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技能培养途径

高校音乐教育技能培养途径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基本功和专业技能上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教育专业的特点,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途径进行探索,同时分析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方式、学科设置以及实践教学,并提出了几点实践性建议,以便大家交流参考。有协于协升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和协合素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技能培养;途径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载体,通过欣赏美妙的音乐我们可以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这是物质上所不能给予我们的。不同种类的音乐可以带给我们不同的心情和感受,因此音乐对于人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好的音乐可以培养我们的艺术情操和审美水平,从而提升我们的气质。这需要音乐教学工作者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深入的理解音乐的内涵,同时与音乐作品的演奏方式和风格相结合,加强音乐素养和基本功,对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通过音乐所反映出的时代特点和想要表达的感情进行透彻的分析和了解。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还应注意交叉性与渗透性,不仅要强调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同时也要重视音乐理论课的开设,为音乐演奏和教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注重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学习的科学性

包括音乐在内的所有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科学性和规律性,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来是说,在其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同样也遵守着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而存在,不管是从事音乐表演还是音乐教育的工作者们,都承担着将音乐知识发扬光大的任务。所以音乐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和技巧很重要的同时,但是更要追求音乐方面的全、正、质。“全”指的是在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全面发展,不仅仅以某一技或者技能作为学习目标,更要做到“全”。“正”指的是在学习音乐技能和方法的时候路子要正,方法也要正,只有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在未来能够讲这种正确的思想和方法传播下去。“质”指的是不追求数量,而是以质量为目标,在安排音乐课程时,要少而精,精心做好每一堂课。只有强调科学的而音乐学习和教学方法,才能对音乐专业技能进行合理的应用,促进音乐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一)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养成科学的发声方法

拥有好的声音是唱好一首歌曲的基础,只有科学的发声方法才能获得好听的声音。学生们通过科学的发声方法能够发出本身最自然的声音,且每个人的声音都是符合其生理结构与心理特征的,只有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声音才能愉快的进行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首先要帮助学生们对声音的概念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认知,这也是学生们是否有兴趣继续学习音乐的最关键的环节。例如部分学生在进行钢琴演奏的时候,会出现拍琴和敲琴的不良习惯;还有部分学生在演唱的时候,会出现破音、气不足和漏气的情况。这些问题在日常的教学生涯中比较普遍,也是音乐专业许多大学生们所面临的不足和缺陷,因此教育工作者们应对此加强重视,避免学生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涯中走弯路。

(二)把握好节奏的韵律感和分寸感

音乐在演员的二度创作下要想重新赋予新的活力,则要注重节奏的把握,只有把握好演奏时的节奏,才能将音乐演奏的动听。因此在进行音乐专业教育时,首要注重的就是节奏感的练习。无论是任何的音乐,要想演奏出优美的旋律,都要建立在合理的、匀称的节奏韵律上。一些学生在表现一些浪漫主义的音乐时,将弹性节拍节奏表达的过于自由,导致乐段之间出现断裂,违背了原创作者的初衷,也将音乐的完整性破坏了。对于弹性节奏节拍,则要与人说话一样,处理好停顿紧凑,做到抑扬顿挫,使整段音乐能够顺畅的连接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在进行更深一步的音乐演奏,将作品完美的展现给观众。

(三)合理表达音乐的语气

音乐在某种程度上与人说话一样,都要有语调和语气,无论是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句子和每一个段落,都要有呼吸,只有呼吸才能准确的发音,表达出音乐的含义,令乐曲变得富含生命力和活力。一些演奏钢琴的学生对演奏的音乐表达的不合理,在合唱中,许多学生缺少节奏感,也就是缺少必要的技巧。音乐的呼吸应贯穿音乐表演的始终,在唱歌时,演唱者要合理的把握好呼气和吸气的节奏。在弹奏音乐时,表演者的每一个举手投足都要随着节奏体现出优美的乐感。在乐谱的每一个角落和连线都需要将呼吸充分发挥,做到一呼一吸、一抬一落收放自如,赋予音乐神圣的灵魂和强大的生命力。

(四)培养良好的内心听觉

音乐通过音响进行传播,因此音乐也作为音响的艺术进行流动和存在,音响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高度、长度和力度,只有通过多种表现手段,包括韵律和节拍的相互配合将音乐的感人形象塑造出来。有一些同学在弹钢琴时总是处理不好踏板的配合,导致在演奏时和声配合的不好,整体曲调缺乏和谐性,不足之处逐渐的显现出来,例如和声缺乏本身的特色或者过于简单等。因此要求音乐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们在演奏音乐的同时注重对和声的处理,对音色的变化和节奏的起伏进行良好的处理。同学们在日常中要学会利用这些因素,相互配合,同时要注重自身感官的重要性,通过耳朵的倾听及时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改正。同学们要充分利用好耳朵的重要性,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多倾听,并结合曲风来决定踏板和其他方面的运用与处理。

二、注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课程开设的多样性

(一)课程设置要丰富

在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设立具有符合新课改要求和教育工作者需要的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中将学生们分为不同的专业,按照不同特点开设不同的课程,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同时将这三者之间的内容有机的结合到一起。目前我国的许多高校音乐专业开设了这三门课程,丰富了学生们的选修课内容,同时学生们的文化视野也变得更加开阔,以利于培养学生们的综合文化素质。在以往的课堂实践中发现,学生们对于一些音乐的基本知识不能做出准确的回答,对音乐和乐器的表现能力也较差,对中国民间音乐和现代音乐的了解比较少,导致了学生们的专业技术和音乐内容相脱节的情况,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们对此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安排课程的时候,课程之间的互相交叉和渗透十分重要,要处理好基础课程和技能知识之间的关系,安排好课程上的基础内容,并丰富学生们的技巧。使学生们充分了解和掌握课上的所学知识,并协调好专业课和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保证学生们能够对所学知识充分的利用。

(二)讲课方式要灵活多变

在日常教学中,无论是实践课还是理论课,教师们都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并灵活多变的展示和传授给学生们,以便于学生们更好的记忆和理解,有助于开阔学生们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此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们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多读书,做到全方位多发展。

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所有的具有社会价值,被人们所广泛接受的教育理论都离不开实践的证明。古语有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今社会对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能力要求不断的在提升,特别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工作者更是要精益求精。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艺术实践课,但是仅仅依靠几次技术实践课就像将知识融会贯通是不可能的,因此还要求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们最快的将学到的技能和知识融合起来,多组织艺术活动和文艺演出,通过各种艺术实践形式丰富学生们的思想,提高学生们的能力。例如一些学生在演奏时的曲调很优美,但是由于伴奏过于吵闹或者过于安静,导致音乐的整体平衡感丧失,通过多组织文艺活动和演出等多种实践形式提高每名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应用能力。伴奏的配合不好会影响选手的发挥,因此在日后的教学生涯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们良好的专辑也基础,与此同时也要十分注重学生们之间相互配合、协作的能力,加强学生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在平时课余时间多组织一些演出和活动,创建小课堂和搞音乐剧等,将实践课切实的开展起来,让学生们充分展现出自己的音乐才华。综上所述,我们要在传统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二者缺一不可。注重专业技术水平的科学性,合理设置学科,让学生们真正的学习到技能,促进我国音乐事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黎钟.浅谈声乐教学中对学生的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中国音乐,2006,(04):194-196.

[2]彭丽丽.浅谈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7,(08):39.

[3]于文婧.浅析声乐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3,(07):164.

[4]曹文利.声乐教学中歌唱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初探[J].青海师专学报,2009,29(04):117-120.

作者:刘琼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