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政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政策

〔摘要〕深入学习贯彻精神,需要深刻领会所反复强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的辩证法思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客观上需要实施有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和资本市场融资政策。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辩证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着眼我国经济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之道。可以说,它是同志系列讲话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他在经济方面的治国理政思想。在2015年11月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同志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后,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尤其是报告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表重要论述并在实践中一以贯之。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与取得的巨大成绩无不与此有关。但是,理解上的偏差及贯彻执行中的问题还需要再深入学习领会充满着辩证法思想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充满着辩证法思想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进行的结构性改革。它的要义是,从短期的需求管理转向中长期的供给管理;从依靠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社会总需求到发挥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主动性,解决经济的中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从短期的政策调整转向中长期的制度变革和完善。这充分说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丰富的内涵。说,要讲辩证法、两点论,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事实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同样的道理,它本身就是充满着辩证法思想的改革。同志从四个方面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就是要处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四个关系。它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四个“既”道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的辩证法思想。供求管理两者的关系,是长期与短期的关系,需要兼顾,既不能为了短期利益牺牲长期利益,也不能忽视当前的经济风险和挑战,而一味追求所谓长远利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只注重供给而忽视需求;不能只强调发展生产力而忽视完善生产关系;不能只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而忽视政府的作用;不能只顾当前而忽视长远。同志特别强调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他说:“供给与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是辩证法的基本关系。他还说:“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同志这番讲话充分体现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供给与需求的辩证法思想。同志还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强调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微观角度来看,要实现微观政策要“活”,依据行业的具体情况,即该行业需求已经基本饱和还是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通过去产能或补短板,把供给作为主攻方向,达到适应需求或是激活需求的目的。微观角度就是要解决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的问题。从宏观视角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改善供给质量和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让人力资源、资本提升、技术进步三大生产要素能够更好地得到利用。宏观角度就是要解决供求失衡的问题。由此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从微观又要从宏观两方面推进。只强调微观而忽视宏观或只强调宏观而忽视微观,这都没有遵循辩证法。同志还要求从短期与长期关系处理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求管理两者的关系,是长期与短期的关系,需要兼顾,既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长期利益,也不能忽视当前的经济风险和挑战,而一味追求所谓长远利益。短期与长期都要兼顾。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以拉动投资、消费以及出口的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短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长期发展会导致出现很多的经济遗留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经济政策调整,保证经济能够稳定的发展。目前供需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等,这些营销因素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兼顾好经济发展中的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如果不遵循这样的辩证法,我们是会受到惩罚的。总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由于企业经营的成本过高,导致供求问题突出,所以,我们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种改革不是别的,主要是实现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发展目标,其发展成本主要是融资、社保成本等,通过对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能够进一步实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目标。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作了明确说明。他说,其重点是解决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党的又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为我国如何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方向。一方面是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优化和重组相关的资源,提升经济的整体发展效率。这就是要多提供有效和中高端的供给,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另一方面是进一步推进企业所有制的改革发展,积极引入企业激励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最终实现企业稳定发展的目标。过去,我国针对市场发展主要实施的是管理政策,导致了整个市场债务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三角债普遍,社会诚信危机,因此,针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长期管理的不良后果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结构调整。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供给侧结构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金融支持提出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以拉动投资以及出口的方式促进经济发展。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短期经济的快速发展,满足人们的需要。但是,长期发展会导致出现很多的经济遗留问题,如产业结构失调,资源的浪费问题,环境污染的问题,不可持续的发展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短期内又难以解决,影响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需要进行相应的经济政策调整,进而保证经济能够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究其原因,多数是不当的财政政策带来的不良结果,金融市场的作用发挥不充分或金融支持不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三去”,除了其他政策外都离不开金融支持。过剩产能和高库存的形成,往往背后都有银行信贷的过度支持。从数据看,目前产能过剩较为严重的行业,基本上都是前期银行信贷投放的重点方向和重点领域,也是过去几年不良贷款集中爆发的领域,如制造业、钢铁业、能源采矿业以及批发与零售业等。它们已经过剩,有的甚至严重过剩,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对新产品、新服务的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关键的是开辟更广阔的融资渠道,搭建使企业真正长袖善舞的融资平台,降低经济实体的融资成本。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客观上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金融提出要求的辩证法是既要支持又要不支持,既要有为又要不为。支持的是有效供给不足的产业和企业、项目;不支持的是产能过剩的产业和企业、项目。有为的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换代,比如养老产业的发展;不为的是严重过剩的传统产业和部分新兴产业,如钢铁、水泥、电解铝、风能等。在经济调整和动力转换的关键阶段,管住资金闸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一。已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进行供给侧方面的改革,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这就正如同志所说的,“简言之,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党的又强调,“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从生产领域增加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而这些不是简单依靠行政命令就能完成的,需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发挥金融市场力量的作用,借助金融工具盘活宝贵金融资源,让资金从产能过剩领域流向供给不足领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变。处置不良贷款也是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据统计,截至2016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1.7%。对市场估计的真实不良贷款水平可能还会更高。随着“三去”的加快,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和其他产能过剩的去库存,更多不良贷款会暴露出来,大大侵蚀商业银行利润。而该增强的实体经济又没有得到增强。一句话,金融对经济供求的支持领域和力度是有问题的。另外,化解产能过剩最需要市场作为。对于企业、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来说,一些产能过剩企业僵而不死是妥协、无奈、痛苦但又都能接受的均衡结果。过去,本来早该破产的企业不能让它破产,破产了,银行的贷款谁来还?一旦企业破产,工人失业,银行不良资产暴露,各种金融风险都会暴露。企业死了,银行的贷款如何处理,企业员工如何安置,政府如何稳定社会。这些都是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发展事倍功半。但是,这几年经济持续调整的现实表明,不破不立,没有短期阵痛,就难以有新的产业重生。如果总是不进行这方面的改革,或改革失误,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压缩退出相关贷款,倒逼过剩产能出清。也就是说,该用信贷支持的一定支持,不能用信贷支持的一定不支持。这都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金融在此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无论如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对金融支持提出了种种要求。这些要求是,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是否提供贷款、提供多少贷款以及为哪些类型的企业提供贷款,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能对改革作出什么样的贡献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及时地作出决策。

