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6篇)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6篇)

第一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优化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逐渐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征,特别是在新课改大背景下,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但课堂教学制约因素依然存在,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这也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制约瓶颈问题。教师面对现代课堂教学诸多制衡因素时,如何给出应对措施,顺利克服课堂教学困难,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质,已经成为语文教师需要直面的重要课题。模式束缚是语文课堂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打破思维,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语用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优化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打破模式束缚,凸显学习主体意识

语文课堂教学有自身规律和特点,但教学模式好像无处不在,从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到现代教学的“满堂问”,都是多种教学模式的制约结果。课堂教学模式有其先进性,教师课堂教学中加以借鉴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课堂教学呈现动态特征,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是万能的,绝对不能适用所有课堂教学。如果教师缺少甄别意识,随意接受固守教学模式,很容易落入“模式陷阱”之中。因此,教师在具体操作课堂教学时,要关注课堂教学实用性,只有实用的才会有实效性。正所谓“教无定法”,教师要对教法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针对教学需要设计教法,这样才能提高适用性。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并没有按照惯例进行作者作品简介,而是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情况对作者进行讨论解读。教师用“你眼中的朱自清”为话题发动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对作者进行探究式学习认知。在对文本展开朗读训练时,教师并没有给出具体要求,而是让学生说说朗读这篇文本需要掌握哪些技巧方法。以往的课文解读,大多是老师根据教学参考书的分析,直接把老师的解读传递给学生,直接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老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理解,发表了个性观点。教师随即播放配乐朗读音频材料,让学生体会朗读技巧把握。在学生展开朗读展示时,教师对朗读形式进行针对性改革,用群读、个体读结合的方式,大大提升了课堂朗读效应,操作效果显著。朱自清的《春》堪称名家名篇,大家对其耳熟能详,教师让学生先行展开学习活动,打破了教学模式的束缚,凸显了学生学习主体意识。这无疑是一种教学新尝试,值得探究和推广。

二、优化教材解读,提升听说读写品质

教师对文本展开个性化解读,对提升课堂教学效度有重要帮助。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教师对教材解读大多借助教辅材料,教参怎么说教师就怎么讲,不敢对教材展开取舍,也不敢对教材形成个性解读。这势必要局限教师教学思维,同时也给学生展开个性学习制造障碍。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教材观念需要更新,要着眼教学目标,整合教材资源,根据学生实际需要优化是个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塑造高尚品德为目标,对教材展开多层次多视角优化整合,学会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吃透教材,还要活用教材。特别要针对学生听、说、读、写训练点展开教学设计。这样才能解放课堂教学思维,形成横向、纵向认知链接。《夸父逐日》是文言文,由于学生手中有相关教辅资料,展开自主学习是完全可能的。教师并没有进行逐句逐字地翻译讲解,而是设计了一组探究题目:小组内展开朗读竞赛,评选出朗读冠军;口头翻译课文给同桌听;发挥想象力,给故事加上一段续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中,教师跟进指导督促。在小组朗读竞赛中,学习气氛热烈,教师参与其中指导。口头翻译时,教师参与旁听,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给出纠正。朗读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有利于熟读课文。学生更喜欢发挥想象给故事一个合理的续集,很多学生一改悲壮的结局,让夸父能够感知到万物在身体中的成长,体会他自己创造世界的快乐。在续写故事时,教师整理了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教师没有对文本展开深入解读,而是将解读权放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朗读、翻译、续写等,对文本展开自主学习,在这些个性化设计中,突出了学生听说读写训练,对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质产生重要影响。

