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质中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职业素质中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一、中职语文教学和职业素质的相关性

1.何为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一种思想品质,是指劳动者身体和心理通过教育、培养、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职业素养,是劳动者适应社会职业的一种能力体现。主要特征有整体性、内在性、职业性等,内容主要包括文化涵养素质、思想和道德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技术能力素质等。因此,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具有多样化。

2.语文教学对中职学生职业素质形成的作用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第一,在语文课堂上对理论文化知识的教学,可以加强学生文化素质能力的培养;第二,对思想道德理论的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道德素质的培养;第三,对口语、阅读、写作的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业务素质的培养;第四,对各个典型形象和典型人物的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对职业素质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条件

1.对中职语文的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定位

新课标改革,将语文教学从原本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变成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共同学习。因此,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而言,既要注重语文教学的共同特性,又要依照中职语文教学的独立个性。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不用考虑升学率的要求,这点从根本上改变了老师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同时为中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有利条件。设计目标为: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培养以学生为核心主体的观念,让其具备灵活性和创造性特点。

2.正确认识教学对象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正确认识、充分了解每个中职学生的专业水平、素质能力和学习能力,依据个体差异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增强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应从以下方面了解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第一,分析学生学习特点;第二,分析学生心理特点;第三,掌握学生个体差异;第四,了解学生整体水平。

3.对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排编

教学是学生学习的载体,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高文化素养,学习各类文化知识,提高整体能力。从目前情况来看,中职语文教科书选择范围较窄,不能满足时代需要,缺乏时代特色,不符合新时期对中职语文教学的要求。而且,在中职院校课程中,对语文课时的安排较少。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语文教科书的重编。

三、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

1.加强中职学生的汉字认识量,打好发展基础

改革后的新课标显示,识字、积累汉字的认识量是学习和阅读的基础。只有拥有一定的汉字量才能读懂书,表达出自己的准确思想。例如,在郑州市某中职院校,就要求中职学生必须认识、熟读3500个汉字,并且要正确书写、了解其含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中职学生距达到这一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识字、写字的多少直接影响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应大力加强对汉字量的教学。

2.改进中职学生的阅读教学,提升职业素质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只是单纯讲解课本理论知识,无法满足社会对学生的需求。自新课标改革以来,老师和学生共同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例如,通过阅读可以认识世界,提升自己的审美观,搜集所需资料,扩散发展思维等等。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应改革创新传统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合理利用阅读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看待事物的品味,提高对事物的思考和评价能力等。这些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目标,是中职学生培养职业素质的关键。3.改进中职学生的写作教学,提升职业素质根据社会对中职学生的素质要求来看,传统写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应用写作,时刻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将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实践经验相结合,积极指导学生写作,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四、总结

教学必须以中职学生的整体专业能力为载体,科学合理地为职业院校专业教育服务,以语文理论文化知识、专业能力的合理运用为教学手段,引导中职学生学好文化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为中职院校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打下坚实基础。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必须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因此,在进行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其他领域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梁晶晶 单位:重庆市轻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