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内涵探索

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内涵探索

[摘要]

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选择。全面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行动纲领,坚持“创新”发展,激发职业教育供给活力;坚持“协调”发展,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坚持“绿色”发展,尊重职业教育运行规律;坚持“开放”发展,拓展职业教育资源的供给空间;坚持“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同时,要切实将提升职业教育的供给质量和效率作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根本目标,不断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从“封闭”向“开放”转型,探索全方位、开放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基,促进职业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双向对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创新职业教育评估体系;以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为导向,保障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

[关键词]

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供给活力;供给结构;供给空间

供给侧改革是党和国家在经济新常态下所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内生动力,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重塑企业提质增效的新动能、激发经济增长潜力和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供给侧改革涉及范围广泛、内涵丰富,除经济领域外,还涉及教育、文化、制度等领域内的改革。其中,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与经济领域内的供给侧改革紧密相关,其承担着向经济发展转型供应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型劳动者的现实责任,并且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产业变革、技术升级、创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开展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以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发展,应对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做出科学界定,明确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理念导向和政策方向,以推动职业教育的稳步健康发展。

一、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改革”最早由西方供给学派提出,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萨伊、阿瑟•拉弗、万尼斯基、费尔德斯坦等。供给学派以“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供给创造需求”为代表观点,认为社会财富增加的动力和源泉在于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属于供给的范畴。与需求侧改革所强调的政府干预主义(代表人物凯恩斯)不同,供给侧改革倡导政府要减少对市场的管制和干预,认为政府在经济领域内的主要任务应放在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上,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来激发参与者的生产效率,解放生产力,推动技术进步与创新。在政策选择上,强调政府实施减税政策,激活市场参与主体的要素生产力,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这也是提升市场主体生产供给的最有效激励手段之一。从经济领域内的需求端和供给端的要素构成来看,需求端主要由投资、消费、出口这三大要素构成,而供给端主要由劳动力、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制度、技术创新五类要素组成。供给侧改革旨在从供给端入手,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长远问题,包含要素端和生产端两个方面的改革,并以促进社会潜在生产力的提升为目标。其中要素端的改革主要通过对劳动力资源、技术、资本、土地等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实现要素资源在市场竞争中的自由流动,以达到最优化配置,激发社会生产活力和生产供给效率;而生产端的改革主要围绕工业、农业、社会服务业以及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内的制度创新,化解产能过剩,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提升产业发展的竞争力。与经济领域内的供给侧改革相对应,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也是整个社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构成,通过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破解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当前,我国劳动力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人才供给的同质化问题突出,技能结构单一、知识结构层次较低,尤其是中低端人才供应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风险和危机;另一方面,高技能型人才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技工荒”现象愈演愈烈。人才供求矛盾正是教育供给不合理的外在反映,尽管社会对技能型人才持续保持着较高的需求,然而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著称的职业教育却面临着吸引力不足的老大难问题,除了社会大众对于职业教育存在的固有偏见因素以外,职业教育的供给质量、结构不合理是根本原因。要想真正解决“职教疲软”问题,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破解劳动力市场上的人才供求结构性矛盾,必须从职业教育供给端入手,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具体而言,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是指从提升职业教育供给质量、效率和创新性出发,通过改革的办法调整职业教育供给结构,丰富职业教育供给层次,强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并且通过建立与市场需求变化相对接的供给结构调整机制,矫正职业教育要素资源的配置扭曲,保障职业教育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逐步扩大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职业教育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的需求,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能够有效化解职业教育供需矛盾,扩大优质职教资源和产品的供给,不仅能够满足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需要,而且还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有效打破过去单一僵化的教育供给模式,为受教育者提供丰富多元的职业教育产品和服务,满足受教育者的多样化需求。

二、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理念导向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全面总结过往改革与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当前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的重要行动指南。新常态下,职业教育面临着外部需求结构的新变化,需要从供给端进行调整,而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纲领,将其精神实质贯穿于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始终,开创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

