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素养及评价方法

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素养及评价方法

摘要: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和体育教学基本知识、技能。从目前基础教育体育课上学生的需求出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该首先有一颗“教师心”,其次要有教会学生的能力,最后还要有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能力。评价这三方面的素养,可以采取情境测试、说课、模拟上课、教学技能达标测试或教学技能大赛以及现场演示等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专业核心素养;评价方法

1前言

核心素养一词最早出现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和欧盟理事会的研究报告中,1997年启动核心素养的研究,2003年呈现最终的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核心素养一词就出现在此报告中。围绕着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美欧各国开始进行教育改革。我国在2001年开始实施素质教育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对美欧各国教育改革经验的借鉴,2015年初,我国确立了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方向。[1]核心素养,英文为Keycompetences,有人也翻译为关键素养,它是为优质生活之所需,它强调不同学习领域、不同情境中都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要求,是关键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素养。核心素养是少而精的。[2]素养是可教、可学、可测评的,素养教育主要指对除生理因素之外的心理、文化、思想等因素的教育。核心素养的教育是对学生关键素养的教育,是培养其综合能力的教育,既包括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教育,也包括心理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就高校的某个专业来讲,其核心素养应该是专业培养的关键的、必要的素养,也应该是专业培养的一种底线要求,而且是可教、可学、可测评的。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素养的概念就是这样界定的。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和体育教学知识、技能。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素养的界定关系着体育教师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作为即将充实到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由于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使得在校的大学生对自己专业学习失去了信心,觉得学了将来也没用,所以对专业学习不重视。另一方面,各高校在体育教育专业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没有特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定位泛泛,不能突出专业核心素养。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通过一些评价方法来引导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形成专业核心素养,这是各高校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形成专业特色的重要保障。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核心素养

2.1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认识与职业定位———一颗“体育教师心”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是未来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其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基础体育教育质量的高低。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如以学生“健康第一”为工作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不应该在体育课上出现打骂和用语言羞辱学生的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有些体育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经常讽剌、挖苦学生;部分体育教师在学生犯错时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3],这些都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其次,对体育教师这一职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正确的职业定位。体育教师职业有特殊的要求,如上课着装,就像医生上班需要穿白大褂一样,体育教师应该着运动装、运动鞋等。可是在目前的体育教师队伍当中,有些人总是穿着皮鞋或凉鞋就去上课了,在学生当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认识和定位是对体育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作为未来的体育教师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个要求,只有充分认识到了这些,才能在工作中有正确的教学行为。

2.2最基本的体育教学能力

作为未来的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是最基本的一种职业能力。要实现知识的传授和交流,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讲解能力是必备的一种能力。首先是讲解能力,要求形式上做到逻辑思维清晰,解释问题有条理。其次是讲解内容要丰富。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讲解一个问题往往涉及到多门学科的知识,如一个技术动作不仅包括生理解剖方面的原理,也包括生物力学方面的原理;既包括教育学方面的意义,也包括社会学方面的意义。再次,讲解语言要有启发性。讲解能力的最高要求是能够通过语言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体育知识技能的讲解,不仅要求教师要逻辑清晰,也要求教师知识储备广泛,能够从多方面分析问题、解释问题,最好能够做到启发学生的思维。示范能力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另一种能力。体育技能的教授离不开教师的动作示范。通常我们要求动作示范要正确、美观。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在实践过程中,要求每个教师都有扎实的技术动作基础。这个基础是应该在学校内形成的。要具备示范能力,首先要具备动作技能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不仅包括动作的模仿能力,也包括理解动作技能的能力,理解力是学习一项技能重要的能力。除此之外,示范能力还包括示范的时机、位置等细节的把握。只有具备上述这些能力,才有可能在体育教学中做好动作示范。

2.3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能力

体育作为一种身体教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各种原因都有可能发生损伤的情况。最近这些年,媒体上也时不时地有这方面的报道。特别是学生在学校体育课上学生受伤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造成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体质差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体育教师的教学组织不当造成的。但无论是哪种原因造成的运动损伤,体育教师的紧急处理都是必须的。实际上,相当一部分的体育教师运动损伤处理能力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学生一旦出现运动损伤,体育教师如果处理不当或不能处理,就会成为社会媒体批判的对象。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掌握基础的一些运动损伤常识及处理办法。常见的运动损伤包括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前者包括擦伤、撕裂伤、刺伤和切伤等,后者包括挫伤、肌肉、肌腱拉伤、关节韧带扭伤、运动型中暑、关节脱位、骨折、脑震荡、重力性休克等。[4]在体育课堂上,学生一旦出现运动损伤,体育教师虽然不一定能像医生那样处理得很专业,但起码作为离学生最近的人,具备必要的救助措施,就可以为之后的医生专业处理争得一些时间。体育教师具备运动损伤的处理能力,就是在体育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无形的保障,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更加放心地进行体育技能的学习和练习。

3关于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素养评价方法的设想

3.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评价方法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比较难评价的一个方面。作为专业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可以采取情境测试的方法,单独设置一个教学片段让学生表现,通过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判,也可以让学生上一节完整的课,观察学生在课上的表现,进行评价。测试的内容可以搜集目前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出现的道德问题,以及出现这种问题的情境,将这些情景经过筛选之后形成测试题目,测试学生的表现。据学生在这样的实际场景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3.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评价方法

教学能力的评价,说课、模拟上课都是不错的评价方法。说课主要是体育教师在课前或课后,针对体育教学过程或某一教学要素,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机器理论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不仅可以考察学生的动作讲解能力,也能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模拟上课是说课的延伸和补充,选取说课的“说教学流程”部分,将其具体化,要求把“教材的内容、地位、教学目标、重难点等”通过模拟上课而表现出来,更侧重于实践性,侧重于考察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和实践能力。[5]其中动作示范能力跟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有关,可以设置专门的教学技能达标测试、或以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的形式进行考察评价。

3.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急救处理能力的评价

运动损伤急救处理能力的考察评价可以采取现场抽题演示的方法,每个学生抽取一个题目,之后就这个题目进行现场的运动损伤的模拟急救处理,根据学生在模拟处理中的表现———方法是否得当进行评价打分。由于是抽签决定考试题目的,每个学生的测试题目是随机的,所以学生为了能够完成测试,必须掌握每一种运动损伤急救处理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各类运动损伤急救方法的掌握。考试的形式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这样一个学生测试时,其他学生可以模拟扮演受伤的学生,这样可以更加真实地考察学生的运动损伤急救处理能力。总之,各类高校中的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就是以培养体育教师为目标的。从目前基础教育体育课上学生的需求出发,体育教师应该首先有一颗“教师心”,其次有教会学生的能力,最后还要有学生发生损伤后的急救处理保障能力。从切实培养学生这三方面素养的角度出发,采取情境测试、说课、模拟上课、教学技能达标测试或教学技能大赛、以及现场演示等方法,评价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素养。有了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素养的界定和明确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发挥评价的指挥棒功能,指引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形成专业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2]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3]张玉盼.德州市城区初中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15.

[4]王凤英,姜霞.运动损伤的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03):54-55.

[5]董翠香.学校体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8:191-198.

作者:常志利 单位:郑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