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与招生现状探析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与招生现状探析

摘要:

市场营销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新兴专业,在成立之初受到各界关注和追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营销管理岗位需求的变动,企业和各用人单位对营销专业培养的学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同时,市场需求也普遍增大,但是,从招生方面的数据看,市场营销专业的招生数量却未见增加反有缩减,因此,本文就现有的就业需求与招生数量进行分析。

关键词:

市场营销;招生;就业

一、市场营销专业就业情况

近年来,随着扩招和新专业的增多,就业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毕业生就业成为很多专业的难题,面对社会就业压力,市场营销专业就业情况一直是文科类专业中就业率较高的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是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一体,同时专注学生的社交技能、沟通组织技能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对知识掌握的实时性和普遍性,使学生可以适应各岗位需求和各行业需求,同时,产品的更新、电商行业的发展和营销新形式的普及,就业岗位中对营销类专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市场营销专业岗位需求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相关岗位用人需求中,就业前景较好,需求量较大的多为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企业普遍发展规模较大,销售部门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相关数据显示,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更倾向于选择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武汉和杭州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的企业任职,北京占比最大,约占11.11%,其次,是上海约占9.02%,就职的行业主要为快速消费品、房地产建筑类、服装零售类等,其中,快速消费品占比最大,约占12.63%。专业选择空间大,适合发展岗位相对较多。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各企业专业的销售人才以及销售部门的管理者为中心,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企业的销售部门的业务员或主管岗位;(2)零售企业或批发企业的促销员、推销员等岗位;(3)企业营销部门的市场调查、信息统计、售后服务等岗位;(4)企业的营销策划、市场预测人员;(5)各类咨询公司的相关岗位。因此,各企业与销售岗位相关的岗位需求均适合市场营销专业学生。

二、市场营销专业招生现状

据2015年大学必备网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约有765所学校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作为一门发展历程较短,比较新兴的专业,它隶属于工商管理类学科,据目前独立院校的整体招生情况看,报考和招生的数量有所下降,较前十年的总量有较大程度的缩减,随着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方向受到的关注较多,多数考生偏重于电子商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热度缩减的原因有二:第一,市场营销的工作岗位受到误解。社会普遍片面地认为市场营销毕业生毕业后就是从事销售业务,也就是我们普遍熟悉的零售员、销售员或者促销员。社会地位不被认可,工作条件和待遇也不认同,因此,导致部分家长和学生选择就业方向时不考虑市场营销专业报考。第二,市场营销岗位需求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残次不齐。目前,整体的市场营销从业市场对专业性的要求普遍较低,从业人员从高中学历到大专到本科均有,聘任岗位的从业标准不够明确,导致社会对营销岗位的印象是学历高低均可,专业与非专业均可的情况。

三、市场营销专业供需缺口的解决路径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各企业、事业单位对营销岗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面临市场营销专业招生不断萎缩,毕业生人数数量不断减少,营销岗位的缺口越来越大,面临人力资源紧缺与市场需求激增的矛盾,着力解决面临的困境是各高校和各企业关注的问题。第一,针对性培养,专业性建设就目前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和行业类别来看,相当一部分企业的销售团队需要有相关的行业知识和技能积累,例如:医药类企业、金融系统企业、汽车制造类企业以及外贸企业等,市场营销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可以适当考虑针对行业培养营销方向性人才,着力培育专业性较强、相关专业知识全面的综合型应用人才。第二,培养专业技能以外的一项特长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与其他非专业毕业生从知识含量和工作能力上无法有明显的区分和判断,因此,如何使专业培养特色化和专业化是市场营销专业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针对岗位需求特征可以适当培养学生某一项特长,例如:调酒师、商品陈列师、广告策划师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以辅助专业能力,突出培养素质。第三,将教学紧跟时代现有的市场营销专业教材和理论知识普遍过于陈旧和传统,随着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许多相关专业领域都受到影响,传统的营销策略、营销渠道、营销模式等营销问题都随着行业的变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教学实践环节与教材本身都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趋势而改变。

参考文献:

[1]门洪亮.现代学徒制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价值工程,2017.

[2]王东明.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探讨.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

[3]王志敏.基于就业导向的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模式改革探讨.中国校外教育,2011.

[4]段彦辉.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SWOT分析及应对策略.广西轻工业,2011.

作者:李艳丽 单位:长春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