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论文范例

县域经济论文

县域经济论文范文1

1、启东市科技创新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不够健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科技创新政策有较强的“考核性”,即制定创新政策时,主要是为了完成上级考核。例如为了上级“专利申请数量”的考核,通常制定奖励政策,造成代表核心竞争力的发明专利申请明显偏少。另一方面,对规模企业的优惠奖励措施有余而对在孵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帮助扶持不足。尤其体现在金融支持政策方面,在参与调查的企业中,43.3%的企业认为没有享受到企业信用担保政策的原因是获得企业信用担保的条件苛刻。

1.2科技创新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一是启东市对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运用不够充分、存在享受政策的企业总数偏少、金额偏低等问题。比如,《关于实施产业人才发展1233行动计划的意见》于2013年4月作了调整,但后续的实施细则至今还未出台,给在孵企业申报领取奖励资金带来困难。二是相关部门对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宣传形式也较为单一,各部门有关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也缺少必要的整合,政策信息的综合性、配套性还不够强。以税收优惠政策为例,接受访问的企业中有36.7%的企业表示未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的原因是企业还不知道有这项政策。

1.3企业创新的主体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研发成本高、风险大、时间长、见效慢。相当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存在重设备轻研发、重引进轻创新、重眼前轻长远、重制造轻创造的现象。不少企业家安于现状,小富即满,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强,对建设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不够、信心不足,新产品开发仅仅停留在跟随和模仿上,强调“短、平、快”,束缚了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4科技创新的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平台建设不够到位。科技企业孵化器规模偏小,各孵化器的产业特色不够明显。区域性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基本空白,尚未形成有效的创新要素整合机制,高新技术产业群发展缺乏技术支撑。二是服务配套相对滞后。研发设计、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科技咨询和信息服务等科技创新服务业发展还较为落后。三是产学研合作成效不高。启东市的产学研活动成果不少,但也有一些企业反映,产学研活动中高校专业与企业需求不对口,活动缺乏针对性,难以收到实效。四是知识产权保护难度较大。一些生产仿冒产品的企业违法成本较低,而政府查处又耗时费力,导致侵犯知识产权行为难以有效遏制,严重挫伤了被仿冒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1.5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一是政府引导投入不够。2013年,启东市科技部门管理科技经费2200万元,列南通第三,但远低于如皋的3700万元。此外,省以上科技项目配套资金大多采取了“打进打出”过账的做法,而且在有限资金的使用上还存在撒“胡椒面”的问题,使用绩效不明显。二是全社会研发投入不足。2013年,启东市研发投入总量和占比仅列南通地区第四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仅为1.1%。三是科技金融发展缓慢。启东市持有执照的担保公司共10家,目前正在运作的只有少数几家。1000万的财政科技金融引导基金尚未真正启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科技保险等方面缺少政策支持。

2、完善科技创新政策的对策建议

2.1统一思想,提高科技创新工作组织化程度。一是继续深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市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对启东在新形势下谋求新发展的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切实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转型升级的主战略,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二是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领、政策激励、调控推动和服务保障等职能。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引导,使各个领导层面、各类经济实体、乃至生产一线工人和普通百姓不断强化创新理念,尊重科技人才创新自主权,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2.2突出主体,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原动力。一是开展企业家培训活动。组织实施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每年有目的、有计划运用多渠道和多形式组织企业家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引导企业家建立面向未来的战略思维,提升组织开展自主创新的综合能力。二是发挥骨干企业的规模优势。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遴选一批具有较大规模优势、较强创新能力、较好发展潜质的骨干企业,运用“一企一策”方式进行培育,积极引导其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建立研发机构,推进技术改造,开展科技攻关,转化科技成果。三是放大中小企业的活力优势。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引导它们积极开展各类技术创新活动,形成一批“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小而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民营中小企业与大集团、大企业开展配套协作,实现从跟踪模仿生产向自主创新制造的转变。

2.3科学规划,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一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要在技术需求量较大、产业集群特征明显的重点行业中,加快建设若干家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共性技术研发、实验设备共享、产品检测、质量认证等服务,减少企业科技创新成本和重复投入。二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抓好各园区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商场、餐饮、娱乐等设施,加快推进人才公寓建设,为企业员工创造良好的周边生活环境,满足他们的物质精神生活需求。三是加快推进创新服务业发展。要培育若干个与园区相配套的创新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行业,形成现代服务业和创新型企业互动并进的良好局面。四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工作。把引进、培育高层次、领军型人才作为关键举措,切实推进“1233”人才计划、“312”高层次人才梯队培养计划。

2.4加大投入,落实科技创新经费保障。一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用于科技经费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二是加大全市研发投入经费支出额。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切实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抵扣政策。三是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广泛吸纳各类社会资本,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四是加大企业科技项目申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科技资源,争取有更多的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科技平台落户启东,对已争取到的项目,要积极支持并加大投入力度,落实配套资金,以利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2.5优化管理,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市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要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真正落实好现有的科技创新政策,并根据本地实际,关注、参照省、南通市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市各项优惠举措。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突出实效性、普惠性,在奖励规模企业的同时,也要研究出台针对小微企业、在孵企业的扶持政策,既“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二是加强指导培训。科技创新涉及财政、科技、人力资源、税务、金融等多个方面,各相关部门必须整体联动,加大对科技创新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育力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企业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切实加强对企业的培训、指导,帮助企业完善研发制度和财务制度,使之与科技创新政策要求相适应。建立全市统一的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系统化、专业化的政策宣传和服务。三是强化考核激励。要加大对科技创新考核的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绩效考核机制,相应增加科技贡献率、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高新产业增幅等创新性指标,提高科技创新成效在综合考核中的比重。通过考评,把推进科技创新的压力传递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作者:张凌林 任凯胜 单位:中共启东市委党校启东市科技局

第二篇

1、长垣起重产业集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长垣100吨以下起重机销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5%,甚至有“长垣停产,全国缺货”的说法。但巨大的市场占有率并没有给集聚区的长垣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反而让本行业陷入了市场份额越高、行业利润越低的“怪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高技术人才匮乏导致产品技术含

量较低由于其处于县区,受困于交通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相关的技术人才引进机制不够完善,高新技术人才并不多,这就导致了长垣县起重企业技术比较落后。一方面,长垣起重企业并不是依靠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来取得企业的规模扩大和经济利益增长,产品的科技含量比较低。另一方面,企业以前的营销方式落后,长垣数以万计的业务经理采取的是“跑马圈地式”的销售模式,销售成本高,效率低。加之同行业间的残酷竞争,销售利润急剧下滑,行业几近到了重新洗牌的关键时刻。

1.2资源配置存在短板现象

长垣起重是在家庭作坊或家族工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多数企业的设计图纸、销售模式、管理方式乃至厂容厂貌和广告宣传都一样,甚至连企业名称都近似。这就造成了产品的严重同质化,还出现了仿冒等恶性竞争,由此产生了行业的利润低下,订单萎缩。概言之,长垣起重产业的生产曾经是近似“千篇一律”的,各个企业处于产业链的相同位置,资源配置出现了严重短板,不利于整个产业集聚区的对外竞争。

1.3企业融资存在问题

长垣县政府一直坚持以企业为中心服务于起重企业,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企业融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长期以来,长垣县存在一定的地下钱庄,企业有时也在亲朋好友之间进行融资,这就存在一定的管理问题。这些不规范的借贷由于没有法律保障,缺乏诚信执行的基础,容易引起融资混乱,为企业正常融资埋下隐患。

2、促进长垣起重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2.1各方协力促进技术研发和引进

一方面,政府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参与者,应努力做好服务工作。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推动建立属于长垣自己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学、研更紧密的结合;另一方面,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核心主体,要更积极主动地寻求更有效的学习模式,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开发新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升级企业产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全体员工的技术水平。

2.2通力合作提高资源配置水平

由于行业协会组织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角色之一,也是众多规模较小企业相互沟通的渠道。因此,行业组织应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立足实际,充分发挥其在信息传递、行业协调、技术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增强企业间协调合作与沟通,交流生产信息,反思以往同质竞争的弊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2.3优化融资环境

针对长垣县企业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政府应重视起来,予以正确的引导。完善以风险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为特征的现代金融制度,丰富企业融资渠道。同时广泛进行经济法律及金融监管制度的宣传工作,引导居民合理理财,促进企业依法进行融资活动,依法取缔地下钱庄。

作者:张振强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第三篇

一、市场需求分析

1.农村用户

农村能源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力需求比重大大增加,图1根据山东省农村用电发展规划模拟出未来20年农村生活用电的变化趋势图。图表将电能消耗量转化为标准煤消耗量,电力能源消耗逐年增加,而电力能源空缺日趋明显。如何填补巨大的电力能源空缺是继续扩增污染较大的煤电还是寻求其他绿色能源,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不断警示人们要寻求绿色能源。地处中原腹地的山东农村,风能不多,生物能(主要是沼气)应用不够普遍,太阳能光伏发电算是后起之秀了。现阶段农村用户基本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供电质量,毕竟大功率的空调等用电器还不太普及。如果说单纯为了使用绿色的电力能源,没有经济利益的刺激,农村用户基本不会考虑投资装配光伏发电设备。但是农村用户自身却有着地利的条件,每家基本都是独院平房,有充足的空间和光照,适于光伏发电设备的安装。这也许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如果国家政策合适、电网企业支持,一旦农村用户认可了光伏发电系统。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无论是生活还是农业生产用电量都会持续上升,采用光伏发电系统的用户也会增多。无疑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光伏市场。

2.小城镇用户

当前小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生活的差距逐渐缩小,能源消耗结构差异不大。但城镇居民能源消耗量比农村居民相对大些,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加上电力消耗,空调等高耗能电器较为普遍。现阶段,用电高峰期城镇居民用电质量下降,家用电器不能同时工作,负载过大频繁断电。现有电力供应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城镇居民对电力能源的需求。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城镇居民家庭用电不足。另外,城镇往往是政府驻地、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聚集地,电能消耗也较大。相对于大城市,小城镇建筑不是太密集,光照充足,具备光伏发电设备架设条件。相对于农村居民,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有经济实力参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推广应用绿色能源,这些单位应该成为典范。城镇小微企业在用电紧张时期,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被迫断电,影响生产;小微企业建立自己的备用电源,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个不错的选择。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推进,现代化的住宅社区也在规划建设中。若光伏发电系统能与楼宇建设同时施工建设,减少后续安装的费用。这将近一步提高社区节能水平。将光伏发电用于公众服务中,如社区路灯、监控设备等其他公共耗能,减少业主物业费;或者个体家庭购买这一系统,用于日常生活。当然,这一过程不会像铺设自来水管道、天然气管道那样顺理成章,毕竟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不是生活必须设施;但人们一直在探索和建设绿色智能社区,光伏发电系统的引入无疑将为智能社区建设增色添彩。

