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审计论文范例

绩效审计论文

绩效审计论文范文1

1.审计产生和发展上的差异

财务审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们希望了解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公共支出等情况的需求,政府部门等单位为了便于人们审查和发表意见,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对相关的各项经济活动的财务信息加以详细记录,让审计部门在进行财务审计时能够做到有据可依。然而伴随着我国政府职能作用的不断扩大,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涉及巨大的财政资金开支问题的发展任务也是由政府部门承担,而政府资金的来源是普通民众,即国家纳税人,在建设过程中,若是资金去向不明确,不但会加重纳税人的经济负担,同时让民众对政府部门产生不信任,要发挥资金的经济效益性,财务审计已经显得很乏力,在这种形势下,绩效审计应运而生,目的是为了改变政府职能部门在财务上的浪费现象,保障政府部门的经济性,确保资金落到实处,发挥资金的效益。

2.审计要素的差异

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在审计的要素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包括审查目的、审查对象、审查范围、审计所用的方法等方面,在审查目的上,财务审计的目的是审查财务活动的真实合法性,而绩效审计针对的是经济活动的效益和效率性;在审查对象上,绩效审计的对象主体是人所在的单位(政府部门及其附属部门和事业单位),而财务审计的主体是财务收支活动;从审计范围上来看,绩效审计范围比财务审计范围广很多,财务审计仅仅局限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资料,而绩效审计的审计范围具有很广的辐射性和不可见的间接的社会效益;从审计所用的方法来看,财务审计方法程序模式已经定型,而绩效审计没有特定的准则可供参考,审计方法上更加复杂。

3.审计内容的差异

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在审计内容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财务审计检查的是政府部门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注重的是检查会计资料是否完整、正确详细,审计是财务中是否存在做假账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入点和侧重点是财务活动本身的真实性,而绩效审计注重的是经济活动是否发挥其本应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否实现了既定的社会经济效益目标,切入点是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审查的是单位在经济活动中是否存在监督失效、执行不力等情况。

4.对审计人员职能的要求差异

财务审计针对的是既定事实的财务收支情况,对审计人员来说,主要发挥的是监督职能,评价和检查是的财务收支情况的真实合法性,编写相关报告,为审计工作开展提供证据和便利。绩效审计对审计人员素质要求更高,绩效审计人员一般要求具备专业的财会知识,对我国政府工作环境相当了解。在职能也更加复杂,绩效审计人员不仅要评价单位绩效,还要为如何提高绩效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以此来促进社会经济活动的未来经济效益,绩效审计主要发挥的是建设职能。

二、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结合

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联系紧密,彼此相互结合才能发挥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审计方式还是财务审计为主,绩效审计为辅。在审计过程中,两者要结合使用,才能使审计工作的作用发挥至最大:第一、在审计过程中要结合项目特点选择审计方式。对于公共投资项目,其投入的资金往往不属于个人财产或者集团,在资金的利用过程中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财务审计可以确保资金落到实处,不被私人违法占有,而绩效审计可以提高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的利用效率,保证资金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第二、审计过程中要提前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我国绩效审计发展并不完善,存在很大漏洞,因此,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是十分必要的,对工程分不同时期制定明确详细的审计计划,按计划开展审计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第三、设计合理完善审计程序。在审计过程中,财务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前提,财务审计部门提供的财务审计信息要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依赖于财务审计提供的数据,在审计过程中,应当制定合理的审计程序,确保相关的采访等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保障审计工作的开展;第四、选择正确的审计人员。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人去完成,对审计人员的选择上要考虑得当,财务审计对人员要求相对更低,知识面要求更窄,但是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思想一定要正,道德修养要高。而绩效审计对人员要求更高,在选择上应当选择经济财会知识专业、了解我国政府工作环境、道德修养高的人,以便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结束语

绩效审计论文范文2

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目标是检查有效性,是除了一般审计的合规性、合理性以外,还包含重要性、效果性和效率性三个方面。审计目标的重要性可以从项目在绩效方面的问题是否突出、项目是否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等角度,以及财政投入的资金量、热点民生问题等方面来确定。投入资金较大和重要的项目以及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有关部门绩效的热点问题是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审计关注的焦点,只有这样才会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的支持,审计结果才能受到重视,审计成果才能发挥重要作用。效果性,指绩效审计要在审计成果和对被审计单位有实实在在的效果。绩效审计应该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审计成果必须是可以实际利用的,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必须有的放矢;绩效审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审计对象改进,帮助被审计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因此绩效审计要比一般审计项目更具有前瞻性和洞察力,审计的目标是要看到审计对象具有可改进的空间,希望通过审计能够达到实在的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的和社会效益的增加,可以提高被审计单位或项目运用资金的效果性。效率性是指审计目标要考虑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及产出的时间性。如果该项目或政策刚刚投入或刚刚开始实行,绩效还没有显露出来,那么效率性会比较差;反之,如果审计对象已经终结或审计对象所产生的效果已经明确且不可改进,那么效率性也会比较差。另外,从绩效审计项目确定到出具相关审计报告,通常需要一段时间,如果审计结束后,审计报告提出审计建议所依赖的客观条件消失,审计建议就没有使用价值,审计目标也就失去了效率性。具体可以通过建立动态的政府绩效审计项目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变化情况、公共资金的调整情况逐年修订,不断进行更新完善。

二、审计内容的覆盖是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坚实基础

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对象非常广泛,不仅包括政府相关部门,还包括一些管理、使用公共资金的机构和企业,不仅包括公共资金的管理活动和具体的项目,还包括公共资金使用的具体效果情况。一方面需要对审计对象职能履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深入了解和具体分析,另一方面需要对其消耗的资源、公共财产来进行评估确认。因此,对于不同的审计对象,公共资金绩效审计内容覆盖的范围也不同。如大型公共投资项目,一是要摸清工程建设资金筹集管理、工程整体概算、规划设计情况;二是要具体查看工程建设管理情况、工程完工后的维护管理情况;三是要结合工程所带来的社会综合效益情况来综合评价和分析。而对于公共资金绩效审计,一是审查公共资金投入的总体规模及具体来源情况;二是公共资金分配的总量控制和结构比例情况;三是各专项资金分配方式的程序是否规范;四是各专项资金分配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情况,根据各专项资金不同的性质,选择相应的评价标准来分别评价各资金的具体绩效情况。再如对于某个具体的产业发展绩效审计,则主要在于一是总体规划、基本建设、现有规模等基本情况,二是产业相关管理机构的服务水平、能力情况以及发展软环境的评估,三是财政专项扶持政策、资金的管理使用效益情况,四是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益情况,通过进行横向之间、纵向之间的比较,来进行综合效益、发展能力状况的评价。