三、创新合作形式,促生教学互动价值

新课改倡导合作学习,大多数教师对合作学习也情有独钟,无论什么课型,几乎都能够寻觅到合作学习的踪影,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合作学习的确是教学改革新意识,如何合理应用这一教学资源,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合作学习并非只有小组讨论一种形式,教师要对合作学习展开深入探究,合理进行分组、明确小组分工、设计多种活动形式、展开针对性引导,从不同角度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积极性,促生课堂教学互动价值。互动可以是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可以是优化合作,整合集体智慧,实现整体进步。合作学习形式可以灵活设计,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参与新鲜感。在学习《天鹅的故事》时,教师给学习小组分配了任务:深入研讨课文之后,小组成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负责有感情朗读,一部分创设课文背景动作造型,进行课堂演绎。学生听说要设计造型动作,都显得极为兴奋,小组合作学习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负责朗读的学生找来课文音频,有感情地练习朗读;负责造型动作的学生像“导演”一样认真对待。这种互动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做到集思广益,提升互动价值。课堂展示时,不管是参与演绎的还是观看的,大家都非常投入,课堂内学习呈现活跃性。教师让学生将朗读和造型演绎结合起来,打破了合作学习固有模式,给课堂教学带来新创意。学生参与热情被点燃,合作学习实现了自然升级。

作者:王艳琴 单位:酒泉市第二中 学

第二篇:中学语文课堂课本剧应用

摘要

标准化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量重复的操练阻碍了学生的智力开发,导致大批学生心灵荒漠化。将课本剧引入中学语文课堂,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

课本剧;中学语文课堂;语文素养

语文拥有深厚的人文,多彩的语言,细腻的情感,深刻的哲理,它如空气般伴随着我们生活。作为语文教师,想必都迫切希望能用语文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可是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这么多年,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局面:一堂课下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总是不太深刻,对文中出现的语言不会加以运用,问及学生语文学习的体验时,大多数学生说不清,道不明。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一遇到语文知识技能迁移的实际应用常常束手无策。或许是标准化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量重复的操练阻碍了学生的智力开发,导致大批学生心灵荒漠化。因此,激活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与“高耗低效”说再见,成为语文教师的共同心愿。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偶然发现课本剧的表演有效提升了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让语文课堂“活”了起来。

一、课本剧激活中学语文课堂

课本剧就是以课文故事情节作为依据进行再创造,用戏剧方式表达文章主题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具有浓郁的趣味性、艺术性、创造性。可见,将其引入语文课堂,对提高课堂效率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巧用课本剧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曾记得每当遇到枯燥的文言文和篇幅较长的课文时,铺陈讲述知识要点,讲个三五遍,学生依旧把握不到位,一节课下来老师与学生均疲惫不堪。某日在教授《孙权劝学》时,只不过有意安排了一个短剧,学生通过几分钟的即兴表演就把孙权、吕蒙、鲁肃的形象演绎了出来,而后要求学生概括人物形象及文章中心时就发现容易了许多。课本剧情景再现的好方法,让语文课堂既轻松又高效。又如,在《孔乙己》的教学中,当堂让学生表演了一下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时的情态,学生就能立刻解读出当时孔乙己的窘况。由此可见,课本剧的情景再现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倘若能巧妙抓住教材中可表演的成分,给学生创造机会,定能激活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我觉得有必要让课本剧走进语文课堂。

二、课本剧走进中学语文课堂

语文学习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学生语文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是老师传授就能获取的,更要靠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积累。学生在课本剧自导自演的过程中不仅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为了让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切实发挥作用,老师需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从编撰、排演、品评三方面入手。

(一)课本剧编撰

在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可以用来演绎课本情景剧,但需要先将其改编成剧本。语文老师可在课前准备时,先对剧本的文学样式稍作点拨或给出模板,指导学生把作品中描述性的语言、人物内心的感受等描写转化成人物的对白和舞台说明。如课文《巨人和孩子》,要将其改编成情景剧,老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从巨人的变化着手,设计出“生气的巨人”、“被感化的巨人”、“转变后的巨人”三个不同阶段的巨人形象,再加以想象,创作出人物之间的对白。在课本剧编撰的过程中,就会惊喜地发现学生对人物的熟识程度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也提升了一个层面,不仅如此,部分学生甚至能注意到一些小细节,如背景、道具、服装的设置和安排,并做好编排。

