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探究

大众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探究

摘要: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就应全面准确地分析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方法、手段、机制、环境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等方面进行创新。

关键词:

大众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一般而论,大学生综合素质应当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核心和灵魂,决定了大学生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必要性分析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使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思想政治素质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起着航标的作用。按照现代社会的要求,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全面掌握职业胜任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注重能力培养和人格养成,而高等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事,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作为个体社会化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必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1]因此,必须把思想政治素质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可靠的政治基础。

(二)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要求我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前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应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自2000年以来,国内绝大部分高校通过大规模扩招迅速完成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国民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难也迅速成为全社会共同面临的巨大困难。201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因达到创纪录的699万被网友戏称为“最难就业季”,2014、2015年又因毕业生人数分别攀升至727万和749万被戏称为“更难就业季”、“最最难就业季”,面对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如何不断创新,教育学生正确面对就业形势和端正就业态度对解决当下日益突出的就业困境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的主流是好的。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充分信赖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能力,高度认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2014年党和政府工作纷纷点赞。高校学生对党和政府过去一年的工作普遍给予充分肯定,满意度持续保持高位。对调查所列举的2014年以来的10项重大决策部署均保持较高满意度,对“中央持续高压反腐行动”的满意度连续三年排在第一位。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表示乐观的学生占比分别为84.7%、84.5%和81.9%。学生们对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印象更加立体和丰满,中央领导集体“实干、亲民、务实、廉洁”的形象深入人心,网络上流行的“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学习中国”等动漫产品和APP应用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追捧。[2]但同时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

1.集体主义意识和国家责任感淡化,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精神生活贫乏。

2.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动摇,思想政治观念处于摇摆状态。

3.自我中心主义观念浓厚,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协作观念差,服务和奉献精神欠缺。

4.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奉行实用主义的利益标准。[3]上述问题的出现,既有社会风气的影响,也离不开学校和家庭教育重心的偏移。综合起来主要有: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照本宣科,理论与实际脱节,机械灌输,形式单一,学生不认同。

2.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创新,被动应付和防范,缺乏主动预防意识。

3.思想政治工作忽视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学生个性发展受到抑制。

4.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不够,学生环境适应能力有待提高,社会化过程对接困难。[4]

5.互联网在方便学生获取海量信息的同时,也给学生思想素质培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6.独生子女由于成长过程中缺乏挫折教育,独立生活能力较差,自我意识明显。

7.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造成人们思想意识多元化,部分青年学生出现价值取向的选择困境。

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创新探索

(一)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内容创新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负有重要责任。思想困惑、理想信念的问题不是简单的“知”的问题,更是“行”的问题,涉及到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知”和“行”的统一。为此,要按照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政治要求,全面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以个性化的风格,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和社会实际去探究教材涉及的重要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引导学生认同教材的重要判断与命题,进而让学生理解这一学科更深层次的建构逻辑,达到对学科理论的系统掌握。

(二)坚定党委领导,强化机制创新

首先,党委的正确领导是确保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通过方向引领,科学规划,建立富有执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体制,高校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才能真正促成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应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创新。高校党委、行政在研究学校的各项工作时,应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纳入学校工作全局通盘考虑,统筹兼顾;各职能部门应按照工作分工,认真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决策部署,增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可操作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最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评估机制。要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充分利用先进的评估技术,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综合性评估。[5]

(三)改革方式方法,注重方法创新

实现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方法的创新,包括四个方面:

1.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结合。加强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社团活动以及暑期社会实践、专业见(实)习等阵地建设,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熏陶和感染,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先进的思想移植到青年学生的头脑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入脑入心。

2.整合教育资源,树立大德育观念。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渗透到所有的专业课教学活动之中,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同时,还要采取有力措施,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把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与校内资源整合起来,建立开放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体系。[6]

3.强化心理疏导,注重人文关怀。教育不仅要“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要“解惑”。大学生处在心智培育的关键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而人文关怀则是建立深厚感情,做好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通过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4.因时制宜,因人而异,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教育的关键在于唤醒灵魂,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承担让教育对象接受教育内容的神圣职责。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时,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征对不同的教育个体,把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把情感教育与灌输教育结合起来,强化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注重多维同步,强化手段创新

互联网在极大的意义上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也对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把握机遇,强化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这就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必须正视的新课题。一是强化网络信息的正面引导。互联网是当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互联网本身难以对信息进行有效过滤,导致网络传播信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通过规范的制度设计规范学生的网上行为,确保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正面信息。二是努力抢占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网络阵地。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网站,将正确的思想理论知识借助网络媒体向大学生予以推广传播,使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占领主流网络阵地;通过网络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政策法规宣传,逐步使网络成为重要的宣传工具和教育手段。[7]三是要正确认识和利用大学生对各种新媒体的热爱,充分发挥QQ、微博、微信、陌陌等新媒体即时交互的优势,主动占领新媒体阵地,将思想政治引领的各种信息源注入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实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现代化。

(五)强化教学相长,注重能力提升

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新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前教育部长周济指出:“从当前来说,要组织好教学队伍,配足配强,确保有合格的教师来上课;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加强科研,努力提高学术水平,确保讲出新意、讲出特色、讲出深度、讲出规律;要加强调研,读懂学生,讲出学生想听的和我们想说的,把大学生提出和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讲深讲透、讲清楚讲明白。”[8]教学是一项双边活动,教师素质的提升仅能解决“教”的问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有赖于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首先,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发挥学生自我认知的潜力。其次,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鼓励大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等各种实习实践活动能有效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体验到自我成就的满足感。最后,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社会个体的行为控制主要依赖于自我意志品质的培养,通过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意志品质,有助于大学生思想品质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六)注重环境创设,强化环境创新

现代系统论十分关注环境对个体成长的影响。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判断和衡量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标准只能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接受者是否受到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实施者所预期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其中,教育环境的影响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给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来说就是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开设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过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李达军 单位:内江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北京:中国教育报,1998-05-05(2).

[3]何秋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思考[J].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17).

[4]王维美,曾献功.关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合肥: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5(114).

[5]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99.

[6]薛彩欣.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思考[J].保定: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9(54).

[7]翟广运,卢振起,杨小朋.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创新[J].北京: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9(72).

[7]周济.在全国高校“概论”课教师培训班上的书面讲话稿[N],2008-01-20.

[8]马新平.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J].郑州: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