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财务管理思考(10篇)

国内企业财务管理思考(10篇)

第一篇:房地产企业合同管理财务作用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不断提升,房地产行业得到可很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房地产行业的竞争力也是最激烈的。对房地产企业而言,要想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重点从企业管理入手。文章是从房地产企业从的合同管理入手,分析了合同管理中财务的作用,希望以此能为同行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进而推动房地产行业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

合同管理;房地产财务;重要作用

一、合同签约时财务部门的监督审核作用

(一)工程类合同尤其是重大工程合同签订前,财务部门应介入合同条款拟定

首先,在合同签订前,房地产财务部门应该重点对签约方的履约能力进行考察和分析,要求签约方提供有关财务报表,对比分析签约方的财务情况、经营成效以及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然后还要和同行整体情况进行比较和研究,以此判断签约方是否具备合同履约能力。其次,在进行合同条款审核的过程中,房地产财务部门重点关注签约方的款项支付方式及违约金等内容。在某些工程合同中,建设单位在收取承包单位履约保证金之后,在支付前期的10%-20%的工程款时,承包单位不愿意提供发票,仅仅只是开具收款收据,这是因为工程款按照属地原则应该开具建安发票,但是可能这些单位里面有很多都是外地企业,开具建安发票必须是先获得外出经营许可证后才可开具,这样就会增加人力或者物力成本,对此,建设单位也可同意承包单位在收取前期的10%-20%工程款时为其提供收款收据,但是在后期的工程款支付中应该要求开具合同金额一半以上的发票,同时要求承包单位在支付至工程质量保证金时,把合同全部金额的发票提供给建设单位,这点主要是考虑土地增值税问题,因此在合同审核中,一定要综合考虑税收以及财务核算等内容,避免签订时出现漏洞,进而影响后期的执行。

(二)销售类合同签订过程中,财务部门应介入合同条款拟定

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销售合同签订时情况会比较复杂,这点主要是由于签订对象差异比较多,难免会出现因理解差异造成的合同条款歧义,假如版本订立不严瑾,就可能会在后期退房等情况中造成一些损失,严重的还可能会影响房地产企业的声誉。比如,合同条款中是否标注了因为购买方自身因素导致的退房,是否应该没收购房定金;假如出现退回房款的情况,退回时采用的是无息还是有息退还;还有就是假如购买方延迟付款时间,此时是否要收延迟利息等,上面的内容都要在商品房销售合同中进行明确的说明,以免后期给房地产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三)出租类合同签订过程中,财务部门应介入合同条款拟定

通常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商住楼建设时,基本上都是把底层当作店铺,此时就会面临底层出租的问题,在房地产企业制定底层出租合同条款时,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部门也要积极参与其中,重点对租金的收取形式、出租时间以及租金数量等进行明确,以此确保房地产企业经济利益。

二、合同执行中财务部门的控制作用

房地产企业签订的各种合同,企业的财务部门都要备案,必要时合同签订部门可以对正式签订的合同进行扫描,把合同的扫描件放在房地产企业的局域网中,以此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财务部门应该按照不同类型的合同,使用对应的方式进行合同执控制。

(一)针对工程类合同,房地产财务部门要整理好合同信息,并制作合同执行台帐

通常合同执行台账中应该包含和收付款有关的信息,比如合同的签订时间、签约方的信息、合同总金额、已付金额以及发票开具等,建立这样台账能对合同执行进行很好的监督和控制。房地产财务部门应该按照合同的具体执行情况和工程部门进行相关信息的核对,以防出现合同超额支付的情况,对那些没有按照合同条款进行履约的,房地产财务部门可以拒绝付款,同时还要向负责人汇报具体情况,以此确保合同履行得到合理的控制。另外,房地产财务部门还应该对把合同收付款情况制成收付款记录单,然后将其与合同存放在一起,在收付款记录单中,可以了解到已付金额的具体明细,这两份资料类似总台帐和明细帐,共同对合同执行实施控制。

(二)对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报表进行严格审核

房地产企业的销售合同也很重要,在房地产销售部门签订合同后,销售部门必须记录每天的销售情况,还要将销售信息整理成销售报表,并复制一份交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应该认真审核销售报表,并与财务系统进行比较,以此监督控制销售合同履行情况。对房地产企业而言,只有将楼盘销售出去才能获利,当前很多购房者都是通过按揭进行购房的,按揭的担保就是购房合同。对此,房地产财务部门就必须严格监督合同履行情况,在收到房款后,及时反馈给销售部,然后及时告诉购房者,让购房者办理房产权证,以此降低企业承担的风险。

三、合同执行后,财务部门要发挥归档作用

在完成合同执行后,房地产企业应该及时进行合同的整理、归档及保存,在合同的归档中,必须做好归档的合理划分,比如说业务部门应该保存的是和工程审批、建设及验收相关的合同内容,但是财务部门则要保存合同中和款项相关的内容资料,做好划分归类保存,不仅能使合同管理更科学,最重要的是能为后期的查询提供便利条件。

四、财务部门对合同履行的评估管理作用

对房地产企业而言,完成了合同的执行和归档之后并不能代表整个合同管理就结束了,最重要的是还应该进行合同履行情况的评估,而且在整个评估管理中,房地产财务部门应该积极参与评估工作。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部门应该把握评估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主要从合同中的相关款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收支明细等内容进行分析,以此保障合同评估管理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房地产企业合同管理中,房地产财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文章所讲的在合同签约时房地产财务部门具有监督审核的作用、在合同执行是有控制的作用、在合同执行后还要发挥归档的作用,最后还要进行合同履行的评估,只有确保其参与了整个合同管理的过程,才能确保合同管理的科学有效性,以此提升房地产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作者:叶永其 单位:厦门泰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鸿.企业合同管理中房地产财务的重要意义探究[J].财会学习,2016,17:32+35

[2]李红.房地产销售服务合同管理中财务作用分析[J].中国市场,2015,35:174-175

[3]曹阳.基于风险定位的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第二篇:财务内控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办法

摘要:

电力体制的不断改革,使我国电力企业进一步走向市场,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这给电力企业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在电力企业生产经营中,财务管理工作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着新的发展问题及挑战,严重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将对通过财务内控手段来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对策进行分析探讨,并且提出相应的思考和意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对策

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电力企业应该从财务管理和财务内控方面出发,以现代化技术提高管理效率,保证企业根本经济利益,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笔者将分别从: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现状、通过财务内控如何促进财务管理的有效实施,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现状

(一)财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电力企业财务人员缺乏基本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因此在企业经营运转过程中,一味追求企业发展,为了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在企业决策者进行投资过程中,不能全面衡量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因此,更不能通过对企业内部的资本结构以及投资成本进行模型分析及风险评估,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不断上升。

(二)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缺乏力度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由于能力不足,特别是在宏观经济政策把控及经济形势走向分析方面素质较为低下。因此,在财务制度方面,缺少一套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从而使企业财务管理较为薄弱,对企业的内部资产管理不严。具体而言,通常表现为企业内外部经济活动中财务使用不能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尤其是企业日常资金的使用,缺少合理的收支计划,在资金控制方面力度不足,企业应收账款周转流通效率不高。在企业生产、销售过程中,相关产品的资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导致企业管理效能不高。因此,消耗了大量的企业流动资金,从而增加了企业内部财务风险。