三、审计方法的创新是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亮点所在

在审计过程中,可以首先选取几个被审计单位试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数据口径的问题,适当修正了调查表的小部分内容,调整了审计方案,进一步明确审计的重点内容和工作步骤。公共资金绩效审计采用的方法既有传统的审计方法,也有计算机审计、统计抽样分析等方法,比较常用的是审计调查。审计调查包括设计调查表、进行专家咨询、网络调查、社会问卷、现场访谈、摄影照相、计算机审计等多种方式。各个审计方法有着各自的特点,调查表能总揽、控制审计内容和审计质量;专家咨询可以尽快了解不熟悉领域的关键所在;网络调查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短时间内征求大量的意见及建议;社会问卷可以直接面向特定相关受众征集民意;现场访谈可以在初定的内容外发现新的情况;摄影照相可以通过采集相关图像证据来证实相关情况的存在;计算机审计是充分利用审计软件可以将大量数据整理分析,节省人力物力。绩效审计没有统一的方法,既有财务收支审计方法,也有按照宏观分析方面的要求,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审计或者统计分析方法。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审计方法,实质都在于如何能为准确地实现审计目标服务。

四、审计成果的转化是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自我超越

绩效审计论文范文3

一、绩效审计的内涵和特征

(一)绩效审计的内涵

虽然绩效审计至今尚无统一定义,但国际上对其内涵的表述,可以概括为“3E”: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称,绩效审计与经济、效率和效益审计有关。国内一些研究者除赞同“3E”内涵外,主要对经济效益审计作了三方面界定:(1)根据正确的管理原则、管理政策和管理办法,审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2)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监管安排、措施办法和纠正问题所遵循的程序等。(3)将工作效果同预期效果对照起来,审查被审计单位目标实现的工作效力。2009年的《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中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内涵作了表述:高校内部审计旨在促进完善管理控制、防范风险、创造效益,从而促进学校事业目标的实现。此外,国家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也指出,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财政收支、经济活动等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行为。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内部审计属于内部审计范畴,在高校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绩效审计的特征

如果把行政执法型的审计规范在制度之内,可以看出,传统财务审计更加倾向于审计财务的收支情况,更加关注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主要倾向于财务管理方面的审计,当前已经形成统一的审计要求和比较成熟的审计技术方法,并有着较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作保证。相比较而言,绩效审计是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的是被审计对象的服务职能及管理效能。从审计成果看,绩效审计直接面对社会公众和政府公共职能部门,其审计结果直接反应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运行效果,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审计意见及建议,有利于组织宏观管控,实现目标。从审计范围看,绩效审计不仅仅是简单的财务收支审计,凡是与被审计单位经济运行相关联的领域,比如行政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的成效,在审计过程中都会涉及并影响着审计结论,这样对被审计对象的分析和评价才会更具体、更细致,针对性也更强。在审计方案实施方法的选择上,绩效审计较传统审计更具灵活性。比如,绩效审计的资料收集方法,可以为查阅、观察、外部调查、分析性复核、统计抽样、重新执行、集中讨论、重新计算,等等。再者,绩效审计也可以采用面谈、调查问卷、绘制流程图等方法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综合研究,审计报告可以从多角度分析审计结果,无需拘泥于某一定性或者定量指标。在审计权限和披露事项中,绩效审计不仅仅停留在财务收支,也可以依法检查所有管理活动,对管理者资源利用情况全过程进行客观评价。国内部分学者认为,高等学校的绩效审计主要表现在教育投资效益的有效性和绩效评价体系的广泛性两个方面。

1.教育投资效益的有效性。这个有效性,主要取决于高校对人力、财力、物力的合理使用和有效使用情况上。其投资效益,具体表现为培养的人才和研究的技术,能为社会增加多少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能使受教育者提高多少劳动生产率等。

2.绩效评价体系的广泛性。新经济时代下,院系、学部、科研所、后勤服务中心以及校办产业等不同部门与经济实体使财会核算出现新的配置情况,导致高校资金管理愈发复杂多样,这种财会核算体系的多样性和资金管理的复杂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广泛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下,我国高校绩效审计快速发展,但受经济环境、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传统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仍然占审计的主体地位,绩效审计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还较为欠缺。实际工作中,既没有明确的绩效审计内容,也没有完善的绩效审计标准和规范,更没有可供借鉴的完整案例。此外,现行的审计监督体制还存在诸多缺陷,对绩效审计结果的处理也无法有效评价,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还不能完全符合绩效审计要求等现实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二、绩效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绩效审计理念缺乏相关理论支撑

由于绩效审计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民众对绩效审计的认知程度还局限在“防止出现违规问题”的单一层面。即使是审计工作人员,对高校绩效审计也存在较多模糊认识,不能正确认识开展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务中不会利用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致使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迟迟不能全方位开展绩效审计。从国外先进审计经验看,绩效审计更侧重的是解决体制、管理、决策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此外,在我国审计领域,国内学术界对绩效审计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大多数研讨文章仅仅停留在必要性、重要性等宽泛范围,对深入钻研和实践调研的力度还不够。而对很多审计工作人员来讲,如何开展高校绩效审计,如何构建由目标、范围、标准、指标、体系等内容组成的完整审计框架,还具有较大难度。再者,绩效审计的开展程序也缺乏系统的理论论证和制度保证,即使开展了绩效审计,也存在很大随意性和盲目性,审计结果也很难做到客观公正。

