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金融生态系统风险及防范

社交金融生态系统风险及防范

摘要:以互联网为切入点,结合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发展历程,分析社交金融生态系统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存在的风险,从安全防护、法规健全、流动性标准设立和实名制4方面为社交金融生态建设提出意见。

关键词:社交金融;金融生态;风险及对策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07—2022年中国社交网络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规划行业分析报告》统计,2016年全球访问社交网络的人数达23.4亿,占网民总数的68.3%,占全球总人口的32%,年增幅9.2%。庞大的用户群附带着不计其数的用户信息,互联网行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与推广,共同推动社交金融生态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交金融

1.互联网金融与社交金融的产生

互联网时代催生了一系列新的金融产品,其中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标志性的进展与飞越。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传统金融通过银行间接融资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互联网金融则通过社交网络直接进行交易。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者可以在社交网络数据库中了解交易者的经营状况、资信状况等,从而决定交易行为,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的特点。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由众筹、P2P网贷、第三方支付、数字货币、大数据金融、金融机构、金融门户等几大模块组成,其中众筹、P2P网贷和第三方支付发展最为快速。社交金融是在互联网金融基础上的又一个质的飞跃,互联网将社交赋予了金融属性,渐渐演化成社交金融。目前,互联网中社交平台主要以Facebook和微信为代表,伴随两个社交平台的飞速发展,产生了第三方支付、基金、理财、P2P借贷等金融产品,基于社交网络的社交金融应运而生。

2.微信金融与社交金融的发展

为了满足人们对社交网络的需求,2011年1月微信1.0测试版本,这种功能齐全的智能社交软件,凭借其方便、快捷、易学的特点,短时间内就被广大用户接受并迅速得到普及。据微信平台《2016微信数据报告》统计,2016年微信平均日登陆用户达7.68亿。2013年2月“余额宝”正式诞生并推出一系列理财产品。作为一种金融与互联网结合的新型互联网金融理财工具,余额宝无论是对中小微企业,还是对个体用户,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但其主打业务仅停留于互联网基金,并没有转变到社交金融领域。微信平台把握时机,于2013年8月出台5.0版本,新增微信支付功能。2014年初,微信平台又开创性地开发出微信红包、微信支付、理财通等金融产品,理财通作为货币基金的理财产品,被称为微信版本的“余额宝”,标志着微信金融正式进入社交金融领域。微信以第三方支付为基点,不断繁衍新产品,相继推出理财通、基金、众筹产品和O2O产品,同时在一小部分用户中推出了小额信贷,并为开通保险功能埋下伏笔(见图1)。2016年8月,“借贷宝”开始进军社交金融,成为网络贷款中的新赢家。2016年11月,由南湖互联网金融学院和人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组建的社交金融智库社交金融研究院正式成立。2017年马化腾涉足互联网金融,提出以社交切入互联网金融的理念,推出红包形式的“腾讯微黄金”,放低理财门槛,布局黄金理财。社交金融凭借自身灵活、大数据便利、渠道多元、信息广和社交用户量大等优势,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社交金融生态。

二、金融生态思想的提出

2004年1月,周小川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论坛”演讲中提出金融生态这一概念,即整个金融圈中的各个金融主体与其所涉及的外部环境之间,在一定时间内构成的稳定的金融生态环境。它大体上可以由金融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和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状态构成。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一个主体若想取得发展,都必须与其所处的金融生态系统相符合[1]。金融生态主要由主体、客体和环境三部分组成。从传统金融生态来看,主体由金融产品的供求双方和第三方金融媒介与金融监管构成;客体为实实在在的金融产品和与其相配套的金融工具及衍生工具;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和社会环境因素。社交金融生态系统依托于社交网络,不像传统金融生态那么复杂,大致由主客体两部分构成,主体主要指金融产品和金融客户,客体则由资金流和信息流构成(见图2)。社交金融生态与社交金融产品相互促进,相互依存。金融产品依靠社交金融生态发展环境不断创新,也为金融生态系统的形成提供了绝对的支持。

三、社交金融生态系统的风险

社交金融生态系统作为一种资金流与信息流的结合体,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性和不可预测性,加之我国金融环境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社交金融生态系统的风险度不容低估。