1.坚持“创新”发展,激发职业教育供给活力。创新发展是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要义,也是职业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在面对当前外部生源持续萎缩的现实情况下,职业教育要想在生源竞争中改变其劣势地位,必须以创新为基点,不断开拓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创新职业教育办学形式,探索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强化市场主体的参与,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政府委托、购买、招标等手段,引入市场资本的参与,并以资本、技术、知识、管理、人才等多种形式的要素资源,参与到职业教育办学中来。另一方面,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形式,实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统一。要积极抢占职业培训市场,扩大职业教育的消费人群。职业院校要在做好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承接各类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针对有意愿提升自身职业技能的人群,如企业员工职业培训、农民工群体职业培训、社会个体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等,可以开展一些多样化的短期培训项目,来提升不同人群的职业技能素养。通过提升层次多样的职业教育产品供给,不仅满足了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劳动者提升自我的需求,又能进一步拓展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

2.坚持“协调”发展,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新常态下,实施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从优化供给结构出发,补齐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短板”问题。按照协调发展理念的要求,可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大视角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一方面,从生产力视角出发,通过优化要素资源的供给结构、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推动职业教育供给结构的优化创新,以达到职业教育供需均衡状态。另一方面,从生产关系视角出发,通过推动职业教育供给制度创新、理念变革、治理结构优化,提升职业教育供给质量和水平,扩大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同时,为了确保教育间的协调发展,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应合理调整职业教育的供给比例,着力解决职业教育区域间以及普职教育之间的发展差距,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协调性和均衡性。

3.坚持“绿色”发展,尊重职业教育运行规律。坚持绿色发展,要求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必须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从强化“外延式规模扩张”向“内涵式能力建设”转变入手,切实扭转职业院校无序扩张的局面,强化其内涵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院校数量达到13300多所,在校生规模高达3000多万人,累计培训各类人员达到2亿多人次。这一系列的数字代表着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但也要清晰地认识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不足之处,职业教育大而不强、盲目追求办学规模、唯招生是从、学历化教育倾向等问题依然突出,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面对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对于人才需求类型和结构的变化,以往靠规模求发展的办学思路难以为继,职业教育必须做出改变,要以供给侧改革为战略支点,切实扭转以往“外延式规模扩张”的错误发展思路,强化内涵建设,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升职业教育的供给质量和层次。强化内涵建设是实现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职业院校从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师资队伍、品牌建设、文化营造等多方面入手,苦练内功、重点突破,提升职业教育竞争力。

4.坚持“开放”发展,拓展职业教育资源的供给空间。新形势下,走开放发展之路是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关键,尤其在我国“一带一路”经济战略背景下,实施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不仅要对接国内需求,还要面向全球、服务世界,提供达到国际水准的职业教育产品和服务。坚持开放式发展,将职业教育与世界市场相连接,从外部获取资金、人才、技术、经验等方面的资源支持,进一步拓展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一方面,要注重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先进理念,以指导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和管理实践,提升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加快国际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积极引进世界优质职教资源,鼓励职业院校配合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参与到世界职业教育组织工作中来,拓宽教师的国际思维和视野,掌握产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服务。

5.坚持“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人人共建,人人共享”,是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必须遵守共享发展理念,创设一个开放性的发展环境,使人人都能够共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这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供给还存在区域性失衡问题,要实现职业教育的公平发展,使社会大众都能够公平地享有职业教育产品和服务,需要制定相关的对口支援和扶持政策,加大对农村落后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等区域的职业教育供给力度,以职业教育的精准供给为基础,促进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的有效实施。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做好职业教育的供给工作,尤其要加强对产能过剩转移人口、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工人、残疾人等群体的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促进劳动者的自由全面发展,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公平地共享职业教育发展成果。

