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论文范例

音乐教育论文

音乐教育论文范文1

一、引言

音乐在素质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能够陶冶学生们的情操,让他们产生追求善与美的心理,同时它还能够加速学生们各个方面的发展,提升他们自身的素养。但是在目前的小学音乐教育中却存在着例如教师的素质不高,课堂的氛围较为枯燥且单调,相关的教学改革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等众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对小学生们学习音乐兴趣的培养,同时这些问题也使得音乐教育无法发挥出其应该具有的作用。因此当前我们应该做的是,提高教师们的艺术以及音乐素养,更新相关教学理念,积极推动小学音乐教育方面的改革。

二、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

(一)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不足

目前大多的小学音乐教师教育观念相对较为落后,在他们看来小学音乐教育就是简单的对音乐进行欣赏,并没有从全面发展以及素质教育这些方面看待如今的小学音乐教育。这些教师他们的教学创新能力会显得较为不足,无法结合学生们的具体需要开展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活动,不利于对学生们学习音乐兴趣的培养。

(二)小学音乐教学氛围较为单调

如今大多的小学音乐教师不会利用教材中所隐藏的教育元素,不知道如何利用环境中的那些有利因素。这必然会导致课堂的氛围较为单调且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也很难产生沟通,从而会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无法得到保障。

(三)小学音乐教育改革速度较低

社会和教育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要在小学教育方面进行一些改革,但是目前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使得小学音乐教育方面的改革出现了行为不科学,认知不清晰的现象,这些直接的会导致小学音乐教育方面改革质量和速度的下降,不利于相关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培养小学生音乐教育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

首先应该让小学音乐的教师们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转变他们原有的对自己工作不正视的这一缺陷。当前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起对小学音乐教育方面的管理。指导教师们积极的转变自己的意识,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自己对教学的内容以及音乐教学等方面的把握才能。

(二)创设提高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情境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们应该让自己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创设相关情境,要充分的引导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同时老师们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进行剧情表演,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表演的时候,学生们能够享受到音乐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让他们爱上音乐的学习。

(三)加速小学音乐教育改革

如今,很多学校他们的相关设备并不完善,应该通过完善物质以及对教育进行改革这两方面提高学生们的音乐学习效率,这样做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我们也应该把多媒体运用到小学音乐的课堂中去,教育部门应该给予各学校资金方面的支持,从而加大小学音乐教学设备方面的建设。这样做,可以使得学生与教师们能够在一个愉悦的氛围内共同学习享受音乐,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以便于他们更好的学习音乐。音乐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艺术,让音乐课堂充满趣味可以增添这么艺术的光彩,但是这需要教师们有创造趣味性课堂的智慧以及勇气,只有在这条教学道路上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够发挥出小学音乐教育趣味课堂的真正作用。

四、小结

通过这篇文章,从事小学音乐教育的那些工作者们可以从中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也能够认识到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深入的探究造成小学生学习音乐兴趣较低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还要全面的对小学音乐教育进行改革,在激发以及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一基础上,要保障能够达成改革小学音乐教育这一目标。

作者:诸葛葛 单位:浙江省瑞安市广场实验小学

第二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学生个性发展研究

一、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拓展小学生的音乐视野

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唱歌功底,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音乐知识以及欣赏鉴别能力,音乐欣赏课堂教学能够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由于部分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强、思想觉悟高,因此,涉及的音乐范围广、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将其唱出来。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的方式,使学生感悟其中的意境,这会使欣赏的题材变得更丰富,通过欣赏外国的一些优秀作品,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进而不断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欣赏教学的开展,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不但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充满趣味性。因此,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开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以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对音乐可以有感而发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音乐的陪伴,每当我们高兴时,就会哼着欢快的小曲,步伐也逐渐变得轻松;每当我们抑郁时,就会听一些悲伤的歌曲,步伐也变得更加沉重。这充分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与音乐有关。音乐欣赏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不断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发扬学生的个性,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形成一个平等、自由、和谐的师生关系,为音乐教学奠定良好的教学氛围。例如,在欣赏《龟兔赛跑》时,教师应依据龟兔赛跑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扮演兔子的角色,不断向前跑;也可以扮演乌龟的角色,缓慢、稳固的向前爬;其它学生可以扮演各种小动物,为兔子和乌龟呐喊,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主逐渐提升,这时教室的氛围变得更加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

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对音乐可以奇思异想

音乐是一门相对抽象的艺术,有很多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创造性特点,音乐可以使学生获得广阔的想象空间,并且能够感染和打动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大部分人都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美术教师让学生画春天,部分学生都画出了各种颜色的春天,但是有一名学生,他的画里只有一种颜色,小草和柳树都是绿色的,最受人关注的是绿色的太阳,教师问学生:为什么太阳是绿色的,春天的万物大多是绿色的,如果太阳也变绿,就会有更多的小草变绿。这个故事会使人受到很大启发,由于环境、生活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不同,使学生存在不同的差异,因此,教师应依据学生存在的不同差异,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对音乐可以评头论足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欣赏音乐之后,教师不予以评论,首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打断学生的思路,对学生的感受不要急于给出答案。例如,在欣赏到《鸭子拌嘴》一课,首先,教师让学生对整首乐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设置问题:这首乐曲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音乐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情景。这时学生就会热情十足,部分学生认为乐曲会放松人们的身心,乐曲的曲调由弱到强,暗示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安静的大自然;部分学生认为曲调由四部分组成,即清晨、离开家、打游戏、回家,留下印象最深的一部分是游戏,力度较强、速度较快,给人一种强大的震撼力。

五、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音乐欣赏教学课堂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优势,通过放映视频、图片等方式,调整优化以往的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介绍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利用播放视频的形式,展示乐器的形状和差异,进而使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六、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通过使音乐欣赏基本理论与具体实际结合在一起,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使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例如,在学到《小白船》一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一幅幽静的画面,之后教师可以用钢琴演奏《小白船》的旋律,最后,通过录音机播放《小白船》的旋律,这会使视觉和听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歌曲的速度、力度、节奏和情绪的变化,使学生能够完全投入到音乐情境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更好的感受作品的美。

七、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我们能够看出,音乐欣赏教学对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意义,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法,逐渐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学生应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欣赏课堂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不断培养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作者:卢杭林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王石中心小学

第三篇:小学音乐教育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运用

一、全面了解现代信息技术

由于音乐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对于音乐教师而言,掌握好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种必须要具备的素质。如今,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并且计算机也在普及和应用,这使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促使小学音乐教学走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要求人们必须全面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迅速发展,也要求教师必须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那么教师就必须掌握多媒体技术,使其与教学很好的融合和在一起,让学生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现今,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有着很好的运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为有效的工具,将音乐课讲述的丰富充实,让学生在新奇和快乐中学到大量的音乐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有的小学音乐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时,为了增加小学生对歌曲的熟悉感和喜爱程度,就会用多媒体设计一些动态的有趣图片或小动画,让学生自己通过试听感受歌曲的艺术美、动态美。因为歌曲被通过多媒体技术加工成形象化、动态化的东西,所以更容易将小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进去,让他们自然的融入到歌曲中。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有效运用,完美的做到了科技与教育的互相渗透。

二、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的改变

传统的音乐教学是以“听”为主,而当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音乐中的时候,就改变了原有的音乐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试听”将音乐中无趣的东西变得有趣。并且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三尺讲台上的教师与讲台下面的学生只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因为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交流与沟通,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丧失。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其实就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感知能力,通过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等。然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都建立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之上,并且都要依赖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使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权威和主宰者,相反的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种依托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的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制作出声像并茂、动静结合的课件,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上所学内容的记忆。另外,教师在课下的时候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指导他们利用网络技术在网上查阅相关内容,更加全面的进行音乐方面的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对音乐的喜爱。

三、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方便快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查阅到丰富的资源。正是因为如此,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国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感受不一样的音乐风格,体会各国的音乐魅力。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上网查阅大量的音乐资源,选取其中可以利用的资料,将其下载下来放在自己的课件中,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在小学音乐的课本中,一些轻松活泼的儿童歌曲是其主要内容。那么,小学音乐老师就可以在自己所准备的课件中插入相关的有趣视频和动画,让学生们更深刻的去体会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感情。这些不仅可以充实小学生的情感世界,还可以提高小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不仅如此,依托网络技术,小学生们还可以更为全面的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等。这些都有助于小学生把握所学歌曲的情感基调,全面的学习音乐,以上都是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的丰富。

四、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学习方式得到改进

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以前学生学习音乐更为注重学习音乐的旋律或表现方法,现在学生学习音乐更注重对音乐内在情感的把握。因此,音乐学习的重点变成了对音乐感受能力和体验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音乐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模仿教师的情感和唱法来学习音乐,还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世界中获取大量的音乐知识和音乐视听享受。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相关唱歌软件的练唱功能和自动检测功能,自主学习歌曲,这就改变了以往的音乐学习中学生对于教师过度依赖的尴尬局面。还有一点尤其重要,就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跨越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进行音乐交流。学生还可以通过对音乐资源的学习、分析、研究,然后自己尝试较为简单的音乐创作,这是学生对于音乐学习方式的重要改进。

