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分析(5篇)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分析(5篇)

第一篇:大学英语口语课分级教学研究

摘要:

该文以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大学英语口语分级教学为例,分析在独立学院公共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后方法理论对口语分级教学进行理论指导和实践研究。这项研究以实际教学为基础,以找寻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为目的,就大学英语口语分级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境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及对策。

关键词:

大学英语口语;分级教学;独立学院;后方法理论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一直是国内外英语教学研究者和高校英语教师讨论的热点话题。在教育部恢复高考招生和大学英语教学的近40年期间,国内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经过了无数次变革,研究者和实践者们一直在钻研国内外语言学、二语习得、心理学等教学理论,不断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将新的教学理念和实际教学情况密切结合,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学生的外语教学方法。在整个改革和实践过程中,中国大学教育的目标逐渐从精英化教育向职业化和学术化两级发展,许多教师和研究者逐渐意识到,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关注只能构成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层面的因素,而且只使用单一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是不切实际的,培养的学生也经受不了国际化浪潮的冲击。所以现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教”的层面,也不能将大学变成批量生产的“工厂”,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达到一样的学习目标,而是应倡导从社会需求角度和学习者角度出发,尝试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以满足不同学习者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三本独立学院的兴起和发展为大学教育普及化,减轻社会就业负担,提高从业者素质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近年来,独立学院逐渐从对公立大学的依附转向真正的独立发展:自主招生,自主培养,自主设计发展规划等,从“公办民助”到发展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私立大学”,这种转型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经阶段。针对独立学院转型改革发展过程当中所遇到的英语教学问题,根据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倡贯彻坚持分类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我国沿海的一部分高校率先开展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笔者所在单位自2013年以来即在本科公共英语教学中率先实行分级教学,分级考试和分班授课,并在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由外籍教师教授的“卓越”口语特色班,真正地在公共英语教学当中加入口语教学。本文基于实际教学,以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卓越口语特色班为例,分析该校公共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后方法理论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口语课分级教学进行理论指导和实践研究。

1理论依据

随着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式教学概念的兴起,关于教学方法的讨论在国内外高校中掀起了新高潮。“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的才是好猫”,通俗来说,后方法理论可以看作你无法定论的那只能抓老鼠的“猫”。因为起源于后现代思潮,不同于任何一种传统教学方法,它产生于对任何一种固定理论和陈旧套路的颠覆。该理论强调外语教学的复杂情况,突出语境对教学的重要性,尤其强调社会、政治、教育制度等因素对外语教学的重要影响;重视师生交流,提倡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学习意识,强调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和对学习者学习主动性的提高。所以“后方法”教学理念并非是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对外语教学的宏观指导思想,所以它有助于教育者和研究者摆脱陈旧观念的束缚,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实践。后方法理论为大学英语的分级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衡量也提出了不同标准。

2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口语分级当中出现的问题

大学英语口语分级教学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从大班教学到分级教学,整个实施过程一路坎坷,遇到了不少难题,可总结如下:

1)学生水平与预期不符。笔者所在学校的“卓越”口语特色班最初由高考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组成,按照高考总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但大一新生入学时,普遍反映在公共英语课上听不懂外教全英讲课,不仅听不懂,而且无法用比较顺畅的英语同老师和同学交流;个别听懂的表示对外教所涉及的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理解困难;也有一部分同学有表达意愿,但语音语调却很不标准,惹得其他同学发笑,这种尴尬常常令他们对主动发言望而却步。这种现象与中学教育中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标准有着较大的差距,与他们在高考中所体现出来的笔试成绩也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对学生英语语言实际运用水平的预估同实际情况并不符合,学生情况需要重新评估。

2)分级后班级过大。笔者所在学校每届招生有近三千人,临床学院的学生每届也有两千人。而且由于学校新老校区距离较远,新区初具规模但很多硬件设施仍在建设阶段,外教资源有限,所以同国内许多高校一样,面临着大学英语教学资源缺乏,软硬件设施不足等情况,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大学英语口语分级教学改革当中班级过大,分级不彻底,教学构想不能实现,改革效果不明显等结果。另一方面,由于班级人数较大,进行考核时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层级,对学生的语法与词汇、语音语调、互动交际能力和话语运用能力应采取不同的考量标准,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整体难度较大,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3)导师水平参差不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导师为辅,学生为主”的分级指导观念,仍有教师觉得自己应像家长或保姆那样把知识教给学生,这无疑是一种传统而陈旧的观念。导师理念仍需改变。就口语交际技能而言,所有导师虽然都具备英语硕士研究生学历,部分教师的语音和语调,以及演讲技巧和口语交流水平仍需提高。

4)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以医学为特色的大学,学生专业课任务尤其繁重,英语课堂时间有限,大学生生活丰富多彩,学生会工作、义工、训练、比赛、演出等常常让一部分学生既没办法安静地坐着听老师讲课,又不可能放弃这些课外活动,时间的合理分配也构成了学生英语口语发展的障碍。