(二)课本剧的排演

课本剧是一种立体而直观的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课本剧的表演,可以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互助学习中得到能力提升。课堂教学中,老师可创设一个合适的表演情境,让学生进行排演。如《范进中举》一课,可安排学生排演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及胡屠户治疯的相关情节。排演时,学生着力表现胡屠户前后态度的差别,即夸张的语言、动作表演,把胡屠户俗不可耐的市侩嘴脸活脱脱地展现出来;而对于范进喜极而疯,学生则紧紧抓住“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等外貌及语言来表现。在排演过程中,学生能够走进文本感受人物的命运、行为和情绪,进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文本进行再解读。

(三)课本剧的品评

不管是充分准备后的排演,还是课堂上的即兴表演,若能及时给参演学生予以肯定,或给个“最佳表演奖”、“最佳创作奖”等奖励,定能点燃学生表演的热情,激发班级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肯定之余,老师还可让学生讨论、评论编排的得与失。评价时可以根据剧本的改编是否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细节处理是否得当,语言编写是否精彩,演出是否到位等方面进行。通过多元评价机制,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探究的良好习惯。实践发现: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利用课文进行课本剧创作与表演,能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原有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延伸。通过课本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发现课本剧的表演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所以说,课本剧融入中学语文课堂,可以很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目的。将课本剧安排在课前,可渲染气氛;安排在课中,可给学生感性的认识,并为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及主题服务;安排在课后,则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此,愿课本剧能成为中学语文课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作者:孙雅玲 单位:福建省晋江松熹中学

参考文献

[1]刘敏.课本剧辅助教学的探究与实践[D].漳州:福建闽南师范大学,2013.

[2]杨利.中学语文课本剧教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第三篇:中学语文动态课堂教学策略

摘要

中学语文课堂动态教学有效性成为语文教学的热点话题。结合教学案例,拟从备课、授课、课堂活动等加以分析,教师需要做到准确把握教材,做好教学设计,留给学生思维空间;充分考虑“学情”,结合学生需求传授问题;把握教学契机,适时诱导深入教学;多维设计问题,让教学环环相扣;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要力求灵活有效,构建一种生态教学。

关键词

中学语文;动态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学科教学应有的动态性无法有效开展,加上许多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综合研究不足,不少语文教师常常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出现了“重教轻学”“重知识传授轻过程体验”的教学弊端。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语文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呢?[1]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从备课、授课、课堂活动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做好课堂教学设计,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

教学是动态生成的,但可以预约精彩。教师需要理会课标理念,深挖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材。对教材的处理做到干净利落,或高屋建瓴,或抽丝剥茧。既要环环相扣,又不宜面面俱到,过于详细化。因此,好的教学设计,应该只是教学大致流程的一种体现,对教学内容做概要性的预设,对教学形式的预设要具备模糊性,对课堂结构不做确定性预设,充分考虑到教学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随时准备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随机做出调整,让教学预设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自由度。在这种教学设计框架下教学,教师才能保持一种宽阔的思路和开放的观念,更容易吸纳学生的新思维、新思想,随着教学情境的变化,随时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互生新知。例如,《小狗包弟》一文的教学,由于时代的变化,学生要认识“”给人们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领悟作者深刻的自省思想和真挚的情感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笔者选择了围绕问题展开教学对话的方式,让学生讨论:①读了本文你是否内心受到震撼?为什么而震撼?②开头一段似乎与本文无关,能否去掉?如果不写把包弟送上解剖台,而写把它寄养到乡下,好不好?为什么?③读了本文你对、对作者有了哪些认识?④根据本文主旨揣摩插图的意义,如果让你配一幅插图,你怎样配?这几个问题都没有确定的答案,只是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发现,进而逐层深入,探究作品的主题,让学生与作家内心灵魂进行对话。

