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师爱的教育实践

幼儿教育中师爱的教育实践

摘要:教育需要爱,爱是最好的教育。这是教育的呼唤,是一个教师应有的品德,是宽宏、博大、和谐教育的理念。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用“爱”走进幼儿的世界,关爱留守儿童,关注离异幼儿,促进幼儿不断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爱;教育实践;教育理念

幼儿教师的主要职责,并不只在于向幼儿传递知识,更在于对幼儿的整个精神世界施加影响,而影响幼儿精神世界的关键之一就是对幼儿的爱。由此可见,爱,是幼儿教育的基础,是一切教育的源泉。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用爱温润童心,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下面,对教师如何在幼儿教育中用爱影响幼儿,开展教学活动进行论述。

一、用“爱”走进幼儿的世界

幼儿教师的“爱”应具备三个特征,即施爱目的的明确性、施爱对象的广泛性和施爱内容的整体性。这就是说,教师要了解每个幼儿的需要,平等对待每个幼儿,给幼儿足够的耐心和鼓励,给幼儿一片自由自在成长的天空,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小班的幼儿刚离开父母,要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要与陌生的教师待在一起,部分幼儿没有安全感,对同学、对老师都存在戒备心理,不吃饭、不睡午觉,而且哭闹不止。对这样的幼儿,教师要用一颗母爱的心,用爱去化解幼儿的恐惧。例如,班里有个幼儿叫小L,每天早上送来都会扯着妈妈哭好一阵子,不准他的妈妈走。这个时候,教师会接过哭闹不止的小L,用最亲和的态度对待他,陪他看书、玩玩具,给他喂饭,陪在他旁边睡午觉,给他足够的安全感。三个多月以后,他才适应了幼儿园里的环境,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因此,教师要用爱走进幼儿的心里,化解他们的恐惧,给予一份信任、一份母爱,让幼儿从老师身上感受到爱的真切。

二、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他们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无暇顾及孩子,使这些孩子形成了一种性格上的缺陷,有的个性怪异、性格孤僻,有的脆弱、敏感,有的张扬跋扈,也有的胆小懦弱。幼儿园可以利用一些传统节日组织活动,如中秋团圆节等,邀请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和教师一起座谈,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交流关于隔代教育的问题,并开通视频,让留守儿童和自己的爸爸妈妈通话,相互诉说想念与关怀,在这一刻感受浓浓的亲情。教师要更关注那些有性格缺陷的幼儿,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更多的爱与关怀,默默地给予他们。例如,班上有个幼儿叫小S,他虽然非常乖巧、听话,自理能力强,但是不够自信,总是沉默寡言,不合群。有一次,他在进餐时不小心打翻了碗,把稀饭洒桌上了。当教师走过去处理时,却发现小S正胆怯地睁大眼,伸出舌头舔桌上的稀饭。教师一惊,赶紧说:“孩子,别怕,不要紧,老师擦掉就可以了。”对于这样的幼儿,教师必须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保护,关注他的一切活动。因此,在户外,不仅教师陪着他玩耍,还引导其他幼儿陪着他一起玩,和他交流,并适当地给予爱的拥抱。在室内进行区角活动时,教师还陪着他在“构建吧”搭建积木,进“娃娃家”请他当爸爸,手工课上教他做手工,处处都关注他、关心他,并表扬鼓励他,让他体验到关爱和幸福。渐渐地,小S喜欢来幼儿园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能和其他幼儿打成一片,也喜欢和教师亲近交流了。

三、关注离异幼儿

父母离异的单亲孩子,缺乏足够的安全感,没有自己独立的性格,成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了让他们能够阳光、自信,教师把班里所有的离异父母请来,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会上教师真诚地对家长说:我没有资格评判什么,但是作为孩子的老师,希望你们能多陪陪孩子,好好交心,要表达出你们的爱,让孩子知道你们是爱他的,不要让孩子产生爸爸妈妈不要他的自卑感。另外,教师还召开了班会,介绍了一些单亲孩子成功的事例。例如,一名幼儿的爸爸经常给孩子打电话、视频交流,一到节假日就会把孩子接到身边陪他玩,培养了孩子自信、乐观的品格。因此,教师要客观地发现问题,努力解决问题,多一点实际的帮助,使离异幼儿能够更好地成长。总之,幼儿是社会的未来,国家的未来,人类的未来。幼教事业则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事业,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需要教师倾心付出,无私奉献更多的爱,为幼儿营造一份爱的空间,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宋生涛,张晴.论幼儿教师爱育观的伦理回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7).

[2]胡芳强.从“敬畏”到“爱”———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J].山西教育,2016(11).

[3]孔玲.幼儿教师要播撒平等公正的真爱[J].山东教育,2010(07).

[4]侯娟珍.教育总根于爱———试谈幼儿教师的教育爱[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5]丁彩云.论幼儿教师“教育爱”与儿童幸福的关系[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32(05)

作者:司兴建 单位:陕西省宁陕县城关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