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述(4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述(4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想方法的渗透

摘要: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的思想方法进行培养,属于素质教学的重要环节。所谓数学思想方法,便是根据对教学知识点所使用内容的认知而产生的某些程序、途径和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适度对学生的思想方法进行渗透,让学生养成使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考的意识,才能使学生学习到数学中的精髓,从而为数学的日后发展与学习打下优秀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如果说数学是理论知识与思想方法相结合的产物,那思想方法则是数学的“灵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想方法能使其领悟到数学真谛,学会用数学的角度与眼光思考和处理问题,对学生往后长远发展是十分有益的。由此可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目的。本文以学生为主,对小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进行了一些探究。

一、培养学生自主心理,养成数学思想方法的习惯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然而小学生因为年龄限制,对数学这种抽象性课程概念的理解能力较差,加大了教师教学难度。以往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导致学生不会灵活使用数学知识,得不到更好的发展。所以教师要注重对概念的提炼,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心理,从而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数学知识形态的形成,让学生在分析、实验、归纳观察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养成在实践中使用数学思想方法的好习惯。例如,我在教学《加减乘除》这一课程时,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小练习,结果发现许多学生能理解加减法和乘法,却不能很好使用除法,正确率很低。针对这个现象,我将加减乘除的运用方式做了一个类比表格,运用类比表格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类比思想进行思考,从而解决了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除法这个问题。在实践中让学生经历加减乘除的类比过程,能使学生更深入感悟类比思想方法,从而得到知识的正迁移,养成数学思想方法习惯,使学生的学习素养得到一个质的提高,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性

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隐性教学内容,它是蕴含在教材之中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对教材的有效利用与深入挖掘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只有在课堂中深入分析教材,让学生读透教材,才能从教材中挖掘出隐含在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而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思想方法数量基数比较大,对小学生来说,一次性接受太多是非常吃力与不现实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过于急功近利,将教材内容掰碎了进行教学,让学生仔细揣摩,才能达到教学效率最大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把握好思想方法渗透的契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思维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方式逐步加深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注重挖掘过程对学生的启发性,锻炼学生从学会运用某些思想方法到从教材中挖掘合适自身的思想方法。

三、在课后训练中对学生数学思想进行巩固

数学思想方法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让学生在反复训练过程中真正领悟到精髓,并得到巩固。然而课堂教学过程往往太过短暂,学生在学习了数学思想方法后如果没有得到好的复习与巩固,教师应该在渗透教学了某种思想方法后,要安排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训练,从而使学生从实践中将方法掌握得更加牢靠,在训练中不断概括、总结与完善,做到真正的举一反三。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应课后练习,让学生能充分对思想方法有一个训练性,从而得到更好的巩固。

四、进行强化与延展,提升数学思想

每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我都要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是如何发现和分析问题,又是如何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只有通过这样的强化与延展,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想得到提升和发展,而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其实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数学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提高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与素养。所以,教师可以不局限在课堂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散,使学习过程有着高度的自主与自由性。例如,我在教学有关方程的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数学思想得到强化,每次课堂教学结束后,都会布置一道拓展性习题,让学生选择性练习。这道习题并非单单课堂中基础知识运用就能解决,更需要学生主动思考,开辟新的思维方式才能得到解决。这种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的练习能很好构建学生数学体系,使其思想方法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五、结语

总之,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与渗透方式,用有效的方式使学生学习效率最大化,让学生真正学习到数学的灵魂,形成应用数学思想解决与探索的好习惯,甚至灵活运用到其他课程与生活之中,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周新高.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5):55-56.

[2]孙凤武,徐爱琴.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山东省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讨会综述[J].小学数学教育,2016(19):46-48.

作者:周月 单位:武夷山市岚谷中心小学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利用价值

摘要:现如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成性资源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逐渐被中小学教师使用。生成性资源分为若干类,本文主要通过争议性资源、错误性资源、过程性资源、生活性资源、差异性资源几个方面来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生成性资源的方法,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更好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成性资源;教学方法

