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教学方法综述

经济法教学方法综述

[摘要]

经济法是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对于增强经管类学生的法律意识、丰富学生的经济法律知识、培养学生依法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对其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总结,有助于实现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增强教学效果。笔者总结20余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其几种典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经济法;教学;方法

1问题导向法

1.1“问题导向法”的含义

问题导向法就是以解决问题为教学重点的一种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活动,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掌握和教学技能、技巧的习得,是一种填鸭式、灌输式的方法,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问题导向法则强调以问题引导教学,教学围绕问题展开,落脚点是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问题导向法的开展

1.2.1设置问题

问题导向法首要的就是要设置问题。问题设置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问题导向法能否顺利开展,以及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分别设置较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的问题。比如:在讲解《公司法》这一章时,笔者首先会提出一个问题:“公司是人吗?它有哪些人格要素?”这就是一个比较宏观方面的问题,它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和理解“公司”的概念、特征和属性。再如:在讲解《公司法》公司股东这一节时,笔者会设置“股东认定的条件或依据是什么?”这一比较中观或微观的问题。

1.2.2讨论问题

提出问题后重点是要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讨论问题。学生讨论问题尽量要充分,避免草草收场。学生发言时老师应当目光专注于学生,面带微笑。老师不能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即使学生的发言有不妥当之处,老师也要耐心倾听,不要横加指责。

1.2.3分析问题

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发言依据法律知识及专业理论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见解,指出学生发言中不当或错误之处,对正确或有积极意义的发言进行鼓励和表扬。

2案例分析法

2.1“案例分析法”的含义

案例分析法是指教师结合所讲授的内容,选取一个典型的经济纠纷案例,设置问题,然后让学生分析案例,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评析的一种教学方法。

2.2案例教学的组织或运作

2.2.1选取典型案例

案例教学是否能吸引学生,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在于选取的案例是否典型,是否有代表性,是否生动有趣。选取一个典型的案例,案例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教师可从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各高级人民法院的典型案例中选取,也可从自己亲自的案件中选取。案例选择好后,最好提前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样就能避免在黑板上抄写,可有效地节省时间。比如笔者在讲授《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部分内容时,曾选取了亲自的一个案件:成都某灯饰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赵某诉公司股东会无效案,由于案件本身很有代表性,且是自己亲自过的,讲解起来得心应手,学生也非常感兴趣,效果非常明显。

2.2.2介绍案情

介绍案情是学生了解案情、熟悉案情的关键。如有条件使用多媒体,最好播放多媒体进行介绍,这样就可以尽量把案件介绍得详细、完整一些。如不能使用多媒体,就需要把一些关键的信息写在黑板上。介绍案情要详略得当。无关紧要的信息尽量少讲,或者不讲,以免掩盖了关键信息。

2.2.3设置问题

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很多老师容易忽略的环节是设置问题。即老师应当根据理论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解答,这样,学生听取老师的案情介绍才能有目标、有重点。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理解掌握所设置的问题中所包含的理论问题。在教学中,许多老师也采用了案例教学,但效果不明显,这往往是由于没有设置问题,或问题设置不当。

2.2.4学生分析案情,解答问题

学生分析案情,解答问题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老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切忌包办代替,要让学生去分析案情,解答问题,如学生有不同意见,相互之间还可展开辩论。教师要耐心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即使学生的分析有错误,也不要随意地制止或批评。如果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仍然只是听众的角色,不能广泛参与其中,那学生就根本得不到锻炼,案例教学也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2.5老师评析

老师评析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方面,老师应当对学生的表现、观点和结论进行适当的评析,肯定学生正确的观点或结论,指出其错误的观点或结论,并帮助学生分析其产生错误的原因;另一方面,老师也应当向学生讲解自己对案件的分析,自己对法院判决的看法。这样,学生才能对案件本身,对自己的观点或结论有一个比较正确的了解和认识。

3模拟经济仲裁教学

3.1模拟经济仲裁教学的含义

模拟经济仲裁教学是选取一个典型的经济纠纷案例,指导学生担任案例中的不同角色,组成模拟仲裁庭仲裁该案件,进行实战演习。模拟经济仲裁是一种实战性较强、综合性较高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模拟经济仲裁提供的训练真实、自然,涉及的知识全面,运用的法律程序系统,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

3.2模拟经济仲裁教学的要求

3.2.1学校或学院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将模拟经济仲裁作为经济法实践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纳入教学计划中,并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具体的实施方案。确立指导教师组,确定模拟仲裁庭成员及分工,制定相应的评判或考核标准,使学生认识到模拟经济纠纷仲裁不是可有可无的活动,而是经济法课程教学的一个必须环节。

3.2.2准备工作要充分

仲裁活动是一项十分复杂且严谨的准司法活动,涉及的内容和程序都非常多,如案件的选择,角色的分配,各种仲裁文书的完成,等等,必须认真准备,才能使该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得以开展。

3.2.3严守组织纪律

学生对分配的任务必须按规定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仲裁过程中,要求态度严谨,不要把模拟经济仲裁做成单纯的节目表演。参与学生或旁听学生更不能在仲裁庭上嬉笑打闹,影响干扰仲裁活动。

3.3模拟经济仲裁教学的组织或运作

3.3.1积极做好前期准备

指导教师最好先组织学生观摩仲裁庭实际仲裁,了解熟悉仲裁庭仲裁案件的一些基本程序和规定。指导老师根据教学需要收集、选取恰当的典型案例。选取的案例,以典型的经济合同纠纷为宜。分配角色,确定案件的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以及他们的人,成立仲裁委员会,拟定仲裁员名册。组织讨论,确定仲裁计划,完成各种仲裁文书写作。指导学生按照仲裁法规定的程序,完成案件仲裁的申请和受理、仲裁庭的组成等工作,让学生熟悉案例中各种角色的特点。做好模拟仲裁庭现场的布置和宣传工作。

3.3.2重点做好开庭的各项工作

要求不论是对事实的认定,还是对相关法律规范的援用都要基本正确和准确;严格按照仲裁法规定的开庭和裁决程序:如申请人提出仲裁请求、被申请人进行答辩,申请人和被申请人提出证据并相互质证,相互辩论,当事人最后陈述意见,调解,裁决,一步步进行,出色地完成案件的裁决。

3.3.3认真作好考核评定、总结工作

把学生参与实践性教学的情况作为期末考核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督促学生积极、认真参加各项活动。教师对模拟经济仲裁的全过程进行跟踪考核,依据学生在模拟仲裁庭中的表现、个人的书面心得体会,评定成绩。

作者:周光发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孟继超.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方法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6).

[2]王君超.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模式探讨[J].才智,2015(19).

[3]于洋.高校经济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法制博览,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