二、充分考虑教学的“学情”,关注学生的需求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因此,教学立足于教与学的真实状态和复杂关系,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应做到心中有学生,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从学生角度想想哪些知识是其真正需要的,从教师角度考虑如何让孩子能接受这些知识。语文课堂需要一种动态生成教学内容,不可为了教学而教学,有的东西即使很简单,但只要是你眼前的这些学生所缺少的,今后对他们有用的,就不能忽略不讲。例如,学习夏衍的《包身工》,对于文章所报道事实的理解并无多大的难度,但不少学生在修辞这一关犯难了,从而暴露了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缺陷,针对课上发现的这一情况,笔者介绍了与本文有关的几种修辞知识。这时,教师如果不做这方面的工作,不少学生的这种缺漏将一直存在。同样的,有的知识虽然与考试无多大关系,却是学生渴望了解的,教师也必须不厌其烦地解答。例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许多学生在了解了作品的概况、金陵十二钗中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后,对在课文中还未出场的另一女主角薛宝钗心存期待。这时候就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向学生介绍薛宝钗的出场及相关典型情节。如果此时我们只是简单的说一句“回去自己学习吧!”,当学生听到这样的话语,其兴趣必然会荡然无存。教师不妨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欲望适时调整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

三、把握课堂教学中的契机,催生新的生长点

语文课堂动态教学是在师生、生生、生本之间多元的碰撞解读交流中形成的,基于学生个体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整个语文教学呈现一种动态性,总会不断地产生新的教学生长点。教师要善于把握契机,用自己的教学智慧,适时加以引导,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前,笔者让学生课外观看《文人百年——徐志摩》的视频材料,课堂上介绍作者的时候,我发现学生更关注的是徐志摩的情感历程,于是我便从徐志摩追求情感完美的角度入手,延伸到探讨徐志摩对诗歌的唯美风格的追求,让学生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三方面对《再别康桥》进行鉴赏,这样鉴赏本诗艺术手法这一教学的重难点便突显出来,徐志摩在艺术上的风格也就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来了。此时,教师要做一个敏锐的倾听者和发现者,抓住课堂教学上的任何一个契机,把这些“偶发事件”的价值放大,使学生的动态生成资源成为课堂新生长点。

四、根据学生课堂反应,适时降低问题的难度

问题往往是敲开课堂上师生、生本之间对话的钥匙。如果设计的问题学生难以解答,课堂教学就难以推进。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反应,适当地降低问题难度,把问题分解为一连串的小问题,前一个问题成为解决后一个问题的起点,形成问题链,直至水到渠成地解决最后的问题。例如,《项羽之死》对项羽形象的分析是个难点,也是个重点,如果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去分析人物,抽象性较强,学生难以回答。笔者针对文中项羽的一言一行,分别进行了提问,如“东城快战”一节,笔者就提出四个问题:田父骗项羽,这是一个偶然事件吗?项羽此时面临着怎样的处境?此时项羽对部下说了一大段话,你从中看出了项羽怎样的性格?“愿为诸君快战”改为“决战”如何?这四个问题具体可感,一步步推进,引领学生联系当时军事形势分析项羽心理,结果学生轻松地把握到项羽的性格。

五、针对课堂活动设计,体现教学的灵活有效

新课程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它是建立在尊重基础之上的合作互动关系。为了达到这种师生教学合作互动关系的目的,很多老师已经打破讲坛局限,主动与学生融为一体,但也有的教师片面追求课堂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在课堂教学里经常采用了大量的游戏、比赛或小组学习等华而不实的活动。这种看似气氛热烈,其实不少教学活动的设计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大理想。那么,怎样的课堂活动设计才是合理有效的呢?笔者觉得,课堂活动的设计至少得符合三方面的原则,即要有针对性、合作性、时间性。一个活动的安排要切合学生的水平,有交流的可能,要留给学生足够思考和交流的时间,才能行之有效。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一文时,笔者设计一个活动,为各幅秋景拟几个字数、句式相同的小标题,要求意境优美并说出理由。此题因为有了条件的限制,在难度上比仅仅只是拟小标题要提高些,符合班级学生的概括水平,时间设定为三分钟,相当于考试时作答的时间,加上将讨论的结果以调板的形式展现,学生们可以在多个答案的对比中提高鉴赏能力,好的小标题就直接作为参考答案,这样参与的同学成就感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也就增大了。

六、小结

基于语言文字以及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等,成就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必然要呈现一种动态课堂的学习状态。文章从备课、授课、教学活动等多个层面探讨如何构建动态课程的生成策略,期待更多教师探讨当今应试教育下语文教学的动态课堂研究。教师在教研路上难免会多走一些弯路。笔者想用词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与大家共勉。

作者:李冬梅 单位:仙游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徐光华.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中国民族教育,2010(6).

