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艺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双创”概念的提出加快了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文章基于“双创”背景,探讨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分析现状和在此背景下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双创”;艺术教育;创新能力

“双创”即“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简称创新创业。最早是由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最终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着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被逐步引入到教学中,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自身的潜能发挥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而艺术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审美情趣的人才,培养人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促进人在生活与教育中的全面发展。它通过情感体验的方式来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通过审美境界的提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要采用感化的方式逐步影响受教育者。艺术教育具体通过音乐、电影文学、美术等形式展开,同时立足于对人的素质培养,强调人的个体性。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人的人文理想和精神追求,将科学与人文结合,启发个体对生命的思考,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及创新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现状分析

(一)高校艺术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艺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艺厅〔2006〕3号文件,结合地方实际,河南省教育厅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对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开展第五轮公共艺术教育检查评估。由此可见,从国家到地方,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1]。艺术教育需要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艺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创新对艺术来说是“活的灵魂”。在“双创”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越发重要。但是,当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与社会实践脱节,使得艺术教育培养的学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及工作的需求。第二,我国高校艺术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对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及相关能力培养不足。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市场热度的持续走高,艺术教育出现偏离。一些院校过于注重明星学员,急功近利,导致学生专业基础能力不够扎实。第三,学生的艺术创新意识和能力不高,对于艺术的理解存在欠缺,没有培养创新能力的土壤———良好的专业基础能力。

(二)“双创”研究现状

关于双创的基础理论研究,邓宝山在其文章《双创谈———一谈“什么是创业创新”》中对“双创”的定义进行了新的诠释,关于创新创业的定义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其对社会的指导性作用。曹冰雪、何?及郑风田在其文章《试论“双创”的理论基础、国外实践及其启示》中对“双创”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对国外的实践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对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有价值的启示[2]。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外也颇受重视,其中理论方面蒂蒙斯提出了“创业遗传代码”的概念,同时编著了《创业学》的教材,并在书中强调美国培养出来的一代企业家改变了美国乃至是世界的经济社会结构,并影响了美国和整个世界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奥地利学派认为创新驱动是社会对知识创造性的利用。而根据新增长理论,创新驱动经济是由创业者前仆后继的创业活动组织起来的。国外关于创新创业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多,国内的“双创”活动很多是借鉴国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并在其基础上展开。随着“双创”概念的持续讨论和推进,高校改革的发展也在与之进一步结合,虽在理论研究上有了一定发展,但高校在具体的落实中仍存在不足。一是具体实践落实不够,过于偏向理论探讨,或者在实际的执行中无法落实到位,主要是由于落实执行的理解不够与实际开展的力度不足;二是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缺乏方向和思路,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专业具体落实,发展推向“一刀切”,导致创新培养的发展难以为继,甚至不伦不类。

二、“双创”背景下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方面,艺术教育与“双创”时代的要求存在着极高的契合性,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思维之间具有关联性。通过艺术教育的培养深入挖掘艺术教育资源,科学安排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另一方面,从理论上而言,综合性院校艺术教育在“双创”教育中的权重需进一步增加,将创新创业落实到具体的艺术学科领域上,对如何从艺术发展和创作角度出发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了重要的理论思考路径,也为其他学科的“双创”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艺术教育的发展

一是有利于大学艺术教育实践课程的开展。大学在“双创”思路的指引下树立培养实践性人才的目标,进而设计出更系统化、科学化的艺术实践课程。在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艺术创新潜能。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使得我国的艺术教育理论在不断发展。二是有利于实现大学艺术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资源更好地满足艺术教学需求,提高大学生的文化涵养,突出学生的个体价值,进而驱动学生创新,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审美鉴赏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

(三)推动我国文化艺术等经济的发展

从国家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已将人才的培养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经济和时展的内在要求。创新型艺术人才将极大推动我国文化艺术等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结合时代背景的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学生提升艺术创作能力和自身的竞争力,加快融入社会,进行职业规划,促进其更好地就业和创业。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及措施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具体来说,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理论课上,教师加强艺术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关系的讲述,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思维在艺术中的重要性。艺术教育与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紧密相关,研究认为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如果没有思维意识,创新创业将无法发挥其作用。而艺术的创造活动需要依靠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非逻辑思维而展开。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本身也就是一种创造。科学与艺术在创造性上所具有的共同语言,是二者能够联系的坚实基础,而创造性思维则是艺术与科学发生联系的纽带。因此,艺术教育对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二是在实践课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现有的专业基础技术能力的实践中将创新思维运用于实践,进行艺术创新和创作。

(二)推广成熟的培训模式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通过借鉴“双创”发展思维,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3]。在“双创时代”,艺术教育要统筹个体的全方面发展,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将创新紧密与学科内容及特点进行结合。为了将双创教育与艺术专业有机结合,与职业岗位高度对接,与素质教育、就业教育有机配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可推广成熟的SYB创业培训模式,并组织有SYB、KAB培训经验和实际创业经验的教师组成授课团队。通过以创业实践活动和创业项目为载体的方式,让学生汲取能量,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目的。

(三)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双创教育重在激发大学生创新潜力。“双创”概念的提出,能够使高校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艺术创新,获得更多的创新发展空间[4]。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教育中要做到:一是在做好对艺术学生的理论教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教育,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将创新性思维转变为创造性思维,将创新由意识变为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是双创教育和艺术教育实施的载体,学校需整合学院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并与创业园建立合作关系,为学校落实扶持大学生创业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提炼,将艺术创作过程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后的体会转化为创新型理论。学生在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展示了专业才华;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科知识,吸取了发展的学科理念,积累了实践经验,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方法,促使学生萌生出求异的创新思维,这些对于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极有利。

(四)促进教学内外环境的改革

首先,自身的教学教育理念要进行更新,召开专题研讨会,科学把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形成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为核心,全体教师参与、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其次,教务处、学生处和科研处以及财务室各司其职,分别负责双创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顶层设计、双创实践、大赛及活动开展、双创技术支持以及资金支持等工作,由此保障双创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最后,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双创师资队伍。将双创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从必修课、选修课、第二课堂三层次构建双创教育课程体系,且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搭配要科学,实践课不能只流于形式。另外,分批遴选辅导员和相关教师参加双创培训进修,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重视专业教育

艺术教育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严格执行专业基础能力的考核要求,不能因明星学员或其他原因而差别对待;二是专业基础能力强的学生予以更多的激励,如设置专业能力比赛,鼓励学生加强专业能力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发展创新能力的平台。专业教育是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于艺术学生尤其如此。艺术专业教育的加强有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和启迪,是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坚实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基本保障。综上所述,“双创”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不仅是落实“双创”理念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和体现。通过艺术教育的学习,使得大学生创新思维能更加活跃,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这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也使得他们在创新能力上获得了更大的提升和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周世祥,李莉.谈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中的重要作用[J].学理论,2011(9):196-197.

[2]田中娟.高校艺术教育研究综述[J].大众文艺,2015(22):221-222.

[3]刘忠义.高校艺术教育的性质与功能探微[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9-11.

[4]王世基.探讨高校艺术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J].明日风尚,2016(18):32-33.

作者:吴文静 单位:开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