二、应对策略

上文分析了在县域经济环境下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市场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并没有对光伏产品产生太大的反应。怎样才能激发这一巨大的市场潜能,怎样才能使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逐渐被市场接受,怎样才能使这一绿色能源得到普及?这就需要采取应对策略,让用户受益或者看到受益空间,在尊重市场经济的前提下政府进行适当的引导。主导绿色能源的国家政府层面要出台适当的辅助措施,例如经济补贴、技术支持、入网支持。毕竟光伏发电初期资金投入还是比较大的。时下,光热产品(太阳能热水器)已普遍被城乡居民接受,国家并没有特殊补助,全靠市场经济的引导。人们选择热水器是电热水器还是太阳能热水器,如果价格相当,人们会选择太阳能热水器,因为后期的节能也就节省了家庭开支,最终接受了环保的热能设备。同样,光伏发电设备的主体设备太阳能电池板-高纯度晶体硅价格逐渐降低,对推广绿色太阳能电源就更加有利。所以,从生产光伏发电设备的企业、中间销售环节、最终的用户都应给他们相应的支持。希望光伏产品也像光热产品一样,在没有人为经济干预的条件下成为用户替代传统能源的选择。

1.经济扶持

针对城乡差异应制定多样化的扶持策略,用户有多种选择余地。针对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较差一些,即使有能力购买安装光伏发电设备,但回收成本周期太长,直接影响用户的投资积极性。若提供设备初装小额贷款,对后期发电有电度补贴,如用户光伏设备有多余的电能,国家电网可以回购,这些措施都是有积极意义的。由于光伏产品价格在不断变化,补贴也可与之关联,给出合适的比例。对于城镇居民同样享受扶持补贴,对政府、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应该鼓励积极参与,做出表率,与光伏企业合作,建立一些示范性的工程。

2.技术扶持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就是一个小型发电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安装、调试、后期维护都需要有一定技术的人员才能胜任。但又不能每家都要培训技术员,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发电成本。在初期,由于用户不多,可以有售出产品的公司给予技术支持。但由于光伏发电系统各个部分来自不同的厂家,有的专业生产太阳能电池板,有的专业生产电度表,有的是生产逆变器,有的是控制器,有的是控制软件,恰似现在的组装电脑,而非品牌电脑。后期技术服务就会比较麻烦,有一种思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成立类似物业公司的技术服务机构,业主拥有光伏发电设备,技术服务公司负责设备管理维护。非专业性维护业主自己就可胜任,这样大大减少了业主的后顾之忧。

3.入网支持

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能否入网关系到光伏发电站能否正常运行,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离网光伏蓄电系统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离网光伏蓄电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太阳能应用方式,其特点是系统简单、自发自用,不用时可蓄电,适用于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如草原牧场。但这一系统并不适用于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区,因为蓄电池这一部分将大大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成本,蓄电池本身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但是对于需要备用电源的用户却大为有利,如医院、学校、网络服务器等其他特殊行业。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以为备用电源的蓄电池充电,节省电网用电。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当用电负荷较大时光伏发电不足就向电网购电;而负荷较小时或用不完电力时就可将多余的电力卖给电网。近期广受热捧的家庭光伏电站就是这种类型。依靠电网为强大后盾,该系统省掉了蓄电池,从而扩大了使用的范围和灵活性,并降低了造价,适用于人口分布稠密平原地区。这就体现了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入网的重要性。但支持入网就会增加国家电网县级分公司的业务量。培训大量的技术服务人员,同时必须有与其配套的设备,如双向计费电表以及管理设备。增加计费服务工作量不但要有售电服务,还要有购电服务。最为重要的是支持光伏发电入网不能为县级电网公司带来经济利益,这也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结语

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危机感,对健康生活环境的追求,激励着人们对绿色能源的开发探索。对太阳能的转化利用,在光伏发电技术层面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对其合理的应用还需努力探索,期待有更先进的技术,更合理的管理应用。

作者:马殿池 单位:国家电网山东成武县供电公司

第五篇

1、集约化发展必要性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用地矛盾的进一步突出,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强调要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多次强调要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最近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表明,全国建设用地利用粗放与资源紧约束这两者的紧张关系一直存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农作物生产销售和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并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甚至脆弱平衡状态。因此,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的本质就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我国各地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节约集约用地势在必行。

2、集约化发展面临的现状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对西部内地地区的县域经济开发区来说,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是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的对接冲突往往较大。规划的严肃性和严谨性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较大。究其原因。我国西部内陆的县域经济开发区在招商引资时往往急功近利或对投资者几乎是有求必应,影响了经济开发区的总体发展规划和集约化目标的实现。具体来说,在发展思路上,全盘承接东部地区落后产能,过度重视项目规模大小,忽视项目的效能。“招商引资”的思路狭窄,迷信于“工业兴县”。重复建设,无序建设,项目建设用地随意乱占土地,土地投资强度低,总体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地区必须注意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土地的集约利用问题往往和项目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联系在一起。必须牢记在80-90年代东部沿海地区对环境先破坏后补救所得到惨痛教训,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是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利保障,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3、集约化的对策思路

针对西部地区,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及可操作性,发挥县域优势,立足县域特色,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充分挖掘土地规划利用的深度潜能,构建有效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监管体系。量体裁衣,严格依法办事,使开发区用地规划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市规划的内容。首先,西部县域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切实重视实现土地资源的二次利用。合理利用现代市场机制对土地资源进行高效的符合规律的盘活。加强用地置换的效能。对已经先期开发基础的各类工业项目,允许和鼓励鼓励投资方通过改建、祖灵或者转让等方式充分利用现有厂房设备,以增加工业用地的土地利用强度。其次,加强开发区对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与项目引进考核。完善对加入开发区的工业企业项目入区进行评估程序和机制。通过投资密度、科技含量和产出效益对入区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树立对项目的占地效能、污染排放进行严格考核的机制。第三,在开发区项目土地使用过程中,加强科学管理恶化指导。鼓励推进工业园区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对引进项目配套设施特别是对“三废”的处理和资源回收严格监管。建立水能等资源的循环使用体系,大力在西部各技术开发区推广使用标准厂房。

作者:陈剑 吴彤单位: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第六篇

一、县级政府过度干预市场和企业决策

对处于县域经济运行重要地位的企业来说,如果县级政府一味从政府自身角度出发长期干涉其生产经营决策与计划,这样很可能造成企业决策的非科学性与盲目性。另一方面,县级政府从县域经济发展初期探索阶段保护企业,扶持其发展的角度出发,过多地干涉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将使企业形成依赖习惯,丧失脱离政府保护独立发展的动力与能力,进而彻底地失去市场竞争力,最终被市场的大潮所吞噬,从而导致县域经济走向濒临崩溃的边缘。

二、县级政府对吸收外部资源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力度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资源的配置,尤其是资金、人才、信息等稀缺资源配置更多地倾向于县域以上经济区域。同时县域经济在宏观经济规划中处于第三梯队的角色(东中西部——大型都市经济圈——县域经济圈——基层农村区域),由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将高附加值的资源配置到层级更高的地域,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县级政府又在吸引外部投资资源推动本地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很多县级政府很少拿出或根本拿不出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发展特色推向市场,也不善于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主动地融入到更高层级地区为核心的经济产业圈中去获取发展资源。某些县级政府的领导者观念过于陈旧,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层出不穷。这些因素使得县域经济面临边缘化的危险。

三、县级政府制定的规划缺乏科学性及经济发展领域开发不足

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普遍采取“区域经济理论”中的“不平衡发展理论”的发展模式,该理论模式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在该理论看来,不同区域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核心是关联效应原理。但在县级地区是不符合实际的,首先很多县级地区工业部门很少,更没有成体系的现代化工业部门,无法形成产业之间的后向、前向之间的联系,以及经济发展要素向外扩张的通道,因此即使形成了不平衡发展中的增长极也无法形成产业链,从而更无法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其次增长极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要先解决增长极自身的持续发展问题,如果缺乏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及市场开发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不要说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甚至连原有的资源也会丧失殆尽,而在很多县级地区,选择不平衡的增长极发展规划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条件并不具备,盲目地照抄别人,反而丧失了本身具有的比较优势。比如内蒙古的和林格尔县以蒙牛为代表的奶制食品加工业发展很快,但其自身的畜牧养殖的矛盾却日渐突出,消耗了很多资源及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何解决这一发展问题,将是当地政府及奶制品行业的首要任务。

作者:杨晗 焦雯静 单位: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第七篇

1、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县域经济发展将引发大量资金需求

首先,随着原粮价格、运输费用、人工成本等生产成本的上涨,农业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将明显增加。其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巨大。第三,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成为可能,小型农业机械向大马力农业机械升级,农业机械化资金需求将大幅增长。第四,农业科技发展资金需求快速增长,包括良种培育、新型种养殖技术、农产品深加工实施研发等均需大量资金支持。最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资金需求量大。维持现代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水、土等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必须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1.2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阶段瓶颈

从县域经济现状看,大部分农业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弱,仍未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一是农业生产总体仍处于散户经营状态,专业合作社数量多,但参与规模产业化经营少,家庭农场、经营服务组织等新型组织主体还处于摸索发展阶段,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二是随着国民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社会各界非常关注农业以及食品生产的负面报道,抗风险能力相对脆弱。三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深入,但地方政府配套措施以及农村产权流转、抵押的平台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农民和企业手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等产权难以体现资本的作用。此外,与城市相比,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仍有较大差距,失信客户联合制裁机制尚未建立。从金融机构自身看,还存在商业运营与社会责任博弈、产品创新局限和服务能力不足等制约。涉农贷款不良率明显高于二、三产业贷款,占用经济资本高,计提拨备多,按照完全覆盖风险的原则去提高利率,企业和农户都难以承受。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共同支持,受制于各地政府政策、财政及自然环境等情况,一些好的产品、模式难以大范围复制推广,产品创新成本较高,加之农民可抵押资产有限,制约了信贷的投放。

2、强化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设想

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创新产品和服务,尽快破解业务发展的瓶颈,努力形成与县域经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1进一步提升核心环节的服务水平

1)做精做深农业产业化经营金融服务。围绕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重点支持粮食与油料基地建设、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农产品深加工、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节能减排和污染物治理与循环利用等方面优质项目。创新农产品订单融资产品,围绕农产品订单提供积极的信贷支持,推动订单农业加快发展。加强投行服务,积极提供并购贷款、财务顾问、境内外联动等现代金融服务,支持大型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现代企业集团。依托银行间债券市场,积极创新龙头企业区域集优融资模式,推动龙头企业迈向直接融资市场。

