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时代中小企业发展研究

网络经济时代中小企业发展研究

摘要:传统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部分,但从资源获得、竞争力培养等方面来看处于较低的水平,对在网络经济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传统中小企业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整体经济环境和中小企业自身发展两个层面剖析了问题原因,通过对比中外企业增长阶段、资源投入和发必须要方向,提出了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论文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网络经济;新常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

民营企业中的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最活跃的部分,也是创造力最为旺盛的群体,是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主体,长期以来,是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经营难度加大,东部地区甚至出现了中小企业倒闭问题。“十二五”时期经济的发展下行压力加大,进入“十三五”以来,网络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形式,同时我国经济整体大环境进入了新常态时期,即从速度、结构和动力方面都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显著特征。在这种现状下中小企业必须要革新思路、采取相应措施、战略布局,尽快适应发展趋势,走出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

1中小企业基本情况

1.1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是我国当前贸易的主力军,尤其东部地区外向型的中小企业贸易占到我国全部贸易额的70%,世界市场的低迷也对我国中小企业造成了冲击。2008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下滑超过10%,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呈总体增长的态势,但增长速度呈现下降趋势,而且亏损企业的数量逐渐增加,2003年中型亏损企业数量为3609家,2012年统计达7193家,但在2008年以前亏损训练场约为0.1%-3.4%,2008年以后亏损的增长率达到43.8%,即就是说中小企业亏损数量增加量占了总量的近一半。从中小企业的收入角度来看,2008年以后的收入增长勉强到10%,个别年份如2013年还出现了负增长,其他指标如利润总额增长率、企业资产增长率、销售产值增长率也与些类似。从投入来看,中小企业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开支稳步增长,其增长率约为10%,说明我国中小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支出也比较大,达到15%。对比发达地区以外向贸易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后发展地企业的中小企业作为第二梯队,也遵循发达地区的发展道路而行,以发达地区的技术投入为主,以本地区组织生产,产品销售由发达地区企业负责或出口或内销为主的模式。后发地区的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进入到外向型发展的阶段,世界市场就发生了剧烈变化,既没有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的积累,也没有探索出新形势下的发展道路,处境更为艰难,很多中小企业不得不依附于资源垄断、房产投资等非市场经济环境特征的行业。

1.2存在问题

增长乏力:根据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看,如果中小企业不能在成长期内进行规模化生产,错失成长期,那后续的发展将是非常困难的。从东部中小企业来看,来料加工为代表的加工贸易一路下降,全国几乎所有的海关特殊监管区都不再将加工贸易作为发展的重点产业进行布局了,主要原因还是国内外需求的疲软所致。中小企业发展缺少继续成长的动力,交易额呈下降趋势,企业增长乏力,加上高昂的融资成本,实体类型中小企业能够维持日常运转就已经很不错了。企业数量增长率降低:正是有了众多的中小企业,从中才能涌现出优秀的企业支撑国家经济持续创新发展,缺乏数量作为基础的质量难以达到更高层次。2008年以粗中型企业数量增长率最高达到48.6%,最低也有6.7%,年平均增幅为17.6%,自2012年起,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处于负增长,即意味着破产的中小企业数量比申请成立的企业还要多。而且持续的破产潮对企业的创新和建立也有信心方面的冲击。亏损企业数量增多:企业亏损数量也呈上升趋势,2008年达到最高的43.8%,此后虽低于该数据,但仍然处于较高数量。尤其以劳动密集的玩具制造、纺织等为主。还表现在企业虽然还在生产,但订单总额减少,使企业在低位运行,据海关统计,出口不足10万美元的小企业数量减少量为全国的93.1%,显示出破产退出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特征。经营状况恶化:具体表现在利润及总体收入与产值情况萎缩,企业销售产值从48.1%回落到2.3%;费用增长过快,尤其是当总体收入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成本支出加大使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增加;存货总量上升,由于市场需求疲软,企业存货数量加大,致使企业不敢进行扩大再生产。甚至处于观望状态,对于研究的投入也失去热情。

2中小企业当前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2.1经济运行大环境

国际市场萎缩:国际市场萎缩是争的事实,由于前些年依靠出口创汇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在需求市场受冷,国内市场开发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失去了持续发展的方向。贸易保护与新标准:保护主义的源头还是来源于国际贸易,在国家竞争中采用一系列保护措施、制定新标准等阻止外来产品进入是在国际贸易准则下各国普通采取的一些做法,当然新标准目的是为了提高消费者的体验,但对于以资源换市场的我国中小企业来讲无疑是一次巨大的革命,生产工艺、生产成本都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对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研发投入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部分中小企业在这方面没有足够重视,在竞争中也逐渐落后了。成本提高与产业转移:我国人力成本的提高速度是非常快的,世界工厂的角色随着成本的上升也逐渐向印度、东南亚等国家转移,相应的制造业等产业也发生了转移,一是中小企业的维持成本增加,二是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使中小企业失去了订单来源。要素市场变化:根据深圳市一项调查显示,企业外迁或倒闭的原因中,土地和人力是排在前两位的问题,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升与原材料等要素体格不断上升之间的矛盾在市场不景气的环境中集中出现,使得企业经营处于两头困境之中。融资成本上升:中小企业本身获取融资的途径就有限,部分中小企业不得不借助于民间资本,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压力,虽然国家不断出台相关融资扶持政策,但这些政策落地的根本却受到种种限制,政策的出发点难以得到贯彻,没有资本的支持,维持发展尚且困难,转型升级就更难以企及了。资源及关系依赖困境:粗放型的经济下诞生的中小企业中也患上了资源依赖,或者是一种非市场化手段寻求局部的垄断思路,形成了官商之间扯不清的联系,这种资源或者关系的依赖在当前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增加、企业市场化运营要求下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更严重的是制约了企业自身创新精神的施展,从基础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

