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通识教育的优化

中医药院校通识教育的优化

摘要:通识教育以国家、社会需要为理论建构的出发点,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目的,在中医药高校,只有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平衡发展,并在发展中不断融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药人才。当前通识教育较弱,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也比较生硬,只有更新教育理念,加强通识教育方面的师资投入,才能促进通识教育的健康发展,进而提高中医药高等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通识教育;中医药院校;教育理念

“双一流”政策是国家在以往教育红利的基础上为打破高校发展限制,为高等教育发展注入生机的一项有力举措。这一举措对于中医药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出既有专业素养又有人文关怀的专业人才是从事中医药教育人士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提高大学通识教育质量是“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应有之意

“双一流”的提出是要将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从新中国成立起,中央就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模仿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为中心,使我国工科专业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大大增强,高校数量也大幅提升,到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由模仿前苏联模式转向学习欧美模式,以完善大学的综合性为中心,开展一系列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使大学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都以国家发展为背景,以中央政府为主导,以模仿先进教育体为手段。在如何使中国高等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的重大课题被提出时,“双一流”建设应运而生,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双一流”建设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对于各相关主体而言,只有进行深层次的调整才能从容克服困难,才能牢牢把握机遇,对于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通识教育理应成为各高等院校深层次调整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长期的发展,随着国家与社会的不断变迁,通识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以能力为目的培养人们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双一流”背景下通识教育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应有之意,一方面,通识教育本身就是一流大学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一级学科建设没有通识教育作为基础支撑也不可能建设完成。

二、“双一流”背景下优化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提出“双一流”建设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双一流”建设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双一流”提出打破了原有高校高低层次固化的格局,使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有机会参与到争一流的队伍中。“双一流”建设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从容面对挑战,更应该积极把握住机遇。“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理想不再是纯粹科技主义者,而是在专业知识和权威之外加上谦虚、仁慈和幽默”。[1]只有协调发展专业素质与道德素质,才能培养出“双一流”的中医药人才。优化通识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通识教育对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现代社会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社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只有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创新型中医药人才,才能在本领域内为社会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优化通识教育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需要。中医药文化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在于其本身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同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医药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不可割裂的密切关系,中医药学的思维方式、理论构成、诊疗技术等方面都体现东方文化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优化通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可以有效地拓展中医药院校学生的视野,提升跨学科思维能力,也可以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挖掘中医药学科本身特有的深度。优化通识教育是塑造高尚师德的需要。医学作为祛病救人的手段,与儒家的伦理道德观是一致的,因此,医术被儒家称之为“仁术”,医乃仁术是医生职业道德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医学技术的整体、全面、深刻的诠释。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崇高的人格精神,其对历代从医人员的职业操守与人格修养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文化“仁爱”思想的指导下,始终践行着欲立大医必先利大德的信条,精研医术、济世救人,最终成为人们敬仰的一代大师。立医之本在于立德,医学人特别是中医学人,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要加强通识教育,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求给养,以德立医,将德与技完美融合在一起,铸就“大医精诚”的大师的风范。

三、中医药院校通识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陈旧,“重专业、轻通识”现象依然存在

目前,在我国中医药院校教育体系中,通识教育的地位远不如专业教育,对通识教育缺乏足够重视,使高校更倾向于专业教育的深化,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只是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在一些中医药院校没有以正确的指导理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导致意识形态教育效果弱化,即使在形式上通识教育的比重有所增加,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依然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没有较好地融合。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偏差导致对通识教育的关注越发淡漠,进而导致通识教育在大学课程设置中所占的分量很轻,教育质量也让人担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中医药文化越发重视,在此背景下以专业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国家、社会提出的要求,唯有加强通识教育,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符合国家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