3大学英语口语分级教学的实施举措

1)针对学生水平与预期不符这一问题,为了保持教学质量,营造最真实的语言环境,我们并未退而求其次,仍然坚持让外教教授口语课,而是由大班教学转向分级教学。与此同时,重新分析学生情况,将高考总成绩列为口语班录取的参考标准而非决定因素。将单科英语成绩和学生个体主观兴趣相结合,使之成为录用和分级的最终决定因素,真正实现教学的人性化。高考成绩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但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对英语学习的主观态度和诉求,所以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将学生按照不同情况,分成A、B、C班,即更高要求、较高要求和一般要求三个不同级别,然后根据不同等级设置课程内容,安排课程进度和确立课程目标。三个等级的人数比例呈梭形分布。对于A班学生的目标要求为:进行口语交流时自信大方,语音语调较为标准,日常口语交流顺畅,能用英语进行一定的专业知识交流。鼓励他们完成四级或六级口语考试,为考研英语复试加分,还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对于B班学生的目标要求为:语音语调较为标准,无错误发音,能进行日常口语交流,能口头表达一定的专业词汇,为考研英语复试做好准备,同时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对于C班学生的要求为尽量避免错误发音,能够进行日常口语交流,了解一定的专业词汇的发音规则,使考研英语复试不构成主要障碍,仍然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类英语演讲比赛。我们采用情景对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口语测试。情景对话的题材涉及社会交际中的主要日常情景,包括:问路、购物、饮食、旅游、节日、计划安排、打电话、提供帮助等。由于我们实行的是分级教学,针对不同级别的学生,情景对话的难度与要求也各有不同。

2)针对班级过大这一情况,笔者所在的大学英语教研团队

提出了采用导师制双选动态分级教学的概念。导师制是指增加口语课助教这一身份,他们由外语系一线教师和英语专业口语较好的学生担任,以导师的身份出现,辅助外教进行口语教学。这一角色的设置不仅能让学生在口语课堂同原汁原味的外教教学进行亲密接触,还能让他们在课下通过第二课堂设置的各种英语活动同中国导师进行练习和反馈。这种形式是对课堂时间的有效延伸和弥补,导师们通过对学生逐步进行语音纠正,口语训练,交际练习,演讲技能等方面的辅助指导,加深他们对英语语言文化的认识,加速他们对口语课堂教学的适应,激发他们对英语活动的兴趣,并做好从中学英语书面教学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衔接和过渡。动态双选体现了导师的又一重要任务,即根据高考英语成绩将语言基础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班,完成一般意义上的分级。通过几周时间的了解,再将口语水平不同的学生分组,以辅助外教针对他们安排不同的课堂活动、学业目标和考试形式等。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提出书面申请要求选择导师。每学期结束,根据学生口试成绩,课堂表现和导师意见,程度发生变化的学生可申请转组,甚至调级。在此过程中,导师们要强调分级教学只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绝不是给学生划分三六九等,所以必须是动态的,可变化的,是真正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口语课程套餐”。

3)针对导师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导师的选择也不能一视同仁,并不是所有英语教师都能胜任导师工作,英语口语发音的标准性、地道性,教师个人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感染力、耐心等因素都要成为对导师进行选拔的标准。这部分导师的工作方法、工作理念都要进行统一,对工作量也要进行量化、工作成绩也要执行行之有效的考核表准。导师选拔之后,还要继续进行校内校外相关口语教学活动的培养,使之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跟上国际教育形势。另一方面,在导师制的分级教学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练习,只有让学生多听多说,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导师决不能因为怕冷场,而放弃让学生思考和发言的机会。导师必须秉承“每个学生都是可教之才”的教学理念,只有发自内心的感染力量才能带动学生实实在在的投入到英语口语练习当中去。

4)其他行之有效的辅助方法还包括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设置有效弥补课堂时间不足的缺陷。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了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演讲队活动、英语沙龙、英语角、英文歌曲大赛、英文原声电影播放、英语配音大赛等寓教于乐,趣味性与竞赛性相结合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反复使用和练习课堂知识,让他们每一阶段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无疑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第二课堂活动还包括原汁原味的外教讲座,归国教师讲座等,这些讲座拉近了学生同英语国家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对了解英语语言文化、英语国家宗教、国情等方面都大有帮助,也为他们平时的口语练习增加了更多的话题。

4结语

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入校时高考英语成绩差别很大,普通的课程设置远远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只有采用导师制双选动态分层级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发现自己的长处,挖掘潜力,培养人才。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试图突破以往概念,摒弃寻找理想化分级教学模式的思路,根据当地当时的具体特点制定具有学校和专业特色的分级教学方案。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所在团队依然会不断增强责任意识,齐心协力,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工作,使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所以针对实际教学中的难题和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本文就大学英语口语分级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境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以上改进方法及对策,希望能够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促进和兄弟院校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

作者:李雪峰 单位: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参考文献:

[4]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6]杨惠中.大学英语口语考试设计原则[J].外语界,1993(3).

[7]高红.浅谈大学英语专业开设语音课的必要性[J].国外外语教学,2000(3).

[8]何莲珍,王敏.任务复杂度、任务难度及语言水平对中国学生语言表达准确度的影响[J].现代外语,2003(2).

