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预算对高校财务会计的影响

部门预算对高校财务会计的影响

摘要:

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对财政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部门预算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在社会各界的财会机构中,教育行业相对落后,提高高校财会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就必须结合部门预算进行大力改革。根据部门预算的特点探讨部门预算对高校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关键词:

部门预算;高校财务会计;影响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为了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我国推行了部门预算的制度,对社会各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部门预算对各行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进行财会制度改革,才能进行科学的部门预算,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我国高校的财会制度相对落后,因此促进其自身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部门预算及特点

部门预算是一种财务计划,这种财务计划以政府作为主体,从某种程度来说,部门预算和政府预算密切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致使会计市场诡谲多变,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我国颁布了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对基层单位的会计核算做出了规定。基层单位要按照政府的要求来核算单位的收支,对基层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可以完善我国的公共财政体系,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推进我国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1]。部门预算和之前的预算政策有很大的不同。之前的预算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作为预算的依据。部门预算是把企业划分为不同的部门,以部门的支出和收益作为预算的依据。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部门预算较之前的预算方法更为精细,也更为高效。首先,部门预算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部门预算是把企业划分成各个职能部门,以部门作为预算的对象。在进行部门预算时,各部门要把政府性基金收支和自身的资金收支纳入计算之中,并把预算的内容进行分类。企业会接收来自政府的资金支持,因此在进行预算时要进行严格区分,以此明确资金的来源和流向。其次,部门预算具有总体性的特点。部门预算的步骤如下所示:第一,部门对发展规划和收益计划的预算进行编制。第二,部门把编制之后的内容分年段进行汇总。第三,汇总完毕之后,部门进行总体预算。第四,部门将预算后的结果上报给财政部门。从部门预算的步骤可以看出,这种预算方法遵循从下至上的预算规则,体现了总体性的特征。再次,部门预算具有精细化的特征。部门预算和传统的预算方法不同,可以根据资金的来源、资金的用途来进行划分。不同的资金功能不同,所服务的项目也不同,在核算完毕之后,企业可以把握部门的资金流动情况,以及部门的项目开展情况。从这个角度来看,部门预算的精细化特征可以方便企业对各部门的管理。再次,部门预算具有前瞻性的特征。企业以部门为单位进行预算,可以判断每个部门的收支状况,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控制。在传统的企业预算中,企业以整体的生产经营状况为对象,会忽视其中的经济风险。当对部门预算进行细分时,企业对部门的收支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在部门收支不平衡时制定科学的事前控制决策。

二、部门预算对高校财务会计的影响

(一)部门预算有利于提高高校财务会计的水平

高校财务会计关系着高校的财政能力,因此得到了高校的普遍重视。与其它行业相比,当前我国的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工作水平普遍不高,在管理观念上存在落后的问题,为了改变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工作的现状,应用部门预算的方法势在必行。部门预算可以转变高校的财务会计工作观念。传统的高校财务会计工作是以高校的收支为对象,进行具体核算。应用部门预算之后,可以对高校的各个部门进行区别预算,不同的部门收支情况大不相同,高校可以对收益较好的部门投入更多资金,可以对收益较差的部门减少资金支持,以此来促进高等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才培育成为高等学校关注的重点。一些学校为了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开展了多项发展举措,使财政出现赤字,学校入不敷出。还有一些高等学校以自我发展为中心,割裂了部门预算和实际预算的关系,没有遵循部门预算的方法开展预算工作,使国家的政策规定难以落实。有的高校对部门预算的重视程度不够,按年度进行预算,没有结合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和高校的自身发展情况,影响了预算的精确性和实用性。部门预算对高校的财务会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高等院校在进行财务会计工作时,要把各部门收支状况纳入核算体系之中,在核算之后把结果上报给相关部门,由政府进行统一批示。在部门预算的严格规定之下,各高校转变了传统盲目预算的观念,形成了统一的预算规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的水平[2]。