2)继续做好农产品流通金融服务。积极支持农超对接等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项目。支持农产品市场改造升级、规范市场建设,通过市场带动模式,支持场内商户的融资、结算和银行卡服务。积极推广农产品网上交易,支持企业建立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以及扩大农产品物流速递项目,建立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易互补的农产品交易体系。

3)加大农业科技支持力度。抓住农业科技的核心环节,重点支持具有自主产权、省级以上实验室、近年来获得国家进步奖或省级奖励的农业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加大技术研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4)支持农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发展。结合当地县域经济情况,重点支持一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以及在全国具备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集群,以区域、产业综合服务方案的方式创新金融产品与集群服务模式,化散为整,提供从融资、结算到理财的一揽子标准化、模式化的服务。积极探索发行园区集合债、产业集合债等现代金融工具,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5)大力推动农户金融业务转型。优化调整农户贷款客户结构,重点支持具有产业链依托的“链条户”、与龙头企业签约的“订单户”、合作社内经营能力强且信用记录好的“增信户”以及从事专业化种养殖的“规模户”等优质农户。积极研究、实践龙头企业带动、市场带动、合作社带动、专业担保公司带动等模式,通过信贷杠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积极推进农户贷款,向有产业支撑、有还款保障、落实有效担保方式的规模化经营集中。

2.2加强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

农村金融机构应注重金融创新,满足农户不同的融资需求,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根据农户金融需求的动态变化,及时设计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信贷工具。针对农户家庭收入不稳定的现实情况,为了规避贷款风险,当地监管部门可以协助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农户征信体系”,对农户进行征信等级评定,通过信用创建活动,全面掌握了解农户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等信息,从而有效简化贷款手续,满足农户随用随贷的需求。要通过不断创新来拓宽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范围。一是积极尝试土地流转抵押。吉林“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枣庄“土地流转合作社土地使用权证抵押贷款”试点为创新贷款抵押方式探索出了新的路径。下一步,可围绕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开发新产品,解决融资担保难题。条件成熟后,还可将林权、海域使用权、滩涂养殖权等逐步纳入,统一构建县域经济相关产权的流转、抵押平台。二是积极开展农业机械金融服务。农业机械对县域经济的作用和价值越来越明显,从法律实践上也已基本具备流转、抵押的条件。因此,可依托大型农机生产企业,制定农机产业链金融服务方案,开展农机抵押贷款业务,为广大农户、家庭农场、新型经济组织扩大生产规模提供有力支持。三是加强与保险等金融同业的合作。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银行、保险、信托等各方面农村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农业保险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应结合各自的专业优势,加强保险与银行的合作,联合控制风险。四是充分发挥财政的风险保障作用。金融与财政联手支持县域经济,充分发挥财政对金融的撬动效应和保障作用,是财银合作的最有效模式。在传统的做法下,财政出资成立专业的担保公司,银行对担保公司核定一定放大倍数的担保额度,运作起来程序较为复杂。可探索政府设立风险补偿基金,财政和银行共同建立贷款项目库,入库贷款形成不良,由风险基金补偿银行的新机制,提高财政资金对经营风险缓释能力。

2.3多渠道加强县域经济的融资能力

我国在经济相对发达、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地区建立了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在传统地区,由于地方政府财政实力较弱,集体经济不够发达,此类中小金融机构尚未建立,可选择的融资渠道较少。建议传统地区采取“省、市、县、乡(镇)”联动的机制,在全省范围内统筹安排,普遍建立起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多层次的中小农村金融机构,搭建满足县域经济融资需求的区域性小额贷款平台,增加融资渠道。

2.4完善非金融机构的补充作用

非金融机构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县域农户提供了金融机构难以企及的便利与服务,在维护农户日常生活、扩大生产经营活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引导非金融机构有序发展,对于非法集资、谋取暴利等扰乱农村金融市场的非正规借贷行为,坚决予以取缔;对于亲朋借贷的小规模信贷活动采取不干涉的态度,但对于此类金融活动中的契约应给予法律上的保护,促使其规范化发展,充分发挥非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作用。

作者:李铭哲 潘经强 单位:许昌学院

第八篇

一、产品要素

试想,近年来,形形色色的泡沫经济的倾向时有发生,例如以行骗为主要目的的传销组织活动、以炒作房地产为特点的“地王”现象层出不穷,以无底线融资为主要特点的的股市泡沫一个又一个破灭,因行业垄断或政策过度干预造成的能源价格大幅波动,网络经济中过度泛滥的游戏产业造成的越来越多的青壮年甚至是青少年游手好闲、沾染恶习、败坏社会风气的现象,无不折射出其经济领域中的“泡沫”危机对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巨大危害。这些经济形式之所以禁不住历史的考验,甚至遗祸于实体经济,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正可靠的产品,在其经济框架结构中缺乏实体经济的根本支撑,因而引发必然性危机。因此说,能否拥有可靠、可信、可持续的产品,也就成为发展实体经济乃至县域经济的第一要素。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相当多的范例可以证明,例如以黎候虎为主打产品的“一村一品”样板、以沁州黄为知名品牌的“一县一业”样板,等等。从远处看,山东龙口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围绕培大育强,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中小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向产业高端转移,专注于核心产业、拳头产品,把目光凝聚在“专精特新”上,发挥强企拉动作用,助推中小企业强势发展,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14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97家,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34家。上半年,龙口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10亿元,同比增长16.2%。从我们当地来看,具有明显优势的能源产品、突出地区特色的农副土特产品、蕴含传统文化色彩的民间手工艺品、具备高端科技含量的高新技术产品、拥有市场份额的建筑建材产品,等等,都是我们发展实体经济的主要载体。

二、产业要素

任何一种需要占领市场、取得发展先机、承载一方经济的产品,都需要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来保障。因此,产业要素也就同样成为实体经济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县域经济的实体要素,一个相对完整产业体系,需要较为健全的产业基本框架,也就是说,我们开发和生产某一种产品,无疑涉及到产品的设计或培育、产品的维护和检验、产品的制作或采集、产品的流程设计和管理、产品的宣传和推介,产品的包装和销售等重要环节,而在这些环节都需要一定的生产资料,包括土地资源、动力资源、原材料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政策资源等等,这些资源的完整组合体系,也就是一个产品的产业体系。而作为一个县域经济中的某一项产业,同样需要与其他类型的产业相互依存,相互支撑,以求拥有和谐、协调的发展空间。古有“天时、地利、人和”之说,今有“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商不活”之哲理,因此我们所从事的产业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商业,甚至是服务业,都需要依靠其他产业的发展得到巩固,都需要在其他产业的烘托下得以壮大、长久。工业性产业需要不竭的劳动力,同时也就需要源源不断的生活用品来保障;基础薄弱的农业产业如需真正实现产业化发展,更需要有强劲的工业基础作为经济支撑;商业的活跃和繁荣则离不开源源不断的产品、离不开往来不断的消费群体,而消费群体的保有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个地区的产业发达程度,居民生活水平先进程度,与此同时,居民生活水平的先进程度同样与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这就充分印证了产业体系在县域经济中的重要性。

三、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已成为实体经济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深恶痛绝的一个现象,同时也的确对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这种危害不仅仅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同样影响到一项产业,甚至一是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对环境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对环境恶化的教训越来越深刻,同时对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作为一个行政辖区的决策者,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求得一时发展,而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者,更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觉的历史使命感对待自己可能会带来的环境问题。反过来讲,如果我们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建设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们不仅可以搞好一个企业,甚至还可以因为我们对环境的突出贡献而受益,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消费者、劳动者投身到我们的产业或市场当中,成为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价值群体。在现阶段的经济工作中,我们无论是开展经济或学术交流,还是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都会把环境的好坏作为一个首选的条件,因为只有环境好,我们才能得到更加方泛的合作支持。所以我们必须对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形成高度共识,团结一致维护好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在此基础上,我们一些环境意识淡薄的地区,务必要引起高度的警觉和视,切实加大力度保护和建设良好环境,以打造最为理想的创业基地,达到我们“筑巢引凤”的经济战略效应。除了空间环境以外,我们还需要着力加大对“人文环境”、“交通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合作环境”等更深层次的发展环境加以研究和改造,例如以企业文化建设为精神品牌的文化环境建设,以地区交通环境改造为突破的外向型经济环境建设,以提升地方服务行业水准的社会环境建设,以规范竞争秩序为主要内容的合作环境建设,以稳定市场秩序、促进依法经营、倡导创业兴业的政策环境建设,等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产品要素、产业要素、环境要素始终是我们发展实体经济、激活县域经济的三大基本要素,只有将这三大基本要素始终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效果上,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实体经济乃至整个县域经济的转型和跨越发展,才能使国民经济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才能圆满实现。

作者:宋国琴 单位:中共长治县委党校政府

第九篇

一、数据库营销对县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一)数据库营销将成为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产品经营市场化的强有力手段。首先,体现在农产品生产的动态变化中,传统的农产品市场营销中,农产品的营销往往滞后于农产品的生产,其营销观念处于“生产观念”的状态即生产什么就销售什么,加上农产品生产中往往首先按习惯和经验生产,然后再去找市场,几乎没有考虑市场需求,造成了生产和需求的矛盾。其次,在流通环节,农产品营销过程中存在着流通环节多、对市场信息响应迟钝等弊端,导致农产品流通渠道效率较低,损耗严重,直接加大了农产品的成本,进而抬高了农产品的价格,影响到农产品向外地市场的扩散,这也迫切需要进行农产品营销手段的创新。数据库营销通过利用动态的、及时更新的顾客数据库,就可以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精准地进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提供精准的产品和服务,开展精准的传播沟通。同时也为农产品营销实现“以销定产,产销一体化”的订单农业、“菜园子”直达“菜篮子”的农超对接等营销模式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数据支持,使农产品的产、供、销更加合理化,也为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提供了思路。

(二)数据库营销可以提高县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以河北省为例,长期以来,河北省县域工业基本是“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思路,强调经济总量的提高,忽视产业素质的整体提高,致使大多数县(市)缺少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工业主导成分是中小企业,而且布局分散,县域中小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低,分工协作能力弱,直接导致了县域工业整体竞争力的弱势地位。数据库营销尤其是网络数据库营销则为县域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一方面,利用网络数据库,县域企业可以迅速了解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动向,及时调整企业生产,进行产品创新。另一方面,现代企业生产管理要求快速反应,完整的数据库不仅提供顾客的需求信息,还将包括为企业生产提供原材料服务的供应者的相关信息、为企业流通服务的物流企业的相关信息等。利用这些信息就可以大大降低县域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动成本,帮助县域企业实现时空、经济规模上的突破,而且有利于加强企业间的相互联系,形成产业集群和牢固的供应链伙伴关系。

