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和对策(4篇)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和对策(4篇)

第一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

【摘要】文章通过有限的篇幅简要论述了经济新常态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面临的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会计从业人员因素,有待加强的会计核算工作,会计基础工作面临的问题,电算化面临的问题等等,并逐一加以分析提出对策,希望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能给经济新常态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提供一点思路。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会计核算;质量

现阶段,我国正面临经济转型,即经济新常态,经济从两位数增长调整到6%~7%的增速,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增长由粗放转为集约发展模式,经济新常态下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而不是以前那种只求速度和数量,一切用GDP为标尺的方式。在此种背景之下,作为与我国国民公共事业特别是福利事业休戚相关的事业单位也在逐渐发生调整,事业单位对外开展工作离不开会计活动,如何使用好财政资金,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效率、质量,发挥资金的最佳效益,为社会进步提供助益,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必须面对的问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要用创造性思维处理会计工作中面临的新老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新常态下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单位因为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产,每年都有万亿级别的资金支付,如何使用好、监管好这些庞大的资产是一个不得不深入研究的问题。令人欣慰的是与之相关的制度日趋成熟、完善。但是随着发展新老问题交织,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将会使巨量的资源存在跑漏的风险,这不利于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不利于提升国民的福祉,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并且将会对事业单位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办法。1、人员因素。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普遍不高,普遍认为事业单位会计简单,没有工业会计、商业会计那么复杂,一进一出不用算成本,因而导致会计从业人员门槛低,很多没有会计专业教育经历。其实人是事业得以提升的重要保证,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是会计核算工作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事业单位很多会计人员是别的岗位别的专业转岗过来的,可能还兼别的岗位,有的连基本的从业资格证都没有,对会计的认识停留在花钱的层面上,会计基本业务薄弱,会计核算工作难免出现不应出现的底层错误。另外会计岗位相关设置、任务分工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有的人员特别忙,有的很清闲,存在一人多岗的兼岗问题,对自身职业规划思考不足,这必然影响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延续性;另外,事业单位缺乏必要的激励、奖励机制,时间长了,必然导致工作热情下降,产生惰性,责任心减退的情况。2、会计核算工作亟待加强。很多事业单位对会计核算工作认识不够,甚至是模糊的、缺位的,这必然导致内控制度科学性、严谨性、可操作性薄弱。国有资产流失的很大原因是制度设计上的漏洞,加之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为了私利,损公自肥,通过转移隐藏挪用,把公共财物作为个人财物处置;事业单位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做为核算的基础,这一制度无法全面展示事业单位收支状况。比如属于低值易耗品不是被列入低值易耗品中,而是被作为固定资产,这样的情况是不能客观准确的反应资产的变化的;对会计核算规范重视不足,导致科目不准确,随意性较大,凭证合规性审查不严,导致错漏,不能做到日清月结。3、会计基础工作容易被忽视。会计基础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位置突出。会计基础问题有以下表现:不合理的内部机构设置,不明晰的工作内容安排,不规范的工作交接程序,不完整的会计信息传递,缺失的工作规范,泛泛的财务报告,粗线条的会计记录等方方面面。因为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制度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必然导致对核算口径的不一致,凭证写得简单,科目名称填列不规范,不能及时进行业务处理,不能准确反应各单位资产的真实情况,这些必然产生会计核算混乱。4、健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催生了会计电算化时代到来。计算机应用加快了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轻击键盘鼠标就完成了数据报表,更具诱惑的是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使差错降低,会计核算的悄然变革已经来临。会计电算化大大的节省了会计核算人力资源的投入和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准确性和时效性,但是实际工作中也有不容忽视的问题。未经许可的人员可能通过欺骗、破解等方式窃取数据和文件,并进行复制、伪造、销毁等操作。这些行为会导致信息丢失,造成会计信息泄密。这些行为隐蔽,难以发现,造成的危害是深远的。5、科学编制单位预算。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不严谨,预算执行中没有约束,随意性很大。不少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编制项目支出的细化程度,基本支出制定方面的科学性不够,不严谨。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时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没能严格控制支出,超支问题比较突出,资金支出时没能合理安排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区分不严格,专款专用有时紧紧停留在纸面上,说说而已。对专项资金使用上重拨款,轻管理。