[9]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第二篇:大学英语口语四位一体教学法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教学日渐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诸多学者致力于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其中四位一体教学方法主张五技并举,阶段侧重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英语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成效。因此,教师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实际,在四位一体教学方法的框架下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四位一体教学法进行简要概述,并分析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

四位一体;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1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概述

四位一体教学法以夯实语言基础,提高语言素养为根本目标,将英语教学划分为知识、技能、能力和素养四个阶段,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应以知识为基础,在技能和能力训练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并且,英语教学的四个阶段逐层递进,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教师创新性地运用网络技术,在教学中注重学习策略的调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并渗透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现代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理论,进而提升英语口语教学效率。在我国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缺乏正宗的语言环境,加之传统教学中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并不是自然习得语言,而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素养。而在四位一体教学方法的框架下,教师重视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简化教学步骤,以此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效率,保证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2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法落后,学生主动性较弱

现阶段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纠正学生发音和提高学生单词量为主,并且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同时,口语课堂教学模式无异于其他教学活动,并未设置特定的语言环境,学生在口语练习中缺乏恰当的氛围,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口语学习仅处于基础知识的积累阶段,并未实现语言能力和素养的提升,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2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存在恐惧心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阶段师生均注重英语成绩的提升,将教学重点和学习中心放在答题技巧的掌握与运用方面,从而忽略英语口语教学,导致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薄弱,主要表现在语法运用和句子结构分析等方面。并且,很多学生并未系统学习过音标和发音规则等知识,在大学口语教学中由于自身发音不标准而产生恐惧心理,课堂上不敢开口讲英语,课下又缺乏适当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严重影响其口语水平的提升。

2.3知识背景欠缺,受母语影响严重

在大学英语口语学习中,学生受母语影响严重,通常以汉语使用规则和习惯进行口语练习,严重违背了英语的基本使用规则,学生口语不规范现象较为严重。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师生认为口语教学为单纯地语言学习,进而忽略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学生不了解西方交流中的忌讳和习惯,多以中国交际习惯开展相关的口语练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

3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框架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有效措施

3.1循序渐进,注重训练学生的英语基础

在四位一体教学法框架下,英语基础知识是口语水平提升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才能在口语学习与实践过程中达到应对自如的状态,进而提升自身的语言技巧和语言能力,最终形成完善的语言素养。例如在大学英语口语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基础知识训练活动。比如教师以“Oncollegestudentstakingpart-timejobs”为话题,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为教师营造直观生动的学习氛围。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国外高校该话题辩论赛的相关视频,要求学生注重其中的重读、连读、停顿等技巧,组织学生对其进行模仿,教师可进行现场指导。此外,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可结合阅读教学,选定相关阅读内容,教师通过PPT课件形式为学生呈现文章的结构及其中词汇知识点,以此充实学生的词汇量,并在阅读训练中掌握英语运用的语境与情景,比如以单词“work”为例,在不同的场景中其含义存在显著差异,“workonanovel”中“work”的含义为“写”,而在“workonahouse”中“work”的含义则为“粉刷,修建”,通过阅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词及词语的应用语境和含义。

3.2阶段侧重,开展有效的口语练习

英语口语具有较强的实操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摒弃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结合所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口语练习。例如在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制作微视频,在课前上传至学习平台,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可制作句型转换微视频,在视频中可设置如下题目:“Johnwasseentocrossthestreetjustnowbysomeone.(改为主动句的英语口语常用句型)Someone_________John_________thestreetjustnow.”并结合特定语境,讲述书面表达与口语表达之间区别,并在上传微视频时辅以相应的测试题,要求学生在微视频学习后自主完成相关内容,以此在检测学生自学情况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外,当学生通过训练达到听说自如的程度后,教师可开设“第二课堂”,将文化背景知识设置为重点,以西方国家习俗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和时尚资讯等内容为主,通过观看纪录片、电影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学生在练习口语的同时丰富自身文化内涵,确保了英语使用的地道化。

3.3精讲精练,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由于学生基础、兴趣爱好和自身接受能力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个性化差异,而在传统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教学内容单一,并未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合理教学设计,从而导致大学生口语教学效果欠佳。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精讲精练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例如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与英语口语教学相结合,以此创新教学模式,开展科学合理的分层级教学活动。比如在《大学生英语口语教程》“WeddingsandMarriage”的学习中,教师在课前针对教学内容制作微视频,微视频的主要内容围绕文章“WeddingCustomsandTraditionsFormAroundtheGlobe”开展。教师将该内容设定为三个教学视频,并辅以三个层级的教学任务,其中视频1要求学生对视频中各国结婚风俗习惯进行总结;视频2要求学生以视频内容为主题,开展相应的演讲活动,演讲角度由学生自行选定;视频3要求学生自行收集世界各地殡葬的风俗习惯,并作以相应的总结。在课前微视频学习中,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任务选择,以此达到差异化教学的目的,并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价值。