(三)数据库营销对促进县域第三产业的作用。首先,对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县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日益扩大的旅游市场,但应看到旅游产业具有关联度高、产业链涉及部门广泛的特性,单纯依靠传统交易模式来提供产品或服务会导致效率低下,准确性欠佳。同时,旅游产业还存在着地域分布结构不均衡的特点,这种多元复杂性非常适合采用数据库营销,利用网络数据库可以结合客户的需求特性,开发不同旅游线路、旅游交通设施、安全保险、酒店等项目的产品组合,拓展日益丰富的旅游项目。其次,对物流业的发展,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物流行业势必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无论是因地制宜抓好港口物流建设,还是充分利用本地自然优势,依托大型物流企业,规划建设综合物流中心,其前提都需要有稳定的顾客群作为其生存的保障,数据库营销缩短了物流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培养和识别忠诚顾客,与顾客建立长期关系,也为开发关系营销和“一对一”营销创造了条件。最后,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也需要数据库营销,县域金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深化县域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事关现代农业的转型、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兴衰。通过数据库营销,县域金融行业不仅可以加快信息化、数字化金融工程建设的步伐,还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创新服务体系,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现代化金融服务。

二、实施数据库营销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县级政府宏观调控主体的作用,建立和完善相关数据库。数据库营销是运用收集到的数据来预测用户未来的购买行为,因此,成功的数据库营销系统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数据库。而在县域经济中,无论是县域中小企业还是分散的小农户,在技术和经济实力上都无法实现,这就需要县级政府在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的基础上,发挥宏观调控主体的作用,以市场为手段,整合行业门户网站和网上商城等商务网站资源,提高商务信息集聚度和利用率,建立和完善相关数据库。除此以外,政府还应采取有力的措施和手段帮助农业合作组织和中小企业实现数据的集聚,其中包括: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帮助县域中小企业和农业实现数据库营销。只有政府直接参与县域信息基础建设工作,才能建立起覆盖郊区县、乡镇、村的信息网络,只有政府支持建立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才有信誉和公信力,农民才能相信。

(二)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组织化程度。通过规模化的协作方式,建立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改变单个农户面对市场的弱势地位,有利于实现农产品的“以销定产,产销一体化”的订单农业、“菜园子”直达“菜篮子”的农超对接等,更为农产品实现数据库营销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县域中小企业数据库的完善。通过电子商务积极发展网络营销,是中小企业完善顾客数据库的又一途径,与传统数据库营销相比,网络数据库营销具有动态、实时更新和顾客主动加入等特点,同时通过电子商务,可以加强企业间的前向和后向联系,鼓励企业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这种产业链间的业务信息又是中小企业完善数据库的途径之一。因此,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是促进县域中小企业开展数据库营销又一有力手段和措施。

(四)循序渐进,实现县域第三产业数据的整合。目前,尽管县域第三产业在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存在着产业层次不高、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等弊端,为此,县域第三产业开展数据库营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不少零售商店、信用卡公司、银行等互换持卡者数据,根据持卡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分析他们的购买行为。金融机构相互交换消费者购买保险、申请抵押借款、开立经纪人账户时提供的信息。需要强调的是,本企业与其他企业进行数据交换时,应该公开向消费者说明数据使用的目的和方式.在征得消费者本人同意后方可交换,否则消费者有权要求终止私人信息被这些企业交换和使用。

(五)加强数据库营销的“软件”环境建设。首先,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企业在进行数据收集工作时要经得起消费者和司法机构的检查,杜绝采用秘密、诱导甚至是欺骗的手段收集数据;其次,完善安全与法律环境,建立安全管理体制,为数据库营销提供安全保障;第三,加强数据库营销人才的培养,实施数据库营销,除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外,利用数据库资源进行有效数据的挖掘和使用是开展数据库营销的另一关键。因此,改善工作环境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县域经济工作人员的信息素质和技术水平,是开展数据库营销的人力资源保障。总之,数据库营销通过收集和积累相关数据信息,为农村发展规模经济实现订单农业、为县域中小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准营销、为县域第三产业的发展均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营销模式和思路。在县级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完善立法、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相关人才的培养,数据库营销将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重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张玲 张海燕 单位: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十篇

一、争取部门协作,开辟培训资源

在科学进步、技术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依赖新的科技成果,终身学习已经成为生产力进步的客观要求,各类的短期技术培训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职业教育学校服务于社会的职业业务内容。我校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各专业教师50余名,校舍建设13000多平方米,无疑有着较高的技术培训能力,为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服务社会,我校积极争取与县内有关部门合作,挖掘培训资源,争取培训项目,力争更多、更好地为县域积极发展做贡献。在争取部门培训资源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采取的是挂单申请,就是向县内人力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局、农业局、经济局、工业开发区管委会等常年招工和有培训任务部门递交申请培训任务的申请书,请求这些部门把培训工作交给我们学校,并在我们学校开展培训。其次,我们采取上门申请,就是通过上述部门打听、了解到哪个部门有临时性的培训任务,我们就主动上门,介绍我校的培训能力和条件,承诺培训质量,争取完成他们的培训任务。第三是迂回申请,就是在打听到哪一部门有培训任务,又不肯把培训任务交给我校的情况下,主动向他提供师资、校舍和设施、设备等帮助,先建立友好的协作关系,在共同培训中让有关部门认识我们的能力和诚意,最后达到对方将培训项目交给我们的目的。经过努力,几年来我们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先后与农业局合作完成了5600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和500人的李兆基百万农民温暖工程培训;与人力和社会保障局合作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春风工程”培训和500人的低保家庭子女就业培训;与安全监察局合作完成了4000余人的在岗职工安全生产条例培训;与经济局、开发管委会及部分企业完成了2200人的岗前生产技术培训;与就业局完成了2400人的下岗职工再就业技术培训和3000人的出国劳务人员培训;与科技局、农业局、畜牧局等部门合作完成了送科技下乡的367场科技讲座,培训农民和梅花鹿的等畜牧养殖人员达52630人次。今年除还将继续开展上述培训工作外,还要完成分别与民政局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完成1000多人的退役士兵就业技能培训任务和500多人的创业培训任务。我校通过培训,向社会展示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县内各部门的认可,现在许多单位在招工、培训的工作中,都主动来校请求援助,有的单位为了加强和学校的联系,县民政局将东丰县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设在了我校,派人长期住校,使培训工作的开展更加稳固和长久。县人力和社会保障局把劳动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中心也建到了我校,县安全生产监察局将安全生产培训基地设在我校。

二、健全培训机制,规范培训行为

为更好地开展学校的短期培训工作,我校设置了培训办公室,专门负责培训工作,结合几年来开展培训工作的实际,学校为就业办公室确定的工作职能是了解培训工作形势;掌握培训工作信息;争取培训项目;招收培训学员;制订培训工作的规划方案;从事培训教材、师资、学员和过程管理;健全培训档案;安置培训就是就业,跟踪结业就是学员服务等等。学校有一名副校长专门负责培训工作,对培训工作实施检查和评估。招生培训办公室人员也都是从教师中选拔的敬业精力强、工作效率高、有较强社会活动能力的人员担任,他们分工明确、责任清楚、配合密切,为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基础保证。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培训办公室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订了一系列的培训工作制度,把培训工作从人员来源、培训过程、考核、结业到推荐上岗都进行了规范,在培训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培训制度开展培训,保证了培训质量。如在我校承担县安全监察局对企业安全生产条例的培训工作时,一家企业的老板害怕影响生产,要求我校培训办缩短课时,草草了事,我校工作人员耐心地向他宣传了上级有关要求和安全培训的意义,并陈述了擅自压缩授课会受到学校处分的规定,使该老板对安全培训有了正确认识,愉快地配合学校,要求职员认真学习,圆满完成了安全培训任务。建立学员培训档案,如实反映学员培训成绩是我校规范培训行为的又一重要方法。我校为员工建立了《学员培训登记表》在培训中如实记录学员的出席、表现和学习成绩,在培训结束时由培训教师和培训办工作人员综合评出学员在培训期间的结业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涉及学校推荐就业的,我们将结业等级作为参考,涉及部门委托培训的,我们也如实将结果呈报给单位,作为单位用人的参考,通过这一举措,有效地约束了学员的培训行为,保证了培训的顺利开展。几年来,正是由于学校不断完善就业办公室的职能,健全培训的规章制度,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培训,使我校的培训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如在“阳光工程”培训中,许多培训机构由于对人员身份确认不实,出现了套取国家培训资金的现象,受到了相应处分,而我校在历次国家和省相关部门的检查中,都是县里推荐的单位,每次迎检都受到领导的好评。另外,规范培训也保障了培训工作的安全,虽然几年来我校培训的人数越来越多,但却从没出现过安全事故,得到了学员的高度认可。

三、培训师资,建设基地,全面提升培训能力

为提高学校教学和培训的质量,使学校教学和培训的内容更加适合县域经济的生产和经营实际,几年来,学校除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先后招聘和调入了23名职业师资院校毕业的各专业青年教师,还通过培训和下企业锻炼、到农村参加实际生产等途径增强教师的职业教学能力,改善教师的结构配备,不断提高我校的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开始我校为提高培训学员的技能,从相关单位聘请高级技术人员来校任教,几年来,我校先后从沈阳军区后勤部安装大队聘请了10余名教师对我校教师进行农业指导,并协助我校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这些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弥补了我校开展培训初级的专业师资不足和学校教师技能操作的欠缺,为我校打开培训工作局面做了应有的贡献。近三四年,我校又把送学校年轻教师参加专业技术培训作为提高教师技能的主要途径,学校先后派出7人参加国家教育部举办的计算机、装潢、建筑、机械加工、焊接等5个专业培训;25人次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计算机、机加、焊接、农业、烹饪、商务电子等方面技术的培训,6人参加省安全厅举办的安全生产监察培训;2人参加省人力和社会保障厅的创业讲师培训班。学校规定,凡参加培训的教师必须在培训结业时拿到技术等级证书,而且还要回校向全体教师汇报培训的收获和心得,当众演示学到的技能,并能够担任所培训科目的技能教学才属培训合格,发给学校双师型教师津贴。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组织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参加企业生产劳动,拜师学艺,是我校提高教师生产技能的第三种途径。几年来,我校先后派出机械加工、焊接、农学、畜牧、装潢和学前教育的专业教师20余名,分别到工厂、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养殖厂、装修公司和专业文艺团体去,参与一线企事业的生产和经营,学习工人师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教师们到企事业单位后任师傅、学手艺和企事业单位员工一样顶岗工作,即学习了专业技能也了解了企事业单位对员工的希望和要求,回校后既能从事教学,还能从事职业指导,达到了技术和教育能力的双丰收。校内的“师带徒”是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学培训能力的第四种主要途径,刚招聘入校的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职业技能,学校就做了委派职业技能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徒弟的规定,师带徒的基础时间是一学期,两学期过后青年徒弟要做汇报演示课,演示课合格了,师徒共同受奖励,出徒独立上课,演示课不合格,继续师带徒,直到合格为止。为了推动教师学习技能,学校还推出了一系列的奖励措施,在我校既能教授理论课又能教授技能课的“双师型”教师,享受一定数额的“双师型”教师津贴;寒暑假可以正常休息或到外地名牌职业院校参观学习,参与培训工作时可以优先选择经济效益好的培训项目等等,这些措施调动了我校教师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提高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技能,改善了我校教师的结构配备,使我校有了越来越强的教学和培训师资队伍。为了提高学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能力,学校还开源节流,努力争取外援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兴建实训实习基地。通过我校积极争取,劳动局一次给我校购买了价值80万元的数控和普通车床,民政局今年也将投资。经过学校的努力,改善了办学条件,创设了良好的职业教育育人环境,也给学校培训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参加我校培训的学员基本上都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为他们上岗就业和劳动致富提供了可靠的技能技术支持。

