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理念探讨(3篇)

高校通识教育理念探讨(3篇)

第一篇:高校外语通识教育理念

【摘要】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成为普通高校教育界的热点议题,并在高校教育研究中大放光彩。本文首先收集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以此为依据概括通识教育的研究现状和成果。通过厘清通识教育的概念,并探讨普通高校外语教学目标和现状,从而论证在高校外语专业中导入通识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关键词】

通识教育;普通高校;外语教学;教育理念

普通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是培养人才,而教育理念作为一个高等学校的精神面貌和人文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维度。通识教育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强调非功利性和人文精神,旨在塑造学生的人格与心智、提升人文素养。与此同时,外语专业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与通识教育之间否存在相互作用力,能否将大学外语课程纳入通识教育体系,发挥其人文教育的作用,从而促进外语教育的长远发展,培养全方位、多维度的外语人才。

一、国内外通识教育理念的先行研究

西方国家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知和研究相对较早。一般而言,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培养内外一切善德的自由教育理念是通识教育理念的雏形。帕卡德提出通识教育是一种集古典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大成于一身,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作基础准备的教育,并于1892年初次将通识教育的理念引进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是美国研究通识教育理论的先驱者。赫钦斯认为教育的范围和内容由知识本体决定,且与心理和智力的发展程度密切关联,即为通识教育理念。美国本.戴维德则指出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基本元素,而大学的出现正是通识教育应运而生的原因。国内对通识教育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并且集中于理论方面,但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研究在不断的得到丰富和拓展,并且近期众多高校开始尝试应用通识教育理念。于淑秀、孙琦、姜琳林等针对国内外大学通识教育中面临的问题,通过整理通识教育的理念、认知范围等角度深入分析了通识教育的价值所在。曹智频在“两岸三地”中国通识教育研讨会中对“理论篇”、“实践篇”、“发展篇”、“展望篇”、“借鉴篇”五个部分做了详细的发言和深入的研讨。隋晓荻分别介绍了通识教育的发端与演进。通过对西方通识教育的研究与中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状况相比较,对众多高校进行实际考察,认为我国在高校教育中进行了大量的通识教育的实践和创新。张亚群从中国古带大学的通识教育传统的演变出发,分别对晚晴大学通识教育的因革,民国时期通才教育模式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且分别比较了教育家的通识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对通识教育实践进行了实证考究,指出了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取得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实践成效,通识教育理念在起着不可言日的作用。庞海芍从教育的理念、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三个层面为出发点思考通识教育及与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认为通识教育是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指出目前在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理解、能否成为大学的办学理念、能否实现专业教育之间的平衡等方面面临着困境,与此同时并依据人类全面和谐发展的理想和社会的发展等角度为通识教育提出了若干建议。

二、关于通识教育与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

一般认为,最初的通识教育理念源自于欧洲的自由教育,而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则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其内涵和概念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丰富。“通识教育”是英语中“generaleducation”一名词的翻译称呼,国内众多学者也根据各自的见解和认识将其翻译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或者一般教育等。但通识教育相较于作为直译的普通教育或者一般教育更能准确的反映其内涵和目的。与“通识教育”相对的名词是“专业教育”(英语“specialeducation”),即特殊的教育,是针对于培养和发展人在某一领域的专业、特殊技能。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个名词,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做出了相对明确的解释:“广义而言,教育可以分为两部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并非是关于一般的知识的空泛的教育;也不是普及教育意义上的针对所有人的教育;而是指作为教育学生过程中整体的一部分,该部分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负责、合格的公民。‘专业教育’则以学生能够从事某项职业所需的能力为培养目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各自承担培养一个社会人的两面,彼此相互影响、支撑,因而不能完全分离。”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通识教育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获取,而在于学习的过程中培育健全的人格与心智,提高人文素养,塑造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精神层面。而专业教育则强调注重于培养单一的、专业的、技术化的人才;但是在促进与发展全面协调的人格方面却捉襟见肘。笔者通过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概念进行对比整合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力求促进学生的心智、素养、等多方面发展的,非功利、非实用的教育理念。我国的外语教育最早出现于十九世纪初美国、英国的传教士在中国沿海一带进行的传教活动,十九世纪末期,各地开始兴办洋务学堂,并且开设英语、法语等外语学堂,正式开启了中国大学外语教育的大门。在中国清朝末期的外语教育是作为“普通学”的一部分。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外语专业作为共同的必修科目,力求培养精通古今中外的博学的外语人才。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确立了专业教育,将外语作为工具性的基础学科,强调书面语言的训练,忽略了对“听、说”等实际的语言的操作与运用能力。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虽然国家逐渐开始矫正专业教育的过于狭窄性、不合理的设置和学科之间的隔阂,但是在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的大环境中,外语仍然作为工具类的课程,外语专业人才的知识储备局限于基础和表层。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与知识竞争的时代潮流,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冲击之下,对外语专业的高要求和外语人才的大需求,使得外语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我国在二十世纪九十代末期在中小学教育中贯彻旨在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但是在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实施阻力重重。因此对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迫在眉睫,那么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分庭抗礼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顺利交接,成为普通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识教育于近年开始走进中国的普通高校教学中,并成为大学教育改革中重要的一环。在中国的高校外语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教育理念根据社会背景、国际环境、国家政策的变化,而产生重大的转折与改变。当前普通高校的外语专业也面临着种种困境,外语的工具性以压倒性的优势挤压着其人文性,使得外语教育几近走上了单一机械化的道路。对语言知识的单一储备、缺乏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等的外语人才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之下缺乏强劲的竞争力。