五、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拓宽教学空间

音乐课不同于其它课程,能够通过讲解来表达内容。音乐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它先是通过一种听觉,然后达到形象感受的过程。因为学习音乐这一特殊的过程,便导致音乐不容易教授给感受能力还不是特别成熟的小学生们。同时,这也增加了小学音乐老师的负担。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这一难题正在被解决。小学教师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音乐变得形象,把虚拟的音乐变得直观。小学音乐教学审美的主要途径是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然而,想要进入这一途径,小学生的参与是首要条件。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小学生们自己演唱和表演,以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感和节奏,编出相应的简单的舞蹈,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动起来。在小学音乐课上,教师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进行课堂互动,并且运用多媒体技术,切中小学生的兴奋点,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到大量的知识,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六、总结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现艺术,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小学音乐教育不仅在于教会小学生们唱歌,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去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有效运用,使音乐课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作者:莫宇萍 单位:肇庆市龙禧小学

第四篇:高等师范院校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一、歌曲弹唱教学发展现状

相对人才辈出的钢琴独奏和声乐演唱艺术发展,钢琴伴奏以及歌曲弹唱的发展还比较迟缓。直到21世纪,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了基础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共同进步,其中一项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歌曲弹唱。近年来,以培养小学音乐教育者为目标的高职高专院校,无论是在音乐教育的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方面都积极地加入了《钢琴伴奏》、《钢琴即兴伴奏》、《歌曲弹唱》课程,但有关“儿童歌曲弹唱”探讨、研究和实践相对滞后。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教师对教学目的总体把握不够准确,教学模式机械,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够灵活,课堂教学内容乏味无趣,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二、提高学生歌曲弹唱能力的意义歌曲弹唱是一种由钢琴与声乐表演共同构成的音乐表现形式,自弹自唱与其他音乐形式相比存在着特殊性,自弹自唱具有自由性、技巧性、理论性、经验性等特征。通过对小学音乐教学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笔者发现当今的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向多元化发展,除了声乐教学以外,还有“聆听”、“表演”、“创编与活动”几个板块,而在这几个板块中,除了多媒体教学,用钢琴进行弹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小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歌曲弹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歌曲弹唱是音乐教师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歌曲弹唱是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教学能力。研究发现,自弹自唱具有以下特性:第一,自弹自唱的引导性,指将听者引入一定的音乐氛围中,激发听者的音乐情绪。弹唱间倾注自己的热情,感染听者,调动听者的兴趣,引起听者的关注。第二,自弹自唱的示范性,弹唱间运用的声音、情感、表演、咬字、韵味、修养等都直观的表现在听者面前,激发着听者对音乐的学习欲望,此外对学生的错误还可以直接进行纠正示范。第三,歌曲弹唱的形象性,自弹自唱可以形象、直观的用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反映具体而生动的能唤起欣赏者感性经验和思想感情的属性。因此,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这一心理特点来看,教师弹唱示范的教学方式是小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教学方法,从自弹自唱的性质和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作用展开来看,自弹自唱是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一种最佳方式。

(二)歌曲弹唱是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小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综合音乐素养(包括与音乐赏析、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文化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技巧)研究发现,对歌曲进行自弹自唱是提高学生综合音乐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歌曲弹唱需要用理论知识作指导,才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相应地,只有在歌曲弹唱的实践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才能得到真正的运用。所以,歌曲弹唱可以促使学生积极融合、灵活运用相关音乐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歌曲弹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歌曲弹唱课程要综合运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空间、情感体验、创新思维三方面的能力,学生在歌曲弹唱时除了按照书上所配和旋进行伴奏以外,时常还需要自己编配和旋进行弹唱,特别是需要即兴伴奏进行弹唱时,更要展开想象力,发挥创新思维,对所编写的旋律进行情感体验,以验证所配和旋合适与否。因此,自弹自唱对师范生创新精神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歌曲弹唱培养现状与问题

高等师范专科院校的小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将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近年来,歌曲弹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歌曲弹唱具有较强的号召性和感染力,音乐教师不可避免的会选用歌曲弹唱来进行教学和指导。通过对高等师范专科院校的小学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发现了“弹唱难”的问题,经常对小学音乐课本中的儿歌束手无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伴奏织体单一。

学生在三年的专业学习中好高骛远,喜欢练习难度较大的乐曲或歌曲,对编配好的钢琴作品能够做到熟练的弹奏,而面对小学音乐课本中的儿歌是却束手无策,只能用单一的和声织体进行编配,音效效果较差,无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只弹不唱。

在三年的专业学习中,受声乐、钢琴两门相关技能课程分开教学的影响,学生养成唱歌时不弹琴,弹琴时不唱歌的习惯。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只能给学生弹伴奏,或者清唱示范,无法做到边弹边唱,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弹唱课程教学内容不够完善。

高等师范专科院校是从2008年前后开始在学生三年级时增加《儿童歌曲弹唱》课程,课程开设时间只有几年的时间,所以在教学内容上还是有些缺乏,教师对于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也不够丰富,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仍不理想。所以,提高小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歌曲弹唱能力,使毕业生能够及时适应当前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和社会的需求,为基础音乐教育输送合格教育人才,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音乐教育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提高歌曲弹唱能力的策略与途径

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提高学生自弹自唱能力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本文重新评估和衡量伴奏能力、演唱能力、编配和旋能力等综合能力对自弹自唱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上,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小学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音乐教育课程设置问题以及如何利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高学生歌曲弹唱水平等问题出发,对提高小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歌曲弹唱水平提出一些策略。希望能有助于推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进程,提高学生歌曲自弹自唱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基础音乐教育输送合格的音乐教师。

(一)重视对学生歌曲弹唱能力培养

小学音乐教育专业在音乐教学中必须关注当今基础音乐教育的现实,培养适应基础音乐教学改革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小学音乐教师。因此,学校领导要加大对歌曲弹唱学科的重视力度,全力支持歌曲弹唱课程的教学需要,广大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突出其师范性,强调教学目的,避免注重技能、轻学理论,注重单科、忽略综合的倾向,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校分管教学部门要加强有关歌曲弹唱能力培养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增加实践教学课时,通过课堂教学及课外实践,提高学生对歌曲弹唱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音乐素养,陶冶高尚情操,才能解决学生“弹唱难”的问题。

(二)调整相关课程的设置

在师范类高专院校音乐课程的制定与实施中,要将相关课程进行综合,在教学中对音乐专业相关课程在内容上的进行综合。另外,作为师范类高专院校,主要就是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师资,因此,音乐课程首先要在关注和研究基础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针对自身问题进行改革。目前师范类专科院校小学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必修课。音乐专业必修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理论课程有乐理、视唱练耳、和声、中外音乐史与音乐鉴赏、艺术概论等,技能课程有钢琴、声乐、歌曲弹唱等课程。为了进一步实施新《标准》,笔者认为应建立以提高歌曲弹唱能力为教学主线,专业必修课程为基础,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培养合格的小学音乐教育者。

(三)教师在教学中要贯穿弹唱结合的综合训练

师范类高等专科学校的音乐教师首先要了解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什么,以全新的视角进行审视,与此同时要在音乐教学中尝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歌曲弹唱是一门特殊的专业课程,是一种集演唱、弹奏、和声、作曲、音乐素养等为一体的综合能力的体现,所以就必须要求音乐学科内部课程的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不断的尝试新鲜有力的教学方法,注意将相关课程的内容相互综合。例如:教师在曲式分析课程教学时可直接采用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歌曲作为谱例进行分析;在和声学课程教学中可直接用一些简单的少儿歌曲进行和声配置;钢琴伴奏教学中可直接将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歌曲作为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才能使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向提高综合音乐能力转化,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歌曲弹唱能力。

(四)学生应掌握有效的歌曲弹唱学习方法

要想提高歌曲弹唱能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有效也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培养弹唱能力应首先从伴奏入手,然后再是自弹自唱。有效的学习要经历三个阶段:模仿探究阶段、编配练习阶段、协调配合阶段,这三个阶段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练习。此外,要提高歌曲弹唱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占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自己的歌曲弹唱能力,要养成多欣赏、多研究、多实践的好习惯。比如平时要多听风格多样的钢琴曲、分析优秀伴奏谱例的和声并加以借鉴、多弹奏伴奏曲谱等等。

五、总结

自弹自唱是综合技能的体现,是音乐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对创新精神培养的一种有效方法。各院校必须要重视学生弹唱能力的培养,与时俱进,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找出一条适合时代需求的道路来提高学生的自弹自唱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全面了解学生歌曲弹唱培养现状及学生的弹唱水平,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具备综合能力,教学适应能力强的新一代小学音乐教师。

