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议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议

摘要:

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阅读教学,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语文教学提高质量的突破口。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的训练逐渐形成的。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主观阅读,要学生直面作品,用自己的眼睛去触及,用自己的心灵去品味。因此,在阅读时,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语文教师重在引领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探索问题,读出有个性的新颖见解。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阅读教学,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语文教学提高质量的突破口。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的训练而逐渐形成的。新课标在阅读方面对初中学生也提出如下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此目标下,广大中学语文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进行多方面研究,取得较大成果,当然,还存在一些教学上的不足。我根据十几年来的中学语文教学经验,在此谈谈对阅读教学的看法。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主观阅读,要学生直面作品,用自己的眼睛去触及,用自己的心灵去品味。因此,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语文教师重在引领学生充分地阅读文本,探索问题,读出有个性的新颖的见解。

一、充分阅读

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阅读是一种心力的活动,是收集与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靠灌输和机械训练是难以实现的。况且,许多阅读文本在语言上是“美丽而复杂的”,正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所说:“有的文本语言如清流,描物写态,细腻动人,脉脉含情;有的如惊雷,议论风生,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有的如平沙,质朴无华,平淡实在,耐人寻味;有的如红叶,娇艳华美,色彩斑斓,灿烂迷人……”但是汉语言又是最具朦胧、模糊且多义性的特点。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说:“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朦胧、模糊,它的涵盖面几乎无边无际,暗示性几乎无际无涯。”所以,学生必须是真正的阅读主体,教师只能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要提高阅读质量,就必须在时间上给予充分阅读的保证,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诵读文本。在平时教学中,常有一些教师在导入新课之后,让学生朗读课文,但往往在学生没有读熟时,就匆忙抛出准备好的一个个问题追问学生。殊不知,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文章,就要学生探讨问题,只会让学生犹如雾里看花,隔靴搔痒,是不利于阅读的。面对一个新的文本,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裕的阅读时间,让他们有滋有味地读,对材料整体理解,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效阅读分析。例如,我在教学周国平的散文《家》时,在导入之后,用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吟咏朗诵,然后用十五分钟时间让学生阅读批注,反复揣摩,品味、欣赏,最后组织交流,这样的交流可谓有源之水,水到渠成。学生有备而来,自然是侃侃而谈,左右逢源,二十五分钟的充分阅读换来了一节高效的语文课。

二、探寻问题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学习不思考会迷惘无知。上世纪60年代,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多动脑,学生自己动脑筋,得到的东西格外深刻,光听老师讲,自己不思考,得到的东西就不深刻。”当今社会,信息多,知识层出不穷,学生在阅读中,如果不学会动脑筋求知,不学会发现问题,探寻疑难,那么,在求知的基本能力方面就会有极大缺陷,对于日后适应社会,长足发展,就形成了很大制约。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能力与质疑能力。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的开始,学的初端。要学得知识,就要会思考,而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疑问,则是思考的开端。在阅读中,学生是学习主体,问题应主要来自学生,让学生思考、探寻出来,而不是由教师事先设计好。面对一篇新的课文,教师不宜过多地居间聒噪,喋喋不休,而重在引导学生把它看做“活的生命体”,尽情地诵读、玩味、揣摩,与作者进行思想的碰撞,读出一个个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做一定的指导工作。

(一)课前认真预习,自习课文。

学生初步自学课文时,应做到通读全文,看注释,看文前文后编者的导读和设计的思考问题与练习,查阅字典、词典,有条件的可在网上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及作品信息。边读边做记号。圈、点、批、画,有特定看法。在三看一查一记的基础上,就会发现学习中不清楚、不了解、不能解答的问题。

(二)密切联系生活思考。

任何体裁的文章都是写生活,反映生活,有些是直接反映,有些是间接反映。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思考、咀嚼,就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乃至寓意深远的问题。

(三)充分运用个人的知识储存。

经过多年学习,每个学生头脑里都有知识库。不用时,束之高阁,常用,使其运转,就能产生价值与效益。在学习时,引导学生勇于探寻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就能辨异,就能拓展,就能让学习充满活力。如我在教学《白杨礼赞》时,有学生就发现一个问题:茅盾先生竭力赞美白杨树,说白杨树怎么怎么好,而楠木怎么怎么不好,可他却认为白杨树是不成才的,楠木则是贵重的木材。接着,他摆出论据作为支撑,“我见过白杨树,它长得并不好看,而大作家屠格涅夫在《猎人笔记》中也说道,白杨树的叶子硬得像金属,枝条也不美。为什么茅盾先生要极力表现白杨树的形态美,极力赞美白杨树呢?”他不仅提出问题,还摆出观点、论据,这就是求知,这才是真正的阅读,运用自己的生活常识和书本知识,发现问题,执著地寻求令他信服的解答。总之,学生独立阅读,有所发现,并勇于探寻问题,把一个个问号装进脑子里,有助于阅读的深入,最终强化阅读效果。

三、个性理解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应该伴随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但长期以来,阅读教学重视和推行统一的标准,忽略也不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看法、独特体会,直至推行新课改以来,个性阅读、个性理解,才不断得到重视、提倡。特别是这几年的中考《考纲》都特别强调: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是新课标“以人为本”课程观的表现。人与人之间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各人的知识、性格、兴趣、社会背景、阅读目的不同,就会产生对作品内涵理解的差异,对同一做出不同的审美评价。就如鲁迅所说的:“不同读者,对于《红楼梦》这同一作品就有不同的阅读发现:经学者看见《易》,道学者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新课标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理解。以往的考试方式多是将赏析设计成选择题,这实际上违背欣赏的本义,现在则多立足于让大家用言语表达主观感受,也就是提倡个性的理解。基于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绝不能把对文章的理解简单设计成一个个问题让学生往圈套里钻,抛出一个个标准的答案束缚学生思维,应鼓励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阅读内容作出个性反应。就如在完成课外阅读《书与我》(现代作家朱苏进著)时,有一位学生阅读完后,就针对文中“要抵抗好书:一本好书也能使你产生巨大的沮丧,因为那部书似乎已将人生精妙之处一网打尽……使你这辈子无论多么努力,也仿佛在拾人余唾……”提出质疑,他认为并不是每个人在好书面前都会“沮丧”,至少他不会,而且他也急需要有好书的导引。对他的这种个性化理解,我当场就给予积极肯定和表扬,以此激励其他同学在阅读中生成带有个性色彩的思想和见解。

四、总结

总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环节,它对于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探索更多更好的阅读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这样学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

作者:黄小琴 单位:漳州市龙文区龙文中学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教育文集.

[2]张磊.探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现代教学科学.普教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