三、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通识教育理念导入的必要性

中国在当前全球化不可逆转和知识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中,高等教育的普及度和质量举足轻重,因此能否提高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中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的关键点。虽然当前我国已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做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之一,众多大学也在不同程度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的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教学理念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的顶尖高校相比仍然存在着差距。受长期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学外语课程依然注重工具理性取向,单纯地强调外语技能的掌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普通高校中对通识教育理念的导入势在必行。在全球化激荡的时代中,外语堪称为世界各国、各民族交流与沟通的桥梁。我国大学生如果具备较高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包容能力及宽广的国际化视野,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也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与交流,提升文化软实力,会强有力的促进创建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社会环境。因此,高等学校中的外语专业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国际环境等环节中正凸显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外语专业作为普通高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之下,仅仅掌握外语不再能满足国际化的需要。外语专业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即实现跨文化交际的语言和思维工具性和能够打开国际视野、陶冶个人情操、提升文学素养的人文关怀性。虽然相较于其他人文学科,其学以致用的理念,以及对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培养决定了其工具性大于人文性。但是外语专业的人文性,能够促进外语专业的学生凭借良好的文化素养,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引经据典、语言更加本土化,适应多元化的工作和社会;而不是作为一个只会读写、考试的学生。在当下外语专业教育普遍工具化的背景下,实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驾齐驱,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外语专业人才的最佳途径。笔者认为,现阶段的外语教育需要导入通识教育,外语专业的学生如果对天文、地理、人文、社会等各领域的知识加以融汇贯通,才能在更好的运用外语能力,理解外国的社会文化文学,成为完整的社会人。众所周知,培养人、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是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和目的。通识教育理念以学生掌握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塑造综合能力、创新精神,接受道德思想、人文素养的培养和熏陶为横向目的,以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为纵向的基本取向。与此同时,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体现了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因此外语可以作为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媒介,掌握外语能力能够使我们更好的与外国或其他民族进行交流、贸易、竞争,但是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机械的、单一的外语能力并不足以应对二十一世纪的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文化软实力竞争的背景下,外语专业的能力是人类社会生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但是鉴于当前中国高校中的外语教学中存在着功利化、工具性、片面化等问题,而通识教育中人文精神、文化素养、非功利性的理念将有助于外语专业的创新改革,能否深入、科学的导入通识教育理念将是普通高校外语专业再振兴的重大转折点。普通高校设置的外语专业需要兼具其自身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导入通识教育的理念的从而真正散发外语专业的魅力,培养多方位、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

作者:曲朝霞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曹智频.大学通识教育研究[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4.

[2]哈佛委员会,李曼译.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黄俊杰.转型中的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现况与展望[M].台湾: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5.

