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及问题

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及问题

【内容摘要】在大数据时代,美育是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重要内容,也是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文章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概念和高校艺术教育的意义进行了阐释,深入剖析了地方高校公共艺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目前地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建设和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地方高校;大数据时代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地方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建设中坚力量的重要场所,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新工科不断向纵深发展,学科间的融合越来越多,学科对于学生美学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对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为高校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提供参考。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概念

艺术教育可以分为专业艺术教育和非专业艺术教育(即公共艺术教育)两个大类。公共艺术教育主要针对非专业人群(在高校中特指艺术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学生),通过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学习、欣赏、实践等,达到提升其艺术修养、培养审美能力、挖掘大脑潜力和创造力、完善人格的一种教育手段。相较于专业艺术教育的专、精、深,公共艺术教育更加注重艺术门类的广度、内容的趣味性和过程的互动性,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对一定艺术门类的了解和鉴赏,最终达到提升艺术素养的目的。

二、公共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艺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育在中外教育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西方社会,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都认为美育与哲学、科学、道德、体育共同构成了教育的基本内容,且美育与其他学科内容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我国在西周时期,便有周公“制礼作乐”,其中“乐”就是包括诗、歌、舞在内的综合艺术,之后孔子更是创立了包含“乐”这一美育内容、以“礼乐书数射御”六艺为代表的古代教育体系。这一教育体系在2000年前的封建社会中成为主流的教育模式,也构成了中国文化阶层的独特品质。在教育中,艺术素养不仅仅指艺术的技能培养,还应体现对积极的审美态度和丰富情感体验的有意培养。而且,由于艺术创作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艺术素养也有促进人的创新思维发展的作用。近代以来,中外许多科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家等卓越人士都认为艺术素养对他们各自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①。爱因斯坦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但是他的小提琴造诣也非常高,他还曾经通过小提琴表演为慈善募捐,他也曾说过音乐启发了他的许多科学成就;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也是一个艺术素养非常高的人,大学辍学后他曾坚持在社区大学学习书法课程,这一经历让他特别注重产品上字体的美观性,他还吸收了画家达•芬奇“大道至简”的美学原则,以“极致的简约”的美学理念开创了苹果公司的辉煌时代。

(二)公共艺术教育是时展的必然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知识和信息呈级数增长,工业化与信息化加速融合,引导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形成所谓的“新工科”。这一变化也导致各类消费需求可以借助数据挖掘被更加动态地感知,形成新的柔性生产模式,生产也由工业革命时期确立的“标准化、通用化”逐步转变为依赖互联网大众协作的“个性化、定制化”生产组织形式。据此,可以推断,在大数据时代,人类将从传统工业生产中流水线上机械与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并更多地从事创新型工作。一方面,“新工科”相较于传统工科产品,其美学特征和艺术元素的应用更加明显,对从业者的艺术素养要求也更高;另一方面,随着“机器换人”的逐步推进,传统的职业岗位将受到较大的冲击,综合素质、综合技能和创新精神将成为未来从业者职场竞争的重要竞争基础。国家也顺应这一潮流,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计划和倡议,这些计划和倡议的实施,势必需要更多具备美学素养的现代综合型人才。就业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势必对高校公共艺术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西方一些学府,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都已经在课程体系中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在公共艺术与专业融合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特色。如美国西俄勒冈大学在公共艺术课堂上,会通过名家作品鉴赏和专家互动提升学生的审美、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丰富的多样的课程资源和多种形式的课程安排(举办班级派对等)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参与感;通过方案探讨和实际制作引发学生对艺术的热情,培养自信心②。另外,美国各类艺术实验室向全体学生开放,设施和设备完备,管理规范。这一切使美国大学生创造出更多观念奇特、材料新颖、技术跨界、文化交融的独特艺术作品。国内东南沿海一些办学基础较好的重点高校也逐步开始了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与普及。

三、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国家战略的发展变化,在科技、文化、商业融合更加明显的趋势下,现代综合人才的需求日趋明显,而我国美育教育的长期缺位已成为限制现代人才培养及大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短板,建设符合时代潮流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经调研分析发现,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地方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重视不够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一系列文件的颁布及实施,美育教育逐步受到重视,很多高校开始依托原有艺术类专业,通过公选课、开放实验室等形式进行公共艺术教育,个别地方高校甚至成立了公共艺术基础教研室,建立较为完整的公共艺术教学体系。截至2016年,河南省55所本科院校均开设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并成立了专门机构。但长期以来以智育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体系导致公共艺术教育形同虚设,虽然政策上开始重视起来,但缺乏具体的执行措施,加之缺乏合理可行的评价体系,导致学校教学管理、教师、学生均对公共艺术重视不够③。而更多地方高校忙于应对随着大数据而来的新的教育常态、搭建顺应时代潮流的新的学科体系和应对应用型转型,忽视了公共艺术对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未能着手搭建系统可行的公共艺术平台及其授课体系。

(二)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种类繁多,宏观体系上涉及音乐、美术、设计、书法、戏剧、戏曲、摄影和影视八个方向④。作为公共艺术类课程,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庞杂的授课内容比较困难。由于缺乏系统的授课体系和评价标准,公共艺术授课往往比较随意:或根据授课教师的专业背景,或依据依托学院的研究强项,未能从社会需求、学生素质培养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形成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

(三)公共艺术教学手段落后,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

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共同冲击下,我们将迎来人类历史上第四次教育大变革,全面满足每个人的学习需求成为这次教育变革的核心要义。一方面,现行的艺术教育和新技术的驱动之间极度不协调,传统教育重视统一学习、学习资源单一化、学习环境封闭化,这与“互联网+”教育形势下的用户化、多样化、开放化等要求背道而驰;另一方面,智能终端、新媒体、新技术手段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大数据时代各类信息也更多地以图像的形式高速传播,因此,依托智能终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驱动要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型公共艺术教学手段更能适应以视觉艺术为中心的公共艺术教学。

(四)公共艺术教材形式单一,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学习习惯的变革

由于我国公共艺术教育起步较晚,发展年限短且受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公共艺术教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比较差⑤。目前,少量出版的教材形式多以传统纸质教材为主,教材内容多为各个艺术门类的简略介绍或内容梳理,如2013年出版的公共艺术教材《设计鉴赏》就在36个学时内介绍了景观设计、服装设计、电影蒙太奇等16个艺术门类,内容呈现方式以文字和图片为主。今天看来,书中庞杂的内容、文字和图片的呈现方式,一方面与目前大数据背景下人们习惯读图的浅阅读方式不符,另一方面也不适合艺术素养较低的非艺术专业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要建设高水平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就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顺应时代的发展,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在教材编撰思路、呈现方式、资讯扩展和沟通途径等方面进行创新,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现代教学体制的改革与变化。

(五)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资源有限

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是大学生通过艺术类课程的学习,达到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对于没有基础的非艺术专业学生而言,地方高校更应该以优秀的艺术资源、以最佳的艺术呈现形态和最好的教师进行教学,才能保证在有限时长内达到最佳的艺术培养效果。但地方高校在艺术资源、技术手段、师资等层面均与国家重点高校有着较大差异。

四、结语

地方普通高校相较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办学层次、师资情况、资源配置、对外交流等层面均有非常大的差距,但地方普通高校的办学宗旨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培养地方社会及经济发展中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机构与场所。因此,把握时代脉搏,及时发现地方高校教育中的问题,及时建立合理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对人才培养、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均有着重要影响。

作者:闫丹婷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