四、提供就业跟踪服务保障培训效果

县域经济论文范文2

1.1是县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县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县域内当代人相互之间以及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公平、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充分保障公民的环境权利和子孙后代的环境利益。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环境,这是因为我国自然资源的主要浪费源与自然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县域工业分布于县域内的各个角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县域工业要彻底摒弃先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低质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老路,改变仅依靠扩充生产要素来提高产出的传统方式,有利于从根本上遏制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符合县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1.2是改善县域生态环境、减轻环境压力的需要

目前,县域社会总产值在全国社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达60%,县域工业产值已占全国工业产值的50%,与此同时县域工业却消耗了全国73%的煤炭、64%的粗钢、61%的木材和55%的水泥,其单位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20%。一方面,县域工业的发展以高物耗、高能耗为代价;另一方面,县域资源、能源紧缺日益凸显。资源浪费与资源短缺同时存在,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也使县域环境持续恶化,污染加剧。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到县域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对该地域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构成了威胁,亟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传统粗放型经营手段,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为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组织好生产力配置,减轻县域环境压力,使县域经济得以健康、持续发展。

1.3是由具体县情所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下,县域企业完成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正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与资源较为丰富的县域相比,资源较稀缺的县域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更为迫切。这是因为随着竞争的升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县域工业依赖先前优势扩大生产规模的路径将不复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成为其唯一选择。另外,我国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处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周边的县域,在经过初期探索积累经验后,进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集约型增长道路符合当前经济环境的客观要求;而中西部县域虽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以粗放型增长为主,但走集约型增长道路,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并没有因此改变。

2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困境

2.1针对县域经济的评价考核系统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不适应

在以GDP为标准对县级政府官员进行政绩考核的制度安排下,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转换被排除在考核体系之外,县域经济往往“有增长,无发展”,“只求速度,不讲效益”。由于政绩考核标准的单一性地方政府官员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利用手中资源配置的权利去追求GDP增长速度,而非经济发展方式等问题,导致速度与效益的严重割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为片面加大投入而使生产规模快速扩大,结果往往却是经济质量下降、结构失调、比例失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尤其是在低价格要素的支撑下,县级政府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欲望远远比不上来自水平扩张的冲动。目前,只追求GDP增长速度而不考虑经济效益和增长质量的县域经济评价考核系统已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极不适应。

2.2促使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产业政策缺失

产业结构政策引领县域经济发展方向,体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而目前县域产业结构政策的缺失正是导致县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的根本原因。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速度、质量与效益相统一,正是产业结构政策的本质所在。通过合理的竞争秩序与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县域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目前,正是由于能够使市场竞争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县域产业组织政策的缺失,因而不能充分利用竞争的压力来推动县域企业改进技术、提高效益;由于最佳规模经济效益的生产规模政策缺失,因而不能利用规模经济建立能使产业生产成本降低的大批量生产体系。

2.3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存在弊端造成县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根本转变

首先,县级政府职能转换滞后。一是“越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所进行的一系列权力下放,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与县级政府的经济管理权,但是地方政府却通过对本属企业权力的不正当截留,干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决策。二是“错位”。县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维护本地市场与本地企业的利益,往往对区际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商品贸易采取限制或禁止性措施,造成了地区封锁,分割了市场。三是“失位”。政府的权力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本应该使制度供给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共产品,然而县域政府却并未承担起制度供给的责任。其次,重要生产要素产权界定不清,县域资源难以有效配置。当前,县级政府仍通过行政干预来影响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降低资源有效配置的标准。另外,县域环境资源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其价值,这不仅不符合边际效用定律,而且较低的价格导致了微观市场主体对资源、能源的滥用及其总体效益的低下,同时也使得以高消耗为特点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持续存在。

2.4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使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受到制约

首先,科技进步政策缺失。要么没有形成与县域经济实际运行相配套、符合科技创新要求的宏观政策体系,要么所制定的相关政策不完善,或这种外部政策导向与科技创新内在要求之间存在矛盾,科技创新工作与县域经济的市场经济属性、资源结构不能完全相适应而难以开展。其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其一,在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不具备自主创新的一般客观条件。其二,企业自主创新的途径不明确。在县域企业科研力量薄弱、R&D经费缺失的情况下,以何种方式实现自主创新,如何结合县域企业的各种情况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5环境管理制度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是环境准入制度缺失。由于空间环境准入制度的缺失,县域空间无法被划分成具有不同环境功能的单元,因而不能有针对性地调整不同分区内的经济结构。由于总量环境准入制度的不完善,不能对县域环境容量进行科学评估,不利于排污交易市场建立。由于项目环境准入制度的不规范,县域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多流于形式,环境保护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宗旨难以体现。二是清洁生产制度不完善。清洁生产很难被写进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或区域环境规划,县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既没有依据县情提出适合开展清洁生产的配套方案或给予相关政策指导,也没有将清洁生产工作纳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定期考核,落实责任。企业则普遍存在清洁生产技术匮乏、筹措资金困难、信息获取渠道不畅等问题。

3低碳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对策

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县级政府必须依据低碳发展理念和《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基本要求,采取具体措施,制定行动计划,树立低碳模式,支持绿色经济发展。

3.1推进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1.1积极推行县域产业政策,适时调整县域产业结构。

强化县域政府的宏观调控,注重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使县域三次产业从主要依靠生产规模的扩大,片面追求产值的增长速度,逐渐转变为依靠结构的优化与升级,采用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扩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竞争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主要依靠资源、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消耗,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变革生产过程,不断降低物耗、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从主要依靠资本投入量的增加,转变为主要依靠所投入资本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依靠要素之间的最优组合;从主要依靠“简单铺摊子,立即上项目”扩大建设规模,转变为正确把握趋势与规律,立足现有基础,不断加强对企业的充实与改造。在产业政策实施方面,县级政府可以在国家经济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结合县情,并通过适当的财政政策、价格政策与金融政策来影响本区域生产要素的流动,从而使产业政策制定时所确立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得到扶持与发展。县级政府还可以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并提供相关服务,使县域企业的行为与产业政策目标的要求保持一致,使县域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1.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创造条件,利用优势,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为基础逐步加大对其他产业的投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基本选择。与县域其他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极强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发展县域高新技术产业,通过该产业的优先增长产生引致投资,从而带动前向联系部门和后向联系部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行不平衡增长战略,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取得突破的客观选择。目前,县域经济发展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只有突破生产要素的各种约束,通过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县域其他产业增长的不平衡战略,才能最终实现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

3.2深化县域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3.2.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从经济利益上影响并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使之符合县域经济的总体发展目标,改变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落实企业自主权。转变政府职能,促使县级政府自觉地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渡。不断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变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增强计划的弹性,以市场为基础,形成具有宏观性、方向性和政策性,体现县域经济发展方向和目标的经济计划,并通过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发挥计划的指导管理作用。另外,在对微观主体进行约束方面,县域政府要承担起制度供给者的职责。

3.2.2创新县域资源高效利用机制。

建立并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县域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放弃运用行政手段对重要生产要素配置的不合理干预,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建立有利于县域资源高效利用的激励机制,通过设置具体目标,引导县域企业出现高效利用资源、能源的优势动机并使其按照特定的方式积极行动。以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目的,建立相应的淘汰机制,通过行政强制措施,将高耗能、高耗材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与技术淘汰。建立有利于县域资源高效利用的补偿机制,依据县域企业的实际开发量和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大小,采取征收环境税或排污费的方式由政府组织对市场主体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补偿。

3.2.3建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的县域经济评价考核体系。

将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引入考核指标体系,使县域投入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人口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优化成为具体考核内容。另外,要将县域经济效益的提高与经济质量的提升引入考核指标体系,从而在具体考核中增加经济稳定运行、总体效益水平、环境与生态平衡以及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等相关内容。

3.3实施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政策,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3.3.1实施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政策。

在技术开发政策方面,县级政府要增加科研资金投入,确保县、乡、镇3级科研机构R&D费的及时到位。积极支持企业的技术开发活动,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科技推广政策方面,要做好科技推广的规划、协调和组织工作,使科学技术能够被快速地应用到县域经济活动中。在技术交易政策方面,应积极筹措,建立并完善县域技术市场,发挥县域技术市场管理者的作用。在技术引进政策方面,要制定技术引进政策,提高县域科技水平,并注重技术引进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人才开发政策方面,要整合现有人力资本资源,大力改善就业条件,构建促使其作用有效发挥的激励机制;要加大对县域人力资本的投资,建立并完善县域人力资本市场,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人才流入本地。

3.3.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要依靠自有科研力量将新知识引入生产领域和非生产领域,完成新技术的开发与创新,使新工艺、新材料、新管理方法应用于具体生产过程。此外,企业要通过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在利用的基础上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技术改造,在改造的同时完成技术创新,使“利用—改造—创新”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促使企业能够高起点开展技术研究和创新工作,准确把握创新的方向和目标,使技术创新成果更符合市场需求。

3.4完善环境管理制度,积极优化经济增长

3.4.1构建环境准入制度。

在空间环境准入制度构建方面,要依据县域自然条件,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按照不同功能区的环境特点,对开发建设活动作出准入规定。在空间环境准入制度下,县域空间被划分成为禁止准入区域(脆弱区)、限制准入区域(缓冲区)和优化准入区域(良好区)等3个功能区域,各功能区域都有明确的环境与生态保护目标及严格的准入措施。在总量环境准入制度构建方面,应对环境容量进行合理分配,健全排放申报登记、总量审核和排放许可证制度。在项目环境准入制度构建方面,应逐步完善环境预审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竣工验收审批制度。

