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人文关怀应用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人文关怀应用

摘要:“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素,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充分重视人文关怀的积极作用,为广大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和谐校园环境成为高职院校日常工作之一。文章立足人文关怀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的意义,提出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人文关怀;高职院校;体育教育;途径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需要高素质人才为其添砖加瓦,高职院校为社会发展培养了诸多技能型的人才,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以往相比较有了较大程度提高,但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仍需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学生缺乏自我认同,缺乏顽强意志与毅力,缺乏对他人的宽容与理解等,根源之一是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虽然加强了对学生专业理论的培养,加强了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但却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育,因此,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育成为高职院校日常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1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应用人文关怀的意义

(1)提高学生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从过去简单的技能“专才”转变为高素质的“全才”,广大学生不仅仅需要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意志品格、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的重任,同时也承担着塑造学生顽强的毅力与坚强的品质,确保学生在未来遇到挫折之时,能够承受并将其解决,提高抗压能力。在体育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更能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在步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2)增强学生自信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可以较大程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以往的体育教育中,教师常常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学生在课堂中对体育知识的相关个人诉求,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冷漠、紧张,教师只是负责考勤,对训练不合格的学生轻则指责,重则进行大肆批评,乃至一定程度的惩罚,缺乏人文关怀层面的耐心教育,缺乏对学生的换位思考与理解,长期负面情绪的积累最终将导致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度随之降低,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敷衍,甚至打击了学生体育教育的热爱与自信心。在体育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不仅能够缓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对于学生亦师亦友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对体育教育理应具有的热情;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可以时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缓解焦灼状态。体育教育有着自己的特色,即,通过相关身体训练项目,既可帮助学生排除心理负面情绪,还使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尤其是在进行相关项目运动时,学生得到体育教师的正确引导时,动作不断进步、动作之间的衔接日益娴熟,任务完成的质量也逐渐提高,学生必然因此得到自我认可与成就感,长此以往的积累便可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正确认识体育教育。传统体育教育课程因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出现了课时被挤占,课程设置单一枯燥,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不活跃等现象,学生即使按时出勤,也敷衍了事完成动作任务,本应该被充分利用的体育器材也被闲置一旁无人问津,加之当前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微信、微博等APP极大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热衷于手机而忽视体育锻炼,长时间的无视运动,将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抵抗力降低,呈现出亚健康状态。在高职的体育教育中,唯有自上而下的贯彻落实人文关怀理念,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培养既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又精通某一技能的人才目标,为此,教师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尊重学生本位思想,如,遇到部分学生身体出现一些不良状态时,及时更改教学目标,使体育训练任务有的放矢;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姿势,确保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再如,部分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学习体育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奖牌,这种认识会导致学生认知出现错误,此时,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人文关怀理念感化学生,纠正学生错误思想,还学生以正确的体育理念。

2高职体育教育加强人文关怀的途径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文关怀是“突出学生,尊重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必将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从过去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升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同时也能加强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找到自信、找到归属感与成就感。体育教育不仅要紧密结合国家高职教育的总体规划与部署,同时也要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性,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大学的体育教育模式与经验,要以培养学生全面自由发展、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为最终目标,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体验到体育所带来的特殊感受,加深学生对体育教育的热爱程度,形成终身学习体育意识与思维,使学生具备充足的自我认知与自我认同,健康的身体加上专业的技能,这样才能为国家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贡献个人力量。

(2)体育教育与专业能力相融合。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职院校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肩负着为国家发展输送技术型人才的重任,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强健体质,还要结合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与专业特性,将体质发展与专业发展相融合,将这一原则作为体育教师制定授课计划的基础,在课程中体现出体质、技能的特色结合,如高速铁路客运与乘务专业,学生需要具备一些专业技能外,还需要有很强的身体素质与形体特质,开设此专业的高职院校应结合学生未来实习岗位要求,设置适合高铁专业学生的体育教育课程,如,开设形体课程,在常规体育课程之中融合高铁专业形态礼仪的基本要求,这样不仅将提高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未来实习就业相融合,在达到了体育教育基本要求的同时实现了专业技能的训练。

(3)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当前若要更好融入社会,并获得较好发展,就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欠缺的素质之一便是适应社会的能力。如何通过体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来加强学生适应能力成为当前困扰广大体育教师的又一难题。体育教育在人们以往的认知中存在着仅是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加强身体素质的课程而已,但自从“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贯彻落实我国每一个角落时,人文关怀理念也以“润物细无声”之势融入了各大高校之中,融入各个课程之中。体育教育在为广大学生培养坚强意志品格的同时,立足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角度,从社会需求出发砺练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耐受力,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及竞争意识,这些无一不是社会需要的能力。适应社会,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也完善发展自我,这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

(4)提升学生的自我关怀能力。学生具备自我关怀能力对于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整体的人文关怀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体育教师要对学生开展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在体育训练活动中全身心投入,展现学生的个人魅力与能力,使学生自我关怀能力与体育精神、体育训练项目相融合,充分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体育教师在提升学生自我关怀能力时,要引导学生掌握关注自我身心和谐,学会尊重生命,学会感恩等高素质人才的基本素养。只有当广大学生自我关怀意识基本养成,才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感受人文关怀所带来的幸福感,才能逐渐培养学生对于个人、社会、国家的热爱之情,才能在未来步入社会之时,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国家,为国家的兴旺发展贡献自我能力。

参考文献

[1]范卫清,曾辉.浅谈人文理念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5,(9).

[2]本书编写组.学习笔记本[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李树伟 单位: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