(二)审计制度规范和标准不健全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专门针对高校绩效审计的操作规范和准则。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却在不断修订和完善绩效审计准则,逐步明确绩效审计的实施与报告的具体要求。比如,自1972年美国首次颁布《政府审计准则》以来,到2003年已经对整个审计准则进行了4次修订。自1999年以来,我国陆续颁发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企业效绩评价标准》、《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等规章,为促进绩效评价开展,规范绩效评价行为,增强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奠定了制度基础。但是,反观高校绩效审计,还没有形成可靠的绩效审计规范和可操作的指导性文件,对审计标准也没有明确界定。虽然,有的高校已经着手制定了《绩效审计实施办法》,但由于绩效审计对每项审计所涉及的资料、事项、范围、环节的要求都较为广泛,在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下,其操作性和指导性均难以得到有效运用。

(三)审计人员的结构配备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配备在5~10人左右,而且大部分审计工作人员主要来源于财务人员和审计、财经会计类专业,普遍缺乏法律、金融、公共管理和现代审计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近年来各高校本着年轻化、知识化引进大量硕士毕业生充实到审计工作一线。但工作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老同志实践经验丰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强,但现代审计技术陌生,综合分析能力不强。年轻同志专业知识丰富,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审计软件,但缺乏实务经验,看不懂账。由于高校绩效审计方式方法和评价体系的特殊性,审计工作人员还需要运用回归分析、建立模型等方法对高校经济运行效益开展综合评价。由此可见,只具备财经、审计方面的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此外,大部分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及时组织审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使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专业素质等与开展绩效审计的要求产生了较大差距。这种人员配备的不均衡性、综合素质的不完整性,都对开展高校绩效审计提出了挑战。

(四)传统财务审计工作量比重过大

在我国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中,传统财务审计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例如辽宁某高校内部财务审计人员3人,2014年度计划安排经济责任审计8项,财务收支审计4项,还不算临时安排的专项审计。尽管合理安排时间,加大审计力度,这么大量的审计任务,如何让审计人员脱离传统的财务审计模式,运用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评价标准,高质量、高效能地完成现代高校绩效审计的工作需求,审计人员根本无暇考虑绩效审计的积极作用,这都极大地制约着绩效审计效益的发挥,高校绩效审计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难以实现。

(五)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严重不足

数据资料(包括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是开展绩效审计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对数据进行全面的审核、分析和评价,才能得出有效的审计结果。如果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资料缺乏真实性、完整性及有效性,直接影响绩效审计质量、审计结论,导致审计报告失去价值。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失真会增大绩效审计的风险及审计难度。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绩效审计过程中,主要手段还停留在因素分析法、图表法、统计分析法等传统方法上,虽然审计程序得到广泛运用,但大多数仅仅用来收集数据,还没有实行联网审计。相比之下,美国在开展绩效审计中,运用了行为科学方法、运筹学方法、决策模型研究方法和质量分析方法等现代科学方法,在审计手段上也普遍将计算机运用于计划、管理和审计数据库等方面,提升了审计质量和效率。此外,个别地方高校财务管理还存在漏洞,会计信息失真时有发生,降低了基础数据的可信度,这也给高校开展绩效审计带来了较大风险及困难。

三、开展绩效审计的应对措施

(一)牢固绩效审计理念,加强理论研究

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要转变经济和审计理念,依照“与时俱进、创新求实”的思路,学习先进经验,拓展审计范围,自觉将绩效审计作为发展方向和学习重点,逐渐把绩效审计融入到每项审计工作当中,在探索求新中积累绩效审计经验,为全面开展高校绩效审计奠定思想基础。同时,要注重运用西方先进审计案例引导工作实践,最大化地提升审计地位,创造审计价值。此外,高校作为国家教育和科研的主要场所,要注重发挥强大的理论研究优势,深入探索绩效审计理论,以论坛交流、科研攻关等方式,加快绩效审计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二)完善绩效审计机构,保证审计独立性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好不好,独立性如何,取决于学校党委及行政领导的重视程度。一般来说,为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高校设立单独的内部审计组织,审计工作由行政一把手即校长垂直领导,审计处长对校长负责。如此才能保证绩效审计的独立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审计工作的公正性、有效性和客观性,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

(三)优化审计人员结构,建立复合型审计队伍

开展高校绩效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除了要掌握会计、法律、审计等基本知识外,还要有运筹学、统计学、系统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知识。此外,先进绩效审计方法的运用,也对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开展后续教育培训、组织审计理论和实务研讨和经验总结交流等方式方法,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确保审计人员始终坚持依法客观、公正、保密、胜任的原则,审慎地开展绩效审计工作。与此同时,在审计人员的选拔任用上,也要注重配备专业、年龄和职称等结构合理的审计队伍,实现审计人员在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上的梯次搭配,优势互补,以提高绩效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四)探索建立绩效审计标准和指标评价体系

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在高校绩效审计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难以找到合适的衡量标准和评价效益好坏的指标体系。比如,高校基建项目资金的使用是否有效益,需要通过一系列评价指标来跟踪实现,这就需要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同时高度重视审计结果的合理运用。一个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包括所有影响绩效审计开展的因素(如总体目标、社会效益、群众满意度等),这个指标体系需要根据高校的发展规划、教育理念的变化做出动态调整。诚然,建立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和指标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困难的过程,需要分层次、分专业逐步探索建立健全这种审计标准和指标体系,才能真正做到效益评价有据可依,逐步提升绩效审计的质量和审计结论的可信度。

(五)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绩效审计软件开发

调研发现,尽快以专业审计软件替代手工操作,这是高校绩效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要着手搭建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审计信息的动态更新和整体联动。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审计信息化建设包含着诸多内容。比如信息管理、辅助办公、网络运转等。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还要注重加强资料库建设、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应用和开发等工作,使高校绩效不断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变化。

(六)建立高校绩效审计问责制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多元变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再加上我国高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对内部审计的迫切要求,都为引入绩效问责制度提供了平台。作为保证绩效审计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学术界达成了普遍共识,即坚持“问责结果与奖罚制度、行政问责相结合”。基本设想为:在内部审计部门成立专门问责小组,由部门领导直接负责,区分项目和年度对绩效开展情况跟踪问责,并定期通报好的做法和部门。同时,将绩效问责结果与职务晋升、绩效津贴和福利待遇等挂钩。实施绩效问责制度,有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化运用,最大限度地调动绩效审计工作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低成本、高产出”的良性循环。