3.4五技并存,开展有效的口语练习活动

四位一体教学法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五技并存”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例如教师在“SocialIssues”话题教学中,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形式开展辩论赛,针对“社会公平问题”进行相关讨论,教师作为裁判不参与辩论之中,针对学生在辩论中的表现进行记录,在辩论结束后进行总结,以此及时发现学生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相关热点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时政问题,进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其文化涵养。此外,教师可开展业余培训活动,以“复述”为主要培训内容,并将BBC或者VOA新闻设置为素材,协调好学生的时间,在培训中为学生播放相关音频,要求学生对新闻内容进行复述,长此以往学生在锻炼自身听说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归纳与总结能力,在把握新闻核心内容的过程中实现信息的内化处理,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必须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中四位一体教学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状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训练模式,进而在丰富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在四位一体教学法框架下,严格遵守“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精讲精练、五技并存”的原则,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作者:李妍 单位:湖南工学院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1〕315号第457项)

参考文献

[1]章玉萍.如何用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进行中职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6(62):88-88.

[2]张凤婷.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游戏教学法应用之所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6(4):88-89.

[3]张云.语境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83-84.

[4]孙清祥.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教学法和心理效应[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6(3):97-97.

[5]沈化,ShenHua.移动互联时代高职酒店服务英语“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17):35-38.

[6]彭玉良,谭瑛.用最适合的方法学英语——高中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周刊,2016(24):76-77.

[7]刘秀玲.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实践研究[J].新丝路旬刊,2016(4):123-123.

第三篇:大学英语口语输入促成研究

摘要

由于学习是一个过程,课前、课中、课后是英语口语教学实践的三个时段,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可分割。课前是课中的准备,课后是课中的反馈,课中又是课前课后的支撑。因此,文章对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实践时段的输出驱动—输入促成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在正规的英语口语教学环境下,输出驱动—输入促成理论中衡量教学成效的标志是学生能否用所学课文完成产出任务,因此,这三个时段的教学模式都是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输出的实践、检测和反思。

关键词

输入促成理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1课前输出驱动—输入促成

1.1课前时段输出驱动—输入促成特点

课前输出驱动—输入促成是课中输出驱动—输入促成的准备阶段,课前的输出驱动—输入促成主要指教师在课前做好课堂口语输出主题的练习和相关语言材料输入准备。课前输出驱动—输入促成要求教师分配英语口语输出主题,提供有关主题的新学习资料,分工学生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语言材料,并对输入资料进行审核,教师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对学生课前英语口语输出练习提供适当帮助。

1.2课前时段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内容

课前时段,教师为了学生的产出任务进行直接的输入促成,提供新语言材料,审核学生搜集的新资料的有效性,及时反馈沟通,监督学生输出练习,并按照输出驱动—输入促成的教学实施流程完成以下任务。教师任务包括:(1)制定产出任务。为使课堂上的英语口语输出变为内驱力,加强学生操练英语口语技能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课前制定好交际性、真实性、难度适当的产出任务。教师对学生英语口语程度高低划分组别,下达英语口语输出的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尝试以不同形式完成输出任务。(2)为产出直接提供输入资料。教师提供恰当的语言知识完全服务于学生输出任务的完成。新材料直接与产出任务吻合,提高学生输入促成的效率。(3)评价学生输入材料,监督学生输出操练。由学生按兴趣和主题安排小组分工搜集相关语言知识,并将促成材料反馈教师,以便教师做好监督学生学习和审核输入材料有效性的作用,以便课堂上英语口语输出效率和质量都能提升。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也非常重要。

2课中输出驱动—输入促成

2.1课中时段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内容

在教学目标上看,大学生英语口语课堂教学要设立现实的、明确的、可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口语表达技能上能够完成交际性的活动,英语口语教学中需要切合学生需求实际。教学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思考分析问题能力及道德责任感等,还要明确地接近生活,可测量、可评估,有利于教师对该班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进行测试。课堂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时,先教授学生明确该单元要围绕主题进行,不仅要能表达有关主题的日常对话的初步交际,而且还有让学生拓展思维,了解主题相关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英语口语表达逻辑性和创新性。在教学内容上看,新假设要求输出的任务需要有潜在的交际价值,输入应为了输出提供良好的促成作用,内容应该提供给学习者多种渠道的输入和产出。要有潜在的交际价值就需要英语口语的产出任务要设定在一个可交际的情景中去。多渠道的输入和产出,更多是为了达到产出效果而提高输入效率。单纯的一种感觉器官的学习效率是有限的,为了达到英语口语表达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率,就要避免单一渠道的输入输出,应将视觉、听觉与口语表达相互融合,不仅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会提高学习的效率。针对英语口语教学,产出任务是说,输入与产出相互调配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听→读→说,听→译→说,读→听→写→说,读→译→写→说,部分环节可以依据实际跳过,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听音频、看视频、看图片、看短文等输入渠道交替使用,其中可以穿插其他的输出方式,最后帮助“说”顺利完成。在教学组织上,从新假设对教学组织要求来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要保证以下几点:(1)课堂时间要合理。由于大学英语口语课时普遍缩减,为了在短暂的时间里高效进行教学,就要求主次分明,珍惜每一分钟时间,将各个教学环节设计紧凑。(2)教学过程要逐步进行。为了避免教学过程操之过急,听完音频或看完视频就直接产出最终任务。教师可选取与主题相匹配的视频,产出任务是让学生将视频的语言材料输入后,与自己同伴依据所给材料进行对话练习,教师可以将视频分段让学生记好关键词,然后下发文字资料,分步骤练习,不急于让学生直接完成产出任务,使课程循序渐进,不生硬,不脱节。(3)学生任务成效要保证检查。通常情况下,教师会在课堂上布置各类活动及任务,一部分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做,一部分学生认为任务与自己不相干而直接忽略,因此为了保证课堂任务的高效完成,教师不仅要检查学生产出成果,还要对其产出效果进行评价,尤其是个别学生单独进行英语口语产出时,教师应将自己融入真实情景中,并且观察学生动态,随时检查学生英语口语输出。教师的走动和检查教学,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英语口语受益度增大,也使课堂教学效率提高。(4)课堂作业要适量适当。这里提到适量和适当还有分组对待,英语口语作业不宜过多,因为学生作业复杂,量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要看学生完成的成效;适当,即作业难度要依据英语口语水平高低组进行分类,较低的一组主要应完成好课堂上的任务外进行巩固练习,较高的一组则应该进行拓展练习。

