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简述(3篇)

初中语文教学简述(3篇)

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实践

摘要

语文这一学科不同于严谨的数学,它的思想是灵活的,它的内容是多彩的,它的文字是有感情的。在语文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应该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主动去亲近语文,感受语文带给他们的乐趣,而不是传统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

关键词

激发兴趣;鼓励学习;合作学习;语文实践

学习语文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而老师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快速地引领学生找到学习语文的窍门,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说的很精辟,在学习中我们一旦对某一学科充满兴趣,那么我们就会乐于研究它,学习它,攻克它,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很重要,如在学习《雷雨》这篇文章时,我会让学生以话剧的形式把这篇文章生动演示出来,在准备话剧的过程中,学生会反复探索里面的人物关系与感情基调,在表演时他们就会进入文章所设定的情境中,这样他们不但深刻掌握了文章主体的思想,而且也会逐渐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或者也可以定期带着学生在课堂上玩成语接龙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成语知识和感受语文知识体系的庞大与多彩!当然,我们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文章很抽象,如果只是单纯的从字面理解文章,那么课堂会相对有些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是如果我们能借助多媒体把文章以图片或声音的形式生动演示出来,那么学生就会对文章有个直观的认识,对里面的感情色彩理解的更透彻!除此之外,老师也可以在讲课中穿插一些故事背景,如在讲《观沧海》这首诗歌时,可以给同学讲曹操北征乌桓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曹操在写这首诗歌时的背景和心境,从而深入领悟诗歌的感情色彩!

二、鼓励学生,让学生合作学习

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有时我们在探讨问题时意见不一,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所谓合作就是一个参与和互助的过程,在小组合作时每个学生都会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任务就会更快的完成,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了解到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逐渐学会倾听别人,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感情也在合作中逐渐升温,同学情谊更加深厚。可是,有时候很多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学生们并没有真正的合作学习,只是在利用这个机会闲聊罢了,因此老师在合作学习前首先应该让学生们意识到这个过程的重要性,鼓励每个学生都要参与,让他们意识到没有优差生之分,每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不可或缺,他们都应该积极表现自己,当进行合作学习时,老师就起到监督的作用了,多在教室转动,观察他们的讨论,适时问一些学生的观点,尤其是一些平时语文薄弱的学生,这样老师不仅会了解到他们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而且学生也会认识到老师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老师心中没有所谓的“后进生”,老师在乎的是学生努力学习的态度,当谈论结束老师需要验收成果时,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努力变现自己,积极发表自己小组的合作成果,学生发表完看法,不论对错,老师都应该表扬学生勇敢回答问题的行为,感谢学生积极配合自己,再对他的看法进行肯定或指导,这样学生心中肯定备受鼓舞,对语文的学习更加认真,也乐于抓住机会展示自己,满足自己的发表欲和表现欲!

三、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进行语文实践

生活中离不开语文,我们口中说的话,纸上写的字,耳边听的广播,都跟语文息息相关,语文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并起着重要的作用,草坪旁竖立的“爱护花草树木”的警示语,公交上广播着的“给老幼病残让座”的提示语,教师墙上悬挂着的“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鼓舞语等等,这些都是语文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的痕迹,老师应该把学生从课堂上带入到生活中,在讲课文《春》时,我们可以带着学生去一次春游,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感受春天的美丽,从而领会文章作者朱自清的感情色彩,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这对以后学生做写景阅读也会有很大帮助,所谓的写景抒情就是这个道理,好的景物代表作者美丽的心情以及对所写景物的赞美与喜爱等,当然对做其它类型的阅读也会有帮助,学生学会了把自己带入到文章设定的情境中,以主人公的身份去领悟文章真正的思想。当然,我们也可以组织一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写字能力和说话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初中语文在初中学习中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学生应该学好语文,老师应该教好语文,在语文的教学中老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稳固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好的教学方法也不可或缺。我相信,只要我们把握住这些方法,学生们学习语文便不再是以往的费力不讨好的事了!

作者:齐瑞峰 单位: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中学

参考文献:

[1]陈宇.初中小班模式下的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2]肖建新.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教学.语文学习报,2006.