[4]庞海芍.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5]宋尚桂.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模式[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通识教育理念下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创新模式研究”,项目编码:GH14055

第二篇:高校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浅述

摘要:

随着通识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普及,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世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为了更好的完善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全面人才,艺术教育作为通识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支持。事实上,由于基本国情和教育理念的不一样,各国对通识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认识即使相通,在教育形式上也会表现得各有不同。基于此,本文从定义和研究现状两方面对中外普通高校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研究进行一个浅述,为未来能够更好地研究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等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普通高校;通识教育;艺术教育;中外

教育要想体现时代精神,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式人才,就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进行教育上的多层次,多方面变革。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实现了从专业教育到通才教育又到文化素质教育的两次重大飞跃。当前,随着文化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又纷纷加强通识教育的普及和实践。通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顺应时代和学生成长规律的产物。另外,在整个教育事业中,艺术教育在塑造人的品格,开启人的智慧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在摆脱专业教育所带来的知识面过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其它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深化已经成为当前通识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高校通识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文献有很多,但大部分文献将艺术教育和通识教育作为独立的两部分进行分开论述,忽略了其中的必然联系。事实上,我国到目前为止正处在较多地借鉴美国通识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基于此,本文旨在对中外相关的研究进行初步的梳理和回顾,为未来更为广泛地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概念比较

(一)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等等。通识教育本身源于19世纪初的美国,是为了解决现代大学学术分科过于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的局面而被提出来的。1829年,美国博德学院(BowdionCollege)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开始明确使用GeneralEducation这一表述,他在《北美评论》中表示:GeneralEducation是一种尽可能综合的(comprehensive)教育,它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专门的知识之前能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而全面的了解。1这是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通识教育的概念,从此,通识教育翻开了世界教育史上的新篇章。之后在美国,通识教育的含义逐渐被后来的教育家和教育管理专家、学者及机构所完善。哈佛大学校长康南特在《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红皮书》的导言中提到:“通识教育问题的核心在于自由传统和人文传统的传递。”《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红皮书》指出:“教育广义地可被分为general和special两部分,其中,general指学生整体教育中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成为负责任的人或公民”。2直到目前,AAC&U对GeneralEducation给出的界定是“GeneralEducation是一种发展重要心智、公民行为、以及实践能力的教育,它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多学科视野”。3而在我国,1999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杂志中第一次有研究者撰文系统地向中国教育界介绍西方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这一重要概念,通识教育就此在国内正式拉开帷幕。李曼丽认为: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性的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的公民。4黄俊杰也曾提到过:通识是一种能够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5北大“元培计划”是我国最早进行通识教育模式探索的教育改革试验之一,其将通识教育理解成为培养“完整的人”(又称“全人”),即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单一专业领域的专精人才。6比较中外学者关于通识教育的定义,通识教育应该是一个结构完整,目标形式内容相当完善的教育模式,即可更加贴切地定义为:就目标而言,通识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重点在于加强理智的培养,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完成自我解放和主体性的觉醒,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全人”;就形式而言,通识教育不仅是普通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提倡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进化升级模式;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具有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知识、方法、视野和态度的教育。

(二)艺术教育

在中国最早提出艺术教育观点的人是孔子,他把“乐”列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中的第二位,提倡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孔子在《礼记•经解》中曾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由此可见,孔子将乐教放到了十分重要的高度,其主要目的是培养人宽广的胸怀和善良的品德。7民国以来,专注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学者、教育家更是层出不穷。蔡元培曾经提出“美育代宗教”一说,主张将“美育”贯彻到了办学理念中,这其中,“艺术教育”自然占据相当重要的部分。同样,世界各大文明古国及近代以来现代化发展较早的地区都对艺术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比如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深刻地认识到艺术对人性格的培养、心灵的净化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识别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也大力弘扬艺术教育,在他看来,人从自然阶段上升到道德阶段,必先经过一个中介即审美阶段。因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艺术教育的价值需要给予更高的重视和在所有教育中得到体现。综合中外学者对艺术教育的理解,本文认为更加符合我国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定义应是:以非艺术专业院校为主要的实施场所,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能按照一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两层次的艺术影响的教育,即一种是潜移默化的,一种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系统的。这种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比较

目前为止,普通高校关于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比较多,文献数量和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但在现实中由于不同高校对通识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理解不同,以及自身教育理念的点存在较大差异,通识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实践途径和效果也不尽相同。其中有一部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开拓性与创新视角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国内研究现状