二、相应的对策

1、强化会计人员团队建设、提高专业水平。会计人员要进行专业、会计职业培训,参加相关讲座研讨,加强与相关单位经验交流来提升会计业务能力。对在岗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同时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激励政策,促使会计人员自我提高。使之经过培训后更专业,职业道德水平更高,从而精通各种业务,提高专业技能,达到提高会计核算效率、降低审计成本的目标。要根本性改变转岗、混岗的情况。遇有招聘时应适当提高进入标准,选择专业的会计人员充实到会计核算岗位上来,让那些专业的会计人员担任会计核算任务,强化岗位的独立性,防止出现混岗的情况发生。在部署会计核算整体工作任务时,明晰岗位间的任务量,尽量做到平衡各个岗位工作量,使之均衡杜绝出现忙的很忙,清闲的很闲的局面。2、建立满足事业单位自身情况的监督制约机制,这既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会计人员的爱护。应该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具体到每一个,做到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责任网格体系,落实追责制度,让舞弊无处遁形。避免不相容岗位由一个人承担的局面。尤其是出纳和会计要分离。岗位分工也要不断调整,使得各岗位人员工作不重复、互相监督制约,使之成为有机整体。事业单位可以外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也可以由主管部门来监督检查。建全相关制度,才能提供相应工作的依据,减少会计核算工作的随意性,主观性。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一定会更加顺利地展开。3、提高会计基础在会计核算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中强化。各级领导都要高度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加强对会计工作的指导,采取合理的措施,因地制宜创新管理方法,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规、完整、准确。强化检查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把错漏减少到最小程度,通过检查提升会计工作水平,明确权责,强化内部自我检查工作,对相关法规制度进行学习,约束相关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完善奖励惩罚制度,促使会计从业人员自我提升,按制度办事,按规范工作。使得会计基础工作更加健全。4、从技术层面的控制。为了满足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事业单位要重视计算机会计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教育,强化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认知,变成要你做到我要做,这可以减少系统运行后的错误概率。再者,要建立相应的安全机制,形成健全的安全规划,建立相应的软硬件防火墙,隔离内部外部网络,建立秘钥管理规范,核心资料物理隔离,备份。5、细化部门预算,进而科学编制单位预算,强化对未来事项预测能力;事业单位应充分认识合理资金筹集与使用对单位发展的重大意义,认真对照上级部门要求及本单位需求,对收支预算做出合理安排。综上所述,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处理好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及质量,是新常态下事业单位必须正视的首要问题。作为国家实现公共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的事业单位,不仅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处理问题,还要创新会计观念、树立成本效益观、理财观,带出一批业务能力强,道德水平高的合格会计人员。以全面推进事业单位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提档升级。

【参考文献】

[1]杜蓉.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异同比较及分析[J].财会研究,2013(8)

[2]高鑫.浅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4(23)

[3]王翠钦.浅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9)

[4]刘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评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4)

作者:高秀娥 单位:靖宇县水利局

第二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与对策

摘要:会计核算作为事业单位日常财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持续推进,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逐渐产生了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会计核算中的不规范问题正逐渐显现,影响了事业单位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为此必须对这些存在着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由于我国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性质、工作领域等各个方面的不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总结起来,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着的共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控制体制建设滞后

完善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规范化和科学性运行的重要保障。当前,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环境变化的不确定因素也逐渐增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也面临着日益增多的各种风险,当前,许多事业单位内部在会计核算中的控制体制建立相对滞后,会计核算等工作长期处于无人监督或者监督力度不够的境地,缺乏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持续有效的检查、监督和指导,这是当前不少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中频频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对预算管理重视不够

对预算管理重视不够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着的最为普遍性的问题之一,一些事业的财务部门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很难做到综合统筹考虑,预算的编制过程不尽合理;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一些单位存在着经费支出不严、经费开支的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不严、对预算执行的定期考评滞后等问题,预算管理水平低下是当下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过程中亟需改进的方向之一。

