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思考

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思考

摘要:

本文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比较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的区别,旨在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区别

当现代工业化进程在全球推进之时,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承担起为社会和经济发展输送专业化人才的任务。因此,专业化教育(specializededucation)成为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它成功推动了西方经济社会的工业化发展进程。19世纪初,有识之士指出专业化教育单一化、狭窄性的缺点,并提出了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的思想。20世纪中叶以来,通识教育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不断实践与发展,影响着全球教育思想的变革。建国之后,我国建立的是高度专业化的教育模式,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专业化人才。但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际、国内经济与政治环境的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日益彰显。高校开始了“淡化专业,加强基础”的教学改革,把通识教育作为了培养完整人的教育模式,但在通识教育推广的实践过程中,受到诸多约束甚至面临困境,致使高校的通识教育流于形式。

一、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

1.通识教育课程地位认识的偏差。目前从事国内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很多教师缺乏对通识精神的理解,大多数学生把通识教育课程仅当成专业课程的补充,以课程通过难易作为选课标准,与通识教育促使学生了解、甄别多元价值观,形成开放灵活的思维方式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无论授课者还是学习者,其功利性动机使得通识教育课程沦为“次等课程”。

2.通识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受到诸多约束。目前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被直接纳入专业课程的管理体系中,从教学管理、授课方式,到评价体系,都沿用传统模式,很难体现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精神。大多数高校把通识教育课程安排在本科教育的前两年,之后再进入专业学习。因此,在进入本科高年级阶段,出于就业和考研的压力,很少有学生再涉足通识课程。这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分段而治的模式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

3.通识教育课程师资力量匮乏。在高校中讲授通识课程的教师大都来自各专业课程,很多教师并不真正理解通识教育的理念,甚至在授课过程中仅把原有的专业课程放松要求直接搬到通识教育的课堂上,这无疑使学生从一个狭窄的专业领域转向另一个狭窄的专业领域,无法达到通融知识与智慧的目的。也有学者提出广纳学有专长、研有心得的社会人士形成一支“自由职业”教师队伍开展通识教育课程。但这种模式是否能与传统的讲座、研讨相区别,还有待在教学实践中检验。

二、从教学设计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的区别

专业教育课程聚焦某一狭窄的、单一的具体领域,旨在培养具有专精知识或熟练技能的专门人才。而通识教育课程涉及跨学科的多个领域,旨在培养既“广”又“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1.教学目标的区别。专业教育课程聚焦单一领域,强调“专”与“精”,其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该专业知识或具备相应专业技能,为学生未来继续学习或具体工作打下专业的基础。而通识教育担负的任务至少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了解并尊重多元价值观,并能通过甄别与选择做出独立评判。二是实现多种知识的通融,即能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以开阔的视野提取知识,并具备可迁移的能力,从而达到知识的互通。三是培养学生开放灵活的思维模式,避免“专精”带来的局限性。因此,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设定应强调思维方式多过知识本身,强调智慧而非技能。

2.教学内容的区别。鉴于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目

的在于知识或技能的获取,其教学内容的设定有以下特点:首先,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课程框架与内在逻辑;其次,根据不同的学科,强调内容的专业性或实用性,注重知识“量”的获取,为未来同学们的工作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最后,在研究性大学中,授课教师在专业课程中往往会把专业前沿或相应研究引入课堂,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通识教育课程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具备通融知识、博雅精神和健康情感的完整的人。因此,其教学内容的设定必须把握以下两点:一是不强调知识“量”的获取,宜用减法而非加法。选取课程当中最有价值的知识,通过知识体系内在的逻辑传递给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既要避免过于“专精”,又不能破坏知识的完整性。其次,很多教师在通识课程的讲解中点到为止,走马观花似的教学。这让学生只了解到肤浅的学科知识,对培养学生开放灵活的思维毫无益处。因而,在教学中必须透彻讲解原理内容、把握知识体系内在逻辑,在学科内部首先做到知识的通融,才能推进学生做到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3.教学手段的区别。由于专业教育课程对知识

“量”的要求,其主要的教学手段仍然是传统课堂的讲授。通识课程要求以开阔的视野、跨学科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因而其教学手段也应是多元的。主要可采取的教学手段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课堂讲授。和专业课程的讲授不同,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更注重以提问、辨析等方式诱发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应把握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逻辑,穿针引线,把知识背后的智慧传递给学生。二是课堂研讨。教学可以通过学生课后查阅资料、课堂陈述与讨论的方式得以开展。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合作中进行思想的碰撞,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跨学科知识的通融。三是对经典著作的阅读与讨论。经典著作不仅是知识的源泉,也是智慧的结晶。因此对经典的阅读与讨论势必成为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手段。四是讲座。来自高校系统以外的人才讲座也是通识教育课程的手段之一。它不仅符合通识教育“广”而“通”的要求,也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眼界,促使学生建立开放灵活的思维模式。

4.评价体系的区别。课程评价以教学目标与教学

内容为依据,评价教学方法是否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的手段,具体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与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两个方面。(1)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通识教育强调知识背后蕴藏的智慧,注重学习过程而非结果,因此专业课程的学生评价方法并不能直接运用于通识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中,教师应该动态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借助课堂表现、研讨参与等多种渠道,观其是否能自觉尊重多元价值观,采用评判性、开放性的思维灵活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进而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2)教学质量的评价。教学质量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学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的活动。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该专业知识或具备相应专业技能,它关注单一、狭窄的领域。因此,其教学质量的评价也主要通过学生主观评价与客观学习成绩来共同反应。目前针对通识教育课程,大多数高校都沿用专业课程教学的评价指标,这并不符合通识教育的目标与要求。对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应该灵活多元,甚至采用开放式的评价标准。其中需要把握的要点在于:第一,教师是否能够透彻讲解原理逻辑,教学过程注重知识背后的智慧;第二,教师是否能够把学科思维模式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传递给学生;第三,教师是否能够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判断与解决问题。在通识教育课程中,教师更多扮演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原理逻辑的引领者。

三、总结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教育的理念,是培养不同人才的模式。而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是实施教育理念过程中可供选择的具体内容。两者之间既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又不能简单地等同。本文基于教学设计的角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系统论述了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区别。希望对已经或者即将开展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梁媛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向明.从北大元培计划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

[2]王义遒.推进通识教育,催生一种新的教师模式[J].北京大学学报,2005,(5).

[3]蒋红斌,梁婷.通识精神的彰显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12,(1).

[4]蒋红斌,梁婷.通识精神的彰显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12,(1).

[5]杨春梅.英国大学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融合的实践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11,(2).

[6]冯惠敏,黄明东,左甜.大学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指标设计[J].教育研究,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