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

摘要: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许多数学知识必须通过课堂练习才能真正消化、理解和掌握。课堂练习不仅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还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极为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

练习是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必要手段,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效教学的理念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也渗透到了每节课的练习设计之中。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改革,教师在设计习题、组织练习或引导学生复习时,都要注意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如何让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有效,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们应共同思考的问题。

1练习课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1.1练习课练习的组织形式十分单一,致使学生的兴趣不高

在目前的练习课上,大部分老师还是在采用“题海战术”“满堂灌”“填鸭教学”的方式方法,对书上的练习题只是做完了事,有得还要找来很多的课外练习题,使得数学练习课上的练习成为一个过场,基本上就是老师指挥学生做题,练习模式单一呆板,一题一题地做完、批阅、更改、解答。老师们依然错误地认为学生做得越多,掌握得也就越多,不去注意练习课的多样化练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去参加,去思考。这种机械的、重复的教学练习方式,教师教得麻木,学生也没有学习的兴趣。

1.2练习的结果反馈得不到重视

在目前的练习课上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出反馈功能的作用,一方面练习的反馈方式就是对答案。有些老师在学生练习课上练习题做完后的反馈方式就是对下答案,让全对的举下手,在错5题以内的举手,甚至对错多少题以上的同学进行处罚,而对做错的学生为什么做错根本就不了解原因,是因为刚学的知识掌握不好,还是粗心大意了,还是不知道重点等等,因此不能对学生进行纠正和调节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是不注意方法的总结与提升。目前的练习课,更多地关注知识的掌握度和技能的形成,没有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课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练习题,熟练地掌握知识重点的同时,进行这一类题目解题的方法的回顾,总结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策略,做到举一反三,开阔学生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3没有发挥学生的能力和进行语言激励

由于教师对练习结果反馈和评价功能认识不完全,对练习结果反馈的方式了解甚少,教师对学生练习课练习的结果通常只给与“√”和“×”的评判,评价的方式过分的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有些练习在做完后,完全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自我评价或者进行同桌互换的互评方式来进行。单一的反馈方式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语言的激励功能,是造成练习课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

2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2.1树立学生为本的理念

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从为学生考虑出发的。那么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需以学生作为教学设计的主体。从以往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教师角色需从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学习的监督者、引导者;学生要从以往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课堂氛围。

2.2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重实践性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此,要注重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实践性,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使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2.3练习的设计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

一道好的练习题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练习中,设计让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就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其探索精神,让他们跳起来摘到“果子”。这种高层次的练习,既可拓宽学生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每个环节学生都是在明确操作目的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兴趣很高,特别是老师撕纸的这个环节把学生的学习推向了高潮,有的学生能在争论中,静心观察、仔细思考,从而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这表明在使所有学生获得共同的数学教育的同时,还要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了解或是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所以我们所有的练习设计都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在练习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做一些机动,使练习具有层次性,可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练习设计中的层次性,就是指练习有坡度,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练习到变式练习到综合练习,再到实践练习、开放练习,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

2.4反馈与练习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它从一方面来说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能暴露出学生的某些问题来,以此作为改进教学的一个依据。同时也对学生形成熟练解题技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需注意的是,练习题的形式应该注意多样性,能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并且不宜过难,否则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不宜过于简单,过于简单了,就达不到练习反馈的目的了。

参考文献

[1]郑姝、陈玲、陈美玲.基于11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3)

[2]唐荷意.“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J].教育探索,2012(6)

作者:唐功伟 单位:山东省平邑县街道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