作者:韩琨 毛百川 单位:山东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济南职业学院

第五篇:小学音乐教育审美价值体现研究

一、运用情感性教学,体现审美教育价值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都说:“乐由情起”这就说明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感情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是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的关键,也是对作品最好的理解方式。音乐能够灵动地表达人的内心情感世界,是人主观情感的一种审美体验。它通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创造、表现、评价、鉴赏等能力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完成对学生的审美情感教育。如:在上六年级教材《蓝天向我们招唤》一课时,笔者通过介绍航天员杨立伟叔叔的故事入手,培养学生从喜爱人物到喜爱歌曲的情感,特别是男同学的学习态度上有了明显的改观,体现出激情四射的情感,从歌声中可以感受到学生对航天员叔叔的热爱以及对航天工作的向往。以情感感人,恰到好处的使学生陶醉于音乐之中,尽量把教学内容演绎得淋漓尽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随着音乐节奏动起来。学生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热情高涨地学习态度,有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恰当的情感教学,充分体现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

二、运用感知性教学,体现审美教育价值

感知即“听、感、动”的总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的要点,是审美教育的核心。”如果没有对音乐艺术实践中音乐美的感知与理解,就无法实施审美教育。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注意听觉感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养成完整而充分聆听音乐的习惯,使学生在音乐层层深入与发展过程中收获体验与感受。比如在欣赏音乐剧《东郭先生与狼》时,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创编“音乐剧”中的不同场景的对话、表演,根据剧情设计服装、道具、布景、化妆等,听者会对音乐剧中不同场景的音乐做出角色性的变化,并准确帮助把握不同角色的人物性格。通过音乐、语言及肢体动作等生动的表演,丰富的形象表演产生美的享受,从而使理智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愉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唱歌课《小动物回家》中,也同样诠释了听的艺术魅力,通过不同听的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在听的过程中学习音乐新知,1.感知音乐中的旋律美。(旋律花、旋律条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在旋律中蕴含着这么美的东西,有音的高低、音的长短。)2.感知音乐中的节奏美。(通过简单的强弱节奏拍打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动力。)3.感知音乐中的姿体美。(在律动中、歌表演中充分让学生感知自己体态美。)4.感知音乐中的力度美。(在演唱歌曲时及表演唱时让学生理解音乐中力度的强弱,可以充分体现小动物不同的形象特点。)音乐审美教育在音乐情绪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音乐表现把音乐情感和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并能动的表达出来。在课例《美丽的夏牧场》的课堂上,由听的艺术贯穿了全课。由歌曲的初听(闭眼聆听———初步感受音乐)到复听(师表演舞蹈生分辨什么民族———加深音乐印象)到学习歌曲(分歌谱、歌词对比教学———深入感知音乐)再到最后表现歌曲(学生能用舞蹈、器乐等各种手段表现音乐———达到理解音乐),围绕听辨对比创设高效课堂,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音乐审美教学目的。有序的感知教学,充分体现音乐审美价值。

三、运用实践性教学,体现审美教育价值

音乐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实践体现了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特征。通过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等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如:五年级教材《吹起羌笛跳锅庄》一课中,笔者让学生实践体验跳锅庄舞的感觉,学生激动、兴奋的情绪无以言表。让他们在实践体验中感知音乐所带来的无限魅力。在组织我校校歌《希望之歌》参加全市校歌评选排练演出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兴趣特别浓厚,男生表现尤其积极,因为大家知道可以穿上美丽的服装,化好妆面对摄相镜头表现自己,充分展现美,让学生们从中感受服装美、音乐美、舞台美、队形美等。六一儿童节的各类才艺表演更是让全校学生热血沸腾、兴奋不已。合理的实践性教学,充分体现音乐的审美价值。四、运用创造性教学,体现审美教育价值“劳动创造了美”。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它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创造出来的,音乐学习也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活动。音乐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够通过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去创造美。如:演唱中的声情并茂,演奏中的速度、力度、肢体上的创作变化。课堂中让学生创编歌词,都可以说是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它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段,表达着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体现不同形态的美,创造性的再现。从而不断的提升自己对美的感知能力。把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情感体验与创作的音乐紧密融合,增强美的创造力。有效的创造性教学,充分体现音乐审美价值。

四、总结

音乐教育论文范文2

(一)音乐实践的理论作用

艺术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音乐艺术更是如此。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甚至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理念先进,教学延展领域广泛,教学形式灵活,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对音乐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合肥师范学院的音乐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乐团排练课、舞蹈团排练课、合唱团排练课、艺术实践周、各种文艺晚会,每种形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实践活动的实际作用

高师音乐教育增加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同类型的音乐实践活动的实际意义各有不同。乐团排练课能够拓展学生的器乐演奏能力。从音响、音准等方面来考验一个学生的综合器乐能力。舞蹈团排练课可以让那些接受过舞蹈训练的同学一直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除了独舞以外,也要注重群体舞蹈的排练,使学生的舞蹈技巧得到全面发展。合唱团排练课是专门训练学生声乐能力的方式,通过合唱,同学们不仅可以练习唱歌技巧,更可以拓展音乐素质。艺术实践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们的音乐素养,还能丰富学生们举办晚会的经验和舞台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积累经验。文艺晚会可以丰富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为他们今后教学及社会实践活动打基础。

二、高师音乐教育中音乐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内容

(一)高师音乐教育中音乐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1.艺术实践是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演出成功的基本要求和保证。

通过不同周期的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能够逐渐培养学生专业的基本素质,提高音乐实践水平,并同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合作精神。舞台艺术的时间局限性要求每位演员和工作人员不管在舞台上还是舞台下,都要进行完美的配合合作,只有这样,舞台演出才能成功。所以,音乐实践是每个学习音乐的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成功的基本要求,是专业发展必需的。

2.社会现实的需要。

现代文化和艺术都是高品位的,只有道德修养高,拥有很高艺术才能,才能参与其中。学生素质的提升是离不开艺术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因此要加大对音乐教育实践要求,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高尚艺术品质,成为德艺双馨艺术人才。

(二)音乐实践活动内容

1.合唱团排练课。

声乐是每位音乐老师的必修课,而合唱团是当今最普遍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起点低、艺术性较高的艺术种类,合唱团可以训练同学们的合唱能力,包括识谱能力、音准能力和训练音色。

2.管弦乐团排练课。

在高师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音乐实践。音乐专业学员大部分拥有自己的特长乐器,管弦乐团可以让特长接近的同学集中在一起,参与实际的排练,提早感受团队合作的意义和难度,形成乐团排练能力。

3.民族管弦乐团排练课。

民族乐团可以让特长是民族器乐的同学集中在一起,参与实际的排练,提早感受团队合作的意义和难度,掌握乐团排练方法。

4.舞蹈团。

在音乐教育中,舞蹈是门重要功课。舞蹈团排练不仅可以让热爱舞蹈、有舞蹈功底的同学有了更好的发挥空间,还有利于同学掌握舞蹈的形体特征,提高学生们的编排舞蹈的能力,为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打下基础。

5.社会实践活动。

课外音乐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专业特长,开阔他们的艺术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只有高师音乐专业的课堂教学与课外音乐实践共同发挥作用,才能顺利完成高师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使每一位毕业生真正适应现今社会的需求,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

三、高师音乐实践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排练课程存在的问题

1.排练效率有待提高。

虽然有固定排练时间,但是由于以前没有实践课程或者管理较为松散,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比如晚上7点集中排练,至少7点半学生才到齐,严重影响了排练效率和同学的情绪。

2.排练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排练的一般步骤:(1)指挥或团长准备乐谱;(2)分发乐谱;(3)进行分谱的练习;(4)乐团合奏,指挥指出问题并加以修正;(5)精细排练,处理乐曲中的力度、感情等因素,完善乐曲。但在实际排练中,大部分同学往往无法独立练习分谱,很多同学都是合奏的时候才会看谱视奏,这大大影响了排练的效果,也浪费团员的宝贵时间。

3.排练课选课过于自主化。

虽然音乐实践课程是由同学们按照自觉自愿的原则选课的,但是由于过于自由化,导致很多学稀缺乐器的同学不能进入乐团,而造成整个乐团不必要的损失。

4.奖惩制度不完善。

虽然开设了专业选修课来使排练日常化、规范化,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像理论课程那样进行考勤和管理。因为排练课与理论课程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排练课是充分的自由化,排练期间,大家可以随时交流走动。由于人员众多,中途早退的同学有时候也难以及时发现,指挥或者管理人员也无法保证每位团员及时到位。

(二)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1.老师精力有限,无法全程参与实践过程,导致部分活动质量较低。

2.社会实践活动多在假期进行,很多同学借此出游或者回家,并未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3.艺术实践活动安排不紧凑,班级内部缺乏必要的策划者,无法保证高质。

4.学生参与艺术实践周积极性不高,很多同学抱有能不参加就不参加的心态。

四、解决音乐实践活动问题的方法

(一)乐团排练课问题解决方案

1.在排练时间上,学校可以采取类似理论课的成绩登记制度,每个学生实践团体都需要配备专人进行日常纪律的管理。

2.在排练准备工作方面,排练前一周发放乐谱,并强制学生一周内将各自声部练习完成,在下周排练前进行个人检查。对于未完成或完成态度不认真的,进行适当的批评。

3.对排练课选课过于自由的问题,可以借鉴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做法,把音乐实践课程常态化、强制化。稀缺乐器必须参加乐团排练,对于需要的乐器,只要乐团需要,也必须参加排练,违规者按照规定处理。