1.操作技术风险

社交金融操作技术风险主要指系统中的内部程序设置存在漏洞和工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风险。社交金融生态系统以互联网为基础,具体形式表现为智能手机的应用。每一个社交软件在智能手机上都可以轻松地参与社交金融,时刻存在着操作技术风险的隐患,主要表现为金融产品本身设计存在安全漏洞,工作人员或用户的操作不当和互联网安全漏洞等。以移动操作技术风险为例,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Wi-Fi覆盖的背景下,移动社交设备的持有者无论在什么样的外部条件下,都可以介入Wi-Fi进行终端上网,设备中金融产品的相关重要信息可能会通过无线网络泄露。同样,固定的操作终端比如电脑,在社交用户使用时也会因不当操作导致损失。仅从“勒索病毒”的传播来看,当用户在设备通过Wi-Fi接入互联网时,黑客会自发地对设备用户以发送邮件、程序木马和网页挂马的形式进行攻击。只要一台电脑被病毒攻击,整个Wi-Fi局域网下的所有设备均会感染病毒,导致设备中的文件被病毒加密,必须支付虚拟货币来获取私钥。这种病毒在2017年5月12日当天就攻击了英国国家医院电脑,西班牙的电信公司也受到了侵袭。据欧盟警署统计,“勒索病毒”已经攻击了20万的互联网用户,涉及150多个国家。2017年5月15日,“勒索病毒”进入我国境内,当天我国中西部的多个交管部门受到攻击。据统计,仅2017年5月,“勒索病毒”制造者累计索取赎金就达4.2万美元。

2.信息安全风险

互联网金融作为社交金融的大载体,其最大的特征就是不以实际物流为表现形式,而以资金流和信息流为表现形式,即所有资金和信息都表现为数据化的形式。社交金融生态系统中的数据既可以代表金融产品的规模、价值,也可以代表金融客户群的喜好、购买力、资产状况等信息。只要涉及社交金融的相关信息都可以用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数据的意义非常重大,信息的安全对于整个社交金融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受利益的诱惑,社交平台的工作人员作为社交客户之外的第一人,可以接触到大量的数据信息,存在出卖客户群体数据信息获取非法利益的可能性。此外,网络上出现的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黑客、木马病毒、恶意软件、钓鱼网站等,也可以盗取并泄露金融客户群体的信息[3],不法分子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信息可以盗取他人财产,甚至利用数据分析操纵金融产品,扰乱社交金融市场,给社交金融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破坏。据2016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检测统计,通过恶意程序盗取社交客户信息的恶意程序有205万个,较2015年增长39.0%,并在近6年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由其导致的信息泄露、数据泄露的规模不可估量,最终给社交金融客户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也是巨大的。另外,根据《2016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统计,2016年监测到仿冒我国境内网站的钓鱼页面有17.8万个,涉及IP地址2万个。如果技术上出现一点差错,整个社交金融市场的瘫痪也不是没有可能[4]。

3.流动风险

金融机构以事先定好的价格或者成本出售其资产,或者借入资金来满足其流行性供给的不确定性,一旦金融机构在一个时间段内不能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获得足够的资金弥补其债务需求,就会产生风险,这就是流动性风险。社交金融产品交易主要采用的是“T+0”模式,该模式是一种证券(或期货)交易制度,即凡在证券(或期货)成交当天办理好证券(或期货)和价款清算交割手续的交易制度。金融产品用户在24小时内可以随时抽回自己的本金和收益,但是金融产品用户所抽回的并非真正是自己的本金和收益,而是由金融产品的平台用平台的资产所提供的。以“理财通”为例,由华夏基金和腾讯头寸基金组成的资金池满足用户随时提取的要求,在未结算期间,资金只是一种待提取状态,不产生任何利润,只能等待结算时才有可能盈利。这种模式一旦出现“挤兑”现象,作为金融产品的提供者就很有可能出现流动性风险,直至破产,从而对整个金融行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4.信誉与信用风险

信誉风险是企业信誉损失所带来的风险,表现为消费者对企业的印象改变所带来的损失。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用户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使金融企业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风险。社交金融之所以出现信誉风险,是因为社交金融以网络为载体,表现为虚拟化的形式,不如传统金融那样表现在现实生活中,金融用户对金融产品或金融系统不了解,一旦对其信誉产生怀疑,就容易产生信誉风险,造成社交金融生态系统的损失。“福禧短融”事件中,RPF基金当时大量购入雷曼兄弟的商业票据,超过了正常标准,后期由于雷曼兄弟破产,导致RPF的客户无法完成金融产品的清算与资金赎回。社交用户的群体规模庞大,难免会有信用不良用户掺杂其中,出现违约现象,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给金融机构造成一定的损失,从而产生信用风险。更有客户,其直接目的就是利用社交金融当中的漏洞进行诈骗、骗贷,从而导致社交金融产生巨大损失。以小额信贷为例,支付宝推出的“蚂蚁花呗”、京东推出的“白条”“金条”,每年都会产生巨大的违约额度,到期不能归还本息,这些都是社交金融客户群体的信用风险造成的[5]。

