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供给经济学下体育产业发展路径

新供给经济学下体育产业发展路径

摘要:国内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在宏观经济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大趋势下,以新供给经济为研究切入点,提出不同于传统供给学派的体育经济增长新思路。新供给经济视角下提出的体育产业发展思路本质上是对体育产业有效国内供给不足、无效供给过多的供需错位的调整,在体育产业消费需求升级的大背景下,通过“三去一降一补”,提高我国体育产业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供给经济学;体育产业;发展路径

一、国内新供给经济学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

尽管国内对供给经济学的研究晚于西方国家,但多数学者先后在政府供给管理机制多样化上进行研究。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色提出转轨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框架下的政府产业结构优化机制,强调从供给角度对经济结构实施优化升级,通过增加有效供给为宏观经济环境提供创新动力。通过分析西方供给学派的传统供给学理论、凯恩斯主义学术以及非凯恩斯学术的发展,并研究其政策主张在实践中的得失,国内学者从中国特有的国情和实践出发提出新供给经济学概念。强调通过创新机制推动结构优化,从增加有效供给入手推动当前中国新一轮经济改革。主要目的是缓解经济供需矛盾,消解无效供给滞胀,避免中国经济进入中等国家收入陷阱,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使中国经济发展得到质量提升。新供给经济研究视角不是对供给和需求的选择式复辟,是对需求管理的同时,强调对供给管理的重视,从创新的加入制度供给层面的系统化思考。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更符合中国经济现实,注重发挥完全竞争资源配置的作用,强调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其优势作用。在创新、创业、城市化和产业化发展趋势下,以降税、减少审批为手段为经济改革提出顶层设计和系统改革的指导理念。

二、新经济形势下国内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体育产业以提供体育服务产品为核心业务,属于第三产业。随着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向好,体育消费发生深刻变化,逐渐向参与性、综合性和追求时尚个性的消费转变,整个体育产业面临消费升级。而国内体育产业受粗放式发展惯性制约,导致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延伸较短以及消费多样而供给难以适应的矛盾。1.体育产业内无效供给过多,不利于经济良性发展。体育产品有效供给不仅要求产品本身适应市场发展,对于产品价格和支付能力与现实社会实际是否适应也是衡量的标准。体育企业对存在市场定位不准确或经营理念偏差、无法适应市场和政策变化等内外环境的问题,造成体育产品价格过高增加无效供给。且由于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缺位,导致体育产业同质化严重。国内体育产业在技术研发、品牌经营和创新管理上落后,导致产品差异性小,与国际体育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公认的朝阳健身行业也由于管理经验不足导致发展形式和内容单一,存在经营方式落后,管理理念缺乏创新等问题。此外,体育产业以次充好,过于重视外延发展,不是内涵建设导致体育产业整体服务质量不一,总体水平不高,却没有形成自身著名品牌。市场监管的不到位导致大量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总体来说,体育产业无效供给过多,形成行业供需矛盾。2.有效供给不足成为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整个体育产业存在盲目扩张、产品或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主要原因是体育产业主体发展滞后,产品质量总体不高以及产业经济效益差导致的。缺乏内涵建设的体育产业发展,将导致国内外体育事业发展差距的进一步加大。国内体育品牌缺乏竞争力,也是影响有效供给的因素。当前国内体育品牌数量不断增长,却鲜少有国际认可的著名品牌,多数体育品牌内涵定义不清,缺乏个性,且品牌推广形式单一,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甚至在二三线城市的发展也受制于国际品牌影响。双创意识缺乏使体育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新技术、新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主要存在研发投入不足,尤其是中低端品牌更无研发投入,产业科技人员匮乏,技术专利较少,鼓励创新的机制和氛围不够。从创业角度看,政府对体育产业复制力度不够,多依靠创业主体运作,且发展主体受限于管理能力和市场融资环境,存在创业激情流失、后劲不足的情况。而体育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合理也是导致有效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服务业比例失衡,体育服务业占比过小。从产业布局上看,未能形成产业积聚效应。

三、基于新供给经济学指导的体育产业结构性调整

1.减少产业无效供给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市场调节机制的滞后是制约有效需求实现的根本,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无法完全避免有效供给的出现,通过制度、技术的完善以及经营模式的改革可以适当降低市场无效供给的比例。从企业理念的转变开始,通过体育行业资源的优化重组,延伸产业链,促进精细化发展,降低不必要的经营成本,通过体育产品和服务价格的调整形成有效供给。企业要主动适应体育行业内外环境的改变,以企业行为方式的转变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规范化、高效生产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保持市场敏锐度,提供具有辨识性的差异产品,满足消费需求升级的需要。而法律和制度的落实为规范体育产业市场环境提供保障,因此政府监管职责要到位,提供企业发展所需环境和政策支持,通过设立行业标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大环境。

2.增加有效供给是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有效供给的增加将为产业发展提供健康和持续的发展环境,也是国内体育行业与国外同类体育产品竞争的根本。体育产品首先应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质量保证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根本要素,也是在增加市场有效供给的基本手段。从供给管理入手,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形成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点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而改革管理体育和运行机制使体育产业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为产业发展提供道路选择。尊重法制建设,构建稳定的发展外环境,并通过引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建设专业化水平高的人才队伍。通过质量约束机制的建设打造属于中国的民族体育品牌,注重企业核心文化建设,注入时代内涵,通过品牌营销和集中的品牌质量信息管理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辨识度、接受度和忠诚度。以强化的体育品牌意识和不断提升的产品品质、供给效率和成本管理促进本土体育品牌的培养,提升产业整体精华竞争力。最后,通过政府营造鼓励创业、创新的大环境,为体育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形成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的体育产业跨越式成长,通过政府职能的落实和市场调节机制的发挥提高市场主体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博.“供给侧改革"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启示———基于新供给经济学视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2):52-58.

[2]张振峰.体育消费需求升级视角下体育产业转型发展路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4):453-458.

作者:胡小燕 单位: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