[2]张维岩.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学理论,2012(21).

[3]薛玉洁.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5).

第四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思维场构建

所谓思维场,是指在特别情境下人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意识环境系统。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诱导、多媒体介入,促使学生新旧知识对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思维,提升课堂教学互动频度,形成个性化思维品质。学生内质环境包括经验、知识、思维方式等因素,外部环境包括多种问题信息的刺激,一旦外部因素和学生内部因素形成落差,自然能够启动学生思维,思维场顺利建立。

一、问题诱导,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是教学常态表现。新课改大背景下,课堂教学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对传统教学模式形成重要冲击。特别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等现象越来越少了,对教师设问也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在课堂问题设计时,需要对教材学习内容展开教情调查,还要对学生学习实际进行学情调研,这样才能针对教学实际需要给出含金量更高的教学问题。课堂教学问题要精炼、有灵活性,还要抓住关键投放时机。特别要观照学生思维认知特征,学生有探究兴趣、与学生生活经验接轨、学生普遍关注焦点,这都是问题设计需要考量的方面。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吸收学生参与教学问题的设计,改变课堂问题操作形式,形成重要思维场构建契机。在学习《天上的街市》时,教师先让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然后设计思考问题: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首诗歌的?作者描绘的故事是美丽的,他写作用意是什么呢?从星星想到街灯,从街灯想到街市,从街市想到牛郎织女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背诵这首诗歌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你喜欢诗句中哪个段落?做具体赏析。学生根据教师设计问题展开积极学习讨论。教师设计的问题带有很强的诱导性,学生需要调动思维才能介入问题核心。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学习思维始终处于高品位运行状态,这说明教师问题设计是成功的。教师设计问题要有梯度性,还要有兴趣性,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二、媒体介入,提升课堂互动频度

多媒体已经对课堂教学实现了全覆盖,给教师提供了更多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展示功能和网络功能,能够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直观化展示机会。特别是多媒体声光电信息技术创设的信息冲击力,也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学习思维,为课堂教学思维场构建提供重要动力支持。多彩的图片、精美的动画、生动的视频、丰富的文字等材料信息,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触,学生思维顺利启动,课堂教学自然进入到良性发展轨道。多媒体的深度介入,也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条件,多媒体投放问题、课堂训练、问题答案、分析思路等,都可以诱发学生思维参与主动性,增强课堂教学维度。多媒体介入课堂教学要注意适合度的问题,教师要重视多媒体应用,但又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在学习《蜘蛛》时,教师设计多媒体课件,首先展示学习目标,然后投放预习检查题目,给出初读感知思考问题,并进行学法指导,利用大屏幕投放指导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在具体阅读学习中体会学法应用。为提升课堂学习气氛,教师播放有关蜘蛛的视频片段,学生观看蜘蛛结网、捕捉苍蝇过程,不仅从中学习到科学知识,还对课堂内涵展开深度了解。多媒体增强了文本学习的直观性,学生学习思维被顺利激活,课堂教学呈现活跃性,教学品质自然是大幅度提升。教师引入多媒体教学,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兴趣取向,一旦发现学生出现了审美疲劳,就要立即做出相应调整。这样才能提升多媒体思维启动效果。

三、认知衔接,形成个性思维品质

学生语文学习认知呈现多元性、多向性,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生活维度开发,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了解生活,促使学生语文新旧知识的有效对接。这对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品质有重要帮助。语文知识具有工具性特征,也是其他各个学科学习基础。生活中语文知识应用更是极为广泛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进行语文认知多元链接,不仅能够激活学生学习思维场,还能够促使学生形成重要语文素质和能力。《窃读记》教学时,教师这样进行课堂导入:“你去过书店吗?你有没有看了半天书却没有买书的经历呢?不买书而看书,这是不是有‘偷窃’嫌疑呢?”学生对这些问题具有真切经历,自然有话可说。有学生认为:到书店看书不买书不算偷窃行为,因为买其他东西也要货比三家,看看有什么不妥?也有学生说:到书店看书是学习行为,应该是光荣的,书店老板都欢迎我们去看书,何来偷盗之嫌呢?从学生认知来看,学生对去书店看书有相同观点,认为到书店看书是值得提倡的学习精神。教师并没有对此进行评价,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看看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个事情的。学生思维已经启动,为课堂学习创造良好条件,教师让学生深入阅读文本,自然会形成个性学习认知。语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思维方法众多,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做出明智选择。初中学生有一定思维认知,教师要巧妙设置悬疑问题,利用问题宽度激活学生思维场。多媒体介入课堂教学,给教师施教带来更多选项。教师利用多媒体的灵动性与直观性,对学生思维形成正面刺激,帮助学生实现认知有效衔接。