二、基于内部控制下促进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对策

综上,笔者对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诸多问题,为促进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企业必须实施有效对策,如: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加强企业财务监管力度、构建系统的风险防范机制,笔者将从这五个方面来阐述。

(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应该完善财务管理与控制制度,健全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尤其是企业财务管理者以及企业经营和决策者,要时时刻刻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动向,通过对市场供给需求进行分析,及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整,以免产能过剩,导致产品积压,从而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在日常财务分配以及使用方面,应该通过财务收支制度以及会计人员与财务人员的融合,合理理顺企业内部与外部财务之间的关系,从而将企业各部门的职责落实到位,做到权责统一,相互管理、相互制约;理顺企业不同人员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做到有贪必惩,有腐必控,防止企业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中。

(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是每一个企业都存在的一大管理与经营风险。电力企业为了能够提升风险控制效率,应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系统。通过财务风险预警,以此对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的财务风险及其它经营运转风险进行科学识别,从而利用风险识别系统,对企业当前存在的财务风险等进行预警和评估。在此过程中,电力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利润表以及资产负债表和财产目录等财务状况表和财务报表,合理对企业的财务变化状况进行分析,以此全面、系统监控企业内部的负债比率以及资金变现能力比率和资产管理比率等,以便从更加宏观的方向,对企业内部与外部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监测,保证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可以及时调整企业战略。

(三)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

很多电力企业的领导并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导致员工也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工作积极性,对财务信息的分析与研究也较为被动,使得财务信息难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该转变财务管理理念,从企业发展需求出发,提高财务管理意识。传统的财务管理偏向于财务管理的具体事务,对人才管理不够重视,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关注这一问题,及时进行理念调整,帮助员工树立“义务”观念,将财务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此基础上,电力企业应该将人才管理放在首位,以便实现人本管理,即企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另外,由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方式会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因此,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分配合理的工作量,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四)加强企业财务监管力度

以前电力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导致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观念落后,再加上当前电力企业大多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而成立,电力企业一直受到国家和政府的保护,因此,很多电力企业对财务管理缺乏监管力度,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条理性,无法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依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电力其一应该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管力度,抓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首先,电力企业应该对市场的变化和市场需求做出详细了解,并对信息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制定出与外部市场环境相契合的财务管理计划,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从而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的合理性,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工作协调好,保证企业各部门工作能够正常运转。其次,电力企业应该在财务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实施有效的监督工作,规范财务工作,保证财务工作的安全性。由于财务部门贯穿于整个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因此,财务部门应该与其他部门做好沟通,保证财务管理工作不影响其他部门的正常工作,而其他部门应该做到配合财务部门工作,为电力企业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各个部门工作的效率。

(五)构建系统的风险防范机制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由于其内部财务管理人员与决策人员财务风险意识不强,而且企业资金不足,发展实力较小。故企业内部应该及时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系统,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尤其是在企业决策者以及财务管理人员等进行财务管理决策时,应该通过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合理沟通、协商,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法律顾问及投资专家的作用。通过多种流程、多种手段以及多种方式,对企业的财务决策管理以及投资方案进行合理优化、选比,尽量选择中短期投资,以便企业可以尽快回收投资资本,以此分散财务风险,实现决策管理的有高效化以及效益最大化。

三、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电力企业经营生产的关键环节,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现状,还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此,电力企业应充分改变传统财务管理观念,加强企业财务监管的力度,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完善财务风险管控制度,充分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董毅 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木里县供电分公司

参考文献:

[1]何章姐,陈娜,张根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

[2]孔姣良.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4

[3]刘大为,卢宝田,左常昊.构建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创新模式的思路[J].中国商贸,2014

[4]郝转权.财务管理在电力系统企业内控的有效应用[J].现代商业,2011

[5]刘榕.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

第三篇:房地产企业财务协同管理与成本控制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房地产企业的宏观调控,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空间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协调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成为房地产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因此如何在协调管理视角下加强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已经成为现阶段房地产企业的核心工作之一。本文从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基本作用出发,分析了在协同管理视角下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关系,并提出了几点协同管理视角下加强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关系的对策,目的在于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协同管理模式下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关键词:

协同管理;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关系

在我国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后期房地产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之一。房地产企业通过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可以实行精细化管控,及时准确向股东、董事会、经理层提供决策信息,合理保证经营目标如期实现,保护各方合法权益。但是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房地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协同管理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作用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随着房地产企业集团化、专业化的发展,财务管理在房地产日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房企决胜白银时代的关键能力。一方面它是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是企业实行集团管控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它是企业创造价值最大化的有利保证,同时实现所有者的财富最大化。房地产企业由于自身存在的开发周期较长、上下游客户供应商较多、建设环节紧密、投资额较大、受市场波动影响较为敏感等特点,不可避免地存在资金管理、项目招标投标、财务控制能力等风险。因此提高财务管理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的作用

首先,保证作用。房地产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可以以成本费用预算为标准实时监控,通过环环相扣的成本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成本分析,有效监督动态成本,发现问题及时纠偏。保证成本费用在规定的范围内得到有效的利用,更好的实现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目标,财务成本控制可以保证房地产企业经营目标尽快得到实现。其次,协调作用。房地产企业各个方面利益受到了财务成本控制水平的影响,同时相关物质利益协调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到财务成本控制,从房地产企业财务成本目标来看,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导致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总就会略显不公平、合理,通过财务成本控制可以协调好房地产企业各方的利益,实现各个子系统的协调统一。再次,监督作用。可以说财务成本控制是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控制,房地产企业的经营过程可以得到很好的监控,主管人员可以通过资料信息系统更好的反映出一些违法行为、浪费行为,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和违法行为。

二、协同管理视角下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关系

在房地产企业日常的经营工作中,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是主要的工作之一,因此如何以协同管理的视角分析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

首先,由于房企开发周期较长、资金投入巨大,并且会受到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很多因素是不可以控制的,例如房地产企业的建筑成本不断攀升,国家宏观调控直接降低了房价,这样就造成了房地产企业投资成本很难回收;由于受到了国家信贷政策的严格监管,房地产企业的资金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容易造成资金的短缺,加大了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其次,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历史来看,近几年来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的速度较快,然而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有一些房地产企业对判断市场情况和形势还不够准确,一味的进行开发、扩大生产规模,不能够科学合理的控制好开发节奏,导致资金占压、形成大批存量房、资金成本叠加,企业逐渐走入困境。

(二)财务监督与成本控制

房地产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建立一支开放、统一、诚实的领导班子,加强财务监督职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感,通过财务人员敬业爱岗的财务精神,提高企业财务监督的能力,对房地产企业发生成本进行严格的监督,提高成本控制水平。