一、利用“争议性资源”深化理解数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的现象,从而形成正反两方,这就是所谓的争议性资源。学生们对问题有了不同的想法,就可以通过双方进行辩论来得出正确的结果,帮助小学生们深化理解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利用这种争议性资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带着疑惑学习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变成知识的主人。比如说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周长的知识时,有的同学认为角是有周长的,有的同学认为角是没有周长的,然后分别让这两种观念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说一说得出这种观点的原因。认为角是有周长的同学们是从角模型的一端点指起,沿着外边线指到另一端点时,又沿着内边线回到了起点,因为能够回到起点,所以同学认为角是有周长的,数学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说法,明白学生们犯错误的地方,这时小学数学教师不应该直接否定学生们的观点,而是通过别的方法让小学生们知道自己的观点错误,可以通过动态演示的方法把角的两边无限延长,后会发现角的两边不可能会相交,所以得出结论,角是没有周长的。在此基础之上,可以把争议性教学更上一层次,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追问怎么样改,可以把角变成有周长的呢?小学生们就会积极发言,有的人会说把它变成三角形或者平行四边形或者多边形等,这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原来图形的上面画一条曲线,问同学们这样的形状是不是也是有周长的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和积极性,让学生们在疑惑中掌握知识。

二、利用“错误性资源”反思理解数学

在世界上,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小学生也是一样。小学生在做数学题目时,肯定会有错题,有了错题,就应该分析做错的原因,然后改正它。人无完人,当小学生有了错误时,小学数学教师不应该过分批评指责他们,帮助小学生们找出他做错的原因,然后让他自己总结,防止下次再出现相同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错误性资源。比如说小学生在做算数题型时,经常会把一些分配律搞混淆,学生在做16÷(4+4)这道计算题时,会错误的计算,把这题变成16÷4+16÷4=8,这是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发现,小学生把乘法分配律和除法弄混淆了,然后帮助学生及时改正他们的错误,以免形成运算习惯。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这种错误的原因,再举出一些相关的算数题,让学生们做,考查学生们是否真的弄明白了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如果直接告诉学生们错误的原因,学生们不知所然,很难接受。不过这种利用错误性资源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们在学习中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不能不懂装懂,或是把问题撂在一边不去思考,这样不助于小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养成思考的习惯。

三、利用“过程性资源”积累数学经验

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重视题目讲解的过程,把步骤一步一步说清楚,让学生们明白得出结论的原因,而不是教师迅速地讲出答案,让学生们似懂非懂。比如说这题,妈妈让小红上街去买杯子,妈妈给小红的钱正好可以买六个杯子,每一个杯子都是六元,那么,用这些钱买九元一个的杯子,可以买多少个呢?当小学生们遇到这种类型的应用题时,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题目的时候,不能够直接告诉学生们答案,而是应该一步步地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先问学生们,妈妈给小红多少钱?是怎么计算的呢?然后让小学生们先把这个答案说出来,解答这个问题之后,再问小学生们买九元一个的杯子可以买多少个?通过这样一步步引导,让小学生们自己思考做题的方法,不对教师讲解的答案形成依赖。通过这种利用过程性资源的方法,可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让他们在做题目时积累数学经验,以便以后更好地学习数学这门学科。

四、利用“生活性资源”拓展数学视野

知识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应该忽视生活的作用,枯燥的讲解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可以列举一些和生活中有关的题目,让小学生们联系生活去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更好的思考题目。比如说在学习《克和千克》的知识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自己准备一些上课用的道具,一袋一千克的大米和一袋十千克的水果,然后让同学们自己拿称去称重量,这时有些同学会说他们在陪爸爸妈妈上街买菜时,都没有说称多少千克而是说称了多少斤菜,然后小学生们会问斤和千克有差别吗?这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把这两者的差别和学生们详细的进行讲解,告诉他们斤和千克是不同的重量。通过这种利用生活性资源的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们上课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让他们懂得把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生活。

五、利用“差异性资源”引导感悟数学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他们之间肯定存在差异性,比如成长环境的不同,年龄的不同,性格的不同等,小学数学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利用这些差异,引导小学生们学习数学,感悟数学。比如说在学习小数的知识时,遇到计算小数之间的除法时,如:3.75÷2.5=?这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有的学生把这题变为37.5÷25,有的学生把这题变为375÷250,这些都是可以解决这道题目的方法,只是学生们的选择不同。小学数学教师在利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应该注意到学生们的这种差异性,教授学生们多种形式的解题方法,让他们自己进行选择,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

六、总结

小学属于小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争议性资源、错误性资源、过程性资源、生活性资源和差异性资源的方式来提升生成性资源的利用价值,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进行数学的学习,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雪.基于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的数学错题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3.

[2]侯旭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测试中的“错题”及其归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周忠进.初一学生错题管理、数学焦虑与数学成绩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3.