3.4.2完善清洁生产制度。

一是转变观念,将清洁生产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势下促进企业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二是将清洁生产纳入县域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或具体环境规划。三是将清洁生产纳入环境绩效指标体系,定期考核。四是加大政府的引导,制定优惠政策,创造条件,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选择使用无害原材料,生产清洁产品,建立循环生产圈。制定清洁生产技能培训长期计划,引导企业将清洁生产纳入企业的技术改造中,使技术改造同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紧密结合。最后,在清洁生产实践中协调处理好企业、公众等各方面的关系,使清洁生产真正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利器。

4结语

县域经济论文范文3

(一)优势(Strength)

高州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全年气候温和,适合发展以种植荔枝、龙眼和反季蔬菜等蔬果业为龙头的“三高农业”。境内蕴藏高岭土、磷矿等资源,其中高岭土藏量达7000多万吨,磷矿储量达2亿吨。河流干系较多,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78公里。作为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冼夫人庙、宝光塔、古城遗址和根子贡园等景点,有利于发展商贸旅游业。属于珠三角五小时经济圈范围,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临近三茂铁路,距湛江港和湛江机场不到100公里,有利于对外经贸往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高州设立高职分院,辖区建有三所中等职业学校,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技能人才。

(二)劣势(Weaknesses)

高州的三次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关联性弱。目前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暂未形成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农产品仍以鲜活销售为主,荔枝、龙眼等水果市场竞争激烈,价低与滞销并存,果农增收遇瓶颈。工业体系仍以劳动密集型加工的中小型工业为主,缺乏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分布较散,未能发挥集群效应。微小金融服务、信息技术咨询等生产服务业发展落后,乡镇多但规模小,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未能充分发挥城乡经济聚集效应。

(三)机会(Opportunities)

当前广东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珠三角部分产业逐渐向外转移,高州可以利用毗邻沿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加强与珠三角工贸企业合作,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政策吸引区外转移的企业、资金和技术。粤桂黔高铁正在建设中,计划将于2014底完工通行,作为地处这条高铁沿线的城市,将有利于当地农副产品对外流通,促进对外商业贸易发展。

(四)挑战(Threats)

经过多年探索发展,高州的“三高农业”已颇具地方特色,然而其他地区也相继效仿,荔枝、农眼等水果市场相对饱和,供应量高致使销价竞争大,滞销情况时有出现。粤西的湛江市、云浮市以及茂名市境内的其他县区都会过滤减弱珠三角对高州经济发展的辐射扩散作用。近年茂名市逐渐把经济发展重心向南部沿海区域转移,这对地处茂名北部的高州而言将是一种威胁。

二、高州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模式

(一)以农起步,发展“三高”农业,形成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高州许多干部群众的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农业以粮为纲,生产结构过于单一。面对这些客观事实,政府深入调查研究后认为只有充分利用气候优势,发挥山地功能,以市场为导向种植蔬果经济作物,才能增加农民收入,于是开始大作“农”字文章,积极发展“三高农业”。首先是规划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建立区域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中部鉴江沿岸10个镇沙地多,雨水充足,冬季寒害较少,集中发展香蕉、反季蔬菜;东部气温相对较高雨水少,集中发展荔枝、芒果;西部丘陵坡地多,集中发展龙眼、芒果;北部气温相对低,集中发展杂果、南药。目前已形成东部荔枝、中部香蕉、西部龙眼、北部杂果的水果特色生产格局,多个乡镇被评为广东省专业特色镇,多种农产品被评为全国农业博览会优质金奖。其次是对尚有的荒山地、荒滩和低产农田及林地进行改造,把低产田和山坡地改种水果或其他经济作物,同时大力推广以种植名优水果为主的、“鱼—禽—畜—果”综合经营和“稻—稻—菜”的耕作生产模式,利用产业链进行循环化生产,提高土地的经济产出率。

(二)以农促工,积极发展涉农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为发展工业积累建设资金

“三高农业”为高州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高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87亿元,占全市GDP总额的23.45%。为了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政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市—镇—村—组”交通网络。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政府通过提供小额信贷、实行税收优惠和涉农补贴政策,扶持引进涉农的规模专业种植户和中小型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干果加工、水果罐头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培育一批涉农工业企业。在农村组建生产合作社,与珠三角商贸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和链式生产配送农业,使农产品滞销问题得到缓解。

(三)以工带农,加大招商引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

凭借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依托靠近沿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高州对外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依据区位优势把涉农工业做大做强,一批中小型农产品加工和涉农商贸流通企业被培育起来。1993年广东省批准设立高州市金山经济开发试验区后,外商慢慢进入高州投资办厂,皮革手套、铸铁件、医药保健、橡胶制品、造纸等产业逐渐发展为高州市的龙头工业。201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124.2亿元,增加值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35.7%。工业迅速发展吸收了大量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非农收入也因此显著增加。

(四)抓住契机,积极培育和发展旅游商贸产业,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

作为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水果之乡和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源地,高州市积极对外宣传当地旅游资源,唱响“古色、绿色、红色”的旅游主打戏。工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以及初具规模的旅游业都极大地刺激了消费品需求,带动了商贸经济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正在全面推进,商贸网点遍布城乡。201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88.79亿元,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59.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3.4︰30.4︰46.2,可见以旅游商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已逐渐成为高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三、高州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启示

(一)改变传统农业经济发展观念,激发民众生产发展意识

改革开放初期,高州市首先从地情出发,出台政策狠抓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工作,提高他们对“三高农业”的认识,改变“以粮为纲”的农业发展思路,提出利用山坡地和调整部分宜果的低产粮田发展以水果种植业为龙头的“三高农业”。其次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经营成功人士和农业专家到当地讲授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和耕作方法,解放群众小农思想,增强发展信心。政府还组织农村干部、民营企业家和有相当经济头脑的群众到珠江三角参观学习取经,开阔他们的视野,树立市场经济观念。

(二)重视教育和技术推广,依靠制度营造“三高农业”发展氛围

在经济发展初期,高州经济发展政策主要突出一个“农”字,通过制定小额信贷、涉农税收优惠和涉农补贴等政策,在社会营造重农促工和以工带农的经济发展氛围。在面临因地处山区招贤纳才难的情况下,高州注重“教育造血”功能建设,建立职业学校培养本地技能人才,尤其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的普及、良种和技术推广,并主动走出去与珠三角农业科研院校合作,聘请他们为当地“三高农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

(三)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并重,注重产业的专业化生产与合理布局

基于区域分工和比较优势理论,山区县要综合分析地情和市场需求,根据不同时期下的区位条件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发展战略,适时有侧重地发展三次产业,做到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两者并重。对优势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形成特色,在产业内外部之间做好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链的延伸,从而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高州的“农业起步、以农促工、以工带农、三大产业齐发展”的路径模式充分体现和贯彻了这一思想。

(四)发挥市场、政府和公共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高州始终把地情与市况相结合,发挥比较优势发展适合市场需求的“三高农业”,对农业专业户和涉农企业给予信贷、税收、补贴等扶持补助。在农村组建生产专业合作社,并给予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充当区内外企业经济组织之间联姻桥梁,促进当地农业合作社与珠三角商贸企业的合作交流,如今该市农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已被广东省确定为学习范例。在搞好交通物流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当地政府积极与市内外企业商业协会、村社农户共同培育组建市场体系和构建营销网络,着力搞活商品流通。

(五)利用区内外资源,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圈

县域经济论文范文4

(一)农村城镇化的内涵

农村城镇化,是在一定的集聚区域中,以小城镇和乡镇企业为依托,农村就业方向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型过渡,居住场所从传统的农村地域,向新型城镇地域迁移的过程。城镇化的标志是:在充分保证社会对农业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逐渐缩减农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例;同时,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有相应政策的扶持,以助其比重稳步上涨。农村城镇化的理想效果,是双向互动的。既是包涵着农村的资源、资金、劳动力向城镇方向流动、集聚,也意味着城镇中先进的生产技术、信息和人才,向农村方向的渗透和扩散。

(二)农民和土地间的关系问题是核心

在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中,必然会涉及到土地征用方面的问题。毋庸讳言,现下的土地征用制度,确实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国家性质,规定了土地的部分权利属于农民,而真正掌控土地这一最大资源要素的是我们的国家。当然,平等的占有土地资源要素,是土地利用合理化的必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有效保证了农民能够拥有自己的一份土地。土地的使用从高度集中到高度私有,有力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地问题。在土地制度的深化改革中,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警惕一些农民由于资金、农机设备等要素的缺乏,将手中的土地出售。避免在城镇进程中,出现像拉美国家的“贫民窟”现象。

(三)城镇产业的发展

工业化是对供给环节的保障,而城镇化则保证了需求,二者的有效互动,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必须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低耗、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中国的广大中小城镇,在承接发达地区的转移产业的同时,必须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创新发展,开创且善于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具体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确实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反之,农民增收为乡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带动了周边小城镇企业的繁荣和发展。

(四)注重小城镇发展和城镇化的质量提升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在观念和行动上的与时俱进。首先,在认识上需要意识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绝不单纯是城镇面积扩大、城镇人口增加。取而代之的是,要以切实改善民生为目的,注重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从农村向城镇的变化,更实际的是人居环境、就业方式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现代化”,让居民离土不离乡,找到城镇化带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二、县域经济发展定位

正所谓见微知著,我们通过对一个县市的范围内各项指标的了解和掌握,就能够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各项指标有一个基本了解。可以说,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县域经济的发展带动。所谓县域经济,是指一种以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为范围,统筹经济、社会的各种资源,形成的具备开放性、多元化特色经济。一般来说,县域经济的发展都是以县城为中心,以小城镇为联系纽带,以广大农村为腹地,着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及乡镇企业,力图实现城乡一体、工农并进的发展。

三、促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是大小城镇,它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基础动力;另一方面讲,城镇化的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腾飞的启动设备。当前,我国的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环节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就其具体表现来看,问题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城镇规划的布局存在不合理之处,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时时发生;二是城镇企业生产规模小,且分布不集中,导致工业所起到的支撑、带动作用不明显;三是在城镇化进程中,相关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困难重重。针对上述问题,实现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对症下药,科学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科学规划城镇发展

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是城镇化之路顺达、成功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第一,需要加强培养组织部门成员的科学规划意识,决策中要持有慎重、严肃、负责的态度,注重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争取以高明的规划设计为带动,走好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性第一步。第二,正确的规划,需要进行多方面衡量,充分考虑到人口规模、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等影响要素,严格遵循市场运作规律,科学、有效提高城镇有特色、有优势、看长远的竞争力。第三,城镇化建设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要注重规划的适度性、协调性。城镇建设规划一方面应该与时俱进,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另一方面,需要注重人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关注居民的幸福生活,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实现共进。最后,对于规划的制定,要广纳贤言,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并慎重决断。制定好的规划,既要严格执行,又要在施行过程中进行科学慎重的反思与调整。