4.关于奖惩制度问题,要根据实践课的实际来完善,摸索出一套最适合民乐团的管理规范。

(二)艺术实践周问题解决方案

1.合理安排排练任务。

给每个学生都分配排练任务,让他没有时间和精力逃离排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旷课现象的发生。

2.成立策划小组。

学校责成学生会、高年级学长、实践周班级的班干共同组成晚会策划小组,共同策划和举办晚会,避免人少精力和创意空间不够的情况,以便举办高水平高规格的班级艺术实践周晚会。

3.提高学生参与艺术实践周的积极性。

音乐教育论文范文3

一、利用音乐课本,启发学生的幻想能力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活泼好动的天性,激起了他们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是上好课的首要前提。而小学的音乐课本,创作背景就是一个很好的利用材料。在这些背景中,有的是一个小故事,有的是一段花絮,还有部分歌曲采用民间神话。在学生们开始学习以前,如果把这些知识介绍给学生们,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音乐兴趣,还可以为学生的幻想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五月五赛龙会》一课时,我就把作曲的创作背景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们,我告诉学生们五月初五是什么日子,端午节是怎么来的,这一天都有什么风俗习惯,并为他们介绍了赛龙舟这个活动。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不知不觉中,我就把他们带进了热烈的比赛氛围之中,让他们自己去想象,去感受。这样,学生们既学习了关于作品的文化知识,又从音乐中感受到了快乐。学生的幻想就像一个美丽的万花筒,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它为学生打开了智慧的窗户,带着学生的心愿飞向了未来世界。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书中的资料,为学生空白的心灵增光填色,营造出热情高涨、积极向上的阳光课堂。

二、通过诵读歌词,培养学生的幻想能力

歌词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篇文学性极强的文字。在小学音乐课本里,一般歌曲的歌词都非常生动优美,还有的歌词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学生们在学唱歌曲之前,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用心去分析、体会歌词,不仅可以使学生识记歌词,还可以在歌词的帮助下,把学生引入想象的空间。在这样的基础上,学会的歌曲,学生会很容易理解这首歌的意境,体会歌曲的情感,展开音乐的想象。比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春到沂河》时,我就让学生反复朗读歌词,让学生通过歌词展开丰富的想象,去感受春天的意境。学生们读得很美,很认真,春天似乎真地出现在了他们的眼睛里,他们的心里。歌词里黄鹂鸟的叫声,为我们展现了春天来临时,人们欢快、活泼的心情。在教唱的时候,我再次引导学生体会歌词中所包含的意思,让他们从歌词中感悟春天的欢快场景。这堂课,学生们表现得非常活跃,争先恐后地发言。一首优美的歌曲,歌词好比是一首诗,不仅为学生们的演唱提供了直观的形象,还能够丰富学生们的想象力。有的歌词中还为学生们讲述了故事,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朗读歌词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发音、音色的过程,为正确地演唱做好基础。单纯的朗读也可能太枯燥、无味,教师也可以进行一些有趣的设计,增强朗读歌词的趣味性,这样效果会更好。

三、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幻想能力

在音乐课上,教师要根据课程需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通过提示、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引发情感的变化。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来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能够将声音、动画、图片、文字等表现手段融为一体,音乐中的抽象语言能够通过具体的情境表达出来,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学效果会更好。比如教学五年级上册《飞驰的雄鹰》一课,我先为学生播放了一遍歌曲,让学生们随着乐曲的高低起伏,去想象鹰击长空的矫健雄姿,并进行提问:你们心中的鹰是什么样的?学生们立刻进入思考的状态,有时还会跟同学讨论几句。总之,气氛很活跃。当我问他们的时候,学生们回答得非常积极。然后我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组雄鹰的图片,图片中的鹰身姿各异,矫健有力,从中让他们感受鹰的顽强、不屈不挠。最后,当学生们对鹰有了认识以后,再去学这首歌,印象就更深刻了。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还学会了鹰的品质。一个有创意的教学情境,能够挖掘学生的最大潜力。学生会通过不断地思考、想象,增强自己的创造意识。而他们在创造的过程中,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其实,在音乐课堂中,还有很多创设情境的方法,教师们要悉心钻研,充分发挥环境在课堂上的作用,想办法为学生创设各种有意思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心里喜欢音乐,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遨游,从而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提高音乐的教学效果。

四、总结

总之,音乐是幻想的艺术,没有了幻想的音乐就如一潭死水,没有半丝涟漪。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会展开丰富的想象,会获得美的享受与心情的愉悦。幻想会让音符跳跃,会让音乐的魅力真正展现出来。教师要在音乐世界中做好引导,以更加亲近的姿态真切地观察童心,为学生插上幻想的翅膀,营造更加富有魅力的小学音乐课堂。

作者:孙强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城南实验小学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可行路径研究

一、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音乐自古就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一,音乐不仅能够愉悦身心,还能传递高尚精神品质和丰富的情感,陶冶个人情操,提高一个人的艺术修养。同时,音乐对于学生智力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美妙的旋律和特定的节奏对于大脑开发有着神秘的作用。研究证明,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能够拥有超高的智商在于其对大脑的开发使用比一般人高很多,而爱因斯坦热爱小提琴喜欢音乐,这对其智力开发的影响不容忽视。小学音乐教育的主体是小学生,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容易受外界价值观影响。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上的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工作,音乐以其亲切性和深刻内涵自然成为小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旋律易于感染人心,帮助记忆,音乐教育不但能够引导学生思想情感,对于知识的记忆来说也是一种创新学习方法,比如汉语拼音字母表和写字笔顺歌。

二、小学音乐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评价一个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音乐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有重要贡献和发挥空间。校园广播音乐能够营造一个有着自身特色的校园氛围,对于学生来说,校园歌声是校园记忆的重要内容,熟悉的校园音乐往往也是引发校园生活回忆的直接因素。学生是校园文化的建设的主体,音乐教育对学生思想精神的熏陶和才艺上的培养将成倍返回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上来。音乐课对于学生音乐审美上的提升和对具备音乐天赋人才的发现,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改善学校学生精神面貌,本身是对校园文化的有益建设。定期举办音乐活动不但能够调剂枯燥的学习生活,也为学生才艺施展提供良好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而活动本身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同时音乐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团队的建立,参与文艺演出和相关竞赛对于提升学校知名度,树立良好校园形象,也是音乐教育对于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中心的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突出贡献。

三、小学音乐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行路径

1.营造良好音乐氛围。

学校广播在早上课前、课间、午休、放学后等不同时间段播放适合的音乐,帮助学生调节精神和情绪,实现身心愉悦、劳逸结合,形成美好的校园音乐记忆。如早上播放清越醒神的歌曲迎接来校师生,用优美的旋律为师生带来愉悦心情,开启一天的工作和学习;早课间播放轻快的歌曲,调动学生积极性;午餐和午休则用舒缓的音乐帮助师生放松休息;放学后则播放柔和、宁静的音乐,为疲倦一天的师生带来慰藉,释放身心压力。在实际运用中,一定要注意认真挑选音乐,不可随意为之,否则适得其反,带来不良影响。

2.重视音乐课堂。

绝大多数小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是有限的,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讲解音乐常识,带领体会音乐营造的意境,学会欣赏音乐艺术价值,提升学生音乐修养是小学生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目前,很多学校对音乐课的重视度仍然很低,对音乐课的应教授内容不予重视,教材老旧,教学内容单薄,形式单一,主要以教唱歌曲为主,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对提高学生音乐修养意识较差。同时,在教唱歌曲的时候,对歌曲不加选择,完全不顾是否适合小学生传唱,很容易误导小学生,使之不但没有受到音乐的良好熏陶反而误入歧途。对此,学校必须重视小学生音乐课程的教学设计,严格检查审核。对于流行音乐要引入积极有益的,避免不合时宜的歌曲流传校园,要慎重对待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在培养小学生音乐认知上要划分阶段,低年级以引领入门,培养兴趣为主;高年级开设音乐鉴赏课,赏析古今中外名曲,开阔眼界,领略不同风格音乐的艺术魅力,提升音乐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力。

3.发掘音乐人才。

音乐人才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培养音乐人才是多样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善于发现学生天赋,善加引导,培养专业人才也是学校的重要使命。小学音乐教育发掘学生身上的音乐细胞,培养音乐人才,组建学校自己的音乐团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学校自身音乐人才和音乐团队的水准高低也是学校校园建设水平高低的体现。学校在鼓励学生热爱音乐和宣传招募的过程中,也充分发挥了音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号召凝聚作用。

4.举办音乐活动。

学校定期举办音乐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自己独特的音乐感受和音乐带来的成就感。以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形式。音乐活动的开展可以假借艺术节和节日文艺会演,也可以效仿中国好声音创办音乐栏目来实现。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学校之间的音乐交流和音乐教育的社会实践。将音乐延伸到校外,将校园文化建设拓展到校外,利用外界资源以音乐为媒介建设校园文化和传播校园文化,打造学校品牌,扩大学校社会影响。

