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教育微课的运用

高职数学教育微课的运用

摘要:随着不断推进的教育改革,教育界专家对当代教育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微课这种现代化的教育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具体针对高职数学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职数学教育当中微课运用策略。

关键词:高职数学;微课;运用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快速进步,在教育行业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课的重点形式就是移动式学习,录制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将内容进一步整合为包括课程练习、思考、点评等多方面的内容,每一个部分都是按照实际应用所提出的,同时按照内在联系营造一个主题式的应用环境。微课的形式与传统单一种类的教学课件有非常大的差别,不但包括传统的形式,还能够在传统课件设计、课例以及总结方面进行创新,是创新性的教学资源。当前,我国研究微课集中于概念上,研究具体应用与教学设计的比较少。文中将微课教学理念融入到高职数学教育当中,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之间的融合,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

1高职数学教育现状

1.1学校不重视数学的教育

高职的重点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容易忽略学生对其他非专业课程的学习,甚至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学生技能,进行大范围的听课,对学生学习数学产生不良影响。因为这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给学生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也削弱了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

1.2学生的数学水平相对较低

针对高职学生来说,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扎实,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并不高,伴随着学校的不断扩展,生源水平也良莠不齐。编写数学教材当中,编写的内容也都是按照高校学生学习能力进行编写的,造成内容不能满足高职学生的需要,这样的现象给高职学生数学水平以及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产生影响,也给微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带来挑战。

1.3教学技术不先进

目前各大高职当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依然应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全部的教学体系十分落后,只是一味的进行照本宣科,并不关注数学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这就是应试教育,如果脱离考试,考生就无所事事,死板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能充分理解数学的真正内涵与乐趣,所以将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导致数学教学无法进行下去。

2高职数学教育中微课的运用策略

2.1借助微课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当前高职数学教学效果不佳,同学生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式不正确有非常大的关系。不容置疑的是,高职数学本身理解非常抽象难懂,可是学生要是提前做好预习工作,掌握好知识的重难点,就能够在课堂当中快速的掌握要点。依赖微课,教师在课前将课程当中的数学内容的视频发给学生,预先让学生了解教学计划以及重点,促使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课堂当中更加清楚的了解知识点。值得思考的是,教师需要增强对学生的监督,培养学生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的习惯,将微课在高职数学教育当中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2.2微课程的课堂教学

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教学资源,教育者通过分析新课程主体,制作学习史等教学内容,将教学材料及时导入到教学环节当中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在高职数学教学分析过程中,综合教材内容实现对专业课程教学环节的建立,教育人员要及时引入教学资源,具有专业的知识整合能力,保证学生全方位了解课程当中的全部内容,将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出来,实现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有效认识。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充分了解到微课的优势。比如,讲解定积分定义的过程中,因为这个知识点的叙述非常长,引入概念后,教师可以应用微视频来播放曲面梯形面积的推导公式,同时将具体的知识当做出发点,实现教学方式的整合,加强师生课堂教学当中的互动效果,给学生探究以及合作学习带来保障。

2.3营造丰富的微课教学资源环境

首先,打造微课资源共享平台,高职院校能构建微课资源共享平台,满足每一个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需要,在这个基础上有效构建数学微课资源。高职微课教学过程中,要按照原来教学的发展方向以及教学特点,将微课资源当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微课资源的共享机制,引入先进的微课教学技术,保证学生可以在资源丰富的背景当中提高综合水平。其次,主动开发全新的微课资源,随着教育体系的进步发展,为了充分满足教学需求,教育人员要按照教学的发展目标,实现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综合学校目前的发展环境,开发微课资源。最后,将微课资源应用配套机制有效完善。创新微课教学体系当中,教师需要依靠学生的需要实现微课配套资源的完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高职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微课具备重要作用,利用微课教学,教师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不断探究微课教学思路与形式,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钻研,才可以让微课更加适合高职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李燕南.微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7(18):115.

[2]章桂梅.微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9):79-80.

作者:张帆 单位:南充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