(三)项目投资决策与成本控制

伴随着行业的发展与国家、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的政策,单纯依靠土地溢价带来的红利正在逐渐消失,选择与国家经济发展、企业本身管控能力相匹配的房地产投资项目,是企业发展重中之重。房地产企业错误项目决策主要由以下因素影响:首先,法律政策风险。由于房地产企业生产的商品特殊属性,受法律、法规政策调整变化较为敏感。例如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不断调整对房企销售、融资产生巨大影响。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房地产项目的购买者和开发者手中的资金相对充裕,房地产销售业绩良好,资金回笼快,财务成本较低,工程配套资金充足,从而会降低项目成本。其次,决策人员的专业风险。一方面有的房地产企业项目决策者缺乏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没有从市场的需求出发进行投资建设,也没有对项目未来的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使项目建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一些房地产企业项目分析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市场定位不准确,因此做出的项目决策的科学性较差,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

三、协同管理视角下加强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关系的对策

(一)构建协同管理的前提条件

首先提高对人协同管理的重视程度。人才是促进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动力之一,因此房地产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是企业所有财富的创造者,人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创造能力,企业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人力资源,因此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协同管理的过程中也要加大对人管理,要对人进行智能的协同管理。其次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工作。房地产企业是由多个关联部门构成的,当平行部门之间遇到纠纷的时候就很难进行协调,然而在协同管理的视角下,协同的涵义既是合作也是竞争,是有序的竞争,因此房地产企业要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工作,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和竞争,这也是推动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动力之一。再次加强对企业动态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在传统企业管理中比较侧重的是稳定性,平均平衡是其最终的目标,然而从现实来看企业有序发展的目标并没有得到很多的实现,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房地产企业的领导者要认识到协同管理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应该是一个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动态调整的过程,在管理中要注重对动态性的管理。

(二)适当引入ERP系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协同管理的管理模式下也要在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中引入ERP系统,ERP系统最主要的特点是网络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手段,以价值链思想为基础,对企业供应链上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在ERP系统中也将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的功效发挥了出来,例如运用了标准成本、成本流和成本对象、差异分析等,同时也利用了强大的计算机功能,对成本核算实现了量化的分析,提高了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制度建设

在处理好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关系的过程中,房地产企业需要建立起严格的财务制度,例如要建立关于材料的财务管理制度,房地产企业的成本控制部门在材料采购合同签订之前,财务部门要将严格的审核报送上来的采购合同,审核的内容主要要包括材料采购的数量、价格等,同时房地产成本控制中心也要对材料入库单进行严格的审核,保证入库单的内容与材料采购合同中的内容相一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企业在繁荣经济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到重要性作用。但是如果房地产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房地产企业要坚持在协同管理模式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水平,保证企业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

作者:王娟 单位:天津中冶和苑置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于慧慧.关于新时期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和控制的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22)

[2]吴建明.供应链合作企业风险控制与协同管理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

[3]张玲霞.当前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弊端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5)

第四篇:企业集团垂直管理财务治理策略

摘要:

垂直管理政府部门在财务上实行垂直管理,下属单位和人员多,经费支出总额较大,所承担财务风险相应较大。在当前建设廉洁政府、法治政府的新形势下,垂直管理政府部门财务治理上暴露出因财务管控体系不健全、监管失效导致经费支出不规范、预算控制不严、资产管理松散等一系列问题。在集权模式下的企业集团财务治理体系与垂直管理政府部门有一定相似之处,其相关理论相对较为成熟、高效,本文主要通过借鉴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相关理论体系,为解决垂直管理政府部门财务治理提供相关策略。

关键词:

垂直管理政府部门;企业集团;财务治理;借鉴

一、垂直管理政府部门财务治理的主要特性和问题

财务治理理论是公司治理理论框架下,在股东主导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基础上,通过支配若干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有最大利害关系的团体,以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形成财务治理结构机制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实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制度安排。政府部门的财务治理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就拨付财政预算,依法依规开展财务活动,支持政府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提供公共产品,在治理手段和机制上与企业相关理论有一定相关性。

(一)垂直管理政府部门财务治理主要特性

垂直管理政府部门的财务治理,整体上与一般行政单位一致,是确保人大批准和财政拨付的财政预算依法执行,并确保合理的行政运行成本;就其内部治理而言,垂直管理内部的最上级领导机构,通过统一的预算安排,对重大经费支出项目、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事项的审批与授权,实现对下设各层级单位的财务监督和管控。对于下设的各个单位而言,由于每个单位均为独立核算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开展独立的财务支出行为,上级机构的管理与监督属于外部治理;对于垂直管理整个系统而言,内部上下级的监管属于内部治理。

(二)垂直管理政府部门财务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曝光的诸多案例看,垂直管理部门财务问题的存量和增量依然不少,主要集中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财经法纪意识淡薄,财务治理理念落后。一般而言,行政单位财务部门基本财务职能相对单一,单位内部对其认识仅停留在提供报账、发工资等服务的报账部门,管理监督职能弱化,未形成整体财务治理理念,且财经法纪意识淡薄,支出随意性大。从官方网站曝光的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巡视反馈问题看,普遍存在财务违纪违规问题,特别是对下属单位的监管失控。二是财务管控责权划分不清,分权体制不健全。垂直管理部门下属每个行政层级单位均为独立法人,实行独立核算,拥有较大自主权;同时,许多下属单位同时需要接受地方党政机关领导和监督,甚至接受地方财政给予的经费支持。受上述主要因素影响,垂直管理系统财务集中管控的职责难以划分,上级部门和地方监管部门之间容易推诿,甚至出现上不管、下不理的失控情形,上级部门和下级部门之间财务分权机制不健全。三是缺乏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财务信息不畅通。垂直管理系统内每个单位均有相对独立的财务部门、内审监察部门,同时还有系统内专设的内审等监督机构,此外还要接受外部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管,对财务风险的管控体系相对应当是比较完善的,但从曝光的许多案例分析,会议费、接待费及津补贴等违规事项长期大量存在,大额资金使用、大型基建支出等违规也屡有曝光,这说明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财务信息未能准确、完整、及时的反馈给上级监管机构。

二、垂直管理政府部门与企业集团在财务治理上的比较分析

企业集团是许多相关企业为追求更大经济利益按照一定的层次机构和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多级法人联合体,由集团公司(母公司)、分公司、子公司和孙公司及其他相关企业组成。垂直管理政府部门的财务治理机构与机制与企业集团有一定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设立目的与机制对比

垂直管理政府部门设立主要目的是为确保下属各级单位在履行特定职能或行政执法时保持独立性和集中统一性。相对垂直管理,在属地管理模式下,地方政府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而降低了生态、安全标准,习惯干预单位履职尽责。中央或省通过进行垂直管理,强化直接监管和控制,以确保其独立性。企业集团主要通过分立、重组、并购等形式组建,实现对上下游产业链或在某一行业市场的控制。企业集团与垂直管理政府部门设立的根本目的不同,前者通过资本增强控制,后者是通过改变行政管理体制强化控制,但均有利于强化整体的集中统一管控能力。

(二)财务管理目标对比

垂直管理政府部门在财务管理上实行垂直管理,一方面是保证各下属单位相对地方财政的财务独立性,以免形成因经费依赖导致地方政府对部门职能履行或行政执法的干预,另一方面是发挥规模优势,统一分配和使用财务资源,提高有限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益,如税务系统统一采购办税设备、集中开发和推广应用征管软件。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包含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节省交易费用、获得协同效益等,这些目标从财务层面促进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两者的目标在发挥规模化效益上是相同的。

