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改革探索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改革探索

摘要: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学生座谈等形式调查得出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存在的多方面问题,且根据当前体操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以期为应用型体育人才的培养、快乐体操的推广以及适应社会需求的体操课程相关改革奠定基础。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体育教育;体操课程;改革

应用型人才是当今社会需求的主要人才类型之一,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决定着他们的社会竞争力。在社会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学校体操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体系进行授课,学生只会做、不会讲、更不会进行设计,面对着体操课程边缘化、难以推广和普及的尴尬局面不知所措,更有体操就是竞技体操的严重误解。因此,体操教学的深度改革迫在眉睫,如何培养出技术和能力兼备的应用型人才是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应用型人才的定义

郝庆威等人认为,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强调以能力为本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就是“依据一定社会职业需求,对受教育者进行有职业针对性的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使受教育者最终具备胜任一定社会职业工作能力,并能在工作中创造出成绩”的人才培养理念。

2.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学内容选择方面的问题

结果显示,队列队形、徒手体操及竞技性体操是体育院校体操课程的主要选择内容,少数学校也会进行轻器械体操及实用类体操的教学。但是在对15位体操教师的访谈中发现,徒手体操内容中以广播体操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人数占100%,只有其中40%的教师会进行广播体操之外的徒手体操内容教学,如姿态操,双人操等;竞技性体操教学内容以技巧为主,单杠、双杠、跳跃为辅,同时86,7%的教师表示,竞技性体操的教学时数占据体操课程总时数的50%以上。而在实用类体操方面,基本以走、跑、跳为主要教学内容。体操课程教学内容方面的突出问题是种类和内容繁多,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进行全面的教学是不现实的。那么在教学内容的取舍、分配比例上就会存在很大的问题,即普及性问题、关联性问题、全面性问题、系统性问题等。

2.2教学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

受传统观念和教学时数紧张等方面的影响大多数体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学生的动作完成质量上,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课堂组织、保护与帮助、语言讲解、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徒手体操及轻器械体操的创编等方面的能力没有涉及或涉及甚少,大大削弱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渠道为中小学、中专体育教师。从表2的数据中可以发现中小学体操课程的发展趋势。在座谈会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不愿意选择竞技性体操教学内容的主要原因是不敢开展教学。通过座谈调研得出以下结果:①学生普遍认为不知该如何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②在组织课堂方面没有信心;③缺乏保护与帮助的灵活运用;④无法做到保障课堂教学的安全;⑤对体操相关教学内容的锻炼价值认识不足。从调查结果中体现出了学生教学能力的缺乏。

2.3学生体操基础水平方面的问题

体操项目具有其他体育运动项目无法比拟的锻炼价值,在综合素质的培养、生存技能的养成等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是,在中小学由于场地器材、师资力量、安全系数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体操在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中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学生对体操课程的了解仅限于队列队形、广播体操,甚至认为体操属于竞技性体育项目,与全民健身毫无关联。致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高校体操课程中需要从零开始学习,体现出学校体操中体操教学的恶性循环问题。

2.4评价体系方面的问题

通过走访调查,多数高校的体操课程仍采用传统的考核方法,以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为评分标准,评价内容单一,评价面窄,缺乏对学生学习成长过程的评价以及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评价,评价缺乏全面性。在学生综合能力成长方面无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且对学生的成长成才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养成。

3.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体操课程改革的对策

3.1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能力培养

在国家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提下,传统的教学观念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在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能力”为主旨的教学显然是不够的,体操课堂教学的有效创新是实现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体操教师需要注重体操项目的健身性和趣味性,突出体操项目的锻炼价值,加强体操普及的意识,思考体操全民健身的有效路径,转变以竞技性体操教学为主线的教学观念,适应社会对体育运动发展的需求。使学生对体操课程的各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提升学生练习时的主观幸福感,改变学生应付考试式的学习心理,达到愿意练习、乐于推广、全民开展体操健身的局面。其次,应用型人才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体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重学生多方位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是体育教学工作,围绕这一社会职业工作主线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需要通过体操课程的学习增强自身的体操课程教育教学能力,并且能够组织开展体操活动。在体育锻炼时可以通过体操练习的手段对他人进行指导。

3.2精选教学内容,合理划分比例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教学内容应从学生的就业需要和社会需求两个方面出发进行选择和设计。在理论内容方面,除了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还应重视体操健身原理和方法的教学,普及体操项目的健身性、趣味性、实用性。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应围绕常用内容板块进行教学内容的精选和优化。例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对于队列队形可选择常用内容进行教学,适当增加徒手体操和轻器械体操的教学种类,如姿态操、双人操、绳操、哑铃操等,避免徒手体操就是广播体操的尴尬认识,对于竞技性体操教学内容可以适当的减少,并选择易于普及的竞技性体操内容。同时,在学校硬件设施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实用类体操教学内容。

3.3创新教学方法,明确学习思维

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改变学生对体操课程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体操课程的兴趣、活跃体操课程教学的氛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实践打下基础。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双方共同组成的,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和改革的同时,需要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学生明确了体操课程需要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才能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课堂。

3.4优化终结性评价,注重形成性评价

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定与评价需要多方位、多途径且系统全面的评价,是对课程教与学的总结与反思。那么就需要进行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和课程结束时的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方式。对于终结性评价,应该包括技术考试和能力考试两方面的内容;对于形成性评价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上,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行为、探索精神等方面做出合理、持续的评价。

4.结语

通过体操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体操课程的改革任务是十分艰巨的。需要全体体操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点出发,积极开展体操课程改革。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1)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能力培养;2)精选教学内容、合理划分比例;3)创新教学方法、明确学习思维;4)优化终结性评价、注重形成性评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保障教学的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易于普及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体育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展体操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郝庆威等.试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体育院校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定位与调整[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5).

[2]张向乐.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矛盾及趋势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4).

[3]刘彦忠.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J].辽宁师专学报,2016,18(3).

[4]季彦霞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及改革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5).

[5]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4]9号)[Z],2004.

[6]汪康乐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礮雪改革基点及措施[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28(2).

作者:于菲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