四、总结

小学音乐教育有益于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智力开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助力,事实证明通过小学音乐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是切实可行且方法多样的,学校应当重视小学音乐教育,积极试验并且不断探索新方法新路径,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作者:吴燕雅 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第三篇:小学音乐教育趣味教学研究

1.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要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接受学习变为探索学习,让他们能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感情。

2.什么是小学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是一种艺术的教育、美的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真的教育甚至善的教育,而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的主旨就是美化生活,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

3.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整个教育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音乐教育也同样得到了发展,不过虽然音乐教育发展的很快,可其中也不乏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就以江苏省作为例子来进行分析。

3.1教材层面江苏省的小学都采用的是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也就是俗称的苏少版。但是这版教材不是特别适用于小学的音乐教学,如小学二年级第一单元《春来了》中,这一单元中要学唱的歌曲有《报春》、《春晓》、《春天的小河》,还要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能正确演唱歌曲《报春》;感受乐曲《杜鹃圆舞曲》三拍子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乐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难点是:认识并掌握顿音记号的作用与唱法;感受乐曲《杜鹃圆舞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鉴赏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对音乐的类型也不懂,像乐曲《杜鹃圆舞曲》,小学生根本就不明白圆舞曲是什么意思,甚至连很多大人都不明白圆舞曲和其它乐曲有什么区别,这样小学生根本就做不到去听辨乐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3.2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的倾向现在的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很好地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一些教师往往把教会学生掌握音乐教材上的知识技能看作是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本身,认为小学音乐教育主要是为高一级专业音乐学院输送专业后备人才,因而培养音乐特长生是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还有一些教师则是把音乐教育看作是学生休闲娱乐,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种点缀,是学校其他方面教育的附属品。

3.3音乐教育的专业化倾向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总体上讲,现行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及据此编写的多种版本的音乐教材,无论在内容上、体例上,还是在要求上,受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的相关影响比较深,内容与要求追求全面、系统,难度偏大,不仅超出小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也超出小学生在音乐方面发展的需要,许多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非专业音乐人员不需要、也不可能运用的;而在体例安排上,各类音乐知识往往成条块分割状态,没能够很好地将它们融合在一起,使它们以完整的音乐形象而不是以相互分离的知识点呈现在学生面前,致使学生接触到的往往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识点而不是真正的音乐。同时,教材编排过分强调自身严密的逻辑体系及时序安排,封闭单一,太死板,不够活泼,没有给教师和学生留下多少创造的余地,与音乐学科本身的创造性格严重不符。

4.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做到趣味教学

4.1把生活情趣引入教学中学生缺乏动力学习主要是因为没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进行小学音乐教育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体会什么是“美”,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趣味教学的方式,趣味教学适用于小学每个阶段的学生的。例如在江苏省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学习《报春》这首歌时,教师可以把一些报春的动物、花或者其它事物的图片以及影像资料给学生们观看。

4.2把儿童游戏引入课堂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特别的活泼好动,他们非常喜欢玩游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音乐的兴趣,可以在完成课堂导入之后,马上进入正题,准确、简洁的完成这一次课堂需要讲授的基础的音乐知识,然后就开始现场演示舞蹈或者试唱歌曲,当学生初步掌握动作要领或者歌唱技巧后,教师就可以缓解一下学生学习的紧张情绪,从“任务”教学跳到游戏教学,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学转到游戏。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够长时间的保持学习的兴趣,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在选择游戏时,可以根据当天所学习的内容来决定,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在游戏中复习本次课堂所学习的内容。

4.3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合在艺术教育中,舞蹈和音乐是相辅相成的。音乐教师应该要把二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从优美的、富有感情的舞蹈动作中,表现歌曲的歌词内容。特别是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运用舞蹈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五年级下册的《瑶族舞曲》,可让学生观看瑶族舞蹈的视频,并跟着视频学习舞蹈,学生们边唱边跳,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活跃了课堂气氛。

4.4从学生自身的表演中品味乐趣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课堂上参加表演的同学总是个别的尖子生,参与的学生很少,大多数学生经常是处于静止状态,只是听别人唱,看别人演。这样,就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而且,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充分调动。因此,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加入到表演的行列中,让学生在自身表演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感受、品味学习音乐的无穷乐趣,发展他们的智慧,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5.结论

总之,小学音乐教育任重而道远,只有让学生能够开心的学习音乐、对音乐感兴趣、了解音乐才是小学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

作者:杨国华 单位:江苏泰州市兴化安丰中心小学

第四篇:小学音乐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创造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问题

1.教师只关注参加音乐特长训练的孩子

当今社会,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甚至更小的时候就让其参加一些特长训练班,例如舞蹈、音乐、书法等。只因为有些孩子已经单独参加和音乐相关的训练,导致孩子在音乐方面的素养比较高。因此,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进行创造教学的时候,此类孩子往往最容易得到老师的特殊关注,他们可以很快跟着教师上课的步伐,能够让老师非常显著地看到自己在应用创造教学这种方式而产生出来的明显效果,久而久之,使得这种现象变得越来越极端,教师慢慢忽略了对其他在音乐方面接触较少的孩子,导致这些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越来越少,有关音乐方面的失落感越来越强烈,甚至会出现对音乐抵触、厌烦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2.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太高

小学音乐课堂上应用创造教学的目标很简单,并没有想要做出多么大的成就,仅仅是在学生学习音乐的同时能够将创新精神培养起来,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提高学习的兴趣而已,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音乐本身就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而有些教师应用创造教学的同时并没有考虑小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水平,给学生设定过高的目标,导致音乐教学的作用发挥不出来,让学生讨厌学习音乐课程。

3.教师对音乐资源的利用欠佳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进行创造性教学一定不能脱离音乐教材,老师也应该对教材加以合理地利用取舍,不能单单凭借自己的思维进行创造教学。目前音乐课都会配有相关的教科书,很多音乐老师在进行创造教学的时候仅仅是参考教学资料,并没有对教科书进行深究,只会重复利用教材,只会让教学越来越单调。

二、创造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问题解决对策

1.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

目前越来越多的小学老师都意识到音乐创造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还是不能避免出现应用不到位情况的出现,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本身的音乐技能就不强。因而要解决小学音乐中运用创造教学不到位的情况,首先就必须对音乐教师进行音乐技能方面的培训,可以是基本的音乐相关理论知识,也可以是有关乐器的演奏技巧方面等。总之,只有把教师本身的技术水平提高上来,他们才能非常自如地将创造教学的模式在音乐课堂中加以应用。

2.将创造教学模式正确应用

所谓在音乐课堂中正确应用创造教学模式,主要是说教师制订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保证创造教学的整体化,并确保合理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等。由于音乐创造性教学模式针对的是整体学生,而不是针对某个或者是某一类学生,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的整体为目标,不偏不向,态度保持中立。还可以通过一些类似于学生互助小组的形式,让音乐素养高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一起进行音乐课程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形成学习型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果冻的过程中,老师制订的教学目标一定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保证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不可过空、过大,过于乏味。并且在教学活动进行的时候,老师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结合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的多媒体辅助工具来展开教学,给学生创造学习的相关情境,让他们自主学习,将创造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起来。此外,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拥有的知识还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这样才能将合理的资源得以运用,真正能够让学生从中受益。

三、总结

通过实践最终证明,在小学音乐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并非易事,教师更应该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并给予一定程度的尊重,为他们营造更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和体验音乐给予人类的感受,并能够在这种感受中积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和智力开发。

作者:苏佩芝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外国语实验小学

第五篇: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作用探究

1.引言

全面高素质人才的发展需要,使得音乐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在不断地提高。小学是素质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提高小学音乐教育课程的有效性成为重要问题。作为与音乐密不可分的舞蹈,舞蹈律动在加强音乐自身情感和内部蕴含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把舞蹈律动运用到小学音乐课程教育上,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这一教学氛围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得以不断提高。舞蹈律动不仅能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育效率,而且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2.舞蹈律动的概念

舞蹈律动是指在音乐的伴奏下身体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运动以完成舞蹈内容表演。音乐与舞动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乐记•乐象篇》就有记载:“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在音乐教育中,光是训练学生的发音技巧和音乐的聆听是不够的,需要通过舞蹈律动增强音乐的情感表达力。

3.舞蹈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3.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课程教育中,教师只是进行单向性的知识教授,讲解音乐发展历史、歌曲创造背景,播放歌曲,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永远单一不变而又枯燥的教学方式,会不断消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激情,让学生对音乐学习麻木、机械。应该怎样改变这点,实现新课程改革的课堂目标呢?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是小学生的特点,小学生因为刚刚离开家庭,正式走向学校学习,在新的环境和新世界的展开下,求知欲变得更加旺盛。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舞蹈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正好满足小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又渴望求知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肢体舞动,加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一闪一闪亮晶晶》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根据歌曲进行舞动律动,在歌词一闪一闪亮晶晶时让学生伸张和握紧手掌、满天都是小星星(伸出手指按数数的方式虚指天空)……通过对这些舞蹈的律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学习的快乐。