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探索

1.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新形势,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却表现出较大的不适应性,难以跟上新常态的发展要求。一方面,受到以往重规模发展的思维惯性影响,很大一部分职业院校在其专业建设上热衷于“大而全”,盲目地扩大专业规模、数量,忽略了自身教育资源的匹配度,使得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设备、人才培养体系等软硬件资源建设难以跟上专业扩张的步伐,而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低下、特色不足(同质化问题突出)、专业竞争力薄弱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的“结构性浪费”。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难以跟上产业结构调整、新技术、新产业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并且缺乏一套专业随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专业被动地适应市场,而导致专业供给的“结构性缺失”问题,难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根据产业调整方向、经济发展对于劳动力人才需要结构的变化,不断地优化和调整专业结构,实现职业教育专业链与产业链相对接。首先,围绕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加快推进适度超前于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要牢牢把握好时代的发展趋势,切实瞄准国家“四大板块”“三个支撑带”建设的要求,围绕“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需要,适应中央所提出的“三去一补一降”的新要求,开设一批战略新兴专业,升级一批现存的有价值的专业,淘汰一批落后陈旧的专业。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不仅要紧随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同时要适应新产业、新行业、新技术、新岗位的需要,有的放矢,适应和引领新需求,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能力。其次,构建开放动态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往往存在着行政过度干预、封闭脱节、盲目跟风、惯性运作等问题,面对外部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技术革新对劳动力结构的需求变化加快,亟待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开放、动态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对此,需要积极引入独立的社会第三方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跟踪调查和评价,根据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结果对专业做出预警,划分出红牌专业、黄牌专业、预警专业等,以此作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专业招生计划的主要依据。最后,积极开展职业院校自主设置专业的应用试点。允许办学条件成熟的职业院校进行差异化探索,尊重其在专业建设中的首创精神。随着外部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快,职业院校进行专业调整的时间也不断缩短,如果仍然按照以往的专业调整需要逐级进行备案审查,必将拉大市场需求与专业供给的差距,不利于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对此,新常态下的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必须打破常规,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创新专业管理办法,允许一些条件成熟的职业院校根据地方产业的发展需求,试点自主设置专业,尤其鼓励兴办特色专业,并逐步向全国推广应用。这不仅有利于缩小专业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时间差”,还有利于职业院校发展特色专业,进行特色化办学,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

2.从“封闭”向“开放”转型,探索全方位、开放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走开放化的办学之路,不仅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战略抉择,更是促进职业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关键。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应突破传统“封闭式”的办学模式禁锢,积极面向市场,与行业、企业、产业界、社会以及个人等主体展开深度合作,主动向“开放化”转型,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产学研一体化,探索全方位、开放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从政府层面来看,应充分认识到市场主体参与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积极搭建平台,促进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产业间的深入融合,在职业教育与市场对接中真正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第一,要完善校企合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立法的形式来保障校企、校产之间的联姻,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供法理依据和保障,进而为实现职业教育开放化办学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由政府牵头,构建由行业、企业、产业、社会专业化组织、职业院校等多方主体组成的行业指导委员会,共同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出谋划策,培养出更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第三,由政府出面,合理引导校企合作,尤其要积极鼓励当地的大型国有企业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并根据区域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现代农业等产业的发展走向和现实需要,确定校企合作项目和实训基地,保障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之间的有效对接,增强职业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从职业院校层面来看,要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结构,适度超前于产业发展需要,为战略新兴产业储备人才。第一,要加强与产业、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可以聘请资深的产业人才、行业专家、企业经营管理者、高级技术工人等优秀社会人才作为推动职业院校转型的咨询顾问团,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第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职业院校要积极主动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形式和规格,并以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办学为抓手,共同组织专业课程开发,设计教学内容,开展教育教学,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最优化。第三,强化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职业院校要积极与产业界展开合作,联合共建开放式、高水平、特色化的实训基地。同时,也要与企业一道,共建集教学、科研、生产、管理与经营为一体的实训基地,确保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市场用人标准相对接,技能训练与企业岗位要求相对接。

3.以市场需求为基,促进职业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双向对接。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应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发力,以市场需求为基,多管齐下,保障二者的双向对接,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协同共振和良性互动。第一,要做好职业教育供给端的方向引领工作。职业教育不仅要以就业为指向,而且还要兼顾部分受教育者升学的需要。以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为代表的职业教育强国,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职业教育发展通道,为有升学意愿的受教育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不是将就业作为职业教育办学的唯一导向。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职业教育制度设计完全以就业为根本指向,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职对口升学政策的实施,才逐渐打破了职业教育的“断头”状态。然而,必须认识到在职业教育发展初期所实施的以就业为指向的粗劣做法,对好几代人的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当前,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做好方向引领,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发展观,既要满足受教育者的就业需要,也要满足其升学的需求。对此,需要积极推进“普职融通”,而不能人为地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简单粗暴地割裂开来,尤其不能一味地强化普通高中教育的升学作用,而是要逐步增强其在受教育者职业准备中的基础性。第二,强化职业教育供给的基础能力建设,既要保证职业教育的充足供给,同时也要为受教育者提供分类选择。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要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去除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过剩产能。严格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等政策文件的规定,对一些办学不合格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停办、关闭、划转、合并,提升职业教育供给的基础能力,以保证普职学校之间的结构和配比合理。同时,还要以满足受教育者的就业、升学双重需要为基础,逐渐弱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类别和层次差异,让受教育者在高中阶段进行教育类别选择时,不仅仅依仗于其考试分数,还能够兼顾其自身的学习兴趣、特长,在职校或普高之间进行灵活选择。第三,调整职业教育供给结构,打造纵向贯通、横向互联的职业教育体系。一方面,从供给主体入手,进行结构调整。现阶段,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实施的是以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为双主体的教育结构,其中将中职教育作为就业准备的教育类型,而普通高中教育侧重于学业准备,并以此对两者进行严格区分。然而,这种区分在一定程度上矮化了教育主体的效能,使得职业教育表现出“重技能、轻文化”的倾向,而普通高中教育却陷入到“重升学、轻职业”的旋涡之中。对此,应加快促进双主体职能的互联共通,可以让普高教师承担中职的文化课程教学,而让中职教师承担普高的职业课程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发挥双主体的互补协作功能。另一方面,优化职业教育区域布局和专业结构。根据区域产业布局的要求,对职业院校的布局进行调整,促进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根据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做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加减法,逐步减少或升级过剩产能专业,增加与新兴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