(三)管理对象和内部治理结构对比

从管理对象看,企业集团是多企业有机联合体,集团公司、子公司、孙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均为独立法人,企业集团整体非独立法人,但均在其领导下开展活动;垂直管理政府部门也为多单位组成,下属单位均为独立核算法人,而垂直管理整体系统本身非独立法人,所有单位均在总部领导下开展活动。企业集团由母、子公司等两级及以上层级架构,而垂直管理政府部门也包含多个行政层级,一级管一级,并最终对最上级负。从内部治理结构看,企业集团每个单位除设立财务管理部门外,还包括内部审计等监管机构,垂直管理政府部门内部一般也设立单独的财务部门,同时设立内审、监察等机构。两者在管理对象构成和内部管理结构上较为相似。

三、企业集团财务治理对垂直管理政府部门的启示

按照现有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的相关理论,结合垂直管理政府部门在财务管理基础上的共同点,对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以下三方面的改进建议。

(一)树立财务战略管理理念,全方位、系统化的推进财务职能发挥

企业集团管理理论认为,集团财务战略是集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发展目标中长期规划。垂直管理政府部门应当借鉴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管理的做法,高屋建瓴,开展全系统财务管理顶层设计,结合《预算法》要求编制中长期预算计划的要求,制定系统财务战略,从根本上杜绝随意性支出,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充分发挥财务参与重大事项决策的职能作用,提高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引进ERP信息化建设理念,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集团资源管理系统(ERP)整合了企业在生产、销售、财务等关键领域信息系统,确保企业战略实施和目标实现过程的信息需求,垂直管理政府部门在内部管理上应当借鉴这一信息化建设理念,在财务内部建立集预算、国库支付、政府采购、资产、会计核算等多个模块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并形成垂直管理系统的财务信息系统,在单位内部整合人事、财务、后勤等部门基础数据管理信息,并嵌入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合规性审查和风险报警模块,按重要性类别直接传递到财务和其他监管部门,从源头上确保行政单位财务事项的合规性。

(三)厘清集权和分权关系,建立良性财务管控体系

牢固树立财务垂直管理意识,确保垂直管理部门财务管控以直接管理为主特性,以垂直管理政府部门的总局(总行、会等)制定预算、经费支出、政府采购、资产、基建等方面制度规定,加强对系统内各单位的审批、监督和管理;协调地方党政机关,明确垂直监管为主、地方监管为辅的总体权责划分,各下属单位在财务上主要对上级部门负责,一级管一级;垂直管理部门总部所在一级财政要确保经费保障到位,实行垂直管理单一来源的经费体系,杜绝各级单位对地方财政依赖,从根本上保证垂直管理的独立性。

作者:徐跃 单位:湖北省地方税务局

参考文献:

[1]刘爽,王宇.行政管理体制垂直模式与属地模式效能比较——以安全生产监督为例[J].人民论坛,2016(01中)

[2]孙亚伟.条线垂直管理系统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的重点[J].中国内部审计.2007(10)

[3]王世成,崔孟修.新形势下推进政府财务管理法治化之见[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5(3)

[4]陈月明.企业集团财务问题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5]王吉鹏,杨涛,王栋.集团财务管控[M].中信出版社.2008

第五篇: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

摘要:

在新时期,只有构建科学且合理的财务内控制制度,才能真正保证我国企业的创新发展。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是现阶段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尤其在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的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有立足之地,首要任务便是做好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如此才能真正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在本篇文章中笔者通过结合对财务内控制度的认识与了解,简要分析了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旨在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新时期;企业;财务内控制度;问题;对策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下,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要求,尤其在全球经济化的浪潮中,企业要想得到快速发展,那么最为主要的内容便是要做好内部管理。其中财务内控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关系到了企业管理的好与坏,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率,甚至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新时期,积极探究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简要分析

从整体角度分析,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主要是指在企业的发展中,为从根本上强化经营管理,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经营组织活动,并且为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的有序发展,则需要制定有效的内控制度,实现相互约束,相互监督。可以说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该项制度的成立可以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并且也可以对企业的部分非法财务进行监督与管理,从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性以及真实性,对降低企业经济效益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性。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在企业的发展中,财务内控制度还可以对企业财产安全进行维护,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避免各种资产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分析,均可以清楚了解到在企业的发展中,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能够起到保护资产的作用,同样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手段,对推动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性与推动性。

二、现阶段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财务内控制度的认识与了解

从整体角度分析可以了解到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比较晚,且速度比较慢,有非常多的理念以及理论发展的不够成熟,无法真正推动企业的发展。另外,从时展角度分析,因为我国大多数企业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存在一系列的缺陷,尤其是在企业财务内控方面没有被领导层以及决策层所重视。正是如此,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现代化管理理念有所缺失,并且很多领导人只是将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作为财务中不重要的一部分,没有结合财务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当然,正因为如此,才会导致企业即便有一系列的发展规划,但是因缺乏对财务内控的认识,没有得到执行或者改革,从而对企业的经济造成影响,另外还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资源,严重现象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与制约。

(二)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手段

在企业的发展中,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关系到企业的有效发展,且大多数企业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与创新变革,另外,从某一个角度分析,企业在发展中制定的控制制度将关系到企业制度的实施。然而从整体角度分析,现阶段有众多的企业并没有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这样一来,则会导致监督机制出现欠缺,无法对企业财务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无法真正保证企业的有序变革。当然,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只有从实际发展趋势分析,并且要从自身发展因素出发,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如此才能保证所制定的财务内控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三)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从某种角度分析,假如在企业的发展中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那么则无法充分发挥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另外,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需要按照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经济业务,实现人员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协调。当然,需要保证各项制度之间需要保证全面性、统一性以及协调性,只有保证其相互制约,才能真正推动其发展与进步。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有非常多的企业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制定原则框架,并且要制定实施细则。但是根据调查与分析,大多数企业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原则没有进行细化,会出现形式性。

三、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对策

根据对上文的分析可以清楚了解到,在现阶段因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对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面对这一发展趋势,在新形势下企业需要从实际角度出发,要根据其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措施,以此促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为推动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加强对财务内控制度的认识与了解

因为我国现代企业发展的速度比较慢,有关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不足,导致现代企业受到诸多影响,在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改正其中所存在的缺陷,首要任务便是要保证企业的相关财务管理者加强对财务内控制度的认识与了解,能够清楚认识到在企业发展中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当财务内控制度实施的监督与管理者。另外,在新形势,因为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意识比较单薄,所以导致财务内控制度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出来,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紧跟时展的步伐,理解新的财务内控管理理念,将传统的,不符合时展的内控理念摒弃,并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制定有效的制度,积极融入全新的管理理念,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满足当前的政策要求,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的发展降低成本。

(二)加强深化监督管理机制

在企业未来的发展进程中,需要根据企业规章要求制定切实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并要保证该项制度的完善性,将企业监督管理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另外,企业在发展中还需要根据财务内控制度的要求,不断提高财务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当然,需要针对性的制定切实有效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在监督与管理中实现财务内控制度的有序发展。企业还需要根据某一阶段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发展情况做好评估与分析工作,将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这样一来在日后的企业发展中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从根本上保证财务内控制度的完善性。笔者认为,在新时期,企业还需要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只有真正得到落实,才能保证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以及创新变革。