3.2减轻学生学习疲劳

目前,因为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学习压力不断向低年龄段的学生扩展,小学生的学习任务不断增多,这让学生们在长时间的学习时感到疲劳和厌倦。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应用劳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讲解乐和发音技巧,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疲惫时,切入到歌曲鉴赏的学习,根据实际情况播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并带领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身体律动,让学生从身体和精神上感到轻松和愉快,减轻学生在学习上的疲倦。运用这些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减轻学习疲倦、恢复精神状态,而且能够保持心情舒畅和学习激情,有利于后面教学的展开。

3.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新课程改革目的是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高素质人才,其核心就是要求从教材和价值观转变出发,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不仅掌握音乐教学的基础知识,更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内在人文关怀和情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如何将想象力和创造力贯彻到音乐课程教育中,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教师进行积极主动的自我引导和鼓励引导。自我引导是指在音乐教学时,通过对情景和音乐的设计,让学生用舞蹈或者肢体表现音乐,从而开发学生的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学习歌曲《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时,可以让学生们思考怎么用舞蹈的方式表达这一首歌,之后让同学上台表演,再通过对同学们设计的舞蹈动作进行歌曲和乐理的讲解,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更可以深入了解课堂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鼓励引导的方式是因为人们在聆听歌曲时有时会不自觉地跟随音乐律动。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对于学生不自觉的律动行为表现,应该对其进行表扬和鼓励,鼓励学生创作一些有意义的律动,或者让他们根据对音乐的理解编排一些舞蹈律动,让他们在感受自身创造的律动时,了解音乐的魅力,得到更好的音乐教学感受。

3.4培养多才多艺的人才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多才多艺的人生不是一天就可以造就的,这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小学音乐教育是最早的才艺教育,因为不管是学习演唱歌曲还是与之相对的舞蹈律动,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学习艺术才艺。每次的音乐教学都是一次积累和锻炼,长此以往,自然会爱上歌唱和舞蹈,拥有这方面的才艺。

4.结语

在舞蹈界流传这样一种说法:“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把舞蹈律动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改革中,是势在必成的。舞蹈律动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它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疲劳、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舞蹈律动对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作用是重大的,值得推广。

作者:邢伟 单位: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民族实验小学

第六篇: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探究

一、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问题

1.传统的教学理念。

目前,我国多地小学仍存在重视文化课程,而忽视艺术课程,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综合发展特别不利。小学是素质教育的开端,除了是“三观”养成的萌芽阶段,也是音乐思维形成的最佳时期,若在这个阶段错了音乐的培养,则以后需要更多的努力来进行培养。小学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不具有相对独立性,或被纳入德育范畴,或被纳入智育范畴,音乐教学缺少艺术特点,音乐目标中强调政治性、思想性,智育性,而音乐教育本质的内容—审美教育却摆在了次要的位置,音乐课堂缺少音乐。常常将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和语文、数学的教育目标等同,其实则不同,语文、数学的教学目标是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一定的问题,而音乐则不同,小学的音乐教育则是以普及为目的,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一般都忽略了学生的创新、理解、审美和表现能力等,盲目追求专业艺术院校的形象,最重要的是忽略了音乐教育中“育人”功能。另外,传统的教学都是以教师“教”为主,而忽略了学生的“学”,特别是在音乐教育方面,学生的“学”极为重要。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的越具体,学生做的就越完美,而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考能力恰恰没有得到应用的发挥。长期以来造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不教的就不会,做不到变通。

2.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小学音乐教育方面的教师力量相对就比较薄弱,有些年纪偏大,甚至在乐理知识方面掌握的都不扎实。特别在农村或偏远山区,有的是语文老教师兼职音乐教师,缺少专业性教师,这都给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未来,所以对他们培养与发展极为重要,我们必须要对他们负责,音乐教育的发展以艺术培养为主,能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意识,使小学生具有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必须加强专业音乐教师的引进,可以从师范类的大学引进音乐方面的学生,他们不仅具有专业的音乐知识,而经过了大学师范思维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授课能力。同时应该多组织小学音乐教师出去进修,学习新的讲课理念,提升自我理论水平和实际指导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小学音乐改革的手段

1.创新音乐教学形式。

情景式教学是目前颇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觉自己就身在其中,这样就可以增加学生的创新性和想象力。如儿歌《王二小放牛》,授课时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觉自己成为了小放牛郎,这时可让学生放开自己的想象力,让他们设想当时的情景,同时可进行服装打扮,使学生的表演能力也一起发展。其中多媒体是情景式教学的一个重要保障,通过多媒体的声、像、色的综合运用,能再现音乐活动内容情景,从而使学生的想象力迸发。目前来看,有很多学校在多媒体方面的投入不到位,这与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区域差异有很大的关系,国家、省教育部和社会应加大此方面的投入。教师和学生应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而学生处于从属的承担者,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权威性无可置疑,学生不能也不允许对教师提出任何异议,只能接受教师的所传授的。时间长了就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性,老师和学生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而学生学习音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会显著提高。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应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价体系。各个教师可以相互听课,进行打分,找出授课教师的优点和缺点,做到共同提高;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打分,提出不足以进行改正。

2.创新音乐教学方法。

音乐能直接作用于人脑,感知法就是运用感觉器官,通过倾听、律动、制作等方式去感受音乐及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体验构成音乐的要素,领悟音乐的情感。除了感知法,还有即兴法,即兴法就是一个人禁锢的放纵,是最原始的,没有添加任何元素的想法。给学生一些敲击乐器,让他们听到任何音乐的时候,都会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创造一些动作,把自己想的都说出来。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挥,无论在任何领域,只要他们利用自己的创造性去想象,这都会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三、总结

音乐教育论文范文4

(一)促进学前儿童的大脑发育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不断的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与爱好,又或是通过生动活泼的音乐活动来激发他们对于音乐的热爱,从而不断刺激学前儿童的大脑,促进大脑快速发育。

(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前儿童的行为规范

教师可以循序渐进的引导学前儿童,并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体会音乐、感知音乐、从而领悟音乐中的规则,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规范,为其今后遵守各种行为准则和步入高年级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前儿童的情感表达能力

情感的表达是人类社会化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音乐教育是传递审美感知的一种美学体验教育,它将曲调、声调、节奏、旋律等因素条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幽美的旋律完整的将人们美好的情感表达出来,调动儿童的心灵感知,激发儿童的内心感受,将儿童的自身情感充分的调动出来,通过不同的音乐让学前儿童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音乐教育在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情感体验上面具有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乌兰察布地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学习音乐教育的盲目性

通过在乌兰察布地区音乐培训机构的实践考察和调查问卷显示,目前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学习音乐的真正目的,即在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学习效果会更明显。大多数父母表示不想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让孩子多涉及一些音乐方面的技能;有些父母则是看到很多孩子都在学习,盲目跟风;还有些父母则是由于自身的喜好而强加在孩子身上。如此行为只能是导致最终的学习效果不明显,学前儿童对于音乐的反感,适得其反,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却没有达到自身想要的结果。所以,家长们让孩子过早了解和学习艺术方面以外,更要考虑孩子的兴趣问题,要尊重孩子们的选择,否则只有适得其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二)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精神

虽然乌兰察布地区的一些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正逐渐被重视,但很多家长们却忽视了孩子的学习过程,只是盲目的监督学习,重视学习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学前音乐教育的最佳时期是3到6岁,这个阶段孩子们刚刚开始产生认知能力。学前儿童可以自如的运用语言进行互动交流,大脑反射意识渐渐形成。但,此时不仅要让孩子体验和感知音乐,更需重视学前儿童兴趣爱好的培养。在儿童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传授知识、示范各种动作,学生主要是被动的学习和模仿,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尤其是学前儿童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去学习,往往由于枯燥乏味而失去学习的动力,最后总是半途而废,学习效果不明显。除此之外,学习音乐不仅仅要提高音乐技能,还要在长期的努力学习中,培养自身的音乐修养。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不断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面进行创新,通过各种创新方法调动学前儿童的积极性。

三、发展乌兰察布地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对策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笔者呼吁乌兰察布地区的教师要时刻严于律己,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钻研学科内容,在教学质量上精益求精,重视教学的实践性,养成与时俱进、时刻学习的观念。对学前儿童教师而言,爱岗敬业和重视学前儿童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最基本条件。

(二)不断提高教师的音乐教育水平

教师的音乐水平与学前儿童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关系,因此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音乐水平和音乐技能非常重要。教师首先要在理论的基础上接受科学的音乐教育理念,才可以更好地进行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活动,从而努力钻研、不断创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音乐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不断创造愉快、和谐的集体氛围,在音乐教学中不断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三)重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乌兰察布地区在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问题上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了音乐教育方面的发展比较缓慢。只有政府不断重视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事业,才可以真正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师的音乐教学水平,为更多的学前儿童提供更广阔的音乐发展空间。