其一,就普通高校通识教育实践而言。我国普通高校的通识教育实践研究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复旦大学复旦学院以及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最为有名。北京大学的“通选课”改革措施、复旦大学的“核心课程体系”构建和匡亚明学院的“大文科”和“大理科”课程计划都是旨在拓宽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了解更多专业以外的知识体系,跳出专业的束缚圈,这些改革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和创新性。其二,就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实践而言。除了各个高校几乎都设立了艺术中心等专门的艺术主管部门并且配置了相当数量的艺术教师以外,更多的是学者们关于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实践展望。李莲香针对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国家政策的角度予以了回答:一方面必须提高认识,确立高校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必须加快高校艺术教育规章制度建设,并制订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艺术教育课程方案等。刘志民等学者也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提出了关于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三层次”的课程体系构建,即第一层次,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通识课;第二层次,针对学生广泛多样的个性化需求开设的丰富的选修课程体系;第三层次,面向具有一定艺术基础的学生文艺骨干开展的精深课程8,开创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新方法。冯元元则建议:“艺术教育的学习效果理应纳入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中,并应该将艺术课程纳入必选课范围,占有一定的学分比例。”9一批最先进最前沿的高校已率先付诸行动,将展望变为现实,不仅建立了完整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还将最主要的艺术课程纳入到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中,起到了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其三,就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联系而言。事实上,艺术教育在通识教育还没有正式地被我国学者所撰文系统地介绍以前就已经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相连。1995年,周正与于云香就提到:“艺术教育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容。”10后来,通识教育被更多的学者所了解,也就有更多的学者将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联系起来。王开磊肯定了艺术教育对大学生教育普及的重要作用,认为人文艺术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他提到:“专业的精细和教育的专业化只会导致整个大学的教育失衡,只有人文艺术教育的发展,才能够拯救急速下滑的大学教育质量。”11刘艳霞也提到过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即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由此可见,通识教育和艺术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从属关系,二者应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通识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普及,会促进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深化,而艺术教育自身的发展,也会推动通识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进一步完善。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通识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研究资料相当丰富,有大量的书籍、报告、论文集等可资参考。如今,我国也出现了很多关于通识教育和艺术教育的中外比较文献,其中,又以中美的比较最为常见。首先,西方通识教育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对于知识及教育本质的认识。柏拉图认为,人类心智具有认知的潜力,教育的根本目标并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心智的发展,教会学生从心智的提升中获取关于世界的认识。不管时代如何变更,但教育的根本目标依然没有改变,很多国家的高校根据教育根本目标,率先尝试发展通识教育的教育模式。到目前为止,很多知名大学的网页上,都有对通识教育的体现,即通识教育贯穿了本科生教育的全过程,是专业化教育的前期知识准备。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等著名的研究型大学都是典型的通识教育实践案例,这些学校在通识教育上的建树可以综合起来来说,即确定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开展的必要性。英国的大学虽然没有设置专门的通识教育课程,但依然有很多大学在教学中贯穿了通识教育的精神,比如说苏赛克斯大学设置了“学科群”,肯特大学开设了“跨学科”课程等等。其次,西方很多国家在很早以前就意识到全人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创造性的培养离不开艺术素质的培养,且艺术素质是健全人格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美国1945年颁布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还是英国出台的《1988年教育改革法》,都重视科目的全面性与艺术教育的基础性和普及性,旨在培养视野、思维、能力、性格都更加全面的人即“全人”。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在很多大学的通识教育尝试中不言而喻,比如说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计划”课程改革方案包括审美的理解和诠释(AestheticandInterpretiveUnderstanding)、文化和信仰(CultureandBelief)、经验与数学推理(EmpiricalandMathematicalReasoning)、道德推理(EthicalReasoning)、生命系统科学(ScienceofLivingSystems)、物理世界科学(ScienceofthePhysicalUniverse)、全球社会(SocietiesoftheWorld)和世界中的美国(TheUnitedStatesintheWorld)八个部分,其中审美的理解和诠释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批判的能力,即审美兴趣和解释的能力;向学生介绍经典原著或者不同的文艺作品;教会学生如何在一个理论框架内分析这些作品;进行适宜可行的户外活动,比如参观博物馆、观看演出、与演员、导演和博物馆馆长进行交流或者让学生进行作品创作。12由此可见,哈佛大学将通识教育和艺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且将艺术教育视为通识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国伦敦大学于1837年始陆续开设了绘画、油画史、建筑的艺术及科学、美术、考古与艺术、绘画化学、实用美术、艺术史、雕塑、美学、不列颠艺术等课程。这些课程在后来有些由单个学院承担,有些则由多个学院联合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发展需要在学院内选修艺术类课程,选课的自由空间很大13。伦敦大学在实践通识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最大化的提供了学生所需的艺术课程,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很好的艺术环境,促进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快速发展。