(七)强化审计部门的服务意识

在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时,要改变以往把重点放在严厉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上的做法,首先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服务态度,既要传递绩效审计知识,又要达成绩效审计共识,引导被审计单位认识到开展高校绩效审计有利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推进高校可持续发展。如此,才能增强各级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被审计部门的配合意识和内部审计活力。

作者:靳海燕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财务处

第二篇

一、高校发展中开展绩效审计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高校审计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审计职能只起到查错防弊的一般性监督作用。本课题创新高校审计理念、模式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把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管理审计、环境审计、社会责任审计有机结合,运用免疫系统论、公共产品论、新公共管理论和信息论等多学科理论,多维度系统地研究高校开展绩效审计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促进高校审计工作提供前瞻性、科学可行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建议,对进一步规范高校绩效管理和审计实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推动“提速、高效、避险、增值”的高校审计内涵建设和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绩效审计是更新高校审计观念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影响,高校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而且基于高校(主要指公立高校)是财政拨款的非盈利组织,尤其是2010年中央关于“减轻地方高校债务负担化解高校债务风险”政策被一些人误读为政府为高校债务兜底买单,人们普遍认为高校财务无风险或风险小,资金资源无需社会监控。而且90%以上的高校内审工作也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以及协助相关部门进行日常物资采购询价、资产验收。高校内外审计观念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在绩效管理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年代,高校开展绩效审计时不我待。高校要以绩效审计为抓手,更新审计观念,树立绩效管理意识,积极发挥免疫、增值的现代审计职能作用。

(二)绩效审计是加强预算管理、优化预算支出、提高办学经费使用率的重要工具

目前,因我国仍缺乏严格统一、公正透明的预算管理体系,也导致了高校普遍存在预算管理薄弱的问题,尤其是预算编制缺乏科学规范性、预算支出结构不合理、预算审批存在主观随意性、预算执行缺乏严肃性、预算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预算绩效评价缺失等问题。并由此导致高校普遍存在办学经费效益低下、资产资源铺张浪费、专项经费使用不规范、盲目发展引发的巨额货款及其风险等问题。在高校发展中开展绩效审计,以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为突破口,围绕绩效审计模式,聚集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社会责任审计的协同力,查找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及其根源,有的放矢地提出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意见与建议,杜绝铺张浪费、效益低下和盲目发展,促进高校开源节流、节俭办学,建设节约型高校。

(三)绩效审计能促进高校治理进一步完善

高校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与核心问题。有效的高校治理结构是高校可持续发展和规范财务行为及绩效审计的根本保障。有效的内部控制能促进高校治理结构,内部审计是有效的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缺失,我国高校治理结构仍不完善,这对高校审计风险存在较大影响。在高校发展中开展绩效审计,并把高校内部审计上升到结构治理层面,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管理层渗透高校治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和绩效管理,达到不断完善治理功能的目的。

(四)绩效审计是保障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监督机制

笔者对广西22所本科院校进行抽查了解,结果显示:高校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资产闲置浪费和流失较严重、资金使用率不高、绩效评价体系缺失等问题,尤其是政府投入不足与资源铺张浪费、重投入轻管理、巨额债务风险、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率低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隐性消耗”这些问题或现象仍然突出。这些问题或现象在全国高校也是冰山一角,且与绩效审计缺失无不关联。在高校发展中积极开展绩效审计,并且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把上述“隐性消耗”种种现象作为绩效审计的分析评价重点,力求在绩效审计评价中有所创新与突破,从防范和杜绝“隐性消耗”或财务安全隐患中提出完善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合理化建议和措施,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依据及其分析

基于高校“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以及绩效审计的内涵,本课题研究运用审计学和会计学、财政学、管理学、投资学、运筹学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免疫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哲学辩证法等学科原理,对目前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进行探讨研究。尤以如下理论机理作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理论依据。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这是一个从“权利至上”发展到“责任至上”的公共行政模式进化历程,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高效政府,其内容是更加关注公共部门提供的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ChristopherHood提出把新公共管理看作为以强调明确的责任制、产出导向和绩效评估,将政府机构视为“绩效为本”的组织,引入市场机制,强化公共服务质量意识,实行公共问责制度。新公共管理理论对绩效审计的效应,主要是通过公共产品社会需求扩大和审计职能提高,体现对公共服务进行资源配置与控制的市场化绩效评估工具,是对政府绩效和责任高度的关注。就教育而言,绩效审计对政府绩效和责任的关注重点是教育投入(如公共教育支出占GDP之比4%)到位情况、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以及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与优化、社会公众“接受服务团体或个人是否都受到公平的待遇”的教育公平性等问题。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信息理论。信息系统论的假定为信息是一种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基于市场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信号传递理论的假设是信息的发射与质量成本成反比。那就是说,信息的传递发射,能使商品或劳务购买者业务成交后其质量得到证实。就审计而言,基于商品或劳务交易的委托方与受托方之间存在着潜在的信息不对称。不可靠的信息会导致信息使用者的失败或损失。由此,产生了提高信息质量及其可靠性的需求。“为了使资本市场的资源分配有效,投资者在决策时需要可靠的信息。而审计能使这些信息可靠”。通过审计这一第三方中介监督(评价)机构的功能手段,对组织开展绩效审计评价,能够保证信息传递有效和绩效信息的可靠性,使事后的商品质量或劳务服务仍能得到证实,并敦促组织不断加强绩效管理。

(三)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产生于上世纪末,由奥地利和意大利学者创建,认为社会产品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准公共产品[3],他们将边际效用运用到财政学科研究上,论证政府和财政的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及公共管理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合理性、互补性。公共产品理论产生,使人们对财政资金政策制定与理论研究的视野从单纯的财政支出拓展到公共产品的产出与提供,更关注财政资金的绩效问题。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就是源于如何对提供诸如教育、医疗卫生、安全、社会公共设施等此类公共产品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与预算,使财政资金取得“好钢用于刀刃上”的效果,其目的就是敦促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与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够既经济又高效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实现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提高和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的目标。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早由弗里曼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中提出,他当时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基于企业性质,他认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该理论更关注的是与组织活动保持密切联系的各相关者的切身利益与权益,认为任何一个公司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这是该理论与传统的“实现利益最大化”“股东利益至上”理论之别。利益相关者理论给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启示就是,审计评价高校专项资金绩效,除了运用传统的思维评价其3E(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外,还需拓展评价内容,即把3E拓宽为5E(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保性)等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日益扩大,财政拨款大幅度增加,办学资金来源渠道不断拓展,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关注度日益提高,高校利益相关者也在从计划经济时代单一的政府和学生,拓宽到现在的政府、学生、金融机构、捐资助学者、要求享受教育公平的社会公众以及债权人、社区、竞争者等等,甚至高校重大项目建设中因受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影响的周边居民。因此,高校在开展绩效审计时,需要不断提升高校“公共性”警觉,更加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满足政府、学生、公众等委托人迫切想了解和确保来自他们的经费是否被合理、有效使用等信息质量。