四、结束语

音乐教育论文范文5

一、运用互动教学法优化新课导入

教师应当灵活运用互动教学法进行新课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更为顺利地展开。例如,教师在教授“快乐的一天”这一课时,可以先提问学生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快乐一天,再问学生这一天做了什么,为什么快乐,有什么感想,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使学生联想到日常生活,从而积极发言,活跃课堂气氛,成功导入课题。教师在教授“拉勾勾”这一课时,可以提问学生有没有做过“拉勾勾”,是由于什么原因做的,定下了怎样的拉钩约定,最后约定是否实现等等,再播放“拉勾勾”的音乐和MV,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课题。

二、创设游戏情境

小学生大多好动、爱玩,喜欢新颖有趣的事物,喜爱做游戏。因此,教师就应当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教学内容,结合课堂情况,恰当地将游戏活动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轻松有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轻松掌握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唱歌接力游戏,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按照教室座位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唱歌任务,让学生每人唱一句歌词,按照座位顺序接力下去,最后由全班同学和教师共同选出唱的最好的小组,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真正融入进教学活动中,还能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普遍具有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的年龄特征,因此,教师就应当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教授“动物说话”这一课时,可以先提问学生认识哪些小动物,引发学生的回答和讨论,导入课题。在教授歌曲之前,教师应当先示范演唱一遍,再提问学生:“歌曲之中提到了哪些小动物?这些动物是怎么说话的?能猜到小动物们说了些什么吗?”吸引学生对歌曲的兴趣,引导学生熟悉歌词,使学生从歌词中找到答案。这种方法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还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建立高效小学音乐课堂。

四、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

教师应用互动教学法,不仅应当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当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首先,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性格特点,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力求小组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小组之间实力均衡。其次,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给学生布置合理的小组任务,让小组成员一起交流讨论、合作解决。最后,教师应当选择小组代表发言,讲述本组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以及最终结果,之后由教师进行检验、评价与总结。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五、组织学生演绎情景剧

教师在教授便于故事性较强的歌曲时,应当将歌词改编为便于演绎的剧本,根据剧本角色数量,采用抽签等方法选择学生,给每位学生分配一个角色,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熟悉剧本台词,再让学生上台表演。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活泼性,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表演中,能够很轻松地掌握歌词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歌曲。另外,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也通过与同学的配合提高了协作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六、总结

总之,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展开互动教学。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有效地进行沟通,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教师应当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改进自身教学方法,勇于创新,勤于思考和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建立高效小学音乐课堂。

作者:甄丽娜 单位: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铁路小学

第二篇

一、民族音乐启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知

现在我们在音乐课中,安排有“民族文化”主题,向学生介绍中国各地的民歌,为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提供了平台。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和效率,学唱前可以让学生了解这首歌的社会背景、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及相关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如唱《茉莉花》时,我就先向学生介绍其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似乎向世人诉说:《茉莉花》的故乡———古老的中国正在阔步向前,让学生在歌唱时更能体会此民歌的独特魅力。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域都有各自独特的绚丽文化,通过不同的民族音乐让学生感受各个地域丰富多彩的文化。此外,我国民族音乐中还包括一些传统的民族乐器,如琵琶、唢呐、笛子、胡琴、笙等,小学音乐课中,加强对这些我国民族声乐知识的讲解和演奏,对于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民族音乐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在我们的民族音乐中,蕴藏着民族气魄、民族气概、民族感情等,它凝结了各族人民的智慧。民族音乐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对于中小学生有着一系列积极意义,它促使中小学生在坚韧顽强、自信向上的民族精神的指引下燃起爱国情怀,在青少年时期增强自身的民族意识。当前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应将民族音乐和民族精神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民族精神的魅力,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如在演唱《黄河大合唱》时,可以通过讲解、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如临其境般感受到船夫们与大风大浪搏斗的激烈场面,感受到我国人民艰苦顽强的精神;在演奏《狼牙山五壮士》时,先通过电影片段给学生还原一个当时的情景,让学生在演奏时,用自己的真情去演绎出五壮士英勇善战、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节,从内心深处表达对先烈们的敬意。总之,在民族音乐的学习中,要让学生从内心觉得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让学生从这其中深刻体会到一种无法抗拒的中华民族精神;理解歌曲中所包含的中国华夏儿女的民族感情,让学生自己去认识作品的内涵;在音乐作品的学习中,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学习我国中华儿女视死如归、前赴后继、英勇顽强、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将音乐作品与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向先人学习的动力,使之怀有拼搏向上、不怕困难、热爱祖国的坚定信念,让他们具有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三、民族音乐树立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显得更加频繁,在教育学生汲取他国优秀文化元素的时候,也会被一些不良因素干扰,让他们无法分辨“好”与“坏”,不能积极有效地对待周围的事物,缺乏正确的人生观。我国民族音乐以其丰富的内涵被认为可以“正身行”。因为高尚优美的音乐蕴含着一定的高尚情操和情怀,它独特的声情并茂艺术形式对于塑造小学生的灵魂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够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升华的作用,对学生的心灵起到净化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还能够让他们具有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此外还能够提高他们对“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分辨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此外,高尚的音乐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塑造良好的性格和陶冶高尚的情感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生《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时,通过独唱、混声合唱、男生合唱、女声合唱等多种演唱方式,去表达出气势磅礴、展现出我们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精神,流露出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给人一种向往真善美、战胜苦难的信心和力量。让民族音乐以其超强的正能量去感染学生,让他们产生一种正义的、高尚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充满了对人生美好的向往,对生活和整个世界充满了挚爱,增强自己为之不懈奋斗的力量。

四、结语

音乐教育论文范文6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近年来出现了过度依赖书本教材,过度重视理论的不良倾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的知识教师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方法和技术设施的创新性不够。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很大程度的不良影响。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更加重视这些教学工作对整个教学任务的新要求。通过灵活处理教学方法,不断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来增强整个小学音乐教学的深度和内涵。其中,音乐游戏就是一项重要内容之一,音乐游戏对整个小学音乐音乐教学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音乐游戏”对于小学生的魅力首先凸显在“游戏”二字上,小学阶段的学生童真尚未褪去,游戏的天性和本能总能吸引他们投入更大的精力参与其中。因此,将音乐融入游戏当中,是拉近音乐教学与学生学习热情之间距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这些教学过程对整个学习任务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成为导致这些学生对整个音乐教学兴趣的一项关键措施。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音乐游戏,犹如久旱逢甘霖。小学音乐教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方针,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重要目标,不断化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度,能够将知识内容以他们最能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学到东西。利用这种思维和模式开展音乐教学就是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真是的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以音乐游戏为重要辅助措施的教学策略。

二、音乐游戏教学特点

音乐游戏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主要目标,大大缓解了书本知识枯燥乏味的缺点,这种教学方式之所以能在小学生身上发挥较大的作用,主要还是因为音乐优势教学有着自身难以比拟的特点。

1.增强学生的课堂表现

音乐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课堂教学,学生长期被束缚在课堂之上,接受教师满堂灌的教育方式,枯燥、呆板、乏味,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教与学没有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而音乐游戏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知识教育和传授的过程当中来,同时他们也更能符合学生的积极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学特点制定更加适合他们的游戏。并将游戏规则和内容完整的结合到一块,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要求。

2.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音乐游戏教学本身以尊重学生兴趣出发,设置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游戏种类,在充分释放学生天性的同时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这种教学方式是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维的影响下完成的教学任务。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是最能够完成教学目标措施的一项重要措施。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当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这也成为教学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理论改变。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中心环节始终是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各种安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需要按照教师的安排才能完成这些教学内容和计划,同时这种教学思维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三、音乐游戏教学的要求

音乐游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创新,它将游戏和音乐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寓教于乐。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过程中应当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人员应当正确理解教学理念

音乐游戏教学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一种具体体现。其背后的叫雪儿理念是指导整个教学工作的根本,同时这些教育内容也对整个教学工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些教学措施也对整个教学任务具有现实指导作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对现代教育理念首先由充分和深入的认识,惟其如此,才能在贯彻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过程中恰到好处。这样才能更加充分的完成这些教育内容和方式。

2.注重游戏内容和教学内容的整合

在音乐教学中实施音乐游戏的参与,其关键的一项内容就是教学内容与游戏内容结合的是否顺畅、自然。结合的紧密和合理程度是决定这项教学措施效果和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也对他们的教学任务和工作发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教学科研的作用,从学生实际年龄特点出发,制定适合学生的游戏内容,并将与音乐知识联系起来。

3.提升教学人员创新能力

音乐教育论文范文7

(一)高校音乐多元化的教育基础

我国的高等院校正逐步与国际上的多元化教育接轨,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重要部分不可忽略,获得了如火如荼的发展。目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渗透中小学音乐教育之中,有助于高校推行和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育部门和音乐教育界也认识到多元文化音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而且颁布了相关的文件,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二者都强调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应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并不断吸纳中外的优秀艺术成果以延伸原有的教学范围。政策法规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助于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朝着正规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此外,大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时期,十分乐于和善于接受新知识与新事物,首先,高校在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时可以不断创新表现内容和途径,并充分考虑到生源地域、课程结构、广度及深度等因素,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还符合学生接受多元文化音乐的限度;其次,授课原则应有助于提供不同文化音乐的密集经验,能协助学生比较其中的差异,还应融入各种类型的音乐教学,不局限于基础音乐教育,还要重视专业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总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欣赏和尊重不同文化的能力与态度,能透过各类型音乐了解不同的文化情境,从而培养学生广阔的音乐鉴赏和表现能力。

