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摘要: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策略,有效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农林经济管理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策略

产学研协同创新不仅可以实现产业、学校、科研的资源优势互补,还可以实现应用、教学、研究的创新融合与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特色不鲜明、不适应社会和区域发展需求的问题。高校必须改革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角度进行新一轮改革,实现各部门之间的资源互补、互惠互利,从而带动国家创新力的稳步提高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属于涉农专业,具有显著的行业特点。在我国,涉农专业的就业面较窄。1992年以前,国家实行计划招生、计划分配制度,且招生规模有限,高校毕业生均能顺利就业。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及高校的扩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通过对近几年毕业生的访问调查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中真正从事与自身专业相关工作的寥寥无几,能找到心仪工作的毕业生只占该专业毕业生总数的20%~30%。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各有不同,汉族学生注重薪酬福利和个人发展,少数民族学生比较注重个人发展,来自城市的学生比来自城镇、农村的学生更加注重薪酬福利。

(一)国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马里兰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特色与优势。从教学理念、师资力量、师生比例、本研比例、研究领域、教学过程、实践体系及培养目标等方面分析国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情况,为我国高校优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启示,具体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国外高校在农林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上具有独特优势,同时又具有共同的品牌特色。较高的师生比例是国外高校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除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生比例较低外,其他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师生比例均较高。国外高校在人才培养理念上更具前瞻性,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外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丰富,注重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国际化视野与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夯实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发展基础,可有效提升人才竞争力。此外,可以通过野外实训和林场管理知识的传授,引导该专业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及农林业的发展。

(二)国内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各自的优势与品牌特色,具体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国内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师资配备较不均衡。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数量较少,难以支撑该专业的纵深发展。中国农业大学与浙江农林大学该专业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多,但与国外高校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加之国内高校普遍扩招,使得教师疲于教学,科研不足,更谈不上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从各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工商管理、数量经济与统计等专业差异不大,真正涉及农林经济管理的特色专业必修课很少,并且以理论教学为主。虽然国内高校普遍开展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由于地域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偏好不同,该专业的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真正涉及农林经济管理领域的较少,最终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了没有专业优势的“万金油”。此外,国内高校都在加强本、硕、博3个层次的学科梯队建设,并积极建立该专业的博士后流动站。例如:南京林业大学以入选“双一流”大学为契机,建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国内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没有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具有趋同化倾向,具体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5所高校的人才流向主要是各级公共部门、农林业企事业单位及科研与教育机构。除了浙江农林大学以服务山区农林经济建设及农林产业现代化为专业人才培养导向,体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他4所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雷同。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各高校都注重培养该专业人才的经济管理领域基础能力。此外,5所高校还形成了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差异化衍生目标。其中,华中农业大学提出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所培养的人才专业理论扎实且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浙江农林大学认为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三农”情怀及经济管理能力。

二、国内高校农林经济管理

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作为国家一级学科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应符合区域经济及行业发展的要求,走产学研结合的培养道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针对农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从而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国内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就业竞争力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整体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导致毕业生的专业能力素质与社会需求不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提升人才竞争力。产学研协同创新可以从3个维度对专业人才进行综合培养,不仅传授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更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合作,这些是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应有的社会责任和道德情操。然而,不少高校并没有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学术自由、通识教育、国际化教育等理念在高校影响甚微,各种先进的国际化育人思想还滞留于意识形态,并未得到贯彻落实。

(二)专业设置片面追求市场前景

很多高校消极迎合社会多变的需求,一窝蜂地开设看上去美好实际上是昙花一现的专业,不重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及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积累,因此逐步失去了学校自身的发展优势。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属于不同的领域,所追求的目标也不一致,他们在创新过程中会考虑自己的利益获得问题。学校和科研机构在乎的是科研成果和名誉,他们追求的是学术成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企业更在乎的是公司自身的发展和利益的获得,他们对于风险有着自己的评估,一旦超过可承受的范围可能就会停止科研活动。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教材与课程资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内容丰富且具有较高水平的教材与课程资源是影响人才素质的核心要素,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尽管国内高校普遍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但近年来很难出现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和教材,这与高校的考评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三)利益驱动下的扩招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下降

