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能力分析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能力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而利用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措施,不但可以帮助小学生掌握坚实的数学知识,而且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小学数学;课堂创新能力;培养

社会与时代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也需要创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1]

一开展问题学习

(一)设计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与学生的思维发展相一致。问题不但要与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且也需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保证学生经过自己认真思考可以研究出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中尝试应用多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研究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要善于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研究,学会分析各种信息与条件的方法,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负有引导与启发的责任,要保证设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特点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自不同方面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开展广泛交流、互动、合作的基础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解决问题。在过去较长时期内,教师一味强调数学公式、法则、定理的学习,而当前则要求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将当前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可以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创设问题情境

只有善于提出问题,才能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创新来源于问题当中,但解决问题过程中并不一定包含着创新。但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发展其创新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提出问题,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重视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鼓励学生敢于突破现有思路的束缚,在解决问题时大胆应用新型方法。第一,鼓励学生提问,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遇到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时要大胆提出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在学习数的对比一节时,后面一项不能为0,但在体育比赛中却常见到1:0或3:0等现象,在实际教学中引入这些实际问题,可以将学生带入研究教材当中,从而突破难点,间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顺利理解教材内容。

四小组讨论学习模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在学习中要学会与人合作,要学会与人交流。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可以树立较强的学习自信心,笔者认为开展小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是一种新型学习方法,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每一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从而可以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但在此需要重视的是,当前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教材内容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存在一定不合理之处,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首先要深入分析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水平,为学生设计最为合理的讨论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小组合作应该解决哪些问题,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合作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首先应该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才能在小组讨论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收到较好的效果。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要来到小组间进行巡视,要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笔者认为指定小组长会影响小组讨论结果,可以应用群众性的发言形式,不用指定小组长。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掌握每一个小组的讨论进度与问题的解决情况,一旦发现学生讨论遇到难点时,教师要及时提供帮助与引导,教给学生新型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

五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与求异思维,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顺利发展。

(一)逆向思维

学生拥有高水平的逆向思维则可以有效提高创新性思维,其不受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可以将减法运算转换为加法运算,将加法运算转换为减法运算,将乘法运算转换为除法运算。如为人们称道的司马光砸缸的事件,则表明其思维模式的创新。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人们想到的是只有保证人首先离开水才能保证安全,但却没有想到如果水大量流失,人也会获得安全。自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得到,创新性思维其实就是一种求异思维,是对原有思维模式的一种创新。

(二)求异思维

创新思维的表现还有一个明显特点求异思维,求异思维与创新思维结合在一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不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要敢于提出与教材观点不同的意见,以展现自己的不同想法。如在学习加减法运算过程中,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计算185-65时,可以利用竖式得到计算结果,但在深入思考之后是否还具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呢?有的学生则提出可以先计算85-65的结果,然后将得到的结果加上100得到120,这种计算模式不需退位,有着极其简便的运算过程。[3]

(三)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创新思维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其与逻辑思维的关系不明显,而是在学生深入领会的基础上得到的。如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在比较559/558和449/448的大小时,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直觉思维意识到,利用通分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则有着复杂的运算。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可以得到二组数字与1进行对比只相差一个分数单位,在上述二个数字都减去1的情况下可以得到1/558与1/448,再进行比较则较为简单。

六创建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新课程理念,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身心处于轻松的状态,思维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可以自由想象与创造,有效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可以在学习成功后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在当前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还需重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鼓励学生敢于探索。如果教师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强行将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自身思维得不到发展,教师能够与学生和谐相处,做到平易近人,则可以迅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信任自己的老师,才能接受老师的教导,才能主动去探索知识,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要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习氛围的创造,要将学生引入到自主探索过程中,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可以掌握对自己有利的学习方法,提高创新意识。

七小学数学评价激励体系的创新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人们迫切要求开展素质教育,而创新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要求在实际教学中不但要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而且还需应用新型的评价方式,应用激励性评价,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评价要做到公平公正,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评价过程中,不能一味依据学生的分数进行,而应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态度,才能掌握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设计合理的问题,进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晶,舒斯会.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J].教育现代化,2016,3(26):347-348.

[2]王亮.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6,3(10):253-254.

[3]朱丽吉.创新思维情境,培养创新能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4(24):50-50.

作者:王迎春 单位: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头道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