第二篇: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当堂训练运用

[摘要]

语文教学一直是初中教学阶段的重要内容。初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不足,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就教学内容进行检验。而新课改之后对交出提出采用当堂训练的模式,许多语文教师共同努力,不断探究,寻求有效的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当堂训练,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语文;当堂训练;教学效率

当堂训练是指教师在完成既定内容的教学后,就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而教师从学生的联系完成情况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加强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印象。传统农村语文教学,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更加强倾向于采用灌输式的讲学模式,一节课通常40分钟,而教师就讲满40分钟,一节课下来教师讲的精疲力竭。但实际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很少有学生能够保质保量的认知听讲一整节课,教学效果较低。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时通常时先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然后安排学生在课后完成相关练习,教师最后对练习进行讲解,讲课与练习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空白,学生无法及时了解、巩固相关知识点。为了最大程度帮助掌握书本知识,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当堂训练的模式。合理划分教学实践,在训练时设置明确的检测目标,结合教学工具,注重训练结果的总结与反思,不断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1合理划分教学时间

传统农村语文教学一节课的教学时间通常是40分钟,而许多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规划时往往满满当当的安排讲满一节课,课后则会给学生布置相关的练习。但实际上,学生在上课时很少能够保障质量的听讲一节课,学生的听课效率不高,白白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学生的练习巩固时间与听课时间之间间隔较大,会导致学生无法及时掌握相关内容。但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不同,它能够使学生在上课期间完成相关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相关内容。教师在采用当堂训练模式进行教学时首先需要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内容,对教学时间进行规划,将一节课划分为几个小段,计划好每个时间段需要做些什么,在下课前预留出一段时间用来给学生进行当堂训练和教师讲解习题。以我的实际教学为例,在进行《陋室铭》这一课的课本内容解析时,我将一节课分为三个时间段,第一阶段是向学生讲解该古文的字词翻译,第二阶段是让学生对所讲解的字词进行记忆,第三阶段是我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有关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这种当堂训练的方式,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内容。合理划分教学时间能够帮助教师完成当堂训练,我们教师必须加以重视。

2设置明确的检测目标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其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受这种应试思想的影响,教师会求学生对有关内容死记硬背,而检测的目的也是考察学生是否按要求对有关内容进行记忆。但教育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有关内容,而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仔细研究有的教学模式,虽然一些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在教学时安排学生当堂进行训练,但教师教师训练的目的依旧是让学生记忆相关东西。为了有效发挥当堂训练的作用,教师必须设置明确的训练目标。以我的实际教学为例,在讲解完《陋室铭》的教学后我对学生进行当堂训练,提问学生“《陋室铭》中的倒装句是哪一句?其倒装形式是什么?”,“《陋室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对学生的考察不是局限于古文中字词的翻译,而是考查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判断倒装句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选择合适的训练模式

当堂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有关内容,因此,选择合适的训练模式非常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常用的检测方法就是做题目,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可否认,做题的方式能够很好的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对当堂训练来说其实可以有更多的检测方法。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合理利用每一分钟,对于当堂训练,可以采用提问、自由发言的形式。这样就就节约了教学时间,还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重当堂训练后的总结与反思

当堂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进行当堂训练时可以通过学生的训练情况,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方便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针对有关内容进行再讲解,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情况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时进行纠正。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注重当堂训练后的总结与反思,对于多数学生都不熟悉的知识点教师应当及时进行再讲解,而如果只有少数同学不理解,教师则可以在课后针对该同学进行单独辅导,同时,教师也需要及时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不断提高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5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大众所熟知,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我们教师在教学前应当对教学时间进行规划,设置明确的训练目标,以此目标为依据,综合考虑学生的总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注重当堂训练后的总结与反思,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促进学生学写能力的提高。

作者:付永久 单位:瓮安县江界河中学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导学导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3.

[2]徐清亚.初中语文“自学辅导,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下,2013.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语文立场研究

摘要

语文教学和语文研究当前呈现出一个十分活跃的局面,其中语文立场的问题,成为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多数的语文专家、学者和教师都赞同“语文立场”的提法和主张。但在教学实践上,如何落实“语文立场”却往往不是那么容易。本文以《老王》的教学为例,揭示了部分专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相互背反的现象,并提出了落实“语文立场”实践上的个案性设想。

关键词

语文立场;《老王》愧怍

所谓语文教学的语文立场,就是指语文教学要始终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目标。要立足对字、词、句、段、篇章结构、写作特点与表现手法等的教学。用语文界资深专家吴格明教授的话说,语文应该教“文何以载道”,而不是教“文以载道”中的“道”。