(二)改革完善相关体制制度

目前来看,要促进国家县域经济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对制度和政策环境的优化是刻不容缓的。一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依据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应把社会保障覆盖面尽快扩展到全体居民,这对于解决广大农村人进城务工时,各项权利得到有力保障。二是户籍制度的改革。逐步实现现行的户籍制度由身份证管理制度替代,是户籍改革制度的亮点之一。这一改革,将取消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旧式管理模式。户籍制度改革的创新,是具有历史性重大意义的。它降低了农民进城的门槛,在劳动就业、福利补贴、子女就学等各个方面都享有与本地城镇居民一样的待遇,更加公平。三是施行有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承包地管理制度。依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例如,允许进镇的农民保留其农村承包地的使用权,或允许其将土地使用权进行有偿转让,帮助农民提高财产性收入。

(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政府外地企业、人才引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就地取材,培育和扶持当地市场前景较好、低投入高产出、技术含量高的大潜力企业。突出对主要企业和著名品牌的栽培,创新经营机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产业的区域化布局持续优化,加快县域经济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结束语

县域经济论文范文5

邮票是邮政行业中最传统业务之一,在目前通讯高度发达的新会里,邮票所承担的传递信息的功能日益缩减,但这并不代表着邮票业务将走向末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追求也逐步从物质享受向精神享受转变,设计精美或具有纪念意义的邮票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争相收藏和赏析的对象。这给邮票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为此,发展个性化邮票已成为邮票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独特的民族文化是发展个性化邮票主要依托

邮票之所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主要是其内容的独特性以及内容所表现出来的纪念和收藏价值,因此独特的民族文化是各地个性化邮票发展的依托。要做好个性化邮票的营销工作主要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订单式个性华邮票服务,为需要的县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提供所需要的个性化邮票。二是以县域民族风情等具有当地民族特点的文化制作成邮票、贺卡、集邮珍藏品等商品,并根据生日、寿诞等主题形式灵活组合形成套装作为礼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三是将个性邮票作为旅游纪念品,制作成套纪念册,为外地游客、来宾提供了精美的纪念品,以满足外地旅客的纪念和收藏需求。

(二)创新的营销思路是个性化邮票发展的基本条件

创新是营销工作永恒的主题,个性化邮票的发展也离不开创新。因此,邮政营销部门要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走积极、健康的发展道路,努力借助难得的市场机遇进一步做大规模,大胆创新思路,结合经济开发特点,对市场进行细分,力求邮票个性化服务有重大突破。一是要在做好个人专题个性化邮票营销活动的同时,以个性化邮票为主的邮政礼仪服务转变业务发展思路,大胆创新,将服务礼品范围拓展到邮政的各项业务中,使邮政产品优化组合营销。二是要对过去的邮政营销模式进行大胆的修改,制定出一套符合地方市场经济,满足市场需求的营销方案。三是要抓住个性化邮票的收藏、鉴赏、保值等特性,为客户量身定做,比较灵活,对宣传地方政府、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形象,扩大知名度,突显个性有积极作用的特点,制作邮票套装纪念品,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从而由被动变为主动。

(三)以本土“文化节”为契机,发展个性化邮票

个性化邮票的收藏和纪念价值决定了个性化邮票在邮票中的地位。但是,个性化邮票的个性化是其占领市场的关键点,因此,突出邮票的个性化就成为个性化邮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了。因此,本土的各类“文化节”及传统的民族风俗节日自然成为了个性化邮票发展的最佳契机。要想抓住这个绝佳的机会发展邮票,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灵通信息。及时了解当地本土文化节的时间、地点、承办单位、主题等。二是立即做出反应,积极争取。在收集和了解相关活动信息后,邮政部门要积极策划营销方案,主动上门商洽,争取业务。三是做好宣传。积极与当地政府作好特色邮票的宣传工作,可通过举办首日封开封仪式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四)与其他邮政业务紧密结合,促进邮政业务的全面发展是发展个性化邮票根本目的

邮政行业的发展要有整体发展的思路,就个性化邮票而言,其主要价值还在于对整个邮政业务的带动。如何与其他邮政业务紧密结合呢?一是要立足于服务社会热点活动,抓住客户所看重的个性化邮票具有特殊宣传作用的“热点”效应,大力拓展邮票个性化服务业务,使该项业务成为集邮业务的重要支柱。二是要加大个性化邮的宣传,同时促进邮政的其他业务,如邮资(广告)信封、邮资(广告)明信片等也同样具有功能,可以发展个性化邮票的地方就可以发展邮资(广告)封、片业务。三是要敏锐的捕捉市场信息,建立信息库,把握商机是关键所在;树立邮票个性化服务业务的品牌,提高个性化邮票的策划设计水平是发展做大业务的基础;在业务发展过程中,灵活运用营销技巧,做好为客户服务的各项工作是成功的前提;站在客户的角度搞好策划,实现“双赢”是成功的保障。

二、依托本土重大节日,是做好邮政营销的关键

重大节日的民间风俗习惯往往蕴藏着极大的商机。各地邮政部门要紧紧抓住各地在不同节日的民间风俗习惯,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拓展邮政营销。

(一)依托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做好邮政营销工作

中秋佳节即将来临,邮政部门要把握好中秋节日的商机,发挥邮政企业品牌及渠道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展邮政服务领域,迅速启动中秋营销活动。一是要从月饼厂家、品种和礼盒组合产品的选择到包装的设计;从促销现场的布局、气氛到人员安排、推介技巧等都要认真考虑。二是认真分析中秋礼仪营销的形势和运作模式,把当前整合邮政强大渠道优势,发挥寄递网络的作用,作为邮政中秋市场竞争力的营销重点。三是针对大客户市场,主动向政府及通讯、银行、公用事业、金融保险等行业大客户的领导、主要经办人专送具有邮政特色的中秋月饼,介绍邮政中秋礼仪优质、优价、优选、优装、优送、优惠六大特色服务,争取社会的认可。

(二)依托国庆、建党、建军等节日,做好邮政营销工作

国庆、建党、建军节即将来临,各地邮政局为把握好商机,发挥邮政企业品牌及渠道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展邮政服务领域,迅速启动营销活动,一是做好国家国庆等纪念邮票的发行工作。二是做好特色服务工作。在特色邮政服务方面,各地邮政局从纪念品的组合,到产品的选择到包装的设计上下了极大功会,既突出节日本身,又与各地自身特色相结合,针对大客户市场,主动向政府及通讯、银行、公用事业、金融保险等行业大客户的领导、主要经办人专送纪念册,以搏得客户的喜爱。

(三)依托企业的开业庆典、成立周年等节日,做好邮政营销工作

企业开业庆典或成立周年是邮政特色服务的又一新领域,为迅速占领这一市场,各地邮政部门要积极应对,以实现成功营销。一是要对县内和周边企业进行摸底,对规模较大的企业实行台帐制,把企业的成立时间,经营理念及产品特色一一做好记载,掌握好第一手资料。二是要在企业成立周年庆典即将来临之际,由专人对企业实行邮政服务营销,通过制作和发行企业周年纪念邮票和纪念册的方式,为企业服务。三是确定重点企业,对县内的大型企业,实行重点营销,由县邮政局相关领导带队,对企业进行全方位服务,通过制作企业特色专用信封、企业发展史邮票、成立怀旧纪念章等形式做好邮政服务工作。

县域经济论文范文6

1.1国外研究现状

县域经济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与完备功能的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中观的区域经济性质的经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HectorSeaman,1958)提出了“核心区———边缘区”理论;他认为在县域经济的产业布局上,县域存在某种很强的地域特征,产业布局的位置分布有一种吸引力,它的引力强度与区位特征有关,而产业发展的最佳位置则应在区位特征最为明显的方向上。而在区域和城市的研究中,主要是讨论的就是这种城镇群体空间的组合,这种系统理论已成为城市群空间研究的重要模式。相对于国外的这些理论研究而言,对于小城镇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更多的是以发达的国家为研究对象,对于我国这种发展中的国家并没有系统专门的研究。

1.2国内研究现状

我们国家对县域经济的研究大多都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根据区域经济学对县域经济作研究分析。我国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是从1980年开始的,以费孝通为代表的学者们在研究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的思想,提出了小城镇的发展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这一观点,把小城镇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依次为基理在我国涌现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目前我国在小城镇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对深入研究其发展的相关机理、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等方面问题还不够完善,对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策略方面的研究不足,应该深入去研究。

2.红格镇现状及优势

2.1城镇现状

红格镇位于盐边县东南部,地理坐标在北纬26°25'~26°38'、东经101°51'~102°00'之间,东与新九乡、和爱彝族乡相邻,南面与会理县相接,西与仁和区隔江相望,北与益民乡接壤。省道310由东西向穿越本区域,雅攀高速公路位于北部边缘过境地段。现状基础设施水平较低,除省道310外,其他公路等级低,路面较差,以四级与等外公路为主,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混杂。市政工程设施不完善,尚无垃圾转运站、消防站等设施,城镇安全,环境卫生压力较大。城镇周边金沙江、雅砻江地表径流丰富,但利用难度较大,属典型的工程型缺水区域。地表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不均衡,干季时期农灌用水、城镇生活用水以及景观用水都难以满足需求。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吸纳能力有限2012年的规划范围内城镇化率37%,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2%),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0.3%),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规模偏小,对入城农民的吸纳能力有限。红格产业发展战略的重点是利用先天的生态资源优势,促进服务攀西,创建国际社会性的旅游度假区,发展以生态第三产业为龙头产业的现代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模式,成为了红格镇面向国际研究和创新,会展,商务办公,教育和培训基地,同时也成为了环境优良的度假休闲,娱乐和休闲,户外运动,生态旅游区,低密度生态性住宅开发重点区域之一。新的产业结构产生大了量的就业岗位,为当地群众的就业提供了支撑,为周边村镇人口的转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得周边产业园区的工人和乡镇农村人口能够有序有质的向红格镇转移,有力地促进了红格镇的城镇化。同时,红格镇昔格达和金河红格村的特色水果产业,早春蔬菜等产业的销路也在持续的扩大。

2.2红格镇规划优势

2.2.1红格镇规划定位

红格镇规划定位是红格镇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红格镇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发展休闲度假产业、康复养生产业为基础,以房地产业、健康体育产业提升整合旅游核心区的产业结构,带动经济发展,在规划期内,将红格温泉度假旅游开发核心区建设成为以温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健康运动以及房地产业相结合的具有浓郁亚热带风情的生态旅游胜地。同时红格镇以自身的地理优势进行了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的总体规划,其总体结构布局大致可以分为“两轴,两心和五区”。“两轴”就是空间轴与引力轴;“两心”则是红格以龙山为中心的新镇区和以温泉湖片区为中的两个综合服务中心,“五区”则是温泉湖区,幸福城区,阳光谷区,健康园区和锦绣村区五个功能分区。