四、社交金融的风险防范

1.加强安全防护,提高防范意识

作为社交金融生态的主体之一,社交金融产品及其提供者,首先就要从风险源抓起,在设计研发环节就要高度重视与分析可能产生的风险,在推广运营过程中加强防范,不断维护、监测,防止在操作技术上产生危险。加大安全防护系统的研发力度,对社交金融产品提供相配套的安全技术不断更新,在金融产品生产、销售、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建立安全防护机制和应急措施。比如在无线网络的接入中加入安全防护措施,对无线网络的安全度进行整体识别,使用专用的安全识别系统与防护系统等,为用户创造安全的社交网络空间。加强操作技术人员培训,锻炼专业技能,提高从业能力和风险识别与处理能力,在出现突发的社交金融风险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软件开发者掌握着软件的全部核心信息,对于软件开发者的筛选就要严格控制,防止被核心研究人员利用。社交金融的主体客户要提高操作技术安全意识,提高操作水平,防止操作技术风险的发生。对一些带有风险性的信息、网站、软件等提高识别能力,同时对自己持有的终端加强防护设置。

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发展行业协会

法律法规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必要保障,同时也是每个人维护自己利益的依据。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形成健康稳定的社交金融环境。目前,国内关于互联网领域的法律法规仍不够健全,不能满足互联网的法律依据需求,社交金融专用的法律更是少之又少,整个社交金融领域目前的状态还不能够给予社交用户或者社交金融产品提供足够的信心。金融监管当局应当全方位、无死角地监督相关者的不法行为,为金融生态系统创造一个优质的发展环境。针对信息安全风险,相关立法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严惩数据泄露行为,为社交金融生态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提供法律保障。建立社交金融的行业协会,引导行业中的各个主体有序竞争、遵纪守法、遵守行业规则、维护客户切身利益,尤其维护社交用户的数据信息安全,为社交金融创造一个安全、规范的行业环境。金融产品用户也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提高自身风险识别能力,对具有风险的环境加以识别,保护自身数据信息安全,保护自身利益。

3.设立流动性标准,防范流动风险

流动性风险产生的损失不可估量,无论是政府还是金融监管部门都对金融行业的流动性提出了明确的指标要求,比如流动性的比例大于25%,核心负债依存度大于60%,存贷比率小于25%,流动性缺口大于-10%,等等。金融监管机构要从监管入手,随时监控金融机构的流动指标,保证资金流的安全度,尤其针对社交金融系统的各类比率,要明确社交金融系统的专用指标。

4.健全实名制,充分利用大数据

社交金融生态系统实名制是社交金融健康长远发展的关键点。社交金融中,社交用户实名制的进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信用违约风险的产生,同时也为违约损失的追回提供了保障,可以减少社交金融的风险。事实上,社交金融实名制已经实行了很久,但作为互联网产品,基本上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业务,即社交金融产品在线上,社交金融用户在线下,难免会在实名制的过程中存在虚假信息。社交金融机构要严格审查与分析实名制用户的信息真实性,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作为社交金融用户的对应品社交金融产品,也要实行更高门槛的“实名制”,在推出新的金融产品之前严格把控,全面分析安全风险因素、技术因素等。在实名制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分析为社交金融用户提供安全健康的社交金融生态环境。例如,通过实名制的大数据分析整个社交金融用户的偏好、消费能力、风险掌控能力等,以此为社交金融用户提供更适合的金融产品。利用大数据对社交金融正常运行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动态的标准数据,当社交金融系统的数据出现异常时进行风险分析与报警,更充分地防范社交金融中的风险。

参考文献:

[1]董捷.正确认识和理解“金融生态”[J].发展,2007(11):6566.

[2]郭经延,邓伟根.社交金融的发展必然推动我国金融创新[J].理论探讨,2016(1):105109.

[3]朱建明,高博.社交金融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与防范[J].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2016(3):4651.

[4]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14(8):39.

[5]蒋安琪,李兆友.浅析社交金融:互联网金融新阵地[J].时代金融,2016(11):2627.

作者:李晖 王卫波 单位:沈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