走向进行准确判断,导致项目预算变动可能性大。同时,由于申请科研经费的多寡不仅是考核高校实力的重要指标,也对教师评定职称、评先选优影响巨大,这就使得教师在科研经费项目编制预算时漫天要价。最终造成在后续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预算的执行流于形式。另外,按照《预算法》的相关规定,预算一旦审批通过便具有法律效力,不得随意变更。预算变更需要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若未经审批变更预算属于违法行为;若预算频繁地进行变动审批,又影响科研工作的效率,这就使科研经费预算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同时也使预算环节成为内部审计中问题的多发区。

1.3忽视智力成本,经费管理体制脱离实际

科研项目研发是一项高度依赖智力投入的工作,项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题组的科研能力及劳动付出。但按照现行制度规定,一般具有事业编制的课题负责人不允许从科研经费中列支自己的劳务支出,只有不具有工资性收入的群体如在读研究生或外部聘请的专家,才能以劳务费或咨询费的名义从科研经费中列支报酬。这一规定不符合科研项目以智力主导的特征,也是导致出现课题负责人套取项目资金等违规行为的诱因之一。二是科研完全成本与高校收付实现制之间存在矛盾。按照相关规定,目前高校科研经费需要按科研项目进行完全成本归集。要做到这一点,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高校适用事业单位会计的收付实现制,对与科研有关的机器设备等不提折旧,造成科研项目成本核算困难。针对上述问题,高校管理层,特别是内部审计部门,在对科研经费进行内部审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因地制宜地开展审计工作,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2内部审计在监督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

从我国审计监督体系构成看,主要包括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部分。其中内部审计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在监督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突出表现在利用内部审计全过程监督的优势,在服务高校科研工作的同时,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从预算编制、执行到决算提供了全过程审计监督服务。内部审计由于处于被审计对象内部,有条件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全程有效监督审计,能够克服外部审计事后审计的弊端,加强对中间过程的问责。同时,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并举,为落实科研经费预算制度做出了贡献。目前,高校在校级和学院一般会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岗位负责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控制及决算工作,但课题组层面缺乏熟悉预算制度的专门人才。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属于高校的内设部门,其独立性受到较大限制。同时因为科研经费的申请关系到高校与教师的切身利益,为了保护教师申请科研经费的积极性,高校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内部审计在揭露相关违法违规问题方面积极性不高、在执行审计制度方面不够严格等问题比较突出。另外,由于科研经费审计有其专业性和复杂性,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1内部审计对相关违法违规问题揭露力度不够

首先,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许多明显违规的问题由于司空见惯,在内部审计中见怪不怪,相关问题长期得不到整改。例如当前多数高校在科研项目管理上,依然沿用课题制,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基本由项目负责人一人负责,他们对于经费如何列支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当内部审计指出科研经费中不合规的开支,但在课题负责人强烈坚持的情况下,高校为保护教师申请科研经费的积极性一般会支持课题负责人,影响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又如,科研项目结题后长期不结账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其次,内部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开支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真实性重视程度不够,对科研经费的效益性评价更是无从谈起。当前,高校财务部门的角色基本是科研经费的出纳,只要课题负责人要求支付,不论合理与否皆予以支付。高校科研部门专注于项目经费的立项申请,对项目经费管理知之甚少。内部审计部门在对科研经费的审计中应重点关注项目费用支出与项目是否有关,支出是否合理、真实等方面,但实际审计中很多只是查看报销发票是否真实合法,对实际支出去向缺乏监管的动力和有效的手段,对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更是无从谈起。另外,科研项目全成本核算不符合事业单位会计收付实现制。课题研究费全成本核算不但要求包含与科研有关的直接成本,也应包含相关水电费及固定资产折旧等间接费用。但目前高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下,对于间接成本的构成却一直没有准确的计算和分摊方法。虽然这一问题是由高校会计核算适用收付实现制造成的,但这一问题长期存在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内部审计仍然负有一定的责任。

2.2执法不严与无据可依同时存在

内部审计部门在高校科研经费审计中未能严格执行相关审计制度,执法不严与无据可依同时存在。首先,部分高校对于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现行制度并不能有效约束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导致科研经费管理中不合规的支出仍大量存在。内部审计对这部分问题的监督不力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不合规问题的长期存在。其次,由于内部审计在高校科研项目审计中缺少相应绩效评价指标,内部审计缺少依据,导致科研经费绩效审计中形式大于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有序推进。同时,由于科研项目的成果评价体系不健全,导致在项目成果不佳时,高校教师付出的智力劳动得不到承认,许多内部审计部门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反映,但并没有得到明确答复。