(二)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音乐教育能满足各大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一直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陶冶情操为目的。然而,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需要改变,虽然音乐内容不少且规范统一,但形式过于单一,教学内容多集中在国内和建国后出现的音乐作品,很少涉及国外和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除了音乐特长生之外,其他学生了解音乐文化的知识面都不够宽广。此外,高校音乐教育中仍然采用教师灌输学术性知识的教学形式。本着扩展学生知识面和素质教育的需求出发,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融入高校音乐教育势在必行。

二、高校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的发展主题已经转向关注文化发展,多元文化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和风潮,将多元文化观念融入教育体系既是全球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学生宽广文化视野与必备交流能力的有效措施。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平台,自然要发挥引领的作用,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多元文化音乐恰好能连接普通高等教育中的多个专业,借助多元音乐文化的熏陶可以开发和训练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三、科学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一)设置多元文化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高校音乐课所传授的内容以西方音乐为主,很少涉及中国音乐史与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至于涉及我国少数民族、拉丁美洲及非洲地区的音乐教育更是少之又少,有必要采取措施加以改善。首先,增加欧洲以外地区的音乐教育内容;已经有少数的音乐学院开设了“世界音乐”课程,在教学中融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音乐知识,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与了解更多不同国度的音乐,得以在不同的音乐观中传承与发展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充分认识到世界音乐的多样性。其次,加强中国音乐的教育;我国有56个民族,拥有多样化的音乐文化,因此,高校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开设“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课程,通过扩大中国音乐教育内容的比例,不仅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正确看待我国的音乐文化,还能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人们在表达音乐时通常会运用“音乐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音乐”的观点,学生可以从音乐课教学中了解和学习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或透过某个国家的文化更好地认识和把握音乐内涵。每一首音乐的背后都有与当地文化息息相关的故事,如古琴曲“春江花月夜”的主题思想中透露出淡薄、清静、悠远等意境,与我国传统文化中“中和”的思想不谋而合。只有在音乐教育中赋予文化关怀,帮助学生从文化视角欣赏音乐,才能更好地把握和体验音乐。

(二)开展跨文化与体验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日常的高校教学实践中多以音乐欣赏课程为主,先由教师介绍作品,再播放音乐供学生欣赏,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处于被动状态,课堂气氛沉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世界民族音乐”课程中涉及大量非母语文化,学生在难以理解的情况下易出现挫折感,进而产生抵触情绪。相关研究指出,“体验式”教学既是教学方法,也是学习方法,学习者通过参与活动获得个人感受和学习经验,注重过程和结果双重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是除了掌握基本音乐知识以外学生重点关注的一项内容。所以,教学中突出跨文化学习特征并结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展现不同的音乐表达方式、文化风格及审美标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之一。教师还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活动,结合跨文化学习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首先,重点突出“文化中的音乐”,以文化为先导展示音乐的发展脉络。某位教师将教学重点倾向于地方文化的特征,通过介绍当地的宗教与地域特征以及语言等人文知识让学生总体认识地区文化,再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风土人情图片和视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其次,音乐实践活动中能够体验到异国文化的精髓;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以多学科渗透的方式促进学生重新认识音乐概念,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教师可组织学生采取演唱、赏析、节奏等多样化的实践方式学习音乐,由于学生性格各异,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主动参与此类教学活动,教师可在课前了解学习需求,运用图片与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音乐特点设计体验内容和方式。以传统的非洲音乐内容为例,教师先让学生欣赏作品并总结出不同种族音乐发展过程中的异同,重点引导学生从非洲文化的角度分析和理解黑人音乐的特点,再通过理性分析和感性认识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跨文化思考问题,培养学生鉴赏非洲音乐的方法和专注的态度。

(三)重视音乐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

音乐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高低,因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来自文化平等和社会民主的文化多元主义,在国外高校中以各种方式获得实施和倡导。然而,无论多元音乐教育多么理想化,都需要教师来实施,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观念、能力以及崇高的追求。具体来说,教师要明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涵,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采取合理、科学以及正确的教育方式,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来提高教学质量。高校音乐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还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审美意识的关键环节,更是对音乐文化的传承,让学生足以重视本土的、优秀的民族文化。

四、结语

音乐教育论文范文8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资源丰富多样,不过很多的文化并未被重视,更是没有得到一定的传承及保护,则出现了很严重的断流状况,更有甚者正在濒临灭绝。所谓的断流现象指的是很多民间艺人的音乐技艺以及各类绝活都已经失传,中国的传统音乐正在一点一滴的消亡或是无法继承,相关宗教音乐及仪式音乐根本得不到保护,不能有效地传承下去。近几十年来,中国不断涌入了诸多的外来文化,并受到了外来文化以及市场经济的极大影响,各大媒介及媒体传播的民族音乐很少,流行音乐远远大过于民族音乐,再加上港台流行音乐的加入,这就导致很多的学生们都趋之若鹜。让我们这些年轻一代出现了很多的追星族,爱好民族音乐的更少。国内所施行的应试教育并不注重音乐教育,造成音乐课程的各类状况无人问津。就导致了音乐教学大纲根本无法执行,更不能有效地完成规定的音乐内容。缺乏正宗的音乐教学科研,并且所施行的教学观念极度陈旧,对应教学模式没有革新,这样就造成很多的学生对音乐课程不感兴趣。

2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对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音乐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气质。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具备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音乐理论、乐律、演奏、演唱以及各类音乐著作、乐器制作等都有着其伟大辉煌的成就。有效地将民族音乐文化渗进音乐教育中,促使优秀文化的不断传承及发展,更是能有效地弘扬民族精神,并树立民族自信心以及自豪感。中华民族音乐教育不管是普及或者是专业化的,是社会还是家庭的,都是要基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之上,有效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粹。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要合理地将民族音乐及世界多样文化结合,博采众长、相辅相成,以呈现积极向上的音乐氛围。

3强化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3.1构建高素质音乐教师团队

加强对音乐教师团队的培养,有效地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纵深进展。音乐教师对音乐教育是极为关键的,所以就要求其全方位地了解乐理知识,并懂得各类民族音乐的门类及演奏技巧。学校与有关部门应组织音乐教师对其展开专题培训,为音乐教师提供沟通与学习的机会,促使教师掌握较多的民族音乐文化。音乐教师应将学习的重点放在本地民间音乐文化上,树立民族文化荣耀感,并不断地坚持该项工作有序进展,并促使自身熟悉及通晓地方性文艺,认识深受人们喜爱的民族艺术家。

3.2革新教学模式,呈现开放性课堂

在21世纪,音乐课程主要是强化学生自主以及参与开放性意识,所以教师要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促使其成为音乐课的主人,并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互动、参与、体验以及进行各类实践性活动,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融进民族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合理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鼓励学生们主动地去创造音乐,营造一个非常轻松、和谐的音乐课堂。教师可以在相关教学过程中,采用学唱多个歌曲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其家乡的民族性文化感知及认识,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析所学习的歌曲,这样不断地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以学生的心理方面来讲,民歌或者是民族乐器曲,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促使学生在相关乐器中去发现其所熟悉的旋律,进而引起对音乐的兴趣,再配合音乐开始哼唱其主题。这样不断地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熟悉那些久唱不厌的民族音乐。教师还可以合理地把学生较为喜欢的流行音乐及时尚节目渗进课程教学中,这样得到的效果会更好。用一首精心选择的歌曲来贯穿整个课堂,并渗透式讲解其中的音乐信息。有效地带动学生,活跃课堂氛围,不断引申与课程相关的信息,并合理地抛砖引玉,让学生明白其重点并提升了知识量,更是得到了美的艺术享受。让这一股中国风,席卷整个音乐世界,体现我们中华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除了相关教学课堂的革新,学校还应合理地寻找一些民间艺术家到学校为师生献艺,促使学生亲近民间文艺,并感受那原生态的音乐作品,从而让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让那浓郁的文化气息不断熏陶学生。民族文艺都是来源于农村,灵魂在大自然中,只有真正置身于村野中才能领略那美妙的民间文化灵魂。教师可以合理运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去村庄体验那山野放歌的感觉,让那美妙的歌声回荡在山间,让那雀跃的情感回味在田间,享受那无声胜有声的感觉。

3.3提升学生自身的民族音乐鉴赏能力

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学校应不断地丰富,强化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大量的优秀音乐来供学生欣赏,不断地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以及鉴赏能力,并逐渐地形成正确的民族音乐审美观念。这样学生既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念,更是完善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并在本质思想上树立了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及自豪感。教师还应该给学生多建议、介绍一些优秀的歌曲以及学生自己所收集的有效资料进行欣赏,除过教材中民歌学唱之外,更应该进行实际的实践性活动。利用不同民族的经典歌曲,拓展学生的音乐资源,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以及音乐视野,激发起民族自豪感。这样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领略到中国民族音乐的美,了解中华优秀音乐文化的伟大及丰富多样,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