(五)免疫系统论

免疫系统论是免疫学理论之一,它认为健康体质能够保持机体的稳定和保护自身免受外界病原体侵害缘于人体内由免疫活性分子、免疫细胞、免疫组织和器官组成的免疫系统,该系统具有防御、自稳和监视功能。在2008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借鉴了医学免疫系统概念,首次提出“现代国家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观点”。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论的提出,形象生动地寓意了审计监督的功能,深刻地揭示了审计的本质,丰富了审计内涵,促使我国审计思路、审计方向、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提出,弥补了传统审计模式缺陷,要求绩效审计在发挥原有评价与监督同时,实现免疫系统功能。如像目前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需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高校绩效审计,需关注高校债务风险问题;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除了关注专项资金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同时,需防御和监视专款专用,资金有无虚报、挤占、挪用和超支等现象。也就是说,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及其评价作为绩效审计评价的重要内容。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RachelCarson发表了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1972年著名美国学者BarbaraWard和ReneDubos写作了享誉全球的《只有一个地球》,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著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并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要领得到与会者的共识与承认。至今,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不断拓展,协调发展、公平发展、高效发展、多维发展与共同发展,就成为人类社会在生态环境日趋恶劣和资源日趋枯竭的双重压迫下的共同愿望。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组织的发展要与外界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强调发展度、协调度和可持续度。就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而言,资金投向的项目必须是教学及教辅所需,而不是因盲目攀比、复制或拷贝“豪华校园”来“跑部钱进”“争项目争资金”所造成的重复建设、闲置浪费、资金使用率低等“隐性消耗”这些外界资源的浪费损失甚至高校巨额贷款风险。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需要运用财务、经济、技术、生态和社会等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对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管理效益和社会责任,尤其是教育资源配置、预算资金使用、价值增值和管理效果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敦促高校加强绩效管理,促进高校发展理念,由扩大规模转向提升教育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

作者:魏乾梅 单位:梧州学院

第三篇

一、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绩效审计的发展

绩效审计萌发于40年代,形成于50年代,并于70年代后期得到了较快发展.实践表明,绩效审计产生的内在根源是受托责任.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管理科学的出现、民主政治的进步、财务审计的发展以及民众对审计作用的认知程度的加深,逐步形成了绩效审计产生的外在条件.作为绩效审计产生的基础,财务审计实现了被审单位财务资料的正确和真实,也只有在此基础上开展的绩效分析才有价值.很多研究者认为,如果没有财务审计的发展就不能产生绩效审计;如果没有掌握财务审计技能,就很难开展绩效审计.当前,随着财务审计已经从单纯的“查账”扩展为系统分析,尤其是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模式,都为绩效审计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2.高校绩效审计的发展

自2001年开始,高校绩效审计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中,政府和社会普遍认识到发展绩效审计的重要价值.调查发现,很多高校开始增设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编制.2004年,教育部直属在京高校内审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教育内部审计工作要做到“三个服务”,即: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服务,为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矛盾问题服务,为防范经济风险服务.2004年4月,新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很好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也为高校内部审计规范的制定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权限、审计范围、审计程序等方面都作了权威解释,对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也作了全新阐述,这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2007年底,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建设工程的全过程审计,提高高校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意见》,为在大项工程中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而后颁布的《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也指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的配置、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机关责任追究机制.

二、国内外高校绩效审计的基本现状

1.国内高校绩效审计的发展现状

纵观国内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始于1982年,其理论探索比西方国家起步较晚,主要涉及公共管理学、财政学、审计学等学科.1991年,国家审计署在财政部会议上提出:“既要继续进行财务审计,又要逐步向检查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和绩效审计方面延伸.”这是国内第一次提出“绩效审计”概念,突出强调了在加强财务审计基础上,重点向内部控制和效益审计转变,这标志着国内绩效审计开始进入实验阶段.此后,国内审计机关又提出了“从财务审计入手,加以分析,落脚到经济效益”的观念,并积极开展了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和相关试点工作.1999年,财政部印发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国有资本绩效评价操作细则》《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指标解释》(后均经修订),均可作为绩效审计最早出现的配套法规.自此,在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财政收支审计中,也逐步引入了对国有资产的使用、控制和管理效益的评价考核,由此开始,绩效审计开始向日常审计管理工作拓展.

在3年内,把绩效审计的方法体系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从政府部门到各行各业全面铺开,并建立完善的绩效审计体系.这一发展规划标志着我国绩效审计的全面推行,也成了国内绩效审计快速发展的有利契机.不可否认,与有着几十年绩效审计发展历史的美、英、德等国家相比,作为独立的审计模式的实践,我国绩效审计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发展到成熟还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研究情况看,国内创新性研究较少,大多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或者简单地将国外绩效审计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介绍和引用,缺乏结合我国国情和审计工作实践开展的真正深入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导致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与工作实际脱节严重.调研发现,我国高校的审计工作仍然以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为主,借助社会审计仅对基本建设专项资金进行绩效审计,对教育经费刚性支出、业务费等的绩效审计开展的不多,还没有完整的案例可供借鉴.

2.国外高校绩效审计的发展现状

20世纪4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对绩效审计进行研究.至70年代,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绩效审计已经蓬勃发展,并且纷纷制定了相应法规条文强制保证实施.自1971年起,每经过2~3年,联合国公共管理和开发署,就将通过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专门致力于绩效审计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国际上第一次提出绩效审计概念是在1972年,具体表述在美国会计总署的《政府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标准》.到了8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绩效预算制度也开始大面积推行,国际上对绩效审计研究开始日趋完善.至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绩效审计研究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建立和实施了一些绩效评价制度.比如,1993年美国的《政府绩效与成果法案》,1999年加拿大的《绩效审计指南》,等等.

