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色国际经济学论文

我国特色国际经济学论文

一、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学体系是当务之急

20世纪末,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运动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东亚经济迅速崛起,而欧、美等强国则相对衰落。然而,针对这一现实,西方主流国际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并没有改变,只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不断做出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政策框架调整,这就意味着现实世界新的突破因素仍在旧的理论框架内循环。对于不断崛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旧的理论范式和倾斜的政策使其很难在全球分工中获取“真实利益”。重构国际经济学体系,使其能够解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和金融的快速发展,并使之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服务就成为当务之急。不同于旧有的国际经济理论体系,新的体系绝不只对强国或强势集团有利,它旨在构筑“多赢”的经济格局。所以,新旧体系的思维论战从来不基于某种意识形态,也不突出某种国家民族主义,它旨在从多赢的视角来解释和指导国际经济现象,从而在现实中构筑有利于全人类的贸易、金融和国际协调机制,进而提高全人类的福利。加快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学体系,对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科学地认识当代经贸关系的现状与本质,理性审视当代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从而有效处理各种关系、积极促进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健康发展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用马克思基本理论指导中国对外经贸实践,也为中国制定和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提供了更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指明了方向。

二、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学体系的内涵

(一)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学体系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和基础地位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所以,社会主义本质应作为构建系统、科学并具有话语权的有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出发点,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这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学必须以马克思理论为基础和起点,以国际经济新格局为前提,把中国社会主义对外经贸作为实践基础,兼具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最终实现中国特色国际经济学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张宇(2012)概括比较了各种理论学派,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优势。可以概括为:坚持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全心全意为全世界无产者和劳苦大众服务,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相互作用作为主线的分析框架,在整个理论体系中贯穿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始终坚持历史和逻辑统一、现象和本质统一、具体和抽象统一、整体与个体统一的分析方法,旨在实现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可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为我们透彻剖析当今国际经济的本质和未来走向,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学体系和争取国际学术话语权提供了可能。

(二)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学的内涵要充分体现历史观

“经济人”的理性假设将现实的要素,如历史、文化、制度等全部隐含,这一直是西方主流国际经济学的分析假设前提,这种方法势必弱化了上述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使得用现有的经济学体系分析国际经济问题时避开了历史分析的方法。然而事实上,在研究世界经济的主体对象时,无论是哪个流派都会把两国的经济差异作为基础,包括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资源禀赋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分析如果忽略了历史、文化和制度的影响,无疑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济学理论也将失去其历史的内核。因此,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学体系要以马克思历史唯物观为指导,要正视不同国家和区域主体走过的历史道路,正视中国的具体国情,深刻反映各国历史对国际经济分析方法和理论体系的影响。

(三)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学理论应该具有鲜明的民族观

西方国家和中国客观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和理论上的分歧,要消除这些差异是不现实的,关键是要从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出发,以中国的实际为基础,警惕西方国际经济学打着经济理性人、公平贸易、市场经济的旗号,在中国推行其自认为普适的价值体系,并把他们制定的市场游戏规则强加于我国。西方国家的这些理念不过是为了诉求自身的利益,西方世界的价值体系和利益不等同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价值体系和利益。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崛起,呼唤新型的适应全球化的民族经济利益观,它是一种既全面开放又独立自主,既兼顾世界经济利益又有利于中华民族经济利益,既符合中华民族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又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规律,它是建立在平等共赢、公正合理原则基础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利益民族观。

(四)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学理论应该具有包容性

具有中国特色的贯穿着人文关怀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要求中国学者保持自信和平和的心态,站在人类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视角,坚持理性的科学研究精神和开拓创新勇气,以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观为取向,从国际经济的事实出发,根据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借鉴包括现代西方国际经济学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的成果。新的体系不仅要证明中国道路的合理性,还要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同时应在国际学术界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在这一前提下,应努力做好以下三项工作:第一,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对当前世界经济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做出合理的、符合现实的、令人信服的解释;第二,要努力完成马克思当年《资本论》尚未完成的六册写作计划中的世界经济学部分;第三,要在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的指导下构建以中国对外经贸活动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中国经济学。

三、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学体系的特点

(一)理论体系应注重宏观和微观的平衡

以前对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理论的继承和推动,大都是由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担当和进行的。与纯粹的学者和理论家不同,这些人大多是出于社会现实和历史责任来研究国际经济问题的,其研究对象大多是关于世界和国家的全局性问题或现实热点问题,导致宏观和微观内容严重不平衡,微观内容少之又少。这就要求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学体系的内容构建应注重微观和宏观的平衡,既要阐述全局性问题,又要对具体的贸易、金融、要素流动、区域合作等领域的内容做科学微观的分析。

(二)研究方法要比西方主流国际经济学更加科学

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学体系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观,始终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具体与抽象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归纳与演绎的统一。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因此,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学体系应更加科学地研究国际经济的发展规律。西方主流国际经济学把资本主义市场范式作为既定的前提,割裂了历史与逻辑的内在统一,采用静止的、孤立的和违背历史的方法进行研究。在几乎所有的西方国际经济学教材中,开篇对分工和贸易问题的研究都只是从贸易利得和劳动生产率的角度着手,只专注于贸易和分工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了历史的存在,没有指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积累的历史,也没有指出由于早期对世界其他不发达国家的剥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绝对优势要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学体系首先强调的是贸易和分工现象的历史性,揭示贸易和分工的历史规律,更加严密地论证了国际分工和贸易的范畴,为落后国家争取公平待遇提供了宝贵意见,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内在联系。