一、语文立场的主张与实践的背反

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立场”,这几年成了语文学界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个热门词汇。很多语文界的专家学者,都一致批评一些语文老师的语文教学偏离或背离了语文教学的“语文立场”。之所以发生这种偏离或背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多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陷入到语文课文的“内容”教学中去了,而没有站稳语文立场。十分吊诡的是,很多专家学者在批评一些老师的语文课没有站稳语文立场之后,自己的示范课或“下水课”又在一定的程度上犯了自己所批评的类似的错误。当然,专家们实践和理论的脱节或不一致,并不能认为是学者和专家的“不诚实”,或教学评价上的“双重标准”。而主要是语文教学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专家学者本身实践能力与理论能力本身也不见得一定完全能齐头并进造成的。这就好比一个优秀的文学评论员,他未必能创作出比他批评的作品更好的作品,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定他批评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以初中课文杨绛创作的名篇《老王》为例。之所以选择这篇课文,是因为当代语文界一批活跃的语文专家和学者都亲身登台示范了《老王》的教学,而且这些示范教学都被众多语文专业杂志和各种媒体进行了刊载宣传。拿这个课文的教学来说事,更具有示范意义。而就《老王》的教学来说,本文不打算具体指名引用哪位专家的教学为例,也不打算对哪位专家的或几位专家的教学作全面的分析,本文只是摘取一些专家共同采用过的对课文中的一个关键词“愧怍”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笔者发现,有好些专家都用了将近一个课时集中围绕“愧怍”展开教学,他们的教学大同小异。它代表了很多人一个类型的教法。

二、专家们“愧怍”教学的非语文立场

下面重点以某个专家的《老王》教学实录中的内容为例,示例性地展示专家们语文教学中的非语文立场,或者它是语文教学中的“内容立场”。其中一个著名语文专家围绕“愧怍”提出了两个问题:1.作者为何会对老王愧怍?2.作者愧怍什么?仔细看课文内容,这两个方面并没有本质区别。当专家将问题去展开的时候,实际就是将师生的注意视点转移到了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情节上去了。它是以“内容”立意的,而不是以语文立意的。正因为是内容立意的,结果师生在一节课上就大肆地从课文中找查细节和内容,以说明作者杨绛“为何愧怍”以及“愧怍什么”。师生活动的焦点和视野始终在教材的具体内容和情节上。结果就把老王的“蹬三轮车”“瞎了一只眼”“侄儿没出息”“孤苦”“镶嵌在门框里”“送鸡蛋”“我拿钱”等一系列细节给翻出来对答和简单讨论。从内容立意看,这两个问题都不是真问题,因为作者杨绛在文章末尾写的很清楚:“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为什么愧怍?愧怍什么?本文中实际是一个问题,它们在文章末尾已经被作者概括得十分精准,其他任何的解释都是画蛇添足。如果是语文立意,那就要抓住“愧怍”作为一个特别语文词汇来进行教学。要让学生深刻地领会到此处“愧怍”使用的巧妙处。然而,众多的专家和学者,包括很多一线教师,都在课文的内容中打滚,从内容到内容。教完之后,除了熟悉了课文的一些具体内容和情节,并没有取得教学效果。

三、“愧怍”教学的语文立场尝试

“愧怍”作为本文一个点睛之词,或者说关键词,教材的注释中就是解释为“惭愧”。而《新华字典》和《辞海》居然没有找到“愧怍”这个词条。通过上网百度找到的解释就是:愧怍,指惭愧;羞愧。引申为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而作为语文老师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应该是放在对“愧怍”一词的深入、准确的理解上。先看上面这个词典的解释,如果光看这个词语解释,应该引导学生分析一下这个词语解释本身的特点。

1.关于“愧怍,指惭愧;羞愧”的解释方式

教师首先问学生一个问题:“愧怍,指惭愧;羞愧。”这个算不算解释?学生一般肯定回答“算”。接着问:“这是何种解释方式?”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有难度。教师接着启发:惭愧、羞愧跟愧怍是什么关系?它们在词性词义上是什么关系?它们是同义词(近义词)还是反义词?(不断降低难度或精准性的三个提问)在这样的启发下,学生肯定会答出“同义词或近义词”,也就是会答出“同义关系”“相似关系”这样的答案。最后,引导学生得出,这个解释方法就是用我们比较熟悉的同义词和近义词来解释一个不太熟悉的、不太常见、陌生的词语的方法。然后归纳出一个重要的语文知识:用我们比较熟悉的同义词、近义词解释一个不太熟悉不太常见的词语,这是词语解释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2.关于“引申为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的解释方式