2.2课中时段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实践

依据课中时段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内容的四方面课程框架,课中时段的输出驱动—输入促成也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评估系统四方面进行概括。在教学内容上:以产出任务主题设定成美食为例,要求学生进行英语口语情景交际训练,可设定场景:①设想你是兼职餐厅服务员,为外籍顾客推荐饭店任意一个招牌菜。②设想你到国外做了一年的交换生,回国后为自己家人介绍外国美食文化。③设想你邀请外籍朋友吃中餐,你向外籍朋友询问各国餐桌礼仪。要想让输入对产出任务起到促成效果,提高输出效率,就要教师学会筛选可提供的输入资料,为英语口语的输出任务提供相关性信息知识和人文指导,让所提供的输入匹配所要达成的产出任务。为了使产出任务达到理想效果,在学生自主查询资料后教师给予相应资料帮助,包括美食名称、历史追溯、烹饪方法、特色特征以及相关口语表达的短语使用,这些输入资料尤其能帮助无话可说的学生努力学着张口表达,长期的教学训练能帮助无话可说的学生变成有话可说,让有话可说的学生在产出时能够缜密、准确地表达,让没有自己主观看法的学生套用短语逐渐表达自己思想,逐步地深入思考,教师处理好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最终能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口语产出效果。在教学组织上:课堂内容与教学目标相匹配,在时间上不宜导入过长,学生做有关主题的presentation5分钟,提问或小组对话活动2-3分钟,接着教师导入可为1-2分钟,正课开始播放的音频视频多为1-3分钟为佳,阅读的文字1-2分钟,教师检查反馈3-4分钟。课堂开始进行presentation环节导入时,多数为一人在讲台介绍,有的学生会开小差,有的学生会准备自己组的英语口语内容,教师应配合陈述学生进行提问,这样也是一种检查学生理解信息并整合输出的一种好方法。再者,小组讨论环节,4-6人一组,有的小组始终是一人在进行口语表达,其他人都只是听者身份,还有的小组不进行讨论,各自都在做与英语口语输出无关的事。教师应下到课堂中去,检查学生讨论效果,对于第一种情况,要求学生轮流进行英语口语表达,对于第二种情况,要鼓励学生使用简单的句式表达自己的看法。最后,按照学生水平,布置适当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英语口语输出练习。

3课后输出驱动—输入促成

3.1课后时段输出驱动—输入促成特点

课后输出驱动—输入促成是课中输出驱动—输入促成的反馈,它不仅能延续课中的输出驱动—输入促成教学,还能起到监督、检测、评价的作用和效果,从而连贯整个英语口语学习过程。

3.2课后时段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内容

课后输出驱动—输入促成指教师依据学生英语口语水平高低布置不同程度的英语口语任务,英语口语作业不仅包含学生自主训练并检测,还包括教师创建第二课堂,为学生的英语口语练习做好监督与反馈。通过自主训练,提高学生操练英语口语主动性;自主检测增强学生英语口语输出兴趣,学生的反馈信息又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评价;第二课堂使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教师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表现进行记录,反思学生进步或退步,调整自己提出的产出任务和输入信息的多渠道、多方面,最终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效率。

3.3课后时段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实践

在自主训练中,应采取灵活的方式,学生可以独自完成复述故事的训练,可以同伴之间练习主题对话,可以以小组形式一起讨论社会话题。为了产出任务的高效完成,还离不开输入资料的促进。学生可以到学校阅览室、微机室查阅相关资料,还可以去学校语音室通过音频、视频资料对自己所要探讨话题进行有效输入,教师也可以往班级公共邮箱发知识信息,提高学生寻找资料的效率。在自主检测中,可以通过方便的英语口语相关APP进行下载检测评分,很多APP不仅能检测英语口语发音、对话、配音和外国朋友在线交流及评判给分,还能每日推送提醒学生应该练习英语口语,这对学生英语口语是一种较好的监督和评价形式。学生将得分和英语口语表达困惑反馈教师,由教师在学生群内分析问题,共享问题,解决问题,并对学生英语口语反馈做好记录与评价。长期以来,学生的英语口语必定有所进步;教师教学会环环相扣,使操练、反馈、评价、反思形成链条反应,促进教师教学。

作者:张艳 陈若青 单位:山东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胡伟华,李娜.基于“输入”“输出”平衡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习得模式探索[J].外语教学,2012.