(三)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缺位

一般来说,事业单位多属于非盈利性组织,具有公益性和产业性双重特征,其固定资产同样需要进行保值增值,但目前许多事业单位在对其内部的固定资产进行会计处理时尚未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未能正确地反映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净值,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影响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

二、推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路径思考

当前,着力推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需要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着的突出问题入手,努力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为此,事业单位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体系

事业单位内部完善的会计核算控制体系能够使得会计核算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尤其是在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就更为关键,为此,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着力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强化包括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岗位责任制、会计核算操作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以及会计核算档案管理等内容在内的会计核算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保障会计核算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

(二)合理编制预算,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面对当前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管理不力的现状,未来财务部门要着力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抓好预算管理工作,预算的编制既要考虑历史,又要注重当下和未来;既要满足本单位的发展需要,又要考虑地方财政;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建立起严格的经费支出管理制度,尤其是要有严格的经费开支审批制度和经费开支报销程序,防止经费滥用,最后还要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进行定期的考评,以便总结经验,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三)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人员的培训

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基本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核算的质量,为此,事业单位要不断通过加强培训、组织相应的学习等途径来强化本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和职业素养,同时要强化他们的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积累经验,更好地适应当下及未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工作需要。

三、结束语

会计核算工作的科学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社会效益的有效实现,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改革的持续推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整体环境也日趋复杂,会计核算过程中暴露出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事业单位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多方着手,系统性地推进会计核算工作水平的提升,实现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翠钦.浅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9):68-69

作者:王利军 单位:青岛市技师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第三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思考

摘要: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式饱受诟病,难以真实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也难以指导事业单位进行科学的决策。因此,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应该引入权责发生制。这一科学机制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应用,需要匹配科学完善的内控制度,同时进行科学的论证,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会计核算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的本质是应付应收制,通俗点理解就是当期已经确定或者实现的收付款,无论收付的行为是否发生,都应该算在当期的收入和费用,都应该计入利润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式一直以来都是按照实际收付实现的方式来进行核算的,只有部分经营业务采用了权责发生制。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已经难以适应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需求,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亟待优化优化与变革。因此,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过程中,应该引入权责发生制。一旦收付已经实现,即便行为尚未发生,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支出。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收付实现制的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收付实现制度仍然是主要的会计制度,只有部分经营业务尝试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之所以难以适应事业单位的改革需求,就在于这种会计核算制度具有天然的弊端和问题。

(一)收入支出无法全面精准进行统计

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收付实现制要求本期的收入或者支出应该全部实现,行为确定发生,款项已经支出或者收到,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核算。但这无疑影响着跨期行为的统计与核算工作,在计算本期收入或者支出时,由于行为已经发生,但款项跨期才可能收到,那么实际支出将会被计算在下一周期中,而本期内的收益将会大大降低。可见,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运用这种传统的收付实现制,无疑会造成收入与成本的不对等,双方缺乏一定的可比性。此外,利用这种会计核算方式,还可能会造成会计信息的混乱,难以真实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的全面收入和支出,自然难以指导事业单位的下一步工作决策。

(二)会计信息难以反馈实际经济活动

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长期以来,传统的收付实现制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也确实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但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也逐步开始追求经济效益,事业单位自身的经济活动类型越来越多元化,经济活动的频率越来越快,迫切需要真实全面的会计信息来指导经济活动,来深入分析与指导经济活动。但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传统的收付实现制以到账或支出的结果作为判断的依据,即便行为已经发生,这就容易造成会计信息的混乱,难以真实全面的反映实际的经济活动。比如政府采购在年底进行,但费用支付则在下一年度初始,若按照收付实现制,则势必会造成经济活动的混乱。本年度的实际支出大于账面支出,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下一年度的科学决策。

(三)绩效考核的指标将严重失真

随着事业单位的深入改革和全面推进,绩效考核成为了事业单位考核人员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运营资金依靠国家拨款的额度不断降低,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比重不断增加。在这种条件下,亟需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来精准分析经营业务。但当前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中运用收付实现制,那么对于各期的成本核算将会严重失真,这将直接影响绩效考核的指标,同时还会造成事业单位办事效率的低下,甚至打击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比如甲乙两人同为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通过乙的行为,事业单位收入100万,当期发生,那么乙的绩效成果将会比较明显。通过甲的行为,事业单位收入300万,下一期实现。那么本期甲的绩效成绩将不会计算在内,这势必会影响甲的工作积极性。