教学行进于此后教师再问学生第二个问题:“引申为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这是一种什么方式的解释呢?逻辑学中将概念分成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简单地说,一个词语它所指称对象是外延,而它的意义、意思、性质或属性,则是“内涵”。“引申为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这是个解释,那么这个解释是一种什么方式的解释呢?由于老师做了一些知识讲授,学生就能回答出是从“内涵”来进行解释了。然后教师归纳出另一个重要的语文知识点:从词语内涵的角度去解释词语,也是词语解释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和方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愧怍,指惭愧;羞愧。引申为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这是将同义词解释法和内涵解释法结合起来使用的一种词语解释方法。这种方法是词语解释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当然,也还有将同义词解释法跟外延解释法相结合的方法。

3.“愧怍”的教材含义与惭愧、羞愧的含义关系

接着教师再问学生第三个问题:“《老王》中愧怍跟惭愧、羞愧是同义词吗?如果是,为何不直接用惭愧或羞愧而故意要用一个很生僻的词语‘愧怍’呢?其用意是什么?”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和体会课文的全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愧怍跟惭愧、羞愧应该只是“近义词”而不是同义词。因为它们的意思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如果完全相同,作者就没必要找一个生僻词来使用。因为,使用生僻词,其实不仅不能给作品提升价值,反而是一种写作的忌讳,是一种败笔,是会损害作品的价值的。正因为惭愧和羞愧并不能准确地表达作者文章中对老王的这种比较奇特的思想感情,所以作者为了精准地表情达意才使用了“愧怍”这个十分生僻的词汇。

4.“愧怍”的引申义是否符合教材中“愧怍”的关系

百度对愧怍的内涵揭示为:“引申为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那么这个引申义或内涵,是不是跟教材的“愧怍”的内涵相符合呢?通过文本应该看出,作者是没有明显的缺点和错误的。既然如此,这个“引申义”就跟教材的“愧怍”不一致。那么教材的“愧怍”内涵要如何解释呢?“我”既然没有缺点和错误,我的这个“不安”是因为什么引发的呢?这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是你,你如果就是文章中的“我”,遇到这个情况,你根据自己与“老王”的这种关系,你会发生“不安”的心情吗?如果没有又是什么原因?通过讨论最终学生明白,一般的“愧怍”是由于缺点或错误引发的,而本文中的“愧怍”,则是由于“我”强烈的广大的同情心产生的,或者是由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自古以来学人的美德引发的。从而使学生准确地理解了“愧怍”的含义。

5.词语的灵活性与不确定性

从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一个十分重要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观点:词语或语词的灵活性与不确定性问题。因为,“愧怍”虽然在历史上出现过,而在一般的字典和词典中都没有纳入,可以看出这是个不常用的词语。尽管他在历史典籍中出现过,但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对“愧怍”一词的运用也不同,要注重它的灵活性与不确定性。愧怍,惭愧。语出《孟子•尽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宋曾巩《又祭亡妻晁氏文》:“夙夜思惟,心颜愧怍。”明方孝孺《与黄希范书》:“千里遣徒,贐以束帛,而缺然无以报,不胜愧怍。”王蒙《杂色》:“这是一首曾经叫他落泪的歌曲,落泪之后他又惶惶不安,为自己的感情不健康而深感愧怍。”而当“愧怍”在以上典籍或作品中出现的时候,有的恰恰是可以跟“惭愧”同义解释,也是可以互换的。因为,“惭愧”这个词,在古代,在某些区域可能也不是那么常用,他们可能更流行使用愧怍。《老王》中的“愧怍”就应以教材文本为背景,在教材的语境中去切实领会“愧怍”的含义。而光是翻字典,甚至辞海,我们可能得不到答案。而教材的“惭愧”二字的解释,只是给了一个近义词,它是不能让我们准确理解“愧怍”的意义的。因此,教学中要明确,词语的含义要在文本的语境中去认真分析和体味,不能试图简单地依靠字典之类的工具书去掌握文本中的词语的含义,也不能简单地套用历史典籍上的含义和解释。因为典籍中的语境是一个特殊的语境。词语的含义是会随着作者和文本的不同,而发生一定的内涵变异与发展。如果套用新课程理论中的一个热门词汇,那么课文或文本的一些词语的意义是“生成”的,是在特定的文本语境中生成的,它并不是对躺在字典或词典中或历史经典中的现成含义或现成词语的简单照搬。如果这样去教学《老王》中的“愧怍”应该就是语文立场的教法了。

作者:潘璋荣 单位:湖南省武冈市教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