第四篇: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做思想启示

摘要:

陶行知的“教学做”思想注重在实践中进行教和学,从实践中来,最终所教所学都要归于实践。这一点对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非常有启示意义。首先对于口语教学的语言环境而言,教育工作者可以创造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如去欧美等国参加冬夏令营或国际会议;在国内与外国友人直接对话;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英语口语大赛;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营造接近真实的环境等。其二对于口语的“学”而言,学生应注意语言、语用和非语言方面的恰当有效等,从而内外两方面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陶行知;教学做;大学英语口语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同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直至今天,他立足于现实而不是假设、立足于本土而不是照搬国外的教育思想,仍然能够给教育工作者以深刻的启示。对于中国的大学外语教学而言,太多受到国外各种理论流派的影响,而忽略了本国本身有些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中陶行知的“教学做”思想与当今流行的教学思想有很多地方不谋而合,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一“教学做”思想概述

“教学做”是陶行知非常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这一思想也是他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1919年2月,陶行知发表《教学合一》,提出“教学合一”的主张,批评当时学校中机械的教育方式。他认为:“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1]先从这里可以看出,陶行知反对将“教”和“学”分开,而应是统一的。这种“教学合一”的主张其实是倡导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其后他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思想,1922年提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这是“教学做”思想的初步形成,但但陶行知仍然沿用“教学合一”的说法,直至1925年才有意识使用“教学做”一词来描述他的主张。1926年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中对这一主张作了系统阐述,1927年更发表《教学做合一》纠正当时人们对这一思想的误解,并作进一步阐述。陶行知的“教学做”思想和他的“行知”观是一致的。陶行知一直倡导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行为知之始”。以实践为导向,进行教育和学习。这种教育思想对实践性的大学课程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大学英语在课程体系中属于实践性的基础课程,尤其是英语输出。下面拟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探讨这一思想如何能进一步促进英语输出方面的口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应用能力。

二“教学做”思想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真实性的启示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2],其中关于口语表达能力一般要求如下“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谈,能就所熟悉的话题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2]。”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在真实的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能用英语交流。“教学做”思想是提倡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如教学生种稻,就该去稻田手把手教。因此理想的口语教学应该是让学生在真实的英语环境下进行“教”和“学”。何谓真实的环境?最理想的应该是英、美、加、澳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语言环境。因此有没有可能在这些国家进行实地的英语教学?在当今对外交流越来越广泛的情况下,可说在某些地方已具备这种可能。如选拔学生前往英、美、加、澳等英语国家参观学习,参加工作语言为英语的国际会议,组织开展在英、美、加、澳等国的海外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可说创造了良好真实的环境。教师和学生可以借此机会进行英语口语的提高。但这类活动缺点是费用高昂,或者少数学生和教师能够参与其中,因此只能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形式存在。但相信随着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步伐进一步增大,参与的学生和教师比例会进一步上升。其二,在国内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比较理想的是与母语或第二语言是英语的外国人士直接进行口头交流。如邀请外教进课堂,鼓励学生与外国留学生交朋友,组织学生参加在国内举行的国际性会议中的志愿者活动等等,通过与此类人群的直接交流,可以使学生真实感受到语言运用的现实丰富性,从而促进英语口语的水平。但我们仍然要看到,这种环境只有在外籍人士较多的城市或外国留学生较多的学校才可以创造出。如北京上海广州,或沿海等与外交往较多的地区和高校才有条件创造此类环境。第三,以赛促学。组织学生参加不同级别的英语口语大赛、演讲大赛、辩论赛等第二课堂活动。与英语口语相关的全国性的竞赛有: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等。这类竞赛覆盖面广,定期举行,各类高等院校学生均可参加。教育管理者可以此为契机,在学校内部面对全体学生举行校园选拔赛,以赛促学,不仅激发学生用英语表达的热情和兴趣,同时提高其相应的综合素质。当然最后,却是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也应尽量营造造出接近真实的语境。上文所提三种环境只能覆盖部分学生,而唯有课堂可以覆盖全体学生。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则自然负有相应责任,为学生创造出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如根据学生水平,尽量使用全英文授课;和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较为真实的感受到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所需的要素。随着对外交往的扩大,在保证第四种课堂环境的前提下,还应不断扩大前三种环境的比例,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的机会,接触真实语境,切实有效提高学生口语及其他英语能力。