(三)制定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

在企业的发展中,财务内控制度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且从基本属性分析,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属于动态调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只有保证经营的正常性与完善性,才能起到自我调节与约束的作用。另外,在企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需要根据企业多年来的发展情况,严格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政策要求,保证企业在发展中能够与时代接轨,能够真正构建科学、合理、谨慎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资产起到保障与完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我国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机遇与挑战。另外,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已经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模式,企业的数量以及规模不断扩大,积极构建完善的现代化管理体系演变的越来越重要。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所以在新时期积极构建完善、科学、合理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具有时代性与创新性。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现代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包括:加强对财务内控制度的认识与了解、加强深化监督管理机制、制定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

作者:熊毅 单位:昆明新知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莉.新时期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24:259

[2]陈春燕.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中的难点和解决措施[J].当代经济,2016,24:100-101

[3]邢晓冬.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与完善[J].中外企业家,2014,22:128-129

[4]王丽枝.关于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28:198

[5]王楠.关于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的若干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5,21:94

[6]郭喜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控制度建设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0:10

[7]陈朝晖.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8:253

第六篇:施工企业盈利能力财务管理体系

摘要:

当前,大部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是很好,除了自身的主要原因主要,当前还有一些原因主要就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相关政策不断改革,并且国外的一些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导致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增大,并且随着我国的一些企业在管理中不严谨,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因此国内的企业为了生存,就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其管理的好坏对于企业的存亡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当中就需要提升自身的管理力度,做好施工管理和控制,以此来加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关键词: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盈利能力

一、现阶段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较为缺乏

施工任务的接收以及发展状况和工程质量这些都是施工企业所需要重点重视的环节,这对于企业的生产是非常关键的,当前一些施工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认识到,只是简单的认为生产决定其经济效益,对于财务管理实际的意义并不是很明显。并且很多企业的相关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的观念较为薄弱和缺乏,对于财务管理的综合性缺少一定的认识。

(二)缺乏健全财务管理体制

目前,虽然很多企业都有自身的财务管理方式,然而由于其自身的内容不是很丰富,往往只是对成本费用支出审批程度加强重视,缺少相应的预算以及收入和资产管理、财务的分析等,这样就造成一些施工企业由于自身的权力集中在管理层,导致财务的监督起不到一定的作用。

(三)企业因为融资困难导致缺乏足够的周转资金

因为相关业主在实际的工程款交付中拖欠,造成施工企业的债务不断增多,同时其自身的资产负债率也在不断的上升,这样就导致大部分银行在对施工企业贷款方面不是很积极,并且因为我国建筑行业的相关法规以及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的自身股权吸纳方面的投资产生影响,因此施工企业在实际的融资中很难采用外部股权融资来有效解决,同时现阶段一些施工企业的利润比较低,企业对于资金需求远高于税后利润,因此很多施工企业都往往很难面临上市融资又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状况。

(四)没有统一的资金管理

施工企业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较为分散以及活动比较频繁,这样就在一定意义上造成施工企业的资金呈现方式也是分散的,这对于资金在实际的筹集以及使用中都不是很完善,这在一定视角上来讲,大部分施工企业基本上都存在着多头开户情况,很多企业的资金都是处于闲置的状态;另外,很多企业往往由于很难筹集到一些小额资金来应急。同时大部分企业的下属单位实际业务处于良好的状态时总是采用一些方式来避开总部企业的控制,然而在其自身业绩比较差的时候就向总公司需求资金的援助。施工企业很难对于资金的管理实现统一,虽然能够新接很多工程,然而却一直逃不掉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

(五)无法切实控制项目成本

当前,很多施工企业不断将自身的规模扩张,并且和其所对应的管理水平也往往很难提升。对于施工企业自身的成本控制制定和实施中往往太过于简单,通常都是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来实现对于成本计划的编制和对目标的制定,对于工程的施工现场以及条件和合同的要求没有加强重视,这样就往往不得不面临成本的核算以及设计变更和索赔当中的问题,这样就间接的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完善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措施

(一)对财务核心作用积极发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

对于施工企业单位来说,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严控多头开户、资金沉淀闲置,对管辖单位进行严格的财务监控,每一个施工企业都需要加强对于财务管理作为企业核心这一理念的贯穿,并且对这个理念需要坚持在整个建筑工程实施中进行贯穿。

(二)强化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不断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施工企业一定要加强对于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采用科学合理的制度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同时,要有针对地加强工程施工预算管理水平,提高预算的准确性,降低工程造价,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

(三)加强资金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在施工单位开展施工过程中,其内部要根据整体施工进度与计划,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合理编制施工周期资金收支计划与月度预算。同时,施工单位要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转情况,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加强对资金的统一管理。通过资金结算中心,有效监控企业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资金闲置的额度。

(四)重视工程款项清收工作

工程施工单位要重视清欠工作,对历史欠款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手段。积极利用相关政策及国家相关部门的帮助、社会中有资源有实力的个人及企业等进行历史款项的清收工作。相对于企业当中所存留的相关历史遗留账目以及呆账需要加强重视和清理,讲清理的单位以及在实际的清理中所出现的债券债务关系进行梳理,防止产生新的呆账、坏账,实现资金流动的安全与通畅,保障使用效率。

(五)强化项目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首先,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因为施工现场是生产经营的一线,需要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建立和施工企业的管理以及财务核算、经济技术相互结合的管理体系,并且加强问责制度的有效落实,并且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实施组织体系,同时在此基础上设置关于预算以及财务和质量监督等部门,在整体上全面化实施成本责任体系,并且还需要加强对于成本在计划以及控制和核算方面的分析。

(六)加强财务培训,提高工程财务管理水平

在工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提升财务管理专业技能。通过财务技能的定期培训:一是实现财务人员对项目款项的总体把控,项目款项的立项、申报,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二是能够接收经办请款事项,并审核请款单位的请款事项及其请款依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合法合规性,费用成本支出的合理性、合规性的复核;三是保证付款依据的复核工作及工程项目款的支付等财务工作开展的专业有效。

三、结束语

施工企业的有效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有着直接的作用。在施工企业的发展中财务管理部门使其重要的核心部门,因此就需要加强对于当前财务管理部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重视,完善内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以此促进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李保珍 单位:中石化河南油建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宇平.基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财务能力评价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

[2]韩学军.浅析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12:234-235

第七篇:企业内控管理财务风险防范

摘要: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势之下,各个企业为了发展都各想办法。无论怎样,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都是其生存发展的根本。因为内部管理的到位可以防范企业的各种风险,减少企业发展的阻力,甚至可以加速企业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对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的防范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内控管理;财务风险;防范

一、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意义

内部管理是指管理企业内部的工作,主要的业务系统开发、业务流程规范、风险防范和监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反映各种政策变化对市场,将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为企业保护自己信息安全和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意义。例如,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可以为企业制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并保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涉及到利益的分配、资金的使用和融资问题。严重的财务风险可能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不能正常进行,因此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对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金融风险,并产生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外部风险因为,也就是说,市场、国家宏观政策和竞争环境等因素所造成的风险外部的不确定性难以避免在企业的管理中。其次是企业内部原因,也就是说,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造成的风险自身的因素,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一是投资的盲目性造成的风保险,一些企业为了追求高回报,没有详细的投资项目分析,投资盲目,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二是融资的风险,企业在融资中,往往忽视了融资黄金预测分析,使得资金使用组合筹集资金,增加资金风险;三是由于缺乏内部控制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使企业在决策过程中缺乏科学理性的决策,带来了严重的金融风险。