再比如,1997年,英国国家审计署的《绩效审计手册》,明确规定了绩效审计中各方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从2003年英国国家审计署的新版《绩效审计手册》来看,英国国家审计署在如何缩短审计周期、规划审计工作、简化审计程序、建立严谨高效的项目管理制度以及强化质量控制等方面,都作了深入细致的探索,助推了绩效审计逐步走向标准化和正规化.根据国内外研究者阐述,绩效审计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审计中的最重要工作,这使得美、英、澳等西方国家的教育保障体系更加完善,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也更加透明化、公开化.据不完全统计,西方部分国家已占到整个审计工作量的一半以上.比如,美国最高达到了80%,澳大利亚达到了50%,日本也达到了40%以上.此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施高效可靠的绩效审计,西方国家获得了极大的收益,节省的各类资源已经远远超出了审计成本.

三、新经济时代开展高校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正朝着全球一体化、竞争国际化、生存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当前,以互联网、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为代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的新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新经济时代具有信息化、知识化、人本化、全球化的特征,给高校审计带来了判断、决策、管理、人才和观念等方面的挑战.如前所述,绩效审计在国内发展较快,但理论基础和制度保障较为薄弱.具体讲,国内绩效审计尚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相应的法规条文尚需制定,也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有效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相对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发展缓慢,不论是审计理念、审计方法都有待提升,绩效审计不少方法也局限于理论研究,在审计实务中难以应用.由此,审计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绩效审计理念,深刻认识到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高校资金运行风险加大

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已经难于缓解教育资金压力.为解决资金困境,经过多年尝试和探索,教育部和高校开始逐步形成“财”“费”“税”“产”“基”“社”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机制,使非财政性投入占资金总量的比重逐年增加.在缓解资金困境的同时,这也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此外,很多高校在改、扩建过程中产生了大量贷款,资金运行的风险逐渐加大.据《高校负债问题的专题研究》显示:截至2005年底,教育部直属的76所高校贷款总额高达336亿,相当于高校收入的51.1%.可见,传统的财务审计已不能适应高等学校的科学发展,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者应转变审计理念,提高审计技能,加大绩效审计,为组织抵御资金的运行风险提供保证.

2.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不高

即使在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有的高校为提升学校形象,争取更多生源,仍然不惜大兴土木,盲目上马,结果很多基建工程设计不合理,挤占挪用、损失浪费,建了拆、拆了建等问题时有发生;还有的对科研实力估计严重不足,大肆购置昂贵仪器设备,结果长期闲置;更有甚者在中央八项规定的严厉打压下,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感召下,依然利用职务之便,搞钱权交易,搞铺张浪费,造成教育经费的严重流失.由此可见,如何整合高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绩效审计势在必行.

3.社会民众关注度普遍提高

绩效审计论文范文4

从我国的整体发展来看,处于萌芽阶段。环境绩效审计技术方法属于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前沿的审计业务,而在审计过程中,需要参考较多方面的因素,审计人员对于审计环境中的所有要素都要给予充分的考虑,采用一些非常规的审计手段,这样才能合理科学地理解审计过程中受环境影响的问题。

企业的发展包含很多部分,比如产品的设计、生产等,而价值链就可以用来概括企业的所有活动,前期的生产、后期的销售以及售后活动等。针对不同的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开展必须因地制宜,从不同企业的环境价值链出发,对不同环节给予不同的审计标准。环境价值链分析方法较多,主要使用的方法为层次分析法(AHP法),即所谓的AHP法,也就是针对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分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而得出比较合理的、科学的分析方法。环境价值链分析方法不同于我国传统的分析方法,对于我国传统价值链的成本观念也造成了影响。首次将环境作为一个因素带入到审计中去,从而被环境绩效审计合理使用,一般形式下的合规性的审计方法也得到了转变,绩效审计模式成为主体,从而可以使得审计过程中的“免疫系统”得到有效使用。

对于环境绩效审计,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而目前来看,其中的主要问题在于社会对环境绩效审计的轻视,对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环境因素给财务和未来的发展能力带来的影响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针对这些问题,该研究者认为应该借助于多重方式,来唤起人民对环境因素在环境审计中的重要性,让人民认识到当前以财务状况为主的审计方式的不足,从而在现有基础之上加大环境绩效审计的力度,基于此,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益得到有效加强。我国针对审计工作拥有ISO14000标准,配合以不同企业的不同审计中的实际问题,开发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满足自己需求的新标准。除此之外,审计机构也应该跟上发展步伐,开发出新的满足发展需求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目标和绩效标准。通过实际操作,来检验标准的合理性,从而创造出一个最合理的、最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审计框架和标准。

对于环境审计工作的成功与否,环境会计工作扮演重要角色,而他们两者之间的连接点在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其制度的建立是环境保护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条件。审计工作的实际开展会碰到较多困难,因此,只有借助于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才能为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的研究提供更广的舞台。针对环境绩效审计工作,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和运动系统论、辩证唯物论等知识,借助于外国发达国家的现有的成果,开发出适合我们国家的方法和制度,从而使得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绩效审计体系得到建立,对于我们国家的环境绩效审计的实践给予合理的指导。

绩效审计论文范文5

(一)审计目标

对医疗设备相关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综合审查和客观评价,优化医疗设备运行的有效途径,及时发现医疗设备在投资决策、使用管理、维护与保养、运行调配、报废等环节上的薄弱点;提高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医院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审计范围

单价5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纳入审计范围,审查一年中经济运行、设备管理等情况,以此来评价其运行能力的真实性、经济性、效益性。

二、审计方法

(一)常规审计

以医院设备采购、管理和使用中涉及的设备科、财务科、临床科室等部门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医疗设备采购、管理、使用的流程和环节,对临床资源配置、资金取得、经济效益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由相关部门提供书面材料,包括设备名称、编号、购置日期、折旧年限、购置价格等基本信息;设备购置、维修等管理制度;设备有关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从成本核算体系及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调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医疗设备样本的医疗收入、工作量和各项支出(主要是折旧费、人员工资、水电气费、耗材费等)、设备采购价、折旧年限等相关资料。按年统计汇总每台设备的收入、使用次数、折旧费、维修成本、耗材费等,进行数据处理与核实(主要是检查治疗人次、收入指标)。对于存疑的数据,要进行全面、详细的审查,以避免分析结论有误。