(二)教学资源匮乏,通识教育质量不高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中级教育,只有教育资源充足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一些院校缺少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资源,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内,西医知识体系的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比重较大,西医理论、生理等西医课程较多,甚至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一些古代经典著作,中医学生的培养重心偏移,培养特色也越发不明显,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但很多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对中医与传统文化的联系知之甚少,缺少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理解。二是开展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当前,中医药院校的包含优质师资、课程设计、教学设备在内的通识教育基础设施较为匮乏,通识教育所需要的教师无论在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都远远低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更多的关注老师的专业能力,通识教育更多注重老师的综合素养。通识老师综合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通识课程质量的优劣。例如在讲解《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时,老师的综合素养不足以对其细读、精度,只能走马观花地讲解,这样学生无法感受到作品中文化的积淀,也就更难以对经典作品大精深的内涵加以了解和传承。当前,综合素养较高的教师在通识教育的行列中十分缺乏。三是课程设计和教学设备方面通识教育都落后于专业教育。在课程设计上,由于对专业的重视,通识教育的上课时间远远小于专业教育的上课时间,学生没有时间系统、深入地对通识教育的内容进行思考与吸收。

四、中医药高等教育中优化通识教育的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医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这自然导致一些人功利地提高专业教育的比重,但中医药高等院校不只是专业技能的培训班,而是应该将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贯穿于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并加以宣传,使其深入人心,才能完善人们的教育认知进而将高等教育引入正常、合理的发展轨道。当前,由于受原有教育思想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还有一定偏颇,要改变这一现状,树立正确理念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纠正在学生心中那种对通识教育根深蒂固的偏见,消除学生心中专业教育第一、专业能力至上的观念,让学生意识到通识教育是培养人基本能力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二是要在校园甚至是社会中营造通识教育是人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共识,让学生自觉加入到通识学习中来,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对通识教育的提倡不是要对专业教育进行打压,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都不应该一家独大而是均衡发展。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应该相互影响、相互提升、相互融合,这是对教育未来的深入思考与长远谋划,大学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这是专业教育的目标,也是通识教育的目标,更是大学教育的目标。中医药院校的教育是在寻找一种“思想传承的途径和育人的方法,是对专业教育的目标的渗透和支撑”。[2]也就是在继承与发展的背景下,均衡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此基础上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推进中医药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进步。

(二)优化通识教育模式,强化师资力量

中医药高等教育中的教育模式是在中医药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育活动的基本结构,教育模式是培养目标与教育发展趋势的具体体现。在教育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中医药院校要结合自身特点与培养目标,保证通识教育的课程数量与质量。为了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识教育要具备塑造中医药传承人才的功能,应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心,适当结合其他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突出体现中医药高等通识教育的特殊性。中医药院校的通识课程一定要与专业课建立关联、相互融合,要充分考虑通识教育对专业教育的深化与拓展,如古代文学、哲学方法、人文关怀方面的通识课程对中医药学生培养十分重要。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要优化课程体系,中医药院校可以根据自身专业情况,将通识课程设置成为核心课程和一般课程,一些和中医药学密切相关的课程应设置成核心课程,进行精讲、精读,其余课程可设置成一般课程。这样既避免学生因为课程多而厌烦,又可以突出重点,保证通识教育的质量。二是要丰富教学形式。在信息化、网络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虽然中医药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我们也必须将其融入到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中去。这就要求教师能运用最新的教学设备、新颖的教学形式将一门古老的学科以较强的趣味性呈现给大家。中医药院校的通识教师应该是既“专”又“通”。“专”在于对专业的了解,对专业知识的熟悉,对专业精神的把握;“通”在于对中医药专业知识相关的其他知识的博识多通,对专业知识与其他相关知识相互融合的能力。应当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推动中医药合格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昆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德峰.通识教育与中国大学的文化自觉[N].文汇报,2009-01-10.

[3]亓曙冬.论中医药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J].中医教育,2011(03).

[4]杨晓玲.社会转型期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02).

[5]林勋,胡鸿毅,白玉金.通识教育是中医药院校人本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02).

作者:丁晨 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