三“教学做”思想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恰当有效性的启示

“教学做”思想的另一启示是在强调实践过程中进行“教”和“学”,是动态的“教”和“学”,而非静态的。英语口语交际除了创造真实性或接近真实性的环境以外,最终要达到交际的有效,这才是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创造了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境,这只是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外部动因,唯有学生的实际参与,在运用英语进行“做”这一环节时,才能观察学生口语交际出现的问题,以及是否恰当和有效。

(一)句式和用词方面的恰当有效

在实际口语表达中,特别是进行事先有准备口语表达中,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是口语表达书面化倾向。这一原因是学生在发言之前写过书面草稿或摘取书面材料,转而照搬说出或念出,其接受效果就难免差强人意。因此通过让别的学生以旁观者角度来评论发言人的效果,可以让两者都认识到这点,并通过多次练习加以内化。通过学生自身点评,教师从旁点评,使学生认清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差异。即口语表达留给接受人的时间要短于书面表达,因此使用的句式不宜长,词汇方面则应尽量用高频词(即通常所说“小词”),否则影响听话人理解和接受效果。日常对话如此,在正式场合这一点也适用。

(二)语用方面的恰当有效

“外国学生说话中如果出现语法错误,人们至多会认为他们英语讲的不太好,因而会谅解他们。但他们如果出现语用方面的错误,那就会有表现的不礼貌、不友好、甚至盛气凌人之嫌。反之,有些学生(如一些操东方语言的学生)可能会犯过分礼貌的错误,这又会使对方感到发窘,甚至产生遭受讽刺挖苦的印象。”[3]这一点说明语用问题有时相当重要,而这实际已经涉及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在学生的口语实践中,笔者发现,英汉两种文化在对应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较易出现正迁移;而在两种语言出现差异时,学生的语言表达则较易出现负迁移。因此教师应学生出现此类问题时应适时指出。如中国人一直有谦虚的传统,如学生常说“MyEnglishisverybad.”(我的英语很差。)而实际情况大都并非如此。

(三)非语言方面的恰当有效

在较为真实的语境中,可以发现,口语交际不仅仅只是用英语来表达自己,同时涉及一系列因素。肢体语言同样显得重要。如设置一场景:在超市买东西,学生分设售货员和顾客两个角色。教师腾出教室一定空间设为超市,摆放货品。顾客从外进入店内,与售货员对话。涉及的非语言因素有:一是对话者身体间的空间距离是否恰当。太远,无法进行交际;太近,与两者身份不符,非朋友间私语也。二是声音的大小。在交际中,学生的声音往往不是大,而是小。说者固然恰当地进行表达了,因音量太小导致听者无法获取有效信息,从而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三是眼神的交流。有些学生在交际中几无眼神的对接,口头交际也很难流畅。此类因素与学生性格有关。这些影响因素,首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在指出这类问题时,应积极鼓励学生,勇敢表现自己,突破心理障碍。提高口语能力的同时也提高自信心。因此,学会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正是“教”的目标和“学”的目标,不仅学生在“做”中有所学,教师在“做”中亦有所学。学生学到的是口语和相关能力的提升,教师学到的是自己“教”的经验是否适宜不同学生,在“做”中发现新问题,从而有的放矢进行调整。师生互有启发,相互促进,善莫大焉。当然,“教学做”思想,不仅对口语教学有启示性作用,也对英语教学的其他方面有启发,如输出性的写、译等。其丰富性还有待学界同仁进一步发掘与研究。

作者:汪杨文 潘子正 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大学外语教学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8-2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

[3]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F17.

第五篇: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信息技术探究

摘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口语交流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哑巴英语”的现状,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基于大学生英语口语的现状,从教学模式、语言环境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哑巴英语”产生的原因,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优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技术环境;英语口语教学;大学英语

1大学生英语口语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1大学生英语口语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设施的改善和人们对英语的重视,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普遍没有达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能够熟练地利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大学生更是凤毛麟角。以雅思考试为例,我国考生的平均分连续处在全球垫底的位置,陷入低分困局。另外,来自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资深董事DianaFarrell和麦肯锡中国分公司的资深董事高安德(AndrewGrant)的报告《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表明“只有百分之十的中国大学生符合跨国公司的要求”而口语水平差是跨国公司拒绝录取求职者的主要原因”。同样,中国社会研究院(CSPRA)的研究结果指出了英语口语障碍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升职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虽然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能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但却不能应对复杂的交流状况。有的甚至不敢开口说英语,造成“哑巴英语”的现状,着实令人惋惜。大学毕业后,对很多同学来说,做到“表达思想基本清楚”仍然有很大难度[1]。

1.2大学生英语口语现状原因分析

(1)教学方式单一。目前高校常采用的英语方式还是放原音,学生跟读,即便大部分高等院校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但是却没有在英语课上充分利用,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2)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目前国内大多还是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在为数不多的口语课上,教师总是着重讲解课文、传授语法等。一堂即便老师一句话也不讲,每个学生练习口语的时间也只有一分钟[2]。