三、当前我国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状况

(一)企业领导思想观念的偏差

企业中的许多企业的领导和管理理念出现了偏差,主要集中于眼前的利益,这将导致在企业面对危机毫无防备。如果企业管理人员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就会意识到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防范金融风险,以及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有些管理者甚至认为,内部控制管理是对员工和工作的一种束缚,会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思想偏差在内部管理中的工作将得到体现,使内部控制管理的思想不能有效地完成。

(二)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

认真分析我国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虽然许多公司已经制定了大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和相关规范,但实施下来,但这是另一种情况。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始终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导致了各种管理系统的开发只是一个装饰品,但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究其原因,首先是企业从上到下的管理不严格,使得企业员工的失误总是存在运气。同时也暴露了监督管理体制还没有得到有效实施,使工作人员不认真执行。另一方面,这些人的招聘是专业的,他们的专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三)没有强烈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目前有一些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对内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企业发展愿景管理不太注意,眼睛可以看到的好处,往往忽视了可能的益处和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这主要是因为市场变化很快,所有的企业越来越密切,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企业不能完全意识到未知的风险,盲目投资现象和扩大的现象。

四、提高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水平的措施

(一)加强控制工作的管理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工作管理的先决条件。如何有效解决内部控制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并对财务工作进行检验。对会计人员在实时监管、财务工作时间进行随机检查,同时加强员工培训的质量。

(二)推进金融人才培养的风险

财务人员在企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的每一个记录,所以,企业应重视会计人员继续学习,培养金融人才,不仅有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力,必须有能力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企业还可以拓展多元化培训,估计风险评估、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是使改进的能力,以确保每个员工有一个良好的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意识,为了在内部控制管理的日常工作,与企业财务形势发展的客观分析,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财务风险,进一步突出企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三)完善现有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内部控制管理系统是一套内部控制和管理措施,为企业管理者降低操作和管理的风险,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内部管理系统开发企业的负责人,内部管理应该是全面的学习和理解,实现企业风险防范的内部管理和战略决策的重要性,避免功能出现偏差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同时,企业也要进行一系列的内部管理预算审批制度的相关制度,包括投资基金的融资系统,安全管理系统,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其次,企业也应提高责任分配制度,使每个员工明确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的,谁来做等问题,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沟通和信息交流,员工之间、推动落实责任。例如,企业可以建立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注重信息共享,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防范的有效结合,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四)加大企业的内部监管力度

内部监督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管理有效性和财务风险防范的有效保证。首先,在内部管理上,在内部审计或财务核查方法对整个管理过程的监督过程中金融风险防范的企业,在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或作出了预警程序的讨论,以确保监督的有效性。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的敏感性。其次,由于监管工作的性质,应保证其独立性可以充分发挥监管作用,企业应建立监管部门直接向董事会负责,确保股东利益,对企业管理的有效监督。

(五)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只有从自身内部的完善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才能进一步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制度,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防范水平。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的前提。它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行业发展,开发符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企业领导应完善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并保持关联的程度,新的时代形势,更适应现代预防措施的发展;其次,应加强内部管理和金融风险防范知识的宣传,提高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金融风险防范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六)熟悉会计流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财务挑战,因此,在面临挑战的时候,财务人员要不断学习,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目前的会计流程应该是嵌入与交易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重复信息,减少员工对流程的检查。会计人员应改变传统的报告和其他内容登记簿,并逐步完善,对系统的控制,使对企业会计准则的财务数据,交易数据的合理分析,提供帮助和支持企业决策。

(七)提前安排财务人员进行风险培训

财务人员在企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应重视会计人员的学习,培养金融人才,不仅有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力,必须要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的能力。同时,企业还可以拓展多元化培训,风险评估的估计,内部财务管理是提高能力,确保所有员工有一个良好的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意识,为了控制日常工作的内部管理,与企业财务状况的客观分析,减少企业财务的风险,进一步突出企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五、结束语

总之,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企业将面临更严重的风险因素,因此,企业应制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和有效的管理,提高风险预警能力,防范风险,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便与财务风险水平完善内部管理,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作者:黄绍艳 单位:昆山市开源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亚娟.基于风险管理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2]朱莉.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刍议[J].管理观察,2014,36:49-50

[3]牛娟.内控视角下的石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

[4]李明凯.浅议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4,02:89

第八篇:企业多元化财务风险控制分析

摘要: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中,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开始实行多元化经营策略,这种业务扩张方式在为其赢得更有利的市场位置、获得更多发展机会的同时也为其增加了一定程度的财务风险性。企业要在开展多元化经营的情况下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提高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本文首先从多元化经营和财务风险的内容入手,对多元化经营下的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性质分析并提出控制思路和策略,以期促进企业健康长足发展。

关键词:

多元化经营;财务风险;控制

一、企业多元化经营及财务风险的相关内容介绍

(一)多元化经营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管理的专业术语,指的是企业在对外市场开拓过程中同时经营多个产业或多种产品,实行跨业务经营的策略,以提高企业自身的资源、信息等利用效率,加快企业发展速度,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经营的安全性,从全局视角出发制定企业长期战略达到为企业增效升级的目的。

(二)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任何一个企业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损失及盈利的不确定性总是客观存在于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筹资、投资、经营等任何过程中只要有财务活动发生,财务风险就必然存在。尤其在对外扩张过程中,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更多。对于企业的决策者来说,调整财务结构、合理利用资金可以促进企业的实力升级,权衡利弊、控制风险、正确经营就显得非常具有科学性了。

二、企业多元化经营引发的财务风险性质分析

(一)企业管理水平与企业多元化经营不相适应引发的风险

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高度决定了企业的财务发展方向,基础性常规化的财务管理对于多元化的企业业务拓展是奠基也可能是绊脚石,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要与企业的发展的相适应,才能够让企业前进的步伐更稳,资金管理制度不合理、财务主旨框架模糊、信息传递失真、多元化的新业务不熟悉,都可能引发多元化经营风险。

(二)多元化经营的新业务选择和市场进入时机不当引发的风险

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既能为企业分散风险,改变所有鸡蛋装在一个篮子的局面,同时业务扩张也给企业增加了新篮子的风险,导致一损俱损的现象。另外,对于同一个项目,不同时期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状态对于业务的顺利发展也会产生不同的效应。

三、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财务风险控制的思路和策略

(一)实行资金集中管理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资金管理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良好的资金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企业在多元化经营过程中,分散经营给管理增加了难度,特别是资金管理,不同经营项目与业务很容易产生各自为政的财务管理观念,企业必须要有健全的资金集中管理机制,认真执行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对于资金的收支进行动态实时的管理,对资金的集权、分权进行科学管控。

