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摘要: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数学教学改革顺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基于此,文章从把握“四基”教学,改进教学方法,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三个方面探讨了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内容。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初中数学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和智力的发展,这些能力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而且也能促进学生的大脑发展,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在众学科中,数学极其重要。同时,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对象,因此,探讨其教学改革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一、把握“四基”教学

“四基”即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基”在课堂上有固定的表现形式:“知识、技能讲授—知识、技能的应用示例—练习和训练”。基础知识是指教学内容、理论及教学常识。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好基础知识,然后再与学生探讨数学思想和规律。教师在教授时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框架。基础训练是对基础知识进行实际训练,是对基础知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只有加强基础训练,才能使学生对知识记忆更深刻。对于数学这种记忆繁琐的理科性知识,基础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把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看作是“知识与技能”,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则是三维坐标系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基”教学强调学生应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将“四基”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中,才能使学生提高知识、技能、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核心,要想强化素质教育,就应重视教学方法的实施,具体措施如下。

(一)融洽师生关系,优化教学环境

数学具有高度抽象和逻辑严密的特点,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可通过开小论坛会或参与学生举办的小活动的方式,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因为只有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才能创建自由、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学习,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可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数学科目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常见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具有有一定的开放性。例如,在进行“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从教室到图书馆有几条路?你会选哪一条?为什么?”这样学生才能参与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而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三)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走上讲台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为目标,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自己定位成“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走上讲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把大课堂分成若干个小课堂,让学生当“小老师”进行讲课。此外,在解答一些数学练习题时,可鼓励学生在黑板上做题,并为其他学生进行讲解。如此,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四)优化批改形式,让学生“动”起来

初中教师批作业有许多桎梏,为了充分发挥批改的作用,教师要灵活选用批改形式。除了常规的课后批改之外,可综合运用以下几种批改形式,第一,随堂批改。对于一些小知识点的当堂测试或问题讨论,教师可选择在课堂上以集中评价的方式完成。第二,小组评改。将全班分成4~5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小组内互相学习和批改,最后组长汇总后向教师汇报。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注意教学要因人而异,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案,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改革。

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教学方针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实施素质教育。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实行者,这就要求教师教学要以“课标”为指导,活用教材。在数学课堂上要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了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首先,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具体的数学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维度。其次,优选“以人为本”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最后,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以激励为主,帮助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结语

科技的快速发展,时代的快速进步,促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相应的教学方式也应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因此,教师不仅使学生思考起来,更重要的是主动起来,这样教学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刘书英.数学素质与数学素质教育[J].成功(教育),2014(5):21-22.

作者:唐疏燕 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皖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