(二)重点分析

对医疗设备运行成本和运行效益的绩效审计,按照审计项目所需评价效益事项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通过年现金净流量、单位边际贡献,年保本人次、安全边际量、净利润、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等指标进行设备成本和运行效益的分析,对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合理地对设备购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审计评价。

三、审计过程

(一)审计步骤

一是审前准备。初步了解医院医疗设备总体概况、大型医疗设备总台数、总金额、占医疗设备比例、分布科室。二是选择重点。根据重要性、敏感性、典型性原则,选择投资金额大、对诊疗水平和经济效益影响大、对医疗科研比较重要、经营状况有一定代表性的设备作为审计重点。三是收集资料,拟订方案。收集设备管理制度、设备运行统计资料及相关数据,通过筛选、数据整理,拟定详细的审计实施方案。四是内控测试核实资料。通过内控测试,审阅设备收支数据,核实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完整性。五是测算评价分析原因。通过对设备全面绩效评价,观察效益指标完成情况,选择评价标准,横向纵向对比。分析影响设备效益原因,综合评价后作出结论,提出建议,形成内审报告初稿。六是落实措施。及时反映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效益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递交主管领导,为医院决策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二)审计结果分析

审计部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医疗设备样本进行绩效审计评价,分别为A、B、C和D设备的统计资料及相关数据,并通过年现金净流量、单位边际贡献、年保本人次、安全边际量、净利润、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等指标进行绩效分析。A设备全年检查1793人次即可保本,而实际检查3715人次,超过保本人次,营运经济效益尚可;根据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率计算,A设备运行3.04年收回投资成本,而A设备折旧年限为8年,投资收益率为20.04%。B设备全年检查20567人次即可保本,而实际检查34987人次,超过保本人次,营运经济效益尚可;根据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率计算,B设备运行3.97年即可收回投资成本,而折旧年限为8年,投资收益率为12.47%。C设备全年检查27.61人次即可保本,而实际检查21人次,没有达到保本人次,设备利用率较低,营运效益较差;根据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率计算,C设备要运行7.56年才可收回投资成本,高于折旧年限6年,投资收益率为-4.16%。D设备全年检查231.61人次即可保本,而实际检查311人次,超过保本人次,营运经济效益一般;根据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率计算,D设备运行4.28年收回投资成本,D设备折旧年限为6年,投资收益率为6%。

四、审计结论及建议

(一)审计结论

通过对选择的医疗设备绩效审计项目的审计,发现:一是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总体良好。从投资回收期来看,常见且使用率很高的大型设备回收周期较短,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设备回收年限小于其使用年限。二是部分医疗设备利用率不高。由于设备购置后预期使用病人数与实际相差甚远、使用条件发生变化等原因导致部分医疗设备使用率不高,造成投资回收期等指标都远远低于预期值。三是在单位收费水平已定的情况下,安全边际量的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高低。在不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可通过降低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来提高医疗设备运行的经济效益。在安全边际量不变的前提下,工作量决定利润。因此,应充分开拓医疗市场,提高设备的使用率,以提高设备运行的经济效益。

(二)审计建议

一是加强对新购医疗设备的可行性研究。在充分考虑设备先进性、适用性、科研作用、教学作用的同时,还要从财务角度分析现金流量、投资回收期,对大型设备投资应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二是切实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加强医疗设备使用管理的基础工作。对现存的效益不高或闲置的医疗设备,要分析原因,研究解决方法,并统筹调剂。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增加开机时间,开展新的检查项目;加强科室间的横向联合,提高设备使用率,实现资源统筹和共享,提高效益。三是控制大型设备购置成本和维修成本。大型医疗设备投资金额大,回收慢,更新周期长,维修费用高。因此,对高、新、尖的大型设备的引进要反复论证,对于同种大型医疗设备拥有多种型号和价格的,应当多方调查,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和诊疗特点进行多方调查,注意控制大型设备的购置成本;要对医疗设备维护进行重点管理,健全设备管理制度,严格设备使用规定,防止人为造成仪器损害,努力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提高效益。同时在选择维修策略时,应根据各设备结构特点、效益、工作状况、是否有替代设备、备件供应以及维修工程师水平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并量化处理,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优维修策略。

五、审计启示

绩效审计论文范文6

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目标对指导审计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审查机关在保证真实合规合法的前提下对财政资金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的审查。真实性的目标是审查财务资金在运转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合规合法的目标是审查资金在运转的过程中是否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这一目标是保证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目标的前提。经济性的目标是审查资金花销过程中资金控制是否合理,有无资金浪费,是否节约成本。效率性的目标则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润。而效果性的目标是审查资金在运转过程中使用的效果。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各项目标相互之间存在着联系,但是又相互制约。

二、常见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一)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内容

大力开展审计工作要符合社会科学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满足广大人民的基本利益,审计工作主要应该关注财政专项资金资金的使用、管理、以及项目完成情况与取得的效果。其中,资金的使用情况主要包括立项的时候是否存在虚假立项现象,项目款是否全部用于此项目,无浪费无截留。资金的管理情况主要包括,资金分配是否合理,拨款的手续是否有效,审计单位是否在有效的进行控制。审计工作的完成情况主要包括项目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设计效益情况主要包括,项目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利,能否满足广大人们的需求,有无损坏自然资源,是否有资金损失或浪费的情况发生。

(二)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方法

在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过程中,首先,审计人员应当带着疑问去实施,在通常情况下,项目的各个环节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要质疑每一个环节可能发生的问题,从而寻求真实的结果。其次,审计人员要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找到一些知情者来揭露出一些违法事件和违法动机。除此之外,审计人员应当追踪资金流向,检查是否有不合法的资金流出,使得资金的使用情况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最后,在审计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等一些信息化的辅助工具来识别项目的异常情况。在对项目的审计工作中,应该综合运用以上各种方法,以此来提高审计的效率。