2.2企业自身原因解析

产业链整体价值不高:中小型企业中很多并不是创新型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处于产业链的中下端,市场可替代性强,由于本身体量比较小,因此基本没有研发投入,产业竞争主要来源于大量同质化的低价格竞争,缺少成长性,处于产业链的附属地位,自身价值的创造主要依赖于产业链上其他比较有话语权企业的成长带动,处于“搭便车”的位置。网络经济适应性弱:在当前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如果还是依靠传统的方式经营市场则成长性和规模会非常有限,传统中小企业由于缺少技术和技能人才的投入,在应对新常态下的网络经济方面准备不足,投入不够,只能由从对传统产业链话语权企业的附属地位转移到为互联网平台大玩家企业的附属,难以分享网络经济的共享带来对自身在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创新与投入少:传统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创新意识,处于跟大流靠天吃饭,经济形势好时整体收入就好,在新常态下处于中低速的整体形势下经营压力就比较大,由于企业能够跟随市场形势而发展,虽然处于被动承受压力的情况,但在创新投入难以短期见效的情况下,忽视长期发展或者将长期发展寄希望于整体经济形势带动的想法使得创新投入更加缺乏动力。员工培训力度太小: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和高技能人员的缺乏,加上人才流动性使传统经营的企业不愿意过多投入员工的培训力度,甚至部分企业还存在有临时工接力的现象,其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节约成本。有时还会出现为别人培训员工的情况,所以喜欢用熟练工人,尽量采取简化工作流措施来降低对高技能工人依赖等情况比较常见。其他原因还有:管理的持续性不强,基本不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理念,以至于经常看到合伙创业最终因利益分配问题而分道扬镳。在管理过程中大量存在家族式企业管理、人治大于企业制度等情况,这样造成我国传统中小型企业的生存期非常短。

3中小企业转型战略方向和路径选择

3.1中小企业转型战略方向

为理清中小企业转型战略方向,将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进行对比分析如下:根据增长函数,对比西方和我国企业增长,可以发现,企业的发展无论是国内还是西方都有着相似的规律,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我们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应该如表1所示。从以上的分析看出,当前及金融危机前我国中小企业外于增长的第二和第三个阶段,劳动力获取较为容易,也在这方面有优势,下一步的发展就是要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和资金的投入获得规律化的增长,或者依靠创新驱动直接进入第四个阶段即综合性投入阶段。根据目前的环境来看,前者更为艰难,新常态要求以后者的思路走出发展的新道路。

3.2中小企业转型发展路径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中小企业要想继续根植本行业发展,着眼于国内外市场,必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借助当前网络经济发展的潮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技术水平创新,具体如生产方面,跟随国际产业转移路径,将工厂建立了劳动力成本更低或者一段时间内不容易提高的地区,如东南亚等,在品牌方面,要告别贴牌生产、强化营销能力建设、培养自己的品牌、开发自己的产品等,以专业化为本,差异化为特点的路线,强化产业链合作,与大企业抱团取暖获得发展,从国际和国内市场入手,其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如图3所示。企业内部也需要进行一系列改革,首先要从组织结构入手,对组织进行调整尽量实现扁平化,积极授权,促进决策的科学化,避免强人企业、做到不因企业负责人的变更而影响企业发展。第二要转变管理理念。要重视知识经济的作用,建立在知识经济基础的创新才能领先发展。第三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的开放性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消费者范围、更多元化的融资途径、更多的合作机会、更先进的管理信息和思维。第四是管理模式要进行转变。要切实认识到传统的经济资源在现在已处于第二位了,知识已是处于第一位的重要资源,不重视、不挖掘、不探索知识的企业是无法获得发展的。

4网络经济下中小企业发展对策

完善中小企业经营辅导体系,经营支持体系、融资体系。中小型企业一直面临着融资难,尤其国有几大银行对中小型企业的放贷比控制流程比较复杂,获货款难度较高,如果进行民间融资则成本想当高,对中小企业扩大再生产带来极大困难,但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较好的融资平台,国家的“双创”计划也配套出台鼓励支持中小企业的相关制度,从源头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经营支持和融资难的问题。鼓励技术创新,有效政策引导转型发展方向。中小企业要积极参与政府的各级科技类项目申报,以获得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并加强自身的产品研发投入,创造更好的产业从市场中获得融资支持。中小企业要抓住国家支持的各种机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使自身从价值链的低端向中上游迈进,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要敢于走出去,到相关国家建立具有一定话语权的产业链体系,从而扩大范围扩充规模形成自身优势。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者素质,改变经营管理模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善于学习,要以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指导企业经营发展,建立以制度约束监控下的企业运营及决策制度,实现企业发展的科学性,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从而避免企业成长的风险,积极适应新常态下的竞争环境,紧紧抓住市场机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加强自主品牌建设,转型国际后发展地区市场。中小型物流企业要积极自我转型,尤其要抓住网络经济的机会,我国的网络经济在全球层面处于比较依靠的位置,中小型企业要在我国网络经济发展中积累经验,学习知识,在积极参与全球的价值链分工中将我国的经验应用,产品和服务要善于利用国际市场打开后发展地区,从而获取局部的比较优势,在后发展地区市场中发展壮大自己。重视知识资源,提升劳动者素质。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人才资源才是长久的竞争力,要在发展壮大的同时重视知识资源,重点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力度,正视人才的正常流动,要以企业的发展和团结的文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从而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罗文彬.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

[2]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苏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支持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08):3-22.

[3]谭琦.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4]梁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状况调查报告[J].金融研究,2005,(05):120-138

[5]刘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与政策研究———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4,(02):9-18.

作者:魏天雨 单位:广西钦州市钦南区计划生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