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及对策

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已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分析现阶段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以期为相应的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医学研究生管理及相应的培养政策的修订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随着当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理念与模式不断变革,医学教育中最为典型的变革表现为对人文医学教育和医学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视[1]。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均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医学人文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临床医学导论、医学史、卫生法学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相应的医学人文实践教育[2-3]。但相对于临床医学本科生,医学研究生因教学、科研、临床任务重及师资欠缺等多方面原因,致使其在校期间医学人文教育与目标尚有一定差距[4]。医学研究生已逐步走向临床医疗岗位,对于医药代表、医患矛盾、诊疗伦理等现象有自己的认识,如缺乏适当的医学人文教育很容易使医学研究生对现实的医疗环境产生误解。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培养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是医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5]。本文分析医学研究生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医学研究生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管理及相应的培养政策修订提供参考。

1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

虽然医学研究生在读期间所修课程并不多,但相对于医学本科生,医学研究生学制短,科研、临床等其他培养任务更重。学术型医学研究生仅有一年理论授课,教学内容多为医学统计学、科研方法等医学研究方法课程,或局部解剖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类课程,对于伦理学等医学人文课程较少涉及;专业型医学研究生授课时间更短,在读期间需系统地接受临床医学技能训练,没有安排医学人文课程的授课时间。而经过系统的临床医学实践,相对于医学本科生,医学研究生往往对临床医疗的特点、医患关系、患者心理、诊疗伦理等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医学职业精神往往有自己的理解。但在这一阶段却缺乏医学人文教育,无法引导医学研究生深入探讨职业精神与医学中的人文属性。

1.2具有临床医疗实践的医学人文课程教师相对匮乏

目前,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课程教师多具有思政、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背景,具有临床医学实践的教师较为匮乏。这部分教师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系统讲授医学人文课程,甚至能够较好地承担没有临床实践经验的医学本科生的相关课程教学,但在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时则因缺乏临床实践,难以向医学研究生介绍临床实际的情况。

1.3国内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

虽然目前的医学教育较为注重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也开设了医学人文课程,但因为我国长期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存在“重临床,轻人文”“重躯体,轻心理”的倾向,相关的医学人文课程在教学中一直被忽视[6]。而在具体的医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人体解剖学、机能实验学等基础医学类课程,还是内科、外科等临床医学类课程,在教学及临床实践过程中关注点多为症状、结构,对于实验动物伦理、遗体的尊重、患者心理等关注不足[7]。从医学院校层面来看,目前对于医学研究生的职业素养教育还有待加强。而对于医学研究生,他们在校期间主要的任务是临床实习、撰写学术论文,即使开设了医患沟通等医学人文课程,也无法引起他们的重视。

1.4医学院校校园氛围的影响

医学院校因自身专业的特点,在校园文体活动等方面较综合大学及师范院校有所欠缺,人文学科及校园人文环境、人文素质宣传活动投入经费相对不足[8]。同时,因医学专业课程负担较重、学业压力大,医学生对于各类文体活动等关注相对有限。而相对于医学本科生,医学研究生在校期间还需要完成实验、参与临床实践教学,对于参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时间更为有限。上述校园环境因素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对策

随着社会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视和临床医疗实践的需求,客观上要求在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结合人文素质的培养。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建议。

2.1修订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增设或融入人文素质教学内容

在医学研究生理论教学阶段,可以考虑开设高级医患沟通、临床与科研伦理、患者心理等较为实用的医学人文课程,由高年资医师教授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在其他医学类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融入医学人文教学内容,如探讨女性代孕的伦理、如何告知恶性肿瘤患者坏消息的技巧、器官移植的伦理与法律等。在临床案例讨论分析中,带教医生也应注意引导医学研究生对临床案例中人文素质的思考。如有条件,医学院校应逐步开设艺术赏析、文学鉴赏、音乐治疗、临床心理学等选修课程。

2.2举办人文素质讲座

限于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在培养过程中难以开设过多的人文医学类课程。通过邀请相关专家举办讲座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状况。通过适当选取当前较为热点的临床医疗案例,探讨在临床中的医学哲学、法律纠纷、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进展中的特点等,帮助医学研究生意识到人文素质在临床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引起他们对医疗实践中疾病以外因素的重视。

2.3改革人文医学课程考评模式

在考核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掌握情况时,可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模式,如辩论、演讲、小组讨论、调查、研究论文、针对临床医疗实践遇到的伦理问题等,也可以采用微电影、角色扮演等方式表演,尽量避免传统“死记硬背”的考试方式。

2.4重视导师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

相对而言,导师对医学研究生的影响更为重要,应尽可能注意对其人文素质的培养。如在动物实验等操作过程中,导师应注意引导医学研究生对“3R”原则的重视;在涉及人体实验时,导师应强调关于人体实验的伦理、告知义务、参与实验的补偿等;在涉及临床医疗的案例讨论时,除关注患者的症状外,还应注意与医学研究生讨论患者的心理状态、负性情绪、沟通技巧及相关的法律。医学院校也应定期组织导师参与人文素质培训与交流,提高导师对人文素质的重视并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

2.5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氛围

医学院校应通过多种途径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使医学研究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环境的熏陶,如不定期举办医学人文征文、影片展、情景剧大赛;组织人体解剖标本纪念、向实验动物默哀活动;定期举办无偿献血、遗体与器官捐献的宣讲、志愿者活动;组织艺术、礼仪、文化、哲学等相关知识的讲座或宣传等。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培育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精神。

2.6重视医学人文社会实践教育

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定期组织医学研究生参加社区医疗卫生知识宣传、义诊、“三下乡”活动;定期赴基层医疗机构挂职、实习;组织医学研究生参观儿童康复中心、精神专科医院、养老院等特殊医疗机构。通过相应的实践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了解医学人文素质、职业素养在未来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看到自身的不足,调动医学研究生提升自身人文素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谢静,陈晓阳,韩淑琴,等.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5):694-695.

[2]梅林,翟建才,王云贵,等.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评价考试改革调查研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5,36(7):27-30.

[3]徐敏纹,王琪,靳蕊,等.医学院校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调查及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7):102-104.

[4]郑亚楠,张志花.134名医学硕士研究生对人文医学的态度和认识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3):123-124.

[5]王寿宇,刘明川,李慧珍,等.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教育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5,36(6):9-11,15.

[6]陈化,邓蕊,田冬霞.临床医生视角下的医学人文教学调查研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3,34(12):75-77,83.

[7]郑亚楠,常欣峰,刘民.医学生在人体解剖学实验中的医学人文素质现况[J].解剖学杂志,2016,39(6):758-760.

[8]刘兵,黄厚今.地方医学院校研究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对策[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4,27(3):232-234.

作者:郑亚楠 龚茜 单位:赣南医学院 赣南医学院农村医学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