2.2.2红格镇规划对盐边县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盐边县将旅游产业定位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发展乡村旅游,五行养生休闲徒步旅行,全面打造红格的运动休闲之旅和冬季阳光之旅,提高旅游产业的知名度。进一步巩固红格到格萨拉沿线的“百里生态长廊”精品旅游路线其中途径桐子林、二滩、渔门等地把盐边的精品旅游胜地全部融入其中,利用这些先天的旅游资源,把盐边县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旅游特色鲜明的阳光之旅、大裂谷奇异风光之旅和川滇民族风情体验之旅的最佳目的地。而红格开发区作为盐边县温泉度假旅游的核心区开发区,以休闲度假、康养健康为主要产业,以房地产业、健康体育产业提升整合整个旅游核心区的产业结构,来推动盐边县经济发展,显示出红格镇域规划在盐边县域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3.红格镇规划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1带动县域旅游业的发展

红格镇具有先天的旅游资源优势,阳光温泉资源独具特色,为发展特色旅游业提供了可靠条件。目前已依托阳光温泉资源建成了红格温泉假日酒店、红格温泉宾馆、部级棒垒球竞赛训练基地,绿色运动休闲中心等休闲旅游设施,温泉度假旅游开发核心区的建设也正逐步展开,休闲度假旅游业的发展出具雏形。通过对红格镇旅游产业的规划打造,提高盐边县红格的知名度,对促进盐边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3.2促进县域资源集聚

红格镇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其地理位置、规划条件、自身资源等方面的突出优势,不仅促进了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内部龙头”,红格镇还拥有周边农村地区所没有的基础设施优势,让周边丰富的农产品,小型商业等向红格镇集聚。让红格镇在成为当地商贸服务中心的同时,也成为红格镇域周边农村地区的信息交流的重要基地,让资源、生产技术、农业技术、农业信息、产品信息、经济文化等都在红格镇进行汇聚共享,促进区域的经济交流合作,真正实现以镇带村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式。而正是因为这种集聚作用,使红格镇汇聚了大量的资源、经济及生产要素,这些要素以红格镇为媒介又可以流向上游的小城市,让不同地区的生产要素、资源在城市汇聚,利用城市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及经济发展方式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又可以通过其辐射带动作用反过来拉动红格镇镇域经济的发展。

3.3对所在地区产生影响和支配

红格属于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形成独特的农业特色,近年来积极推进优质水果、粮食等基地建设,芒果、玉米等迅速发展,农业基础条件较好。从用地建设条件、地理位置、宜居环境来看,红格镇都将成为矿业从业人员,旅游及服务业人口,周边农村人口及生态移民人员前来居住生活、休闲娱乐的首选地,是盐边县南部片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重要支撑。

4.结论

县域经济论文范文7

1.1区域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滇黔锁钥,黔西门户。关岭位于贵州西南部,东北、西北与镇宁、六枝特区毗邻,西南以北盘江为界和晴隆、兴仁、贞丰三县相望。灞陵河大桥把黄果树景区和关岭自治县连为一体。(2)交通区位优越-四通八达,陆航快捷。航空、高速铁路,在建沪昆高铁、G60沪昆高速、国道、关兴公路、省道。随着沪昆高铁的通车,同时依托与周边区域交通的联系,以及关岭目前已具有的良好道路系统,为各地游客的进入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1.2机遇优势。

(1)国家层面———观光旅游持续火热,休闲度假快速升温。世界度假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国民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休闲度假需求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国民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旅游形态开始进入成熟的度假经济阶段。(2)省域层面———3万亿投资,贵州旅游迈入“大干快进”全速时期。a.国发二号文件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贵州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把“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的一项重点任务和支柱产业来发展,为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和旅游强省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b.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将贵州省定位为国家公园省,将在10年内通过投资数百个项目打造旅游强省,投资总额约3万亿元。

1.3区域层面———划时代机遇,“可遇也可求”。

(1)一条路打开关岭旅游新通道。沪昆高铁开通,将使上海、杭州、南昌、长沙、昆明等旅游消费力强劲、出游率高的城市游客能快速、便捷地到达关岭旅游。(2)一座城(顶云新城)助推关岭成为黔西南旅游集散大本营。以高铁开通为契机,以顶云新城建设为助力,新城建设将助推、保障并快速实现关岭作为贵州西南旅游集散大本营的地位。

2灞陵河生态旅游圈目前现状

灞陵河生态旅游圈开发现状。根据景区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可以概括为四大资源聚集组团,分别是:(1)顶云新城组团:顶营司城垣、汽车营地。已开发情况:围绕顶营司城垣,建设了顶云广场,主要表现顶云经验,为市民提供活动场所。汽车营地,目前在开发建设中,还未投入使用。(2)灞陵河大桥以北组团,老树岩瀑布、滴水滩瀑布群、鸡窝田布依族村寨、月亮湾田园风光。基本只能实现远观。鸡窝田布依族村寨和月亮湾田园风光保护较好,还没有开发的痕迹。(3)灞陵河仿古区组团,灞陵河大桥、三国古战场遗址风景区、红崖天书、灞陵河峡谷。灞陵河大桥分上下两层,下层为游客观光层,暂未开放,大桥举办了跳伞国际挑战赛。三国古战场、红崖天书、灞陵河峡谷开发较为初级。(4)木城河与打邦河组团,木城河布依寨、八德古榕树、凉水井情人树、那大关瀑布。民族文化表达较粗浅。八德乡有老榕树资源,但目前树下为居民市场,未见旅游痕迹。凉水井情人树和那大关瀑布开发较为初级。

3灞陵河生态旅游圈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3.1灞陵河生态旅游圈开发存在的问题。

(1)有资源、缺产品。灞陵河旅游景区从自然生态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缺乏对其整合和深入利用,因此导致景区尚无完整的旅游产品体系。(2)有文化、缺美感。灞陵河旅游景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尤其三国文化世界闻名,但是厚重的文化没有得到美的表达,文化载体需要建设。(3)有景点、缺景观。灞陵河旅游景区现有的景点景区,基本处于初级开发阶段,景观特色不突出,局部有亮点,但并未形成景观效果以及景观风格。(4)有卖点、缺龙头。灞陵河旅游景区有古老的三国文化遗址、有河道、大桥、峡谷等自然风光,也不缺乏旅游卖点,但并未形成代表景区向外发声和推广的一至二个龙头项目。

3.2灞陵河生态旅游景区未来发展方向。

(1)大景区联动,与黄果树联合互动。构筑“大关岭-大黄果树”景区空间结构。充分了解灞陵河景区与黄果树景区的资源基底差异,确立互补的开发方向,从而实现与黄果树景区的互动和客源共享。(2)三国文化品牌重塑。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灞陵河旅游发展应以“三国”为旅游主打品牌,通过深入挖掘三国文化内涵,形成三国文化体系,并落实到旅游产品和设施上。(3)旅游资源休闲打造。灞陵河资源类型丰富,应整合资源,将休闲度假产品在此集中打造,从而形成盘江和黄果树两条观光旅游带中间最好的休闲度假过渡,进一步提高关岭旅游竞争力。(4)旅游新城完美配套。在新城中解决旅游集散、餐饮等服务功能,使其成为灞陵河生态文化旅游景区的有力后盾。从而完善整个景区的功能配置和旅游要素发展需求。(5)合理规划空间布局。a.关岭新城旅游综合体: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旅游业发展为重点,高铁建设为驱动力,发展成云贵旅游集散中心,大黄果树旅游圈西部门户区。b.灞陵河-木城河风光带:依托灞陵河及峡谷风光,积极开发亲水娱乐,农业休闲为主要内容的灞陵河美丽风光带。c.木城河民俗体验板块:整合木城河两岸的优良资源深入挖掘布依民俗文化,集民俗体验、生态观光、遗址仿古于一体的布依风情体验景区,满足游客高层次的需求。d.灞陵河文化体验板块:借力灞陵河大桥“亚洲第一大公路桥”的名气,和关岭低空开发的便利条件,继续举办低空飞行赛事,开展大众低空狂欢节,聚集人气。e.鸡窝田生态度假板块:整合滴水滩瀑布、补母当河等资源,建设亲水田园式的生态休闲度假项目,打造关岭最具“世外”意境的田园生态度假区。(6)生态低碳战略。引导旅游者强化环保意识,最终把灞陵河生态文化景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旅游目的地。(7)精品带动战略。全力实施精品带动战略,提升旅游区文化内涵和品质,逐步形成特色体验式旅游线路及产品,打造一系列高档次、高水平的旅游景区。

4灞陵河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效益

4.1发展生态旅游业,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4.2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够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除了取得经济利益外,还保护了环境和当地的民族文化。

4.3发展生态旅游业

有利于促进生态旅游区社会政治环境改善,提高管理水平。

4.4生态旅游的开发,增加了本县经济收入,提高了自我发展能力。

县域经济论文范文8

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能,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解决一批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企业办实事、多办事、办好事,支持企业发展、服务企业发展,为加快企业发展和项目推进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局面和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创新公安工作,做好服务工作

公安部门要破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工作定式和习惯思维,消除公安就是“单纯抓治安,孤立办案件”,“企业经营与己无关”的思想;认识到企业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公安部门的保障和服务,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和地位,树立新观念,适用新方法,主动把公安各项工作与地方经济建设实行有效对接,时刻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此,要创新公安工作,做好服务工作。公安部门工作要以抓稳定、保平安、促发展为中心,一切工作紧贴这个中心干,围绕这个中心转,服从和服务于地方改革、发展的大局,努力为深化改革开放、“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宏伟目标服好务。

三、摆正关系,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公安部门要跳出部门自身狭隘观念,摆正关系,树立大局、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公安工作与企业改革发展的关系。公安部门担负地方政治安定、治安稳定和群众安宁的重要任务,要改变单纯公安工作观念,做到根据地方实际需要全面开展公安工作,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更好地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要正确处理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树立起公安部门自身的事再大也是部门利益,地方经济建设的事再小也是全局利益的观点,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大事,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四、提高行政效能,开通“绿色通道”

在为企业改革发展服务中,公安部门要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要开通一条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方便、快捷的服务企业的“绿色通道”,缩短企业办事时间,降低企业办事成本。进一步改进和改革公安服务、管理方式方法,简化行政许可审批程序,减少环节,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在治安、交通、出入境、户政、消防等公安行政管理方面,要积极开辟“企业办事绿色通道”,落实一名部门领导专门负责,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要做到: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要立即办理解决;对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明确时间,限期办理;对确实难以解决或不能解决的问题,要给企业一个满意的解释和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