2.3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素质有待提高

内部审计与科研项目类似,都是高度依赖人的智力的工作。只有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及专业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勤勉工作,才有可能揭示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存在的较深层次的问题。但由于目前我国高校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缺少必要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堪忧。首先,部分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状况堪忧,在内部审计中尚不能完全做到严格执法。部分审计人员认为内部审计主要是合规审计,存在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问题无可厚非,也不用非得坚持原则对问题进行反映。这些不正之风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部门权威性,对于内部审计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其次,从专业能力看,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水平还有待提升,特别是很多高校对于审计工作岗位重视程度不够,用事业编制人员从事审计工作,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一些事业单位的不良习气,比如等、靠、要思想严重,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重心放在研究领导喜好上而对钻研业务知识缺乏耐心和动力。另外,由于受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背景的限制,在进行科研经费内部审计过程中缺乏相关专业的背景知识,导致审计工作很难深入。科研项目本身具有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才能与之相适应。

3内部审计优化与创新路径研究

如何发挥内部审计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的监督引导作用,是一个永恒话题。一方面要转变高校领导层观念,不能把内部审计看成科研项目开展的阻碍,而应看成是查错纠弊的助手。另一方面必须建章立制,严肃内部审计的纪律。同时要注重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创新审计方法、强调审计成果意识,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健康发展。

3.1加强宣传,转变意识,配齐内审力量

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离不开高校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高校管理层及科研项目组人员意识到开展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良好的科研经费审计氛围。同时,高校层面应加大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投入力量,从人员配备及经费预算上给予保障,为审计部门开展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工作奠定基础。

3.2确定内部审计的依据,加强内部审计管理

针对科研经费的内部审计,制度要先行。一方面国家应该出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细则,将横向课题与纵向课题的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区分开来,明确内部审计的制度依据。高校应该从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入手,针对当前科研经费管理实际,对经费申请、管理进行制度落实,确保各个部门的权责进行明确的划分,防止出现问题后各部门互相推诿扯皮。同时注意相关制度及时更新,做到与时俱进。最后要强化制度执行,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内部审计必须严肃审计纪律,对重点领域发现的问题绝不姑息。在内部审计中必须对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问题多发的重点领域进行重点关注,比如重点关注与科研活动无关的支出,关注科研经费中劳务费的支出,关注科研项目结余经费是否被私分滥用等,一旦发现问题,必须严肃问责,绝不姑息。另外,可以试行在内部审计中引入考核机制,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成果理念,提升工作能力。

3.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加强部门管理

审计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素质,只有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素质有所提升,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审计效果,因此,可以在高校内部试行轮岗制度,让内部审计人员到科研小组中挂职锻炼,了解科研项目流程,熟悉科研项目的背景知识。此外,还应该从审计工作整体出发,加强政策性培训,让相关人员了解国家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规定,在内部审计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同时,还应该注重科研经费审计模式的创新。比如可以试行科研经费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把科研经费审计作为审计重点。也可以探索跨年重大科研项目经费的年度审计模式,对科研经费管理使用进行分阶段评价,减少结题审计的压力。同时可以试行在科研小组中配备财务审计人员,强化科研经费全过程监控。内部审计作为学校的内设部门,兼具监督与服务的职能,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后,能够积极指导课题组完善相关预算,能够有效落实科研经费预算制度。另外,内部审计弥补了政府审计覆盖面低、社会审计成本过高的不足,成为科研经费审计的主力。综上所述,与其他类型的财政资金相比,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本身有其特殊性,由于目前一视同仁的监管策略,导致内部审计在科研经费监管方面存在揭露违法违规问题力度不够、执法不严与无法可依等问题。只有配齐内部审计力量、严肃内部审计纪律、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创新审计方法等多管齐下,才能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高校管理层应进一步重视对审计结果的运用,注重审计整改状况的跟踪,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震慑力,使内部审计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小玲.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创新[J].中国市场,2016(29):245-246.

[2]熊枫,李祥.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法律困境及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6(10):121-125.

[3]张浩,王瑞龙.基于风险导向的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16(34):78-80.

[4]于涛,陈金刚.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苏高教,2016(2):75-77.

作者:黄倩 张春萍 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