三、开展审计工作的建议

随着我国逐渐对地方财政支付力度的不断提升,财政资金的下发确实为地方发展带来强有力的资金后盾,但是,在支付方面,财政资金在管理审计上却出现了不同的问题,包括审计不到位、资金大量沉淀、资金使用不明、缺乏监督管理等。因此,加大对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力度,将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功能最大化,方能够提高我国政府财政性资金的总体使用和效果。文中提出几点建议如下:资金审计和项目审计相结合,既要关注资金流向,又要审查项目完成情况与效果,避免有小项目大资金的现象发生;要从会计账目开始着手,检查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管理情况和使用的效果。调查过程中,调查程序应当简化,涉及面广,保证审计资料完整、统一;审计分析时应该分层次地进行分析,不同性质的项目要从不同的层面论证,要从自然环境是否损坏、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满足等方面来分析社会效果;在进行绩效审计时,要以各个项目为对象,看此项目的社会需要程度,是否按时完成以及完成的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另外,从宏观效果来看,此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发展方向,有无存在重复项目。

四、结束语

绩效审计论文范文7

第一,资料查阅法。在对事业单位进行绩效审计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资料查阅法。审计人员通过查阅事业单位内部的相关资料文件,获得关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工作业绩等第一手资料。审计人员通过查阅资料,不但可以对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初步了解,而且还能够及时发现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从而向事业单位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与建议。

第二,现场观察法。所谓现场观察法是指审计人员实地进驻事业单位内部,在进驻这段时间内对事业单位的工作状况、人员组织、财务支出等进行实地观察,从而搜集更多、更真实的资料。

第三,经济审计与财务审计结合的方法。众所周知,审计工作并不仅仅包括绩效审计一种,仅对于事业单位的审计就包括绩效审计、财务支出审计以及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等多种。采用经济审计与财政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法可以实现两种方法之间的互补,从而提高绩效审计工作的全面性与可靠性。

二、事业单位绩效审计评价目标体系构建

在构建事业单位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目标,这样才能抓住审计工作重点,确保评价体系的完善科学。通常情况下,不同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目标也不相同,因此文章根据事业单位接收政府拨款的情况,对其绩效审计目标进行了分析。总之,对事业单位进行绩效审计工作的目标就是提高单位资金或者资源的利用效率,监督考核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与社会经济效益。

三、事业单位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满足的要求有:首先,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每一个指标都能够具有可量化性以及可获得性,这样才能确保整个审计工作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其次,指标体系需要具有系统性,体系中需要体现出各个因素对单位绩效的影响;最后,指标体系需要具有全面性,整个体系能够全面的反应事业单位的实际绩效成绩,并且能够给出合理的建议。下面两个表格是文章对事业单位经济效益评价应该采取的具体指标的分析。

四、结语

绩效审计论文范文8

(一)与目前国际国内提倡的节能减排降耗不相吻合

能源缺乏与浪费俨然已成为世界性问题,节能减排降耗已被提到国家政策层面倡导,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已成为节能减排降耗的主要做法,机关每天、每月、每季都要支付这笔未产生任何效益的电费,实在令人痛惜。

(二)没有建立能耗设备节能审查机制

机关缺乏专业的人才,建立节约性机关从机制上没有保障。节能监管手段比较单一,以及人员增加的刚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实现节能目标造成困难。

(三)宣传教育不够

调查中有人认为频繁开关对机器不利,没有做到及时关机;有人因事外出,下班前没有返回工作岗位,致使没有及时关闭计算机;有人没有意识到待机状态耗电量惊人,从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日常管理者缺乏操作性强的管理手段

对于节能减排降耗,仅限于领导大会讲、小会说,缺少科学的技术手段,没有完整的、方便的、可靠的信息披露渠道,也没有科学有效的奖惩机制,管理方法滞后,致使部分员工有A机关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思想。

二、建议措施

(一)强化对人员管理

利用机关科技网络技术的介入,依托现有的科技力量和内联网资源,将全辖200多台电脑全部纳入考核范围,对工余时间对不关机人员进行监测,一台电脑对应一个IP地址和MAC地址,全部地址的集合就是要挖掘的对象。通过IP地址定位识别未关机的电脑,具体到机主个人。科技部门通过数据筛选生成EXCEL表格,定期把结果传送至人事部门,由人事部门责成各科室上报未关机原因,开展原因分析,对图1红色和黄色区域部分加强管理。

(二)增加科技控制手段

对A机关在用的计算机重新设定“电源使用方案”,将“关闭监视器、关闭硬盘、系统待机、系统休眠”的时间设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通过这种配置使得长期没有进行操作的计算机自动关机,利用计算机自身的功能控制达到节能的效果。

三、审计成效

(一)实现了绩效审计成果的有形化

机关各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计算机安全及节能降耗的通知》,要求各部门加强计算机管理。仅用一周时间,“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制定并投入运用。方案实施3个月后,我们对节能数据又进行了统计,当年9至11月份与上年同期相比,A机关节约用电4420度,节约电费3646.5元,实践证明,A机关内审科在“节能减排”绩效审计建议中提出的节能降耗方案有了实际的效果。

(二)具有推广价值和可操作性

仅A机关一家中小型单位,一年就能节约电费近2万元,推而广之,如果全国行政机关均能做到定时开关机,节约金额更是一个可观的数据。该种方法投入零费用,投产零时间,即不需要投入任何软、硬件成本,不会引起成本费用的增强。

四、增值型审计的延伸启示

(一)内审延展性的优势得以显现

本案例就是通过对多个年度电费消耗数据的分析和观察,发现了电能消耗中的问题,并通过对当下内控措施做实质性测试,找出实质性缺陷,提出了改进意见。

(二)内审组织治理的职能得以发挥

根据IIA的最新要求,内审要向管理审计转型,向绩效审计转型,要为组织提供增值性服务。要由“对不对”提升至“好不好”,乃至上升至“如何更好”的高度,要由“纠正”至“完善”,再到“建设性”建议的长足进步。内审区别与其他审计关键之处,也就是其为组织治理结构服务。通过这次节能减排审计,从绩效角度去考虑,内审确实在节约机关运转成本方面做出了贡献。

(三)内审技能转型得以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