三、实施有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政策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金融应着力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服务实体经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都应践行创新发展的理念,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最大合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实施有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政策的辩证法是既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短期融资的需要,又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长期融资的需要;既需要有金融市场的支持,又需要有中央银行恰当的货币政策的环境。

(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支持

对于中央银行来说,金融要紧扣三去一降一补的任务,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金融政策支持和保障。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央银行能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这一政策要灵活适度,既要促进经济发展又要防止金融风险,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此外,减少间接融资、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优化信贷结构,提供恰当的金融服务和支持。特别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灵活适度主要体现在为结构性改革降低融资成本,货币供给量既要防止顺周期紧缩,也绝不要随便放水,而是针对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预调微调常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中央银行还要整顿金融服务乱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不合理收费标准。支持银行加快不良贷款处置,惩戒恶意逃废债务行为,防范和化解各种潜在的金融风险。

(二)商业银行信贷的支持

商业银行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部分。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商业银行应积极调整经营思路,创新经营管理,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对于不该贷款的行业和产业,坚决不贷。对于可贷可不贷的行业和产业,一定不贷。对于必须贷款的行业和产业,坚决大贷。在这方面,政府需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工业强基工程等的信贷支持,促进培育发展新动能。商业银行根据金融支持要求制造强国建设指导意见,发展能效贷款、排污权抵押贷款等绿色信贷。支持大企业设立产业创投基金,支持地方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代偿补偿等业务。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或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及落后产能,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支持化解过剩产能。

(三)资本市场融资的支持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发展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在创造新供给、改造老供给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资本市场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功能进一步凸显。在发展新兴产业、新经济增长点、培育新供给方面,多层次资本市场也能较好地解决创新创业企业的融资问题。有关部门需要引导相关改革对象拓宽融资渠道和方式,鼓励扩股增资、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鼓励通过并购贷款、发行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等筹集资金开展兼并重组,推动改造传统动能。地方政府需要积极服务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挖掘辖区内特色优势产业和特色行业作为后备资源企业,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资本市场后备资源库,让其能达到资本市场融资的条件和要求,引导企业选择合适的资本市场发展平台,有效降低企业杠杆率和融资成本。

作者:江世银 单位:南京审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