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中职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中职语文教学

[摘要]加强新课改新理念指导下的中职语文教学,要认真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模式、方法,克服学生厌学心理,正确处理专业课与语文课的关系。落实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增强学习的吸引力,树立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道德,才能不断提高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要求的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新课改;中职;语文;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必要保障。中职教育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但目前实际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学生和教师等多层面的问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一、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一些教师认为语文课是专业课的辅助教学,自身对教学认识不足,很少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探讨学法,很少参加教学研讨和进修,教学观念难有更新,缺乏对语文教学的深入研究。有的教师甚至认为中职学生素质太低,基础不好,到中职学校学习无非就是学点技术,文化课只是装点门面,所以很难将语文教学和实用性联系在一起。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以分数来划分优等生与学困生,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参差不齐。目前,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片面认为只要理论知识合格,就算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注重学生语文实际能力的培养,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由于在学生中家庭独生子女比例的上升,加之高等教育扩招引发了普高热,多数家长认识偏激,千方百计希望子女到普通高中学习,家长和学生都不愿意选择中职学校就读。而进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一部分是中考失利,作出了不情愿的选择,心理上的失衡在很长时间内都难调整过来;大部分学生是由于上不了普高不得已选择中职学校,这些学生是一群有较强失败感和挫败感的学生。基于此,在语文教学中,陈旧机械的教学方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加剧他们对学习的抵触性和厌倦感,会缺乏足够的信心而自暴自弃。同时,往往多数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没有了繁重的课业负担和沉重的升学压力,学习多以专业课为主,各类文化课的比重已大大降低,逐渐放松了学习。尤其作为初中阶段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他们都不能正常接受语文素养再教育,在语文学习方面普遍存在智力或心理障碍,尤其是谈到学习就心生厌倦。有的学生虽然接受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准,其综合素质较差,学习语文有一定的难度,往往因为听不懂课和跟不上学习进度而丧失学习信心,所以,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就逐渐开始淡化和轻视。

二、中职语文教学应采取的策略

1.处理好专业课与语文课的关系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导向决定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是学习的主体地位。由于升学和就业的需要,专业课的教学比例逐渐加大,但是,即便如此,专业课和语文课之间仍然不是矛盾对立的。深厚的语文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中职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更要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中等职业教育目标。通过多种方式组织语文课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实际需要,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坚决克服重专业课轻语文课,重专业技术培养轻文化基础培养,重眼前谋职轻终身发展的倾向。教学中,语文教学要紧跟中职教育的步伐,寻求语文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着力改变传统教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与专业技能教育分离的现象,努力形成一种与专业交融的教学模式。要从课文本身去挖掘、寻找与具体专业的“专业化”结合点,以此为契合点来设计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2.落实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有效性

中职教育新课标指出:中职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现实社会生活和地方产业,注意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加强课堂训练和课后实践,为学生就业需要服务。”中职教育的理念是倡导“以专业为本”,因此,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体现为专业服务,努力把语文教学与专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并转化为学生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为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服务。所以,教学中要紧密结合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有效教学,既在课程资源开发、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和学业评价方式等方面根据专业特点,贴近实际,因地制宜,灵活生动,直观具体地开展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兴趣,更有成效。一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人际交往的基础,是毕业生展示个人才华、迈向职场、赢得社会认同的第一把钥匙。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能力培养,应从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尊重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关注点、兴趣点都有所不同。教师应注意分层次练习的重要性,可将学生分出层次,设置不同任务,对于水平较差的学生,要求其完成简单对话与基本事件介绍;针对中等层次的学生,可进行故事再创作与基本技巧训练;而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感情地演讲或进行辩论,注重思维能力培养。利用一切手段强化学生的口语交流训练,鼓励和指导学生想说、敢说,准确、得体地表达,让学生熟练掌握在不同场合说话的技巧。二是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字如其人,书写能力是一个人文化素养和学识的体现。然而,目前随着电子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普遍应用,多数中职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和水平越来越差,错别字现象严重,字体不美观,甚至无法辨认。因此,中职语文课教学要下大力气加强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有计划、有意识地引导和训练学生,开设书法课程,举行不同形式的活动比赛等,让每个学生都爱上写字,都能练就一手好字。三是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应用文写作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生不管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离不开应用文的写作。对于中职生的写作教学,要突出实用文体的学习,并结合专业的需要,加强应用文的写作训练,以便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让学生掌握各种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如简历、计划、总结、调查报告、合同、通知、报告、会议纪要、条据等一些常用的应用文写作。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体验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勤于总结和激励,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传统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这种教学思想与培养技能型人才理念背道而驰,不能适应时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善想、善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创新合作,积极发挥集体的智慧,使学生混乱的知识体系在讨论、争辩中逐步修正和澄清,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快速、高效和学生爱学、乐学的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基础知识联系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语文运用能力。充分发挥课程优势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要求的能力和素质,为中职学生今后就业、创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戴晓伟.中职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的思考[J].校长参考,2013,(10).

[2]魏婉棉.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和探索[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3,(07).

作者:董春艳 单位: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