(三)应加强从制度角度解释国际经济现象

单纯从技术因素范畴解释贸易或金融政策的效应已显得不够充分,还应当从制度的角度做进一步探讨。比如,西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单纯依靠货币政策就能很容易地推进结构调整。于是,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下,2008年上半年,我国同时提高利率、汇率和最低工资水平,而政策的实施只不过是加速了中国沿海制造企业的破产潮,并没有使中国免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鉴于这种情形,中国政府果断地调整了2008年下半年的政策,着重用财政政策刺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更新,从而比西方国家更好地抵御了金融海啸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冲击。可见,如果没有公共部门的社会支撑,私有部门的技术或市场优势就不可持续。况且,危机爆发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没有坚持自己一贯主张的自由贸易政策,反而采取了更严厉的政府采购等贸易保护措施。

(四)要研究中国的经验,探索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

中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成就令人瞩目,研究其成功路径和经验对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各国的对外经贸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其研究价值显而易见,因此具有中国话语权的国际经济学体系,必定应该把中国外贸快速增长的典型化事实作为经验研究对象。国外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都开始关注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中国经济学家更应捷足先登,根据在国内感受到的最深刻的东西,利用更全面的数据资料,提出有中国特色的原理和理论。

(五)新体系应注重发展中国家或经济体真实利益的获得

依据发达国家的利益得失而改变语调,是主流经济学的一贯做法。高柏(2008)认为,全球化的运行规律近乎钟摆运动,于是,为之服务的主流国际经济学范式也总在主张构建社会公平和主张自由市场机制之间摇摆。当全球经济高涨时,发达国家便四处宣扬自由市场机制的好处,要求世界各国的大门为其优势商品和投资敞开;当全球经济衰退时,为了保护其国内利益集团,这些国家也会非常迅速地实施贸易保护和投资政策。进入21世纪以来,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通过顺应全球化潮流,积极参与全球分工体系,承接了国际产业转移,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得以升级。但是,随着产业的持续向外转移,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制造业部门的失业率持续上升,自由贸易和投资给发达国家带来的似乎更多的是国民的反对和政治压力。因此在理论和政策上,政府干预和贸易保护主义将取代自由主义。然而,这种钟摆运动必然造成发展中国家不能持续地从全球化中获取真实利益。传统的国际经济学教材主要侧重于个体研究和纯粹的经济技术研究,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是静止不变的,从而撇去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直接联系。此外,西方学者以均衡和平等思想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资源配置等自然属性问题,也掩盖了发展中国家受到剥削的本质。面对这种状况,新的国际贸易体制要着重于高效和开放,要更加注重公平。这种贸易体制要摆脱过去被少数强国控制的局面,其治理全球的目的是使参与全球分工的国家和地区都获得比较均衡的利益,而不是使利益只流向某几个国家。当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在获得全球化红利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付出环境、人口、政策等代价,为世界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发达国家有责任给予一定的包容和补偿,而这需要在新的国际贸易体制下实现。

(六)在新的体系中应该建立新的国际贸易评价体系

当前全球化加速进程中的分工与贸易现状,使全球贸易的评估体系严重滞后。众多学者指出,国际贸易的性质和形态已被产品分工所造成的紧密的生产链条所改变,投资对象国和母国之间的不平衡投资状况势必引起贸易的严重失衡,而这种不平衡并没有直接反映到经常项目核算中,原产地规则等评价方法成为上述错漏的根源。因此,为了避免很多国家在失真的评估结果上做出被误导的政治经济决策,并因此带来全球经济运行风险,修正和调整旧的国际贸易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七)互利共赢原则是国际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根基

无论是古典还是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其核心思想都是,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使贸易双方都获利,无论其分工基础是基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要素禀赋的区别,还是规模经济的不同,这就模糊了贸易双方的利益分配格局,显然在现有的国际分工格局中,贸易双方的利益分配很不平衡。目前普遍的现象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是因为,我们所处的世界为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所支配,是一个不平等的世界。它的基本特征是,中心地区从周边榨取利益用于自身的发展,正是这种不平等的支配和剥削关系,造成了世界各国之间以及中国各区域和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同任何事物的发展进程一样,在两国经贸发展过程中,利益和谐与利益冲突并存,合作与斗争并存,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利益冲突和摩擦面前,要采取友好协商的态度,从互利共赢的战略高度,摒弃零和博弈的重商主义思想。一国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兼顾本国利益和对象国的利益,而且也要考虑到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要防止制裁、报复等两败俱伤的局面发生,以实现构建和谐世界的目标。所以,各国应牢固树立利益共同体意识,寻找更多的利益契合点,深化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学体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国国际经贸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去马克思化”和“全盘西化”两个误区,对构建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学体系提出了挑战。当前国内流行和使用的国际经济学方面的教科书以及某些学术专著,充斥着西方主流国际经济学的诸多理论,而把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放在附属或次要的地位,甚至有人公开否定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的存在。在研究国际经贸问题的文献中,大家不约而同地从西方的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以及所谓的新理论出发,由此提出的政策主张也只能囿于西方贸易政策的框架中,难以突破。所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学体系,可能也会遭遇很多怀疑和阻力。因此,它需要那些熟悉国际经济发展规律并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经济学人,通过挖掘世界经济发展的本质,创新国际经济学理论基础和方法,构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普遍世界意义的国际经济学分析框架和话语体系。在经济趋向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经济体系已基本完善,用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论来分析国际经济现象的条件已经成熟。未来的研究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对国际生产价格、国际垄断价格、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汇率、外债等一系列内容进行研究。中国经济学家应抓住历史机遇,从全球的眼光来审视中国在世界上的新处境,大胆突破西方主流国际经济学的局限,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学新体系

作者:武斐婕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