(3)缺乏口语交流环境。从语言学角度来看,以儿童为例,儿童的语言习得能力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儿童所接触的环境;二是儿童开始学习语言的年龄[3]。和英国儿童相比,我们大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都比他们扎实,但是他们的口语水平却比我们大学生高出许多。因为在我国“英语并不在所处的语言环境中作为日常交流的手段,或许在大众媒体播出(例如,CCTV-9),但却不是因自然产生的正常交流需要而使用英语[4]。”我们缺乏用英语交流的氛围,并且大部分学生是从中学才开始接触英语,已经过了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即便再努力的学习,也很难达到母语的水平[5],尤其在发音方面。

(4)心理障碍。R.Euis强调:“不犯错误是学不会语言的[6]。”但是很多学生不敢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原因之一就是怕出丑。担心自己会因不标准的发音、贫乏的词汇量、错误的语法等而受到他人的嘲笑,不愿开口说英语。

(5)母语思维模式和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由于母语思维模式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很多学生在说英语前,总是习惯性地先把要说的话用中文组织好,再翻译成英文,这种思维模式很容易造成不符合规范的中国式英语的产生,并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更闹出了不少的笑话。

(6)学生基础薄弱。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有时会出现想说却说不出来、不知如何表达的状况。并且一旦通过四六级考试,便感觉万事大吉,便把英语抛到一边,更别提提升口语水平了。

(7)应试教育对英语口语的不良影响。从学校来讲,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为追求升学率、高分而把英语教学的重心放在了语法、句型、写作等方面,偏废了口语的教学,学生的笔试分数也是衡量教师和学生的唯一尺度和标准[7]。在大部分高校,大学英语被分为两个部分:精读和听说。精读占总学时的60%以上,而听说部分也主要是完成听力的练习,学生很少有机会说英语[8]。从学生方面来讲,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虽然学生大都能意识到口语的重要性,但迫于考试的压力,学生更关心的也是能否升学、能否拿到四、六级证书,所以花了大精力在考试规定的内容上,而没有刻意的去训练自己的口语。调查显示,100%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英语的学习,而口语的学习状况却不容乐观。只有20.8%的同学在入大学之前接触过英语口语,而所谓为的英语口语学习也只是稍微接触,并没有被系统地教授过[9]。

2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优势

(1)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由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式单一,不利于教师对知识的拓展,也不易提起学生练习口语的兴趣。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口语教学,教师从学生需要出发,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如原声电影、英文歌曲、外语广播等,教师能获得更多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情景交融、图文并茂的资料可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加交际欲望。且有的高校设置了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实现资源共享,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因此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做更多的口语训练。

(2)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把信息技术融合到课堂中,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影视、录音软件等来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以提高学习效果的促进者和引导者,逐渐地把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3)创建真实情境,激发交际欲望。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构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学习环境的影响。因此,语言的学习要联系它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语言的场景越真实、生动,语言的学习就越容易。传统教学中,老师讲的再好,都不能给学生呈现出可以身临其境的交流氛围。多媒体资源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能提供一个图、文、声、形、光融合的真实情境,学生可以在听的同时观察说话人的身势语、衣着、环境,甚至观察天气、说话人表情、讯息万变的气氛等,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加深学生的理解。

(4)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习积极性。部分学生担心因为自己古怪的发音、不恰当的用词等影响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因而每次进行英语交流时都是在一种不自信、压抑、紧张的状况下进行。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同学更不敢用英语交流。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口语教学,可利用“人机交互”这种虚拟的人机对话方式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害羞、紧张等心理,也可以采用自己模仿原声、给影片配音等方式消除交际的不安。

(5)学习西方文化,去除思维定势。通过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多途径地了解西方文化,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拓宽视野。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减少母语思维定势,学习西方人表达交流的方式,才能说出纯正地道的英语,提高口语水平。

(6)纠正语用错误,提高口语基本功。在传统教学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允许教师去纠正每个同学的发音和用词。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和所有学生进行高效互动。学生不仅可以在口语方面有所改进,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自主训练,如进行虚拟的人机对话,还可以在练习口语的同时得到及时的反馈。

(7)加强口语测试,增强紧迫感。利用语音室的录音软件把学生平常练习口语的声音制下来,以便判断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可以利用网络的强大功能,如学生在英语学习平台上测试口语水平,来达到自我检测的目的。加强学生口语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口语的紧迫感,以此来消除过分注重应试教育中的笔试部分而造成的口语学习的滞后。

3建议

全球化对当代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哑巴英语”的现状是一个急切而严峻的任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口语教学,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优化教学设计,为口语教学创设逼真的语言环境、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展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互动方式、评价方式的转变,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不同的民族文化、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口语水平,从而逐渐改变“哑巴英语”现状。

作者:董秀文 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杨柯.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2011(5):84.

[2]董瑞虎.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问题分析及策略[J].科技信息,2009(28):160-161.

[3]戴炜栋,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张晶,姚春燕.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0(10):105.

[5]贺静.浅谈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策略[J].巢湖学院报,2007(9):75-77.

[6]Ellis.R.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亓玉翠.中国校外教育:理论[J].2009(10):99-107.

[8]赵斌,张秋风.“哑巴英语”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3):56-58.

[9]国防.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7(10):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