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语言艺术思考

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语言艺术思考

摘要:语言是沟通的桥梁,而教师语言则是一门艺术,是师生之间沟通的坚实桥梁。在教学过程中,语言是教师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恰当且具有艺术性地使用语言可以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更高效的学习。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薄弱,注意力也难以集中,教师应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更加关注语言的艺术性,使用简单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本文是笔者总结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针对于语言的艺术性而引发的思考,希望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与所有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分享。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语言艺术

一、绪论

教师语言直接反应了教师的思想,是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手段和工具,如何运用语言工具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教学内容,是每一名教师都在不断探索的艺术性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功底,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规范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注重标准发音,形成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增加语文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而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学习启蒙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树立正确学习态度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师的责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观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考虑到低年级年龄普遍偏小,理解能力较差,心智尚不成熟,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语言方面多下功夫,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课程内容,让学生清楚教师的教学思路[1]。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增加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多举实际列子,或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教师合理利用动作、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可以加深学生印象,从而大幅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语言艺术分析

(一)机智幽默,活跃课堂气氛

幽默诙谐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助于学生快速记忆;幽默诙谐的教学可以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有助于教师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中,幽默能给学生一种亲切、放松的感觉,通常教学中的幽默体现在以下两种方式中:(1)教学语言的幽默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幽默的方式增添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可以在教学中巧妙地穿插一些笑话,吸引学生注意力。低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天真浪漫,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让学生从本来枯燥乏味的课堂中获得意想不到的乐趣。(2)批评教育时的幽默感。小学课堂中,难免会出现几个调皮捣蛋的同学,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并不需要急于进行正面批评,而是可以在批评中加入“幽默”的润滑剂,以避免正面批评给学生造成的心理阴影。比如,教师板书中出现错别字,个别同学会马上起哄,引起同学发笑,教师直接批评显得不大度,这种情况可以这样说:“今天犯马虎的原来是我呀,你们成了小老师了,我真是很惭愧,老师以后一定注意。”这样的自我解嘲,既展示出教师的机智风趣,又使学生受到教育。当然如果幽默的使用只是为了搞笑而脱离了实际教学需要,就是误入歧途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恰当的运用幽默,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语言准确简练、简单易懂

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首先教师的发音必须准确,采用全国通行的普通话授课。教师为人师表,如果语文教师本身普通话就不规范,学生就会效仿发音,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正是学习拼音的阶段,如果第一次没有说准确,将来就很难纠正了。面对这些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的语言必须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实际理解水平,简单易懂。如果教师语言晦涩难懂,将直接扼杀学生的听课兴趣。因此,作为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师,最基本的教学语言要求是做到发音准确、语言简练,学生易懂。

(三)语言生动形象,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师在课堂的中的语调要有节奏的变化,抑扬顿挫,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的有声语言通常是口头的语言和课文朗读。在口头语言的表达中教师尽量使用孩子般的语气,低年级小学生更喜欢这样活泼开朗的语言风格。抑扬顿挫的语调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象生动的词语则让学生产生想象力。为避免形成沉闷呆板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善于巧妙运用艺术性语言。在语言形式上,小学语文教师要多运用修辞手法,体现语言的形象性和审美性[2]。在课文朗读的有声语言中,教师要注意情感的投入,比如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2课《狐假虎威》,教师要使用不同的音色分别饰演老虎和狐狸的角色,朗读的语调要体现出老虎的威猛和狐狸的狡猾。教师赋予情感的朗读,使学生容易进入到情境当中,可以显著提升课堂效果。

(四)合理运用肢体语言,加深学生印象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根据实验研究指出,情感表达=7%的言词+38%的声音+55%的表情动作。肢体语言就是包括在这55%的表情动作中,可见肢体语言在沟通交流的重要性[3]。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如果可以使用肢体语言,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活泼的肢体语言容易获得学生的喜爱,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无法持续集中,教师运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专注于学习新知识。学生在表现好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的运用赞扬性动作,比如一个肯定的眼神、点头认可、摸头爱抚等都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使其增加信心,以更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小学生爱说爱唱,在课堂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动起来,不但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比如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电子课本的《拍手歌》,组织两个学生一组,边拍手边背这首儿歌,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总之,有效的肢体语言,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五)利用启发性语言,促进学生思考

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启发性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的作用是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启发性语言的特点是教师为学生开启一扇门,而门内的世界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当他们产生困难或者疑问时,教师加以指点。教师要善于设计启发性问题,让学生产生解决疑问的兴趣。比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第17课《可贵的沉默》,可以在学习课文之前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沉默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我们常鼓励大家勇敢发言,可以是课文中却说可贵的沉默,这是否矛盾呢?”,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开动脑筋活跃思维,还通过深究教材,独立体会了课文的深意。启发式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去想象,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学语言艺术性的修养,可以更巧妙地设计出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中,使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是十分必要性的。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锤炼教学语言,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艺术,同时将艺术性的语言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从而指导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获得情感的升华。小学语文教师还应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教育教学的创新没有停歇的时候,教学语言的发展也是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总结,不断改进的。

参考文献:

[1]邹燕群.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7.

[2]拉瓦.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语言艺术[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

[3]杨郁松.小学语文语言艺术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

作者:邓云霞 单位: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十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