二、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需要建立在科学完善的体系之上,需要多措并举来保障权责发生制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权责发生制的运用水平,也才能切实督促事业单位积极引入权责发生制,运用权责发生制来替代收付实现制。

(一)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

事业单位落实科学全面的权责发生制,需要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完善的法律法规来深化权责发生制的实施。通过科学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督促事业单位自觉进行会计核算的改革,并在引用权责发生制的过程中,能够全面领悟权责发生制的精髓,能够自觉优化自身会计人员的素质,以更好地推进权责发生制的实施。这是事业单位进行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必要前提,也是权责发生制真正起作用的基础条件。当前针对事业单位实施权责发生制的改革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体系,已经成形的法律法规在发挥保障作用的过程中,显得比较“粗大条”,没有详细的法律条文,事业单位实施权责发生制则势必会大打折扣。

(二)加强探究与本地化创新

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对于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及改革,需要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同时更应该充分结合我国本地的国情,以及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深入全面的探究具有本地化特色的、具备创新精神的权责发生制。当前很多发达国家在政府预算管理及会计核算中,都引用了权责发生制。实践证明,权责发生制的运用,确实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能够科学树立政府部门的本期收入和支出,使得二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对比性。同时,权责发生制还能够保障政府部门会计信息的透明化以及财务风险的合理规避。因此,我国事业单位在引入权责发生制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深入探究,同时更要创新性利用。

(三)科学完善会计报表体系

在收付实现制的模式下,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会计报表是相对混乱的。会计报表难以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变向能力、偿还能力、支付能力等,也影响着事业单位的科学决策。基于此,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必须完善会计报表体系。依托于科学的会计报表体系来明确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来全面真实的反映事业单位的偿还能力和变相能力,使得事业单位在自身的发展及经营业务的拓展中,更富有针对性。

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改革思路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并非直接引入即可,而是需要明确改革思路,多措并举来全面提升权责发生制的运用水平,真实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为事业单位的经济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完善财务核算体系,优化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必须基于现行的财务核算体系,不断优化其内容,不断改良其弊端,综合性保障财务核算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明确性。一方面,要改革会计科目,重新对会计科目进行拟定和划分。另一方面,结合管理需求,在期末报表中增加现金流量表等。同时,事业单位还应该加强内部控制,优化内控的整体水平。在实施内控管理的过程中,既要通过管理会计等岗位设计来提升内控管理的整体水平,同时也应该基于科学系统的内控流程来优化事业单位的内控能力,实现岗位合理分工,权责明确,做到资金保障得力。

(二)强化权责发生制的宣传,突出宣传实效

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还需要强化权责发生制的宣传,重点做好权责发生制实处的有效宣传,不断提升宣传效果,确保事业单位内部重视权责发生制,能够明确权责发生制的具体应用,能够认知到权责发生制的实际效果。一方面,要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宣传工作,通过事业单位内部网站、内部宣传微信平台等来多方面宣传权责发生制。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强外部宣传,通过大众电视台、网络机构等来进行权责发生制的整体宣传。

(三)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素养

在事业单位内部,更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确保他们能够从自身做起,自觉领会到权责发生制的相关技能,并全面应用在实践当中。一方面,应该重点做好会计人员会计素养的培训,使得他们明确会计准则,在新的会计准则的约束下来进行有效工作。另一方面,还应该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素养,尤其要注重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四、总结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收付实现制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基于此,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应该积极引入权责发生制,以收入、支出发生为核算标准,以规范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的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卢少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9):57-58.

[2]程晓凌,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思考[J],经营者,2016,30(1).

[3]许晓东,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思考与建议[J],环球市场,2017(4).

