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3篇)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3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研究

摘要:

小学语文作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语言表达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语言类学科,老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运转及学习兴趣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教学语言也是语文老师教学水平和语文素养的基本表现之一。因此,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其言语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不仅要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相适应,而且还要能够调动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具体实际情况而言,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应该具有趣味性、科学性、形象性、情感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小学语文是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最早接触到的一门基础性知识,是学生学习其它科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我们的小学语文老师要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教学语言对学生产生的重要影响,要擅长通过趣味的、科学的、形象的、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从而为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1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的重大意义

随着现代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引入,尽管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和内容都变得丰富多彩,但在小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引路人角色,尤其是像小学生这样一个天真单纯却又充满灵性的特殊群体,他们拥有着较强的感知能力和模仿能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模式产生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在教学课本中有许多具有深度的、抽象的知识内容需要老师通过正确恰当的教学语言挖掘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从而进一步帮助他们理解所学内容。

2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

2.1趣味性:

小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认识正处于表象阶段,与枯燥单调、深奥抽象的书本知识相比,那些幽默诙谐的、趣味十足的教学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老师的教学用语必须能够迎合到学生的心理特征,这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到学生之所好,以便能够把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语文的乐趣。另一方面,语文老师也可以通过设置具情境问题的方式刺激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问题的探讨中去,从而让他们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2.2科学性:

语文老师的教学语言是老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着重要的示范作用,老师应该通过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来为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众所周知,小学生拥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老师的每个用词造句都对学生产生着极大的影响作用。为此,老师教学语言的语法、发音、词汇用法一定要体现出语文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比如在“妈妈看到儿子非常高兴,就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这句话中,“妈妈看到儿子非常高兴”这句话究竟指的是“妈妈”非常高兴还是“儿子”非常高兴?这种带有歧义的句子容易导致读者的错误理解,又比如,在读音方面把温暖(nuan)的“暖“读成”luan”,把指示(zhishi)读成(zisi)这样类似的混淆鼻音和边音、平舌和翘舌、前鼻音和后鼻音对学生进行认字造句的学习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语文老师的用词造句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现专业性的错误。

2.3形象性:

在小学课文中用大量的科普性的、名人传记一类的文章,然而,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对比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还没有完全的形成,还不能进行深层次的逻辑思维分析,这是就需要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让深奥、抽象的知识理论变得简单直接、清晰明了,从而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比如在小学课文《马踏飞燕》一文中,虽然作者用了大量的文笔对马踏飞燕的外观构造进行了描述,但对于没有亲眼见证过这个艺术品的大部分学生来说,这样的科普文章难免会显得比较空洞抽象,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让他们通过老师丰富多彩的语言描述在脑海中对马踏飞燕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从而更能够加深他们对文章的认识理解。

2.4情感性:

老师的教学语言不仅是老师进行语文教学的工具,同时也是师生之间进行友好沟通的重要渠道,亲切的、充满丰富情感的话语更容易被学生所认可和吸收,因此语文老师要注重语言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表达。一方面,通过亲切性的、鼓舞性的教学语言来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和关怀。另一方面老师要把课文作者想要抒发的思想情感渗透到教学的用语中,使学生从情感上更容易体会到作者当时意图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让教学语言为学生和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起一座平稳的桥梁。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语言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导向,我们的老师一定要常常要从教学语言的趣味性、科学性、形象性、情感性入手,通过发挥语言教学的重要作用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杨华鑫 单位:福建省诏安县下河小学

参考文献

[1]李兴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语文建设,2014,29:18-19.

[2]蓝长秀.探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J].新课程(下),2014,03:144.

[3]冯晓兰.基于新形势的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研究[J].中华少年,2016,33:113-114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和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在各个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前状况,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提高教师职业素质、突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功能”、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质量的方案和对策,希望能为相关教学改革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事业的质量有了新的要求,全面深化小学教育改革是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机构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不断推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矛盾,这些都阻碍了语文教学改革实施的效果。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1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改革思想不够深入:

语文教学改革较为重视的内容是如何去帮助学生实现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在课堂的教学中则较为提倡通过一些方式来实现教学目的,采取交流、讨论、问答的方式都是较为普遍的。但是有些教师在转变教学方式这一方面上却走错了方向,只是追求提高课堂氛围,却没有关注如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本语文技能。只是去注重改变学习形式,是对语文教学改革实质的曲解,这样将无法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无法到达既定的教学目标。有一些教师认为教师和优秀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就是“合作学习”,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会时不时地对优秀生更加关注,而对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存在一些困难的学生则没有给予较多的关注和理解,甚至会选择忽视他们。以上心理和行为的存在,无法在班级内部形成合作互动的教学模式,不能提供互帮互助的学习环境,这样也会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上的两极分化的现象,无法实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

1.2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功能弱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很多教师过于重视内容方面的改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参杂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使语文课堂教学上出现很多的图片和视频,这些都丰富了课堂教学。一方面,这些教学改革方式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这种改革方式的不断发展,使语文教学失去了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大大地削减了语文课堂中的“语文”功能。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所在,它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同时旨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由于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加入了数量较多的图片、视频,教授很多其他课程的知识,这些都无法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反而会使这些能力弱化。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过程中,需要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置于一个较高的地位。