作者:东碧文 单位:酒泉市第二中学

第五篇:中学语文课堂情感教育研究

摘要

情感教育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用以增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这要求教师必须要有亲和力,课堂必须要有激情,还要以学生为中心,特别是要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

课堂教学;语文;情感;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变革。新课程改革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课程目标的重要部分。情感就是人们内心对客观事物是不是符合自己的需要、希望和观点而产生的感觉和反应。情感目标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再通过情感教育,使学生懂得爱师长、爱父母、爱同学、爱周围的人,最终发展为爱社会、爱祖国。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它为新课改增添了新的活力,能更好地帮我们实现不仅教书更要育人的教学构想。

一、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要有亲和力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在教导学生如何学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因为心态的健康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用贴近学生的语言去教学,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比如,去年参加了市教科院组织的送课下乡活动,听了其中一位老师的一节《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示范课后,感触颇多。《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一首词,而学生对于古诗文总是有着天然的畏难情绪。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作品的思想主旨与情感意蕴,这位老师以网络上年轻人常用的热词“男神”“女神”,来了一番开场白。她先是请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所崇拜的男神或女神,再引出自己的“男神”苏轼。老师竟然也有自己崇拜的男神?学生好奇心一下子被勾起来了。通过这一番导入,瞬间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陌生感顿减,学生像被打开了话匣子,立即兴奋起来。学生在分组讨论时,气氛欢畅,思维活跃,整堂课教学非常顺利。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被激发出了兴趣,为学生创设了一定的情景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为接下来顺利完成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说,教师的亲和力会直接影响每一个学生的心态。

二、情感教育还要求课堂要有激情

语文教学是一种情感的教学,语文课堂不能满足于课堂上教学中规中距地讲,学生鸦雀无声的听,其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双方情感共鸣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中激情运用与否,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梁实秋先生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中曾这样介绍,我国近代风云人物梁启超先生不仅名扬天下,而且讲课令人称绝,他讲到要紧处,便成为表演,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讲到悲伤处竟痛哭流涕。这样的讲课出神入化,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是一种艺术享受,而同是大师级的著名散文家周作人,在讲台上的表现却不敢让人恭维,显得呆板,缺乏风神,经常在讲台上低头伏案,细声细气,照本宣科,即使坐在前排的学生也听不太清楚。学生往往是慕名而来,失望而去,究其原因,不是梁先生的学问比周先生高,而是梁先生的激情,让他的课堂魅力四射。由此可见,一个成功的语文课堂应该自始至终洋溢着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轻松氛围,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的陶醉,在充满激情的语文学习中,学生自然会积极性高涨,精神饱满,兴趣浓厚,听得过瘾,学得起劲,学习目标也就会落到实处,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三、情感教育一定要关注困难学生的学习

苏联的一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因此,关注困难学生的学习是教师需要重视的重要课题。在一个班级中,成绩好的学生思维活跃,讨论问题就比较积极主动,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基础差,知识面窄,耐挫折能力相对差,缺乏对学习的信心和热情,既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压力大,心态较脆弱,学习意志力和自控自理能力较差。这就要求老师对课堂应该具有可控性和均衡性。在组织引导大部分学生进行讨论探究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困难学生群体的学习和心理状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让这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情感。

