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特殊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摘要:特殊教育是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特殊教育的开展,为残障人群提供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转变了特殊教育的教育模式,提高了其教育效率。因此本文通过对特殊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其中存在着教学方式传统、学生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同时提出了信息技术对特殊教育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出了改进特殊教育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的途径,从提升信息素养、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完善特殊教育方式,推动特殊教育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也被应用到各类行业之中。其中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教育模式。随后信息技术也被应用到特殊教育中。特殊教育是指针对残障人士开展的教学活动,通过对其进行指导学习,让其能够正常生活。而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促使特殊教育逐步向信息化方向转变。信息技术的使用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对特殊教育知识的理解,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

一、特殊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一)教学方式传统,忽视信息技术

特殊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其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特殊教育的开展。首先,由于特殊教育在我国发展较慢,这也造成各个地区内,特殊教育的发展程度并不相同。部分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无法为特殊教育提供教学资源支持,导致其缺少相应的教育资金与教学设施。进而不能完成开设特殊教育的目的。并且由于特殊教育开设时间较为落后,致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仍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教育方式的传统化,致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其学习兴趣并不高,难以完成教学目标。其次,信息技术虽然被广泛应用到教育中,但在特殊教育中却存在着忽视特殊教育的现象。由于信息技术的特性,部分教师在开展特殊教育的过程中没有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导致信息技术难以在特殊教育中得到应用。并且教师对信息技术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忽视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帮助,致使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难以普及。

(二)缺乏信息素养,相关软件不健全

特殊教育的开展为残障人士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让其可以同普通人一样生活工作。因此,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情况是,教师与学生信息素养的缺乏,导致信息技术难以在特殊教育中使用。其一,教师信息素养的缺乏。由于特殊教育学生与普通学生不同,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体现形式也不尽相同,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特殊教育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没有发挥作用,为教师建立培训机制,对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影响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其二,学生信息素养的缺乏,影响教学效果的增强。学生作为教育中的主体,也是信息技术主要的使用者与体验者,但在特殊教育中,其信息素养的缺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自身进行学习,失去了在特殊教育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此同时,在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特殊教育中时,还需要相关软件的支持,但实际情况是关于特殊教育方面的信息软件开发较少,而一般教学软件又不适合使用到特殊教育中,影响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使用。

(三)基础设施不健全,学生基础薄弱

基础设施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而信息技术的使用对基础设施具有较高要求。但特殊教育在开展过程中,由于其教育资金的有限性,导致其对建设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有限。进而造成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不健全的情况。教师无法利用信息资源库,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形成学生课程内容单一的教学情景。而且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健全,致使学生不能使用信息技术中全部的学习资源辅助自身开展学习。同时,在特殊教育中,由于学生的特殊性,导致学生的水平不一,认知能力不一,其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影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使用。

二、信息技术对特殊教育的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使用形成,为特殊教育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特殊教育与信息技术的互相结合,让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了解与学习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与教育质量。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学习,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形成直观的认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还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教育中,学生主要是在学校接受特殊教育,但由于学生自身的特殊性,极易引起周围人的特殊眼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损害,而信息技术的使用,极大的改变了这种情况,其中的远程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改进特殊教育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的途径

(一)转变教学方式,结合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推动了教育领域的发展,并形成了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而特殊教育与信息技术的互相结合,极大的了改变了特殊教育现状,拓展了特殊教育思路,提高了特殊教育的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应对信息技术形成正确的认知,了解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并通过信息技术,掌握特殊教育中的先进教学理念,从而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其次,教师在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特殊教育中时,应结合实际教育情况与学生的接受程度,逐步在教育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对信息技术形成正确的认知,认识到其对学习的帮助。最后,应加强对特殊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大对特殊教育资金的投入,促使特殊教育也形成教育信息化模式。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资源库,收集与特殊教育相关的信息,为特殊教育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二)提升信息素养,开发相关软件

在特殊教育中,信息素养是应用信息技术的关键。因此在特殊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都应注意对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其一,教师应对特殊教育中的信息素养形成正确的认知,认识到其与正常教育活动中,信息技术的不同性,从而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教师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操作流程,从而更好的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也健全信息技术培训机制,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指导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同时检测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发现教师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的为学生开展教学工作。其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并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操作相应的信息技术软件,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信息技术对自身的帮助,进而转变学习观念。其三,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使用时,还应加强对相应使用软件的研发,依据学生的残疾情况,其信息软件的使用方向与使用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开发信息软件的过程中,应形成特殊性的信息特征。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基础设施是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使用的基础,基于此,特殊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应加强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进而形成教育信息化。教师也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开展教学工作。并且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自身开展学习,加深学习印象。与此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理解抽象的知识理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使用,加快了特殊教育中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为特殊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且转变了特殊教育的教育模式与教育方式,让学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选择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加深学生知识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秋华.大数据时代视角下特殊教育网络资源建设[J].科技广场,2017,(05):148.

[2]王丹.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信息化新生态发展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01):31-33.

[3]郭炯,何亚会,钟文婷.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的个案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03):53-59.

作者:马路敏 单位:普安县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