作者:王梅燕 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

第三篇:数字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探索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字化学习的方式为数学教学构建了一个无限广阔、信息丰富、交互灵活的学习平台。数字化学习课堂如何使用才能实现个性化学习,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只有利用好数字化学习的平台,在进一步研究、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精练习题,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一、创设情境,规范引导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上,教师往往都是凭借主观判断和自身的经验进行课程的设计,缺少对于学生认识起点的精确的掌握。如果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很难做到细致的学情分析,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课堂效率大打折扣,教师可以借助平台的指南功能,需要学生们完成的具体的学习活动要求等。通过数字化平台教学模式的尝试,可以让学生在平台操作的过程中,通过平台许多实用的展示功能,教师可以较为准确的把握学生的真实的学习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实现“教与学的个性化”教学新理念。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学生创设了分数的问题情境,学生在“指南”的指引下进行“分一分”的操作活动,有的“拖动”图片,有的用画笔圈画,兴趣盎然,操作热情高涨。再结合“分一分”的操作活动,用笔填写表格。在操作、填表的过程中发现分得结果不同,表示分得的结果的方式也不同。由此想到当不能用整数来表示分得的结果时就要创造一种新的数。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既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分类比较,相互探究

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引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可以更加自由灵活的表达自身的想法,学生可以借助平台的展示功能初步展示自己对于教师所提出的数学概念的初步理解和描述,学生之间通过数字化平台也可以相互交流各自的想法,在这种交流学习中,初步建立起对于教师所提出的概念的初步表象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则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将学生通过自身理解的展示作品进行必要的分类、比较,发现学生在自我认识方面的实际情况,针对个别学生的理解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学生有了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平台,教师也可以多一个了解学生思想的渠道,从而更好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吴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四上的《平行与垂直》一课,第一板块: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利用画笔功能在平台上自由创作。吴老师借助聚焦功能捕捉、展示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比较、分类的研究欲望,通过拖动功能,学生自主、独立思考分类,利用互助功能,进行生生交流,无声地探讨,达成分类的共识。直观地区分了平行与垂直,初步建立了平行与垂直的概念表象。

三、激发兴趣,自主学习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学习兴趣的驱动,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数字化平台有许多学生们更易操作,更加直观的使用功能,能够帮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学习也不再是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的单向灌输,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己参与,研讨学习的过程,许多想法都可以借助数字化平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尝试和练习。平台的锦囊功能,可以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答疑解惑,锦囊功能会提供针对教学知识点的设定题目的详细的解答过程,以及在学习中需要学习者注意的地方,这些锦囊策略往往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绝大部分的疑惑。借助平台的互助功能,学生可以将自己对于题目解答的思路过程展示在平台上,通过平台的共享功能展示给其他需要的同学,其他同学也同样可以借助平台的互助、共享功能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对于题目的解答,这样同学们就可以实现在学习的过程中的互帮互助,而不受到时空和地域的限制等。学生在数字化平台交互式学习的过程中,将会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关于数学知识的概念,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实际应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引入,将会对原有教学方式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新的数字化平台所提供的许多非常实用的功能,将会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活动的开展,借助数字化平台可以更好的完成对于数学知识尤其是数学概念的情景建立和互动掌握,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热情的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相信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将会更大地发挥数字化平台学习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冯毅.小学科学学科数字化学习研究:问题与思路[J].中小学电教,2015(11).

[2]郑慧,丁珊瑚.感受任务单引领数字化学习的魅力[J].考试周刊,2015(88).

[3]徐航.“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青海教,2015(Z2).

[4]葛德明.基于魔灯平台的小学科学数字化学习设计[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1).

[5]朱灿明.小学阶段的数字化学习探索———以数字与信息教学为例[J].新课程(上),2016(8).

作者:曹春媛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质量研究

摘要:小学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数学是培养人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小学数学为更好适应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必须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授课理念,构建个性化、人性化的数学课堂,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质量

2017年9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上转撰文指出,“课堂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高层的论断,引导我们教育工作者将改革重点聚焦到课堂上来,寓示着教育改革的返璞归真,课程改革的最终指向就是深抓课堂质量,提升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为此,课堂改革的深水区正逐步转变到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改变。新课改不仅仅是文件、政策的传达,更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的更新,随之产生的课改理念已经逐渐渗透到各级教育系统之中,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为中心、学生立场”,坚持以促进学习方式转变和关注学习成长的教改核心正悄然弱化了教师往日的教学主体地位,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要求课堂围绕学生开设,着力于教学行为的调整,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基于学情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引领“伙伴”,师生、生生之间通过讨论、交流,完成知识学习,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也将成为今后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工作方向。