(二)财务组织框架清晰

财务组织框架的建立是财务管理的基础,优秀的财务管理团队可以对企业财务风险有更好的防范。企业建立的风险预警机制和管理系统都需要人去完成。对于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来说,跨行业跨品种的竞争需要财务工作者对各个产品和行业充分的了解,对于精力和能力都是一种考验。管理者要有良好的决策能力,要有全局的视野和高度,有风险的预估及分析能力,要有有良好的决断力。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要过硬,要能够适应变化的市场、跟上企业发展的脚步。企业的组织架构清晰,权责分工明确,要层层落实任务,才有可能将制度贯彻执行的好,让风险预警和管理系统发挥作用。

(三)多元化战略时机适宜

成大事,首需天时,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前期,应有充足的市场调研和大量的准备工作。投资失误,给企业造成致命损失的例子国内外有很多,尤其在市场风云变幻的今天,企业更应该在资金储备充足的条件下谨慎进行投资,立足企业现状,提高现有的资源利用效率,并在不影响原有业务的情况下,适度拓宽业务领域,对资金、信息等加以整合。

(四)认真决策新业务事项

企业在开展多元化经营时应避免盲目跟风,要避开不熟悉的领域,要比较相关业务及非相关业务多元化经营的风险性。在对市场客户、产品自身、人力资源、信息环境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的前提下做好新业务的可行性分析,树立原有业务与新业务互为补充、协同发展的基本方向,在可能的情况下,提高新业务的市场能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企业增收。

(五)提高财务风险意识

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大型集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有老大自居的心态,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受大环境影响,对风险的分析和控制能力较弱,在企业管理中对风险源的排查不彻底,风险监测敷衍了事,对风险演练和培训上不深入,在风险预警与防范上缺乏合理的机制与手段。市场环境变化莫测,任何一个新业务的扩张对企业都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可以说大环境风险性本身就很大,企业每走一步更应该谨慎,时刻把财务风险放在企业经营的首位,将科学的风险管理贯彻到企业的发展中去。

四、结束语

企业的发展和业务拓展需要有充足的资金和科学的管理做支撑,软硬实力两者缺一不可。高素质的团队可以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模式是控制风险的保障,对业务的发展方向和新业务的市场进入时机更是多元化经营成功的关键。从各个方面去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是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的正确途径。实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认真分析利弊得失,纵横全局,在开展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提高各项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企业管理,最大程度控制财务风险,降低财务风险损失,确保企业长足发展。

作者:吴延春 单位:江苏国富实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付彬.基于多元化经营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探讨[J].财会通讯,2014

[2]朱海军.企业多元化经营下财务风险控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4

第九篇:企业对外投资财务风险控制

[摘要]

随着企业对外投资规模的逐步扩张及其发展程度的提高,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愈渐显著。本文针对企业对外投资中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剖析,并结合当前财务风险的情况制定出应对财务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

对外投资;财务风险;控制

1企业在应对对外投资财务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

1.1对风险反应滞后

一般而言,总公司不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运作,其往往严格依据法人治理结构行使管理权、决策权及监督权。所以,一旦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不良状况严重威胁到企业权益,且对快要到来的危机一无所知时,企业通常在尚未作出反应就陷入了窘境。

1.2对风险的预估不全面

未能认真地梳理企业存在的风险并进行盘点,换言之,就是没有实施风险识别,不清楚哪个环节会存在对企业利益形成影响的潜在风险,并缺少明确地对这些风险及其特性进行描述、分类和归纳。

1.3缺乏应对风险的能力

对风险反应滞后,缺乏对风险的预估,势必会导致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不强。首先,企业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各类风险的责任主体不明晰,一旦风险形成,各个部分往往会敬而远之,生怕惹事上身,无人想办法改进问题。其次,因缺乏健全的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一旦风险出现,企业无法及时给出正确的应对策略,导致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

2控制对外投资财务风险的策略

2.1对财务进行集中管理

企业要实施经营控制与发展战略控制,以财务集中管理为核心重点开展财务控制工作,从而更深层次的给实施经营控制与发展战略控制奠定基础。

(1)构建财务集中控制系统,依托银行的电子银行系统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系统逐步制订出有效的、科学的、正确的权限控制制度。企业账务系统应选取高水准的财务核算系统,明晰会计人员在过账、记账、结账、复核等方面的职权范畴,促使企业会计核算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又能有效地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如实地体现企业的财务状况。

(2)结合会计制度集约化处理账务,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把科目体系与会计政策统一起来并进行企业系统“一本账”的核算,从而达到实时生成财务报表、集中式展现核算信息的目标。此外,全面实施现金流预算与资金集中管理。

2.2完善管理体制,完善财务内控系统

企业应从自身的业务特点出发,以财务监管为突破点,完善管理体制,完善财务内控系统。

2.2.1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确保全面预算顺利实施

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是明晰集团各个单位的权、责、利的方法,提升管理效率的有效方式。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企业要加大力度实施财务预算管理,从而有效地避免各类财务风险问题。

(1)上下结合,进行合理的财务预算编制。要始终坚持收支平衡、以收定支的原则,优先考虑重点,在资本预算与业务预算的基础上,统筹全局,并实施分级编制,从而增强预算指标的合理性、科学性,提高预算与生产实际的相符度。同时,要把财务预算和员工、经营者的利益、责任挂钩,使财务预算既是动力,又是其工作的压力。

(2)明晰职责,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严格按照总公司的有关规定,不断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同时加强财务预算的组织领导,构建由上而下的领导管理体制,针对财务预算编制、考核、审批流程做出严格的要求,从而有效地保证财务预算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采取配套措施,认真实施财务预算。在实施财务预算时,为了有效地增加资金运作效益,应从细、活、严这三方面入手。首先,要进行考核与监管,明晰各自的职责,做好奖惩的承诺,增强财务预算的全面性、系统性。其次,要实施成本费用的预算管理。最后,要加强风险控制,有效地保证财务预算的严肃性。

2.2.2建立财务主管快速信息反馈制度

目前,部分财务员会定期汇总关键报表的信息,而其他相关的报表信息并没有实时掌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核算的最终结果。倘若在实际操作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财务管理项目和信息反馈途径的制定,财务人员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以此导致独立性的丢失。因而,企业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各项重大会议的召开,在此基础上进行最佳解决方案与策略的汇总,进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2.3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

对于内审部门来说,不只是进行财务工作的实时监管,相应的也涵盖着对企业内部机构和各项工作制度的完美配合,以此来促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与功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审计会根据目前实际情况进行专题工作的审核与批准,主要体现在现阶段的工作任务,执行情况,相关手续,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案与策略以及上报情况等情况。年终会将上述各项资料进行统一汇总,并按照报告及反馈的信息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

2.4健全子公司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

(1)依托内部经理情况,采取提拔、晋升等激励的方式,从而使货币激励弱化,甚至被取代。

(2)完善考核制度,注重其贯彻实施,通过构建全面的考核奖惩制度,确保控制体系的有效性与可信度。同时,要不断健全有关制度,建立财务人员、外派经理及经营者的考核制度。在实际考核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量化指标的兑现情况,结合考核结果对管理人员给予适当奖惩,从而发挥出激励约束机制的效用。

3结语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树立正确的风险价值观,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实际应用,必要时可应用各项安全措施,进而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同时,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作者:周丽萍 单位:浙江环科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娇凡.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6(21)

