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困境

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困境

摘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乃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翼,不可偏废任一端,只有二者的融合才能推进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然而,我国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常处于分离状态,二者融合还存在着困境。为突破这一困境,需要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构建通与专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创新学生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融合困境;路径选择;高等学校

通识教育英文为“generaleducation”或“liberaleducation”,也有学者称之为“通才教育”,通识教育强调教育目的的内在性,教育本身和受教育这一状态即其主要目的,其目的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有价值的人。[1]目的在于把学生培养为有教养的人,培养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能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人才,注重对学生理智的启迪和情感的陶冶,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相对于通识教育而言,专业教育是指培养比较狭窄专业人才的教育,教学内容多涉及某一特定的专业学科知识,注重专门知识的授受与专门技能的习得,强调针对具体行业或岗位的实用性,偏重生产生活的应用性。专业教育更多体现在学校教育的“专业”特征上,它是学科逻辑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职业在学校教育中的表现。[2]而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不论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都有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专才教育注重人才培养的专业性、技能性、职业性。但由于专业划分过细,往往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难免造就“只见才而不见人”的尴尬局面。而通识教育关注人才培养的基础性、综合性、适应性,过分地强调“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人的和谐发展与人格完善需要通专结合,“双一流”的建设,科技与学科整合发展的趋势也要求高校必须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一、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困境

(一)人才培养理念重专业轻通识

梅贻琦首先提出了"通才教育"这一核心观念,他在任清华大学校长时针对当时教育部所提倡的“只重专才,不重通才;重实科不重文理”的教育方针指出,大学应该着眼于对学生“人格”的全面培养,至少应该有知、情、志三个方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的弊端。究其原因,与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实用主义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短期效益,学生在学成以后能较快适应具体的岗位需要而备受青睐。在教学计划、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各个方面都比较偏重专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学生出于能够顺利毕业找到好工作,也往往比较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选修课、公共课的学习。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通识课程缺乏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的课程作为实施载体,缺乏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可能也只剩下一句空话。目前高校课程设置中仍然太过重视专业教育,并未很好的兼顾到通识教育课程的安排与实施。主要表现在高校专业教育课程多,通识教育课程少,每周、每一学期的课程安排主要以专业课为主,有利于学生人格培养、人性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选修课开设较少。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广泛涉猎文学、历史、哲学等,这些知识不与专业知识直接相关,但各专业学生都应去学习。

(三)工具主义倾向,学生片面发展

专业教育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所需的人才要求,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很快胜任工作岗位,并且在短时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就要选择相应的专业进行学习,期望能够在校期间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获得大学文凭,好在毕业之后找到一份与专业学习相关的好工作。专业教育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更为切合,可以更快的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但这种工具主义倾向势必导致只重视专业人才对社会发展需要的满足而忽略了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才能培养出通专结合的T型人才。

二、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

高校教育要回归育人根本,培养人才,首先是培养“人”,然后才是培养“才”。即使在大学阶段,除了专业知识外,仍然要有使学生得到一般发展知识的习得,要认识到通识教育并非专业教育之外的一种教育,它是作为一种教育观念而存在于各个专业。要认识到通识教育并非专业教育的辅助和补充,不是次要的,而是和专业教育有着同等的重要性。高校人才培养不能片面强调专业教育,不能只以就业为导向,更应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知识、有情操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识教育应当贯穿到各个专业教育当中去,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的X型、T型人才要求。只有二者融合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出学识品质与道德品质的共融、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共融、人的主体价值与客体价值的共融[3]。

(二)构建通与专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目前高校专业课程占据主导地位,实施承担通识教育功能的公共课、选修课位于次要补充地位。公共课、选修课繁杂而不精且缺乏特色。这就需要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融合。一方面,高校专业课程在发挥传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专业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另一方面,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应当整合再创新,改变通识教育课程就是非专业课“大杂烩”的现状,从学生学习兴趣和需要出发,整合现有的公共课、选修课,加大基础性、经典性知识的授受,注重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广泛性,教育形式体现多样化,使学生在知识广度扩展的基础上专业获得深度发展。

(三)创新学生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学生评价机制建设,重新解析学生评价的功能,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在学生分类引导、综合发展方面的作用,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4]传统的学生考评体系重考评结果忽视考评过程,考评标准主要看成绩,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考察,忽视考评的引导性。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注重学业成绩,忽视自身素质提升,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专业课的学习上,而忽视选修课、公共课的学习,甚至是选修课选而不上。这种重专业知识轻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引导的考评机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因而,高校应当加大非智力性因素的考评,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本身的素质、个性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关注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为成为专业与人文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要素,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既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瓶颈突破并不断深化的关键所在,也是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的不二选择。只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光礼.论高等教育的适切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歧与融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62-69.

[2]胡晓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辩证关系刍议[J].教育评论,2014(10):15-18.

[3]刘菊青.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研究[J].教育探索,2015(10):64-67.

[4]于承杰.高校学生评价机制建设探析[J].教育评论,2017(7):67-70.

作者:王飞 单位: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