利益驱动下的扩招在短期内增加了学生入学数量,而人才培养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并未相应增加。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国内高校的整体办学规模逐年扩大,这就要求各高校必须配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尤其要强化师资力量。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建立与自身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引进制度。一方面,有些高校招聘教师时“近亲繁殖”,失去了与相关科研院所或教育机构进行人才交流的动力。另一方面,有些高校引进的人才并不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热情及教书育人的能力。国内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刚刚起步,产学研内部的协同相对松散。在市场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各组成机构基于自身利益角度占有公共平台和共享成果,导致当前产学研协同创新并未实现对共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产学研协同创新下的人才培养策略

(一)制定协调产学研各方利益的法律、法规

产学研协同,首先是利益协同。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应该首先制定协调产学研各方利益的法律、法规,这是产学研协同创新得以有效运作的制度保障。例如:美国为不断提升国民经济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维持本国在经济与科技发展中的优势,颁布了有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法律、法规,并根据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做出相应调整,逐步建立了系统的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法律体系。

(二)加大科技扶持力度

产学研协同创新中最为重要的是科技创新。因此,应加大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科技扶持力度,逐步形成有利于农林经济管理领域产学研联合的科技扶持体系,包括对高校与企业联合研究、农林业产业联合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及扩展型研究的科技扶持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还应制定科学有效的科研发展计划,大力扶持农林经济管理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并将农林经济管理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三)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素养,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往往只能“纸上谈兵”,尤其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更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准确把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研究进展,不断提升专业理论水平。教师可以与农林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共同探讨教学研究课题,也可以根据农林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参加实践培训,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另外,高校可以通过校企联合、校研联合等方式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及系统内应用型专职人员兼职部分实训型教学工作,并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建立一支具有专业优势、应用能力强且对教育工作有较大热情的兼职教师队伍,作为专业教师队伍的必要补充。

(四)共享研究成果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主要由企业提出问题,经高校与科研机构认定,就可以整合三方的优势资源,协同进行研究开发。产学研各方应协调好人员安排和利益分配,提升科学研究的应用价值。在合作过程中,高校不断给科研机构输送专业研究人员,科研机构与高校联合研发企业项目及创新技术,借助企业生产应用平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需资金主要由企业长期供给,企业拥有科研成果转化品的知识产权,政府主要负责科研技术的引导性扶持。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一经确立,其运作发展应该是长期的、稳定的、高效的。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下,企业不需要建立耗资巨大的研发部门,高校不需要单独建设教学实训基地,科研机构可以避免重复购买价格高昂的科研设备。总而言之,产学研协同创新可以整合产学研三方的优势资源,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企业升级为基础,实现科技的持续性创新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与合作的不断深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将越来越紧密地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产学研三方将逐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格局。在这一协同创新的变革中,高校成为链接科研机构与产业的重要纽带。目前,我国农林产业的制造能力不断增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制度的建立将进一步提振三方的联合发展。就像当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建立学术与产业联合体,进而创造了“硅谷”奇迹一样,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与实践将会成为推动农林经济管理领域发展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鲁若愚,张鹏,张红琪.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研究———基于广东省部合作创新实践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2):22,186-193.

[2]陈云.产学研合作相关概念辨析及范式构建[J].科学学研究,2012(8):1206-1210.

[3]丁胜,赵庆建,陈亚龙,等.日本岛根分收林制度及对中国杨树产业化的借鉴[J].林业经济问题,2015(4):338-342.

[4]丁胜,温作民,彭玲.基于Logistic模型的江苏林业产业碳排放研究[J].生态经济,2014(10):73-76.

[5]丁胜,赵庆建,彭玲.碳税预期对江苏林业产业的规制效率分析[J].生态经济,2017(1):84-87.

[6]丁胜,温作民.长三角地区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基于IPAT改进模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9):106-109.

作者:王志烩 廖浪涛 伍佩琪 杨慧 丁胜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