4.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创新职业教育评估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吸引力,关键在于创新职业教育评估体系,构建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评估制度,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按照结果导向、可操作性的要求,创新职业教育评估主体和评估方式,并有效运用评估结果,以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评估的要求。首先,要创新职业教育评估主体,积极引入第三方组织对职业院校实施评估。与以往由教育行政机构为主导的教育评估有很大的不同,第三方评估组织的引入能够改变当前职业教育管、办、评不分离的弊病,增强评估的独立性、科学性和客观性。其次,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创新职业教育评估方式。与以往专家进校所进行的现场评估不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现代化教育评估方式能够极大地解放生产力,并且将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运用到职业教育评估当中,提升评估的效率、效益和准确性。此外,由第三方组织进行独立评估,还能够减少过去专家进校评估的一些干扰因素影响,评估过程也更加透明和科学,评估结果也更具有客观性和公信力。最后,合理运用评估结果,强化其在改进职业教育办学上的作用。提升办学质量是职业教育评估的本质要求,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此,职业教育评估必须注重实效,不能简单地将评估结果作为赏优罚劣或划分学校优劣的标准和手段,而应更多地发挥其在监督检查、激励指导职业教育办学和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同时,第三方评估机构应以合法的方式及时向被评院校反馈评估结果,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由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监督整改,为职业院校改进办学提供有力的依据。

5.以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为导向,保障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加快推进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构建一套结构合理、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是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提升职业教育供给质量和效率的基础。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在政府、社会的约束下,职业院校自我建设和优化的过程。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要切实将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首先,要理顺政府与职业院校的关系,落实和扩大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逐步减少政府对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的直接行政干预。同时,职业院校办学应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职教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矫正以往过多依靠行政管控所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或错配的状况。其次,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职业学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明确职业学校的党政分工,科学确立学校内部的治理结构和决策运行机制。在落实校长负责制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确权,使职业院校拥有根据市场需求决定自身的学科专业设置、教师评聘、招生规模、学制调整以及资金使用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最后,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革新的要求,科学确立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探索建立一套专业技能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协作能力培养、职业品德培育等有机融合的培养机制,着力培养一批适应经济社会转型所需的结构合理、技能扎实、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充分保障职业技术人才的有效供给。

作者:伍成艳 单位: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斯毅.当前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J].广东经济,2016(6).

[2]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选题研究中心.重点领域改革节点研判:供给侧与需求侧[J].改革,2016(1).

[3]张为杰,李少林.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现实与政策[J].当代经济管理,2016(4).

[4]袁广林.供给侧视野下高等教育结构性改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6).

[5]张磊,蒙石荣.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开启“三化一强市”发展新征程——聚焦重庆市2016年教育工作会[J].今日教育,2016(2).

[6]钱路波.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供给侧改革[J].湖南社会科学,2016(3).

[7]刘海.推动职业教育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2016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6(12).

[8]刘云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怎么办?[J].教育发展研究,2016(3).

[9]赵为粮.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

[10]杨晓敏.新常态下徐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理念再造与基本思路[J].江苏教育研究,2015(Z3).

[11]徐健.普职融通,从职教供给侧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6-06-07.

[12]刘洪一.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如何入手[N].光明日报,20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