三、小结

本文从定义和研究现状两方面对中外普通高校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研究进行了浅述,并提出了本文认为的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概念。无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有相当一部分普通高校进行着通识教育的实践和艺术教育的普及,对于通识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研究仍然持续升温。虽然中外学者对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二者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和二者之间的互相促进作用都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值得肯定的是,目前从理论上已经无人再否认普通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必要性,但在实践层面,虽然各大高校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但很多问题依然存在,比如说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关于通识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进一步的研究依然停留在表面,缺少对高等学校的整体追踪调查。对于现有的普通高校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研究结论,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全盘否定。在国外文献的综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通识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且艺术教育也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和发展,且高校都已经或正在形成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可否认,这些高校已经将艺术教育和通识教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认为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当然,通识教育在国外也依然处于摸索的状态,但不得不承认其依然先进于我国的教育。我国本土的通识教育讨论至今,其理论和实践依然过多的借鉴其他国家尤其美国,所以进一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新思路,并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作者:熊迪 王怡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注释:

4.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7.

5.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中的主体觉醒与群体意识:教学理念与实践[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5):20

6.陈向明,等.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5.

7.石蔚.孔子乐教思想浅析[J].淄博师专学报,1994,01:100-102.

8.刘志民,刘春迪,王怡.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三层次”课程体系构建——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J].艺术教育,2015,01:83.

9.冯元元.试论大学通识教育目标下的艺术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155-156.

10.周正,于云香.艺术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位置[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1:144-149.

11.王开磊.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中的人文艺术教育问题浅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2,03:287-288.

12.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特别小组报告.ReportoftheTaskForceonGeneralEducation[M].HarvardUniversity,2007.

13.刘自圣.中、英四所普通高校艺术类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比较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27-28

第三篇: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优化管理

摘要

通识教育作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学生在多元化社会发展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因此,通识教育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作为大学生的非专业性教学内容,也应该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在通识教育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然后再根据高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优化管理的具体措施,从而提升通识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现状;优化管理

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必须接受的教育内容之一,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意志以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通识教育的内容分析,它是一种具有广泛性的、非功利性的以及非专业性的基本知识、态度与技能的教育,在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的示范与带动下,使得许多高校也积极地开展通识教育,加快人才培养的改革,在通识教育相关的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也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1目前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

1.1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不合理性

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学在开展通识教育的课程方面,在内容设置板块出现了明显的趋向于专业化与应用型的倾向,并且在内容的划分中普遍缺乏明确的标准,从而导致了高校大学通识教育中出现课程的杂乱堆积,使得一些非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接受这些通识教育的课程时,出现一定的难度,更有许多大学生由于听不懂一些具有专业性质的通识课程而产生了厌学的心理,由此在高校的通识教育过程中,高校需要重视通识课程的设置,不仅要在课程计划中体现出覆盖面的广阔性,促进学生在通识课程的学习中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而且还要满足各个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接受度,①由此,在各个专业与学科领域中呈现出一定的比例,高校通识教育作为学生的基础课程,使得学生能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之余能够扩大知识面与兴趣点。

1.2教学目标缺乏明确性

在当前高校的通识教育中,虽然已经将通识教育的内容与课程体现在学生的教学计划中,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教学目标缺乏明确性的问题,基本偏向于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的培养,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而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大学通识课程对学生的普遍性教育,使得学生在学习通识课程中没有达到提升素质与拓展知识面的目的,除此之外,在培养大学生能力与知识结构方面也出现考虑不周的问题,例如在通识教育中,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待提高,而当前的通识教育中缺乏系统的规划,②没有在明确目标的指导下,将通识教育的课程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得高校通识教育难以获得教育的效果。

1.3开展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由于高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度不高,从而使得教师在开展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例如教学内容的变化性比较大,教学内容与形式方面比较单一等,从而使得通识教育难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通识教育中没有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高校教师一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而对于通识教育的课程以及教学模式却比较缺乏深入地研究,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升,更有的教师为了完成自身的教学与科研任务,而不愿意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由此使得高校在通识教育中没有得到良好地开展,这也就使得学生没有给予这门课程高度的重视,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大多数只是为了应付考察或者是毕业的学分等简单的目的,由此这就需要高校对通识教育的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安排与培养等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③帮助学生在通识教育中获得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2优化高校通识教育的具体措施