1.3部分教学内容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当下很多省市的学校所使用的教材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是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教材,它所收集的内容较为丰富,同时根据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安排了不同的教学素材。但是,仔细观察人教版各个年级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大家还是可以看到很多的教学内容不太贴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木笛》描写了一个报考乐团的乐团手因为不愿意在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日中演奏欢快的乐曲,没有在当场被录取,但由于他的精神感动了主考官,之后被破格录取。此文歌颂了中国人民崇高的爱国精神,展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这篇文章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意义和教育性意义,但是文章的话题过于压抑,基调比较沉重,主人公的做法在当今时代是不太可取的,这样会对孩子的思想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主题,不太适合性格天真烂漫的小学生,在他们的童年生活中出现这些内容,有点不合时宜,距离他们的真实生活较为遥远。

2需要采取的对策

2.1需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情况,将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现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处于关键的地位,他们是教改目标的实施者,也是课堂活动的主导人员。积极开展改变教学思想的培训,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思想观念,同时提高他们的教学技巧。通过借鉴、学习其他学校的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提升语文教学的层次,夯实好教师的专业素养。校方也需要鼓励教师们多多参加一些研讨会,利用好互联网、报纸等渠道,多多研究全国各地的成功的课改效果,在校内举行一些交流、解答的会议,明确全校教学的方向。

2.2在改革中将“语文”放在首要地位: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小学语文的“语文”放在首要位置上。在语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注重的是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如果过于注重改革的形式,将使语文教学失去它应当发挥的作用。所以,在进行改革时,教师要将小学语文中的“语文”的作用放在首位,在使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不能抛却传统的教学手段,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识字辨音能力的形成,为学生今后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2.3教学内容需结合生活实际:

对于教科书中一些古老、陈旧的内容,需要进行适当的删减,它们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过于遥远,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大大削弱语文这一课程的魅力。应当选取一些具有时代色彩、具有代表性、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内容当作教材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明白语文知识是来自生活的,就在自身的身边,是能够触碰到的,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增强。

结语:

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清晰地认识到,尽管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践教学中仍然暴露出了较多的明显的问题。我们需要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好归纳和总结,面对出现的问题,不断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作者:彭令珍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中心校

参考文献

[1]杨丽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语文建设,2014,09:21-22.

[2]罗剑宠.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32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摘要: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融入创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走出来,通过主动探究获得语文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环节,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师生互动;巧妙设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能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探究时间,使学生能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索,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多元化发展。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成就感,使小学语文创新教学高效进行。

1运用有趣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结合趣味性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进入探索环节,和作者产生共鸣。在进行趣味教学时,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放松心情,减少压力,快乐探究。在趣味的导入环节吸引下,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语文思维,让他们快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进行深刻理解和感受。例如,在教学《青蛙看海》时,教师可以模仿青蛙进行教学导入:“我是一只小青蛙,我想去看大海,可是不知道怎么去,你能告诉我吗?”在趣味、幽默的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了好奇心,他们积极主动地阅读和分析,使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高效进行。在设计趣味导入环节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设计,采用多样化的导入方法,让学生在新颖的学习环节中产生学习的动力,主动进行探索,有效提高他们的独立思维能力,使他们的学习效率提高。

2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进行主动学习,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突出作用,充分发挥探究能力,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掌握分析知识的方法,并在体验学习成就感的同时产生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和教师、同学进行讨论,使思维不断深入,深刻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字里行间的深意和情感,有效提高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学《登鹳雀楼》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知识灌输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教材中的词语注释和查阅工具书进行学习,使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古诗的含义,并在反复朗读过程中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引导和启发,让他们联系古诗的上下句进行分析,有效地解决遇到的问题,深刻理解古诗内容。在互动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说出的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出现错误的情况时,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说法,而是要耐心引导,让他们再次进行古诗内容的分析,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古诗的正确含义,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3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小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时,能充分发挥自觉性,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通过深入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出有趣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课文内容的分析和思考,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兴趣出发,设计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他们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在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使问题和课文内容紧密相联,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导下深入分析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嫦娥奔月》时,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为什么要把这一天定为期盼全家团圆的节日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了好奇心,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了解了嫦娥奔月的童话故事,在体验课文优美意境的同时,学习了嫦娥勇于奉献、为民造福的优秀品质。

4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其内容丰富、生动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把抽象的文字进行直观展现,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得知识。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时,教师要注重课件内容和学生的互动性,使学生在多媒体展示下进行主动探索,通过分析重点段落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还可以进行教学拓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和学习。例如,在教学《东方之珠》时,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感到香港的繁华和美丽,体会“东方之珠”的魅力。在课堂拓展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香港回归的场景,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情感。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出发,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思考过程中逐步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掌握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结合多种方法,让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在积极的思考分析过程中有效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实现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作者:沙丽双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八小学

参考文献

[1]徐玲珺.构建有效体系推进小学语文有效教学[J].学生之友,2011,(1).

[2]胡传贤.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有效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