作者:赵岩 单位: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

第四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及建议

摘要: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当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受部分人为因素或社会因素影响,会计核算失真现象普遍,并影响到会计核算的精确度,无法将事业单位的效益变化清晰反映出来,不利于事业单位稳定运营,甚至可能会滋生腐败现象。基于此,本文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监督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概述

事业单位会计主要是指结合事业单位性质及运营目标,为使用者提供事业单位委托责任的会计信息并做出社会决策与经济决策的一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主要为向会计使用者提供与单位财务、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相关的会计信息。由于多数事业单位运营过程中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在会计核算方面与企业单位相比会表现出一定差异。一方面,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与企业单位不同[1]。事业单位主要以收付实现制来进行收支核算及监督,在经营性收支业务方面则采取权责发生制。另一方面,事业单位会计要素与企业单位存在一定差异。事业单位会计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支出与收入;企业会计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支出及费用。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成效会对财务管理乃至单位日常运营产生直接影响。尽管很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较以往有所进步,但在部分环节上还是存在一定缺陷,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2]:(1)会计内部控制有待完善。一些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一定问题,导致会计核算执行过程中约束力有所缺失。部分单位会计内控制度不够全面,制度执行不够严谨,导致会计核算随意性、盲目性较大,特别是在资金支出时管控不够到位,存在较为严重的超支现象。在项目支出资金管理方面,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未能明显区分,未做到专款专用,导致专项资金使用期间偏向于拨款,但管理有所缺失,相关监督工作也无法落实到位。(2)会计监督力度有待加强。部分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覆盖面相对较窄,其重心主要置于财务部门,却忽视了其他部门监管。会计监督无法拓展至业务部门,使得会计监督效能大打折扣。还有一些单位在构建会计监督机制或规范时,未能与单位长远发展目标关联起来,导致会计监督机制操作性不足。(3)会计人员专业素养有待加强。部分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并不是会计专业出生,大多数都是其他岗位转岗过来的,甚至是兼职人员。这些会计人员未接受系统化的培训便上岗工作,工作过程中也缺乏指导,只能靠自己摸索,容易出现差错。

三、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会计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要尽快完善会计内部控制相关制度,明确经费开支标准。事业单位要结合单位实际运营情况及发展目标制定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经费支出标准,进一步规范经费支出渠道,并在事业单位内部统一执行,以此来强制性约束各部门经费支出行为,为会计内部控制奠定基础。由事业单位整体结构出发,进一步强化盈余管理。事业单位在会计内控方面可适当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不断完善内控体系建设。同时,要加强风险评估机制建设。通过事先风险评估,做好风险预防,并构建出有效的事中控制、事后补救预案[3]。另外,要加强责任制建设。单位内部要明确各部门及各岗位业务承担职责及业务处理权限。在日常经营活动当中,要对各岗位业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核查,进一步提升事中控制力度。通过落实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范,为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

(二)完善会计监督检查

事业单位内部要设立专门的会计监督部门,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有效监管,进一步提升会计监督力度。同时,在会计部门与会计监督部门之间建立相互监督机制,互相约束,让会计监督工作充分发挥成效。以新会计准则为导向,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及会计材料监管,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一旦发现违规、违纪行为,要给予严惩,以强调会计监督的权威性。在预算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使用者较为单一,主要用于反映预算拨款相关信息,其关注的重点并不是资金安全性。随着事业单位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事业单位要想对经营业绩进行全面性的考核,必然离不开财务成果的支持。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加快财务报告体系变革步伐,可将企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当中的部分内容融入其中,以适应形势发展需求,保证会计考核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三)重视会计人员培训

会计核算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加强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培养。事业单位要组织内部会计人员参与学习,对其进行定期专业知识教育,提升其会计专业技能水平,从而提升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操守建设。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使其能够充分认知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意识到自身责任,避免出现“玩忽职守”的现象,保证会计核算的严谨性与独立性,从而获得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四、结语

会计核算工作是维持事业单位稳定运营、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为提升会计核算效能,事业单位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并优化组织结构,让会计核算落到实处,为事业单位业务活动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晓燕.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2(17):98-100.

[2]齐丽英.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若干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2):76-77.

[3]刘一范,王辰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中国外资,2011(12):141.

作者:刘珲 单位:北京市南水北调大宁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