第十篇: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评价

摘要:

在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剧烈背景下,部分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为了稳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注重集中精力开发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处理,以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业务开发效率。而由于财务会计在企业外包服务工作中起着辅助作用,因而,在企业日常业务活动处理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对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的评估,然后,综合评估结果,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外包风险的具体表现分析入手。

关键词:

企业;财务;外包风险

一、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

1.外部环境风险

在当代企业可持续发展期间,财务会计外包工作的实施关系着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但就当前的现状来看,企业实践财务会计外包作业中,仍然存在着外部环境风险,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策法律环境风险,即由于财务会计外包工作属于新型业务,因此,国际政策、国内政策、法律健全程度尚未达到标准,同时,行业规则仍未健全,因而,在信息安全、合作关系、外包服务质量、服务商等问题协调过程中,缺乏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科学指导,就此加大了财务会计外包风险。第二,外包服务商风险,即在外包服务商选择过程中,如若服务商道德品质、信息沟通能力、经营失败风险应对能力等不符合财务会计外包工作要求,那么在与外包服务商签署合同后,风险发生概率将随之提升。第三,外包合同执行风险,即在财务会计外包情景下,如若外包企业工作态度消极或者敷衍了事,那么在同等条件下,即公司偿债能力、服务水平、负债情况、资金周转、收入来源等一致的基础上,外包企业工作效率和外包合同执行效果将落后于企业内部员工工作绩效,最终造成外包合同风险问题。

2.企业内部风险

在企业财务会计外包活动开展过程中内部风险问题的凸显亦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务会计外包服务质量,如,在财务会计外包工作践行过程中,工作流程、员工职位发展、职能分配等将随之发生变化,而基于会计等部门工作内容、运作方式等的变革,部分员工将产生不公平心理,且在面临失去工作的风险时,对财务会计外包工作持有反对态度,最终造成员工抵制风险的产生,限制外包服务水平。此外,在企业财务会计外包工作转移过程中对财务会计专业技能、内部知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部分企业缺乏岗前培训意识,同时,尚未提供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平台,继而促就财务会计在不了解会计相关制度和法则的基础上,无法适应财务会计外包运作环境,就此引发了人才危机。

二、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评价

1.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设计原则

在当前企业财务会计外包工作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企业内部风险、外部环境风险等问题,影响到了财务会计外包服务质量,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企业财务会计外包科学性、灵活性、合理性,应注重结合外包风险,制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评价结果,真实反映外包活动中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发生概率。而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应注重遵从科学性原则,即在指标体系构建时,应确保数据来源、处理方法、指标设置、指标处理等的科学性、标准性,以期真实反映企业财务会计外包活动风险概率,避免由评价结果误差所引起的经济损失。同时,在财务会计外包风险评价指标设计过程中亦应注重遵从可操作性原则,即指标的设计应实现对风险特征的描绘,且因子来自于实际,具备简捷性、易操作性,易计算等特点,就此真实反映风险问题,达到高效性风险评估效果。

(2)评估流程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主要是由外包服务商、员工抵制、外包合同所造成,因而,在财务会计外包风险实践评估过程中应注重设定四个评估环节,其一,是外部环境风险评估。其二,是企业内部风险评估。其三,是外包服务商风险评估。其四,是外包合同风险评估。而在外部环境风险评估期间,为了保障评估结果真实性、可靠性,可将其分为政策法律环境风险、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外包市场环境风险3个因素,就此实现对外部环境风险的真实判断。此外,在企业内部风险评估作业中,为了实现对外包风险问题的有效控制,应在风险评估时,由内部员工抵制、内部知识和专业技能、对外包服务商依赖程度、服务绩效监督效果等共同决定风险发生概率,对企业内部风险问题进行及时控制。同时,在外包服务商风险问题分析过程中,应注重综合服务商选择风险、服务商道德风险、信息沟通风险、服务商经营失败等风险评估结果,最终通过风险信息的真实反映,削弱由财务会计外包风险所造成的经济侵害。

2.评价模型构建

在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评价工作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建构评价模型,而在评价模型建构时,需导入“模糊集合”概念,即站在外部环境风险、企业内部风险、外包服务商风险、外包合同风险等角度,对有关数据和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运算评价结果,且真实反映风险发生概率,即模糊综合评价法需遵从建立评价因素集→确定评价集→评估和计算评价对象→构建评价矩阵→模糊综合→评价对象综合评价结果的评价流程,如,当财务会计外包风险用R来表示时,那么其因素集X可用X1、X2、X3、X4表示,继而待因素集{X1、X2、X3、X4}确定的基础上应参照财务会计外包风险等级评价标准,评估各个风险因素,然后,通过专家调查方式,建立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如,在X1外部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中,应由政策法律环境风险、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外包市场环境风险,即二级指标X5、X6、X7对单因素进行评价,且构建评价模型,最终真实反映风险评估结果。但在风险评估结果处理过程中,为了真实反映风险概率,需结合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判断风险评估信息,且选定数值最大者,编制风险应对措施,最终将风险水平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达到高质量财务会计外包状态。

3.案例分析

某房地产企业,成立于2002年,核心业务为房地产出租、房地产销售等,而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共有员工500人,其中,房地产销售人员共356人,而财务工作一直由6名专业财务人员负责,年收入可达到1.2亿元,但由于在财务审核过程中发现,公司内部仍然存在着房地产信息管理混乱、内部财务控制机制不健全、纳税申报出错等问题,因此,为了打造经济循环的运作环境,决定将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外包给外部财务公司,且拟定了财务会计活动外包合同。而在财务会计外包活动实践过程中,为了规避外包服务商、企业内部等所引起的风险问题,企业依据自身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特点,使用ERP软件重新规划了内部管理,且针对成本核算流程、财务工作岗位、财务工作职责等进行了界定。同时,该房地产企业内部为了进一步降低外包风险几率,采用了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风险评价手段,并在风险评价过程中,为了保证风险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由会计人员、管理人员、有关责任人等共同组成10人专家评审机构,对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评价环节进行监管,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评价、计算风险信息,最终经单因素评价信息统计、整理后发现,该企业隶属度最大值处于一般风险水平,因此,在外包服务商选择过程中,为了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于财务会计外包决策实施期间,针对外包需求、外包范围、外包预期收益等进行了明确界定,且在合格服务商选择的基础上,制定外包管理流程,最终在有章可循管理环境中,及时发现企业内部风险、外部环境风险等问题,对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三、结论

综上可知,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管理工作关系着企业经济水平,因此,为了保持企业财务资金的循环,满足企业发展条件,应注重在企业财务会计外包决策实施期间,做好风险评价工作,即确定评价目标、设计各项财务会计外包风险评价指标、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就此通过风险评估工作,真实反映企业财务会计外包工作现况,同时,对外包风险问题进行及时控制,打造良好的业务发展空间,并有效降低由外包风险所引起的经济损害。

作者:林畅 单位: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瑾.企业财务会计外包的风险防范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30(28):156-157.

[2]蔺雪娜.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分析及对策探讨[J].时代金融,2014,30(26):154+163.

[3]赵桂香.制造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防范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34(2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