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摘要]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有利于顺利进行和发展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个人全面发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缺失表现在:目标理想化,价值的工具化,方法过于呆板,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必须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多层次目标;坚持人文关怀,促进主体间的感情交融;丰富教育方法多样化。

[关键词]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学科建设的要求,主体间性理论是近几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的前沿问题,两者的融合是时代的发展趋势,两者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主体间性理论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间性是指各个主体之间关系的规定性,具体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调节性。主体间性是指多个个体之间的关系性,主体性是主体间性的基础,没有各个主体性也就谈不上主体间性理论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本身需要引入主体间性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新生的众多阶级和个性化的90后甚至00后的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现代化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当代国人精神世界面临着种种危机比如:信任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压抑、心灵空虚等等。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引入主体间性理论也是提升国人精神境界的客观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两个奋斗目标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的建设不仅是物质方面的先进性,关键还是人们的思想精神文明性,思想政治教育引入主体间性理论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人文主义思潮与新课改的教育也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引入主体间性理论。我国课改实施之后教育部门和学校更加强了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关怀。纷纷推出人文关怀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改革模式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引入主体间性理论为消除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缺点以及现实所遭遇的困境,改变思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完善逻辑提供新的实现路径,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走向科学化、人性化、合理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及生活化缺失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者对日常生活的主体性参与。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在生活过程之中,并不是要求主体性无限放大,而是主体的参与性无处不在的渗透于生活本身之中。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想化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教育者依照学科和社会的要求,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一定时期内得到要求标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理想化’,强调人的精神性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理想性,用生活中的英雄人物的完美形象来要求受教育者,具有过于理想化和不切实际的特点。通常只是注重目标性,而不注重过程。目标总是“高、大、全”抽象的英雄,这种理想化英雄化的教育缺乏主体性、时代特征以及目标该有的层次性。部分教育目标远离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以及本身的年龄性格等身心特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注重单纯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强硬灌输。没有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单纯重视成绩、学科社会综合发展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性,忽视个体的个性化发展;缺乏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只停留在书本和课堂之间,进而出现教育过程形式化、表面化的众多现实问题困境。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工具化

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理想工具突出社会价值。长期以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社会价值强调人的社会身份和属性,和人在世界上的价值的主体性。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满足社会的需要更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实际问题。长期以来教育者过于重视理想信念的强大作用,忽视了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认为思想的问题来源于思想本身,其实这些思想问题正来源于现实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的基本事实。错误地认为只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就可以有无限的力量,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化,内容也理想化、政治化、形式化。而本来可以解决现实问题的生机勃勃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没有了活力,过于工具化和形式化,更没有实效性了。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呆板

在长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的主要学习形式是课堂授课。这种学习的形式是以教育者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育者所传授的知识。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生和教育者的教学一起完成了学习的任务。这种传统模式下,教师是具有绝对权威的,是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师和领导者,在一味的被动接受过程中,学生是从外部刺激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是单向的教化教育模式。缺乏两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教育”和“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学习。在这个教育的形式中,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中心的教育实施,并不是所有的学生的主体选择。

三、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实现路径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多层次目标架构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以人为本继承并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光荣传统,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对思想政治提出的新要求。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复杂性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的强调精神属性。强调英雄主义,模糊爱人的自然属性和正常的身心需要。片面地强调英雄主义已经不符合当下的时代背景和主体的客观需要了。按共产主义的素质和心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主体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把共产主义的应然当实然来要求学生,要求学生个个都是内贤外王的圣人、神人。目标太过于理想化。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情感因素,单纯的强调人的可塑性,强调人的纪律性忽视人的自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生活是教育之源。如果没有生活更何谈教育,更何谈思想政治教育呢?目标要根据多维度多层次细分为小目标、大目标;个人目标、社会目标;显性目标、隐性目标等等。实现多层次目标架构。

(二)坚持人文关怀,实现教育主体间的情感交融

思想政治实践活动的人文关怀要做到尊重、理解、信任、关心、解决人的实际问题和感情或情感问题,要坚持教育、转化、引导、解决人的思想认识和思想政治素质问题,要坚持服务、适应、满足人和解决人的利益需求或满足问题。生活节奏加快,竞争也日趋激烈,随之而来的就是极大的心理负担。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重要课题和严峻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进一步促进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保持经常的对话、沟通、和心灵上的交流,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来架起两主体间的桥梁。教育过程要以情服人、以情动人,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受教育者进步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受教育者的头脑之中,并付诸现实的实践之中。

(三)主体间共存,实现教育方法多样化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间性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是传统的师生对立关系的对立关系,而是教学相长,两主体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这就改变了原来受教育者单纯的被动被灌输知识的局面,通过形式多样的形式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更多的通过学校的环境,以及学校的多媒体包括校园广播、校园报纸、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特别是注重重要节点的宣传教育。大众传媒在宣传中的重要阵地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意识,不断创新载体的新发展和形式,特别是直播这一新兴的媒体平台,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不只是局限于课堂中。不再单单采取以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授课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来源是生活,而不是课堂。坚持教育者受教育者两者共同受教,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注重身教,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模范带头作用。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作者:杨帆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