2.1高校要确立通识教育的管理制度

在高校中开展通识教育,离不开科学制度的保障。第一是要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加强对通识教育文献资料地整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尽快地完善通识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地开发工作,从而确保在通识教育有效地开展。此外,高校还应该建立一个通识教育的管理中心,负责检查与监督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情况,例如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认真对待、学生在接受通识教育中有哪些反馈信息以及通识教育的教学评估等,进而使得通识教育得到较好的保证与落实到位;第二是要求高校中的全体师生要对通识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一方面是教师要在自己的意识中树立良好的观念,然后真正地投入到实践教育的课程中,另一方面就是学生要积极地配合,在学习中要结合自己的情况而加以理解通识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主动实践、多学多问;④第三对于教育的主管部门以及学校的管理部门而言,都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深化在通识教育中给大学生所带来的积极意义,从而促进通识教育能够得到有效地开展,在合理的范围内,高校应该增加对通识教育的经费投入,使得通识教育的课程能够得到顺利进行。

2.2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丰富课程资源

目前,高校通识教育在课程资源总量方面出现不足的问题,除了需要各个高校加快构建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之外,还需要继续发挥高校教务处的作用,加强对课程整体的规划与设计,一方面是学校加大通识教育引导与宣传的力度,从而使得教师在通识教育中积极研究课程与教学内容,转变之前重专业教育而轻通识教育的观念。另一方面是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充分地调动高校中各个院系的教师开发内容与课程体系,促进许多的学术成果能够顺利地转化为通识课程的教学资源,使得通识教育的课程资源得到极大的丰富。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组织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与研究成果的教师,开设通识教育的课程,使得大学生能够在专业教师地带领下来学习这些知识,⑤这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而且也可以进一步地优化通识教育的课程,进而推进通识教育课程走向示范性与品牌化的方向。

2.3优化当前通识教育的课程结构

由于开展通识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其中所出现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在充分地深化认识与借鉴当前国内外各个高校在通识教育中所取得的经验基础上,加快确立通识课程的目标,准确地定位课程功能,在进行整体地规划与设计中,促进高校的通识课程与资源结构不断地优化与完善,首先在课程的内容上,需要合理地规划,要求在自然、科学、人文、社科、传统、现代、本土以及与世界之间的融合;⑥其次是在通识课程的类型上,要充分考虑学生在专业背景知识方面的差异性,既要在跨学科中找到综合性,又要在课程的类型中体现出多样化,例如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课程;最后在高校中还要充分发挥出通识教育的显性课程在引导学生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借助于校园文化以及大学精神这些隐性的课程加以陶冶的作用,在显性和隐性课程的相互配合中,促进通识教育课程在资源结构方面加以完善;再者,就是在教学管理中,要体现出灵活多样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通识教育的课程中,积极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探索多样化地课程内容形式,而在学生的成绩评定方面,教师也需要做出一定地改变,例如增加对学生日常的考察情况,由学生的考勤、作业、谈论、实践以及考试等方面加以综合地评价学生在通识教育中的学习情况,通过构建这样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促进高校的通识教育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3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通识教育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因此,高校在开展通识教育中,需要正视已经出现的问题,然后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地确保高校能够在大学这美好的时光中,通过学校所提供的通识教育而不断地开阔大学生的视野,领略更加广阔与深邃的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中提供角度与途径,达到培养大学生具有批判精神与独立意识的目的,最终促进大学生形成一个健全的、积极的人格。

作者:吴芳芳 单位:武汉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注释

①王鑫.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实施困境及破解——基于南京E大学的个案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4.1(20):96-103.

②张春雨,侯继华,赵秀海.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国林业教育,2014.11(15):8-11.

③黄德群.MOOCs环境下开展高校通识教育网络课程选修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3(10):14-18.

④赵静.大学生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成因研究——基于中山大学案例的实证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8(12):94-97.

⑤邱容机,王松良.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体系及其人才培养目标演变及其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20):157-161.

⑥罗佳蕾.大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与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12(15):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