(二)部门预算有利于提升高校财务会计管理的效率

部门预算以高等院校的各部门作为单位,对高校的收支情况进行核算,可以提高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提升财务会计工作管理的效率。在部门预算的规定之下,高等院校对学校的收入和学校的支出进行分部门核算,可以避免出现中饱私囊的情况。同时,高等院校对学校的整体收支有一个把握,可以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未来的发展计划,最大程度地降低学校的财政风险。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院校数量越来越多,每个学校都把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把科研创新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在发展的初期,在制度上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如果高校没有提高财务会计管理的效率,就会造成财政上的混乱,阻碍高等院校的进一步发展。部门预算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主导,可以规范高校的财政行为,提高财务会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三)部门预算有利于保证高校财务会计核算的质量

会计核算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经过系统化的程序来把准确的会计信息传达给高校的利益主体,帮助高校来制定正确的发展决策。从这个角度来看,会计核算是高校制定发展计划的重要工具,对高校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对高校进行部门核算,可以把高校各部门的资金流动情况上报给学校的管理者,让学校对各部门的工作有更加精确的认识。如果部门的收支出现漏洞,学校管理者可以追根溯源找到造成漏洞的集体或个人,对其施以严厉的惩罚。在部门核算的规定之下,高校的财会会计核算以预算管理作为中心,把财政预算作为管理的重点,而当确保了财政预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之后,高校的财务会计管理质量会得到有效提升。

三、部门预算视角下高校财务会计改革对策

(一)目前我国高校财务会计的问题

首先,部分高校财务会计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当前许多高校都应用了集中管理的模式,对学校的财政收支进行集中管理,还有的学校把内部的收支划分成层级的形式,对财政收支进行分层管理。上述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会便捷财政的管理程序,但是其缺陷也非常明显:实施上述管理模式之后,高校将不能进行分部门的预算编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部分高校财务会计的预算名实不符。许多学校在预算时采用了模糊处理的方式:一方面,高校依照国家部门预算的相关规定,分部门做出财政预算,把预算的结果上报给政府。另一方面,高校以自身的发展状况为依据做出财政预算,作为学校制定发展规划的参考。不同的预算方法会使部门预算沦为形式化的产物,如果部门预算和学校的实际预算发生偏颇,学校的真实预算情况将难以掌握。再次,部门高校财务会计的预算违背了部门预算的要求。许多学校在实际的核算过程中,按照院系的不同和资金来源的不同来区别管理,违背了部门预算的初衷。我国的部门预算是以学校的各部门为划分依据,如果高等院校在预算时各司其事,就会造成教育经费的浪费,对高校的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二)部门预算视角下高校财务会计改革对策

首先,高等院校要树立部门预算的观念。比如,高等院校可以分部门进行预算,了解每个部门的收支行为,如果部门的收益情况较好,要以该部门为工作的示范点,对其他部门进行工作示范,如果部门的收益明显小于支出,学校要重新制定部门的发展规划,引导部门的健康发展。为了进一步增强部门预算的观念,学校要把部门预算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以部门预算为基点调整学校的发展计划。其次,高等院校要完善财会管理的制度。比如,高等院校可以把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管理放在一起,对其进行综合考量。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的高等院校要打破桎梏,按照部门来进行会计核算,而不是纯粹按照资金的来源、用途、功能等进行核算工作[3]。同时,高等院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使会计信息发挥其实用价值。再次,高等院校要强化财务管理的职能。比如,高等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预测,以其变化为依据调整高校的经营策略。当收支出现不平衡时,高等院校要应用部门核算的方法,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发展,保持动态平衡。部门核算并不是简单的资金核算,因此高校应该把资金和资源相结合,在管理资金的同时,优化高校内部的资源结构布局。最后,高等院校要培养财务管理的人才。比如,高等院校可以对已有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高等院校可以聘请社会上的专家,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二次教育。同时,高等院校可以为财务管理人员提供交流的机会,以此引进先进的国内外管理经验。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我国提出了部门核算的举措,并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其他行业相比,我国的高等院校财务会计工作水平不高,管理效率相对较低,影响了高等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高等院校财务会计工作的改革,高校必须树立部门预算的观念,完善财会管理的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职能,培养财务管理的人才,以此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宗书,狄愷,张娟,米传军,邱颖.美国、加拿大政府会计改革的有关情况及启示[J].会计研究,2013(11):3.

[2]贺敬平,王森林,杨晓林.权责发生制在我国政府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基于海南政府会计改革试点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11(6):42.

[3]安徽省预算与会计研究会课题组.政府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结合势在必行[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2(1):34.

作者:赵蕾 单位:云南工商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