总而言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化是多种教学方法的最佳组合。所以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在课堂上把握时机,注重感情投入,加强对学生的心态调控,善于捕捉学生思想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认真思考问题,积极探究问题,保证课堂气氛的和谐;以引人入胜的教学语言和独特的教学方法,积极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情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傅婧 单位: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

参考文献:

乔莉芳.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第六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摘要:

预设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建立有效性课堂的一个重要理念,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存在预设不足、过度预设的问题、课堂生成发展难以把握,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语文教学预设;问题

课前预设是教学活动进行的蓝本,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就是预测与设计。指通过课前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效果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预测与设计,以保证课堂的有效性。中学语文学科教育,是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和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终生学习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精心预设形成一堂有效、灵动的语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它遵循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指引下的预设要求教师重视人文性,教师在灵活运用教材的同时还要找到驾驭课堂的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学生和教师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师生共同探讨研究,丰富的过程。其次,它遵循了构建理想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

孔子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教学活动场所;是宣扬人文思想,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平台;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全面教育的活动。再次,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好的学习习惯。传统的语文教学更强调“教”的作用,从而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精心预设的语文理想课堂应该突破以往的“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多思考,着力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过:“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特征。”[1]这样的课堂让学生长智慧的同时还让学生在课堂生成的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学习模式,这能激发他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孩子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目前,在中学语文课堂中,预设并没有很好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预设依然只是教师眼中的写教案,随之再付诸于实践的“填鸭式”教学,新课程所提倡的“复杂多维的课程”也被教师断章取义为“课前准备———复习旧课———教案灌输———布置作业”的简单流程,整节课看似被安排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质上忽视了学生的“学”,学生的主体性很难体现,他们几乎没有思考的空间,只是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地回答些早已预设好的简单问题,被动地接受一个个现成的标准答案。就算在课堂提出疑问,要么被教师一笔带过而不做深究,要么直接忽略。本就处在培养多维的青少年的孩子,如同“被捆了翅膀的鸽子”,难以展翅飞翔,使他们觉得语文课的枯燥乏味,更甚者认为语文课就是他们的休养生息课,打击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经过我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调查研究,预设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预设不足。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课前预设是实际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预设是教师展开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是成功教学的基础。教材作为教学的现实教具,它是教学的“引子”,在新课程中,教材不再被当做一个孤立的整体,而是有效的“课程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些教师错误地理解了教材,他们认为文本只是信息的集合体,预设了大量偏离文本的内容。部分教师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大量资料,从而脱离了文本内容,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例如在高一级语文必修3的《动物游戏之谜》一文时,为了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安排学生搜集自己孩童时代所玩过的游戏,在课堂上教师用了大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有关人类孩童之时的游戏,但只用了短短的时间探讨“动物”游戏,更甚者没有引导学生从文本中体会到最后它还是一个谜的韵味。学生在本课文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只是一个信息拼盘,而不是阅读体验。这种简单的“预设”,教师只是一味的把问题抛给学生,既没有研究教材的文本内容,也没有理会学生的课堂感受。严重背离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2]。这样的课堂不利于正确引导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构建及学生对文本的整体认识,更重要的是束缚了师生的创新思维、探究欲望。

第二,过度预设。语文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吸引学生,而且同时还要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解读文本,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然后通过课堂实践,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精心的预设体现了教师对文本和学生的责任感,但是,岂不知?这样精心的设计造成了学生思维与想象的桎梏,使他们循规蹈矩地跟着教师的思路,没有自己对于文本的感悟和理解,看似“环环相扣”的课堂,其实只是老师个人的精彩“表演”,上课成了死教硬灌、执行教案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显得刻板、死气沉沉。殊不知“学生的‘旁逸斜出’和‘离经叛道’等教学意外充满着不可预知的附加价值和有意义的衍生物,是教学活动得以提高和升华的生长点和脚手架”[2]。

预设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前提,它不仅是一种教育的科学,更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对于“预设不足和过度预设”的问题稍加关注,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新课标的要求,构建理想课堂,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乐于质疑、积极探索的精神。

作者:魏引弟 单位:天水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教师之友,2004,(1).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2001.

[3]朱文辉.遮蔽与澄明:有效教学的生成性意蕴.全球教育展望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