一、尊重学科性质,促进学习兴趣

新时期下的教育教学必然有着新变化、新形势,新课改是课程改革,这个“新”字尤为重要,它说明,当前所进行的改革要不同于往日,要彻底根治传统教育的隐患与弊病。由于我国一直采用应试教育体制,分数犹如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时刻萦绕在学生心头,课业负担与日俱增,我们不妨想一下,这样的数学课是枯燥、乏味的,特别对小学生而言,这又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群体,过于呆板、僵化的授课模式怎能提起他们的兴趣?如果没有兴趣,相当于学习失去了发动机,一切教育便毫无意义可言。因此,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就要构建一个与之对应的教育模式,也应该“尊重课堂的性质”,尊重学科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学生扮演着教学主体的角色,由教师牵引正确的学习方向,通过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从相对自由民主的教育学习中,学生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发现了数学知识的奥妙、精髓,能够主动地钻研学习、深入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设想与疑问,从而达到认知、思考、创新、完善的目的。只有这样,数学教学成效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二、创设教学情景,转变学教关系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数学要构建“生活力”课堂,即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的内在驱动力,由教师负责引导教学。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已是课堂教学开展的基本出发点,采取“因地制宜”的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教学方案,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找规律》为例,教师首先构建“猴子摘香蕉”的学习情境:一个小猴摘1个香蕉,称为1;一个小猴摘2个香蕉,称为2。依此类推3个、4个、5个……一直到10。然后教师采用另一种说法:两只小猴摘1个香蕉是几?此时学生说是1,两个香蕉是几?学生说是2,仍然到10为止。数字慢慢变多,学生的回答可能有误,此时采取问题引导法:其中是否隐藏着一些规律,能不能算一下?我们假设猴子数量是A,2个香蕉就是2乘A,3个香蕉是3乘A……然后让学生就老师给出的信息进行探讨。这种方式一方面可加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让他们认识到再难的知识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不难办到。

三、立足体验运用,指向学会学习

学习数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属于个人,要想真正达到灵活运用的水平,还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与磨炼,对于小学生而言,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将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数学兴趣和潜力,从而在数学的海洋中放飞自我,这一点对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进行教学时,确保数学教学渗透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知识、发现价值,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以学习《正负数》为例,进行一次“橡皮销售”体验,学生充当售货员,教师负责购买。橡皮进价为1元,售价为2元,每个“售货员”手持3块橡皮。轮流找几名学生与教师合力完成此次教学任务。每当教师“买”下货物时,“售货员”记录一次,一块橡皮是+1,两块橡皮是+2,一块也没有卖出去的同学记为-3。然后教师仍然以问题开动学生脑筋:“橡皮卖掉多少块才能赚钱”?有学生思维灵活、算数准,得出3块橡皮成本为3元,卖出两块才能回本余一元,也就是赚一块。相对说教形式的数学课堂来说,让学生从生活场景中体验数学知识,更有利于掌握实际应用能力,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寓教于乐的目的。

四、加强知识延伸,实现高效课堂

数学课堂是否高效,还要看一看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会运用哪些知识,学用相结合,才是数学教学的意义所在。从数学教学的本质来看,无疑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小小的“鸟笼”之中,因此说,数学教学的多元化、多样化,是今后小学数学教育的整改方向,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采取知识延伸教学策略,确保课后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成效一致,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尤其对新颖的学习任务更加青睐,作为教师要擅于利用这一点,逐渐挖掘孩子的智力天赋。学习《长方形》后,教师布置一项课后作业:“班级的窗帘破了,孩子们能不能替老师想个好主意,应该买多大面积的窗帘?”然后给出具体数据,窗帘宽1米,长2米。计算面积长乘以宽,得出结论:2米。有些孩子持有不同意见,认为要考虑到边框、光照的影响,长度和宽度要略大于原数据。学生是真正用心思考了,说明数学课堂就是高效的。由于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时间有限,使得部分学生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全理解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为此需要进行课下的巩固复习和训练,即通过当前新型教学方式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来完成的家长参与教学,进行更加全面完整的评价。所谓的翻转课堂,主要是通过制作6~9min左右的小视频进行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是结合某一知识难点或重点进行专讲精讲,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取所需知识。也正是下面以《统计与概率》相关知识的教学工作为例对知识点进行分析:教师将《统计与概率》微课视频上传至网上,或是将其发送至家长QQ群中,学生或家长便可以对其进行下载,之后学生便可以反复观看微课内容,对统计、可能性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解,对“统计是将一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计算、分析的过程”相关知识进行掌握。信息化手段运用,可以丰富教学手段,知识学习不再仅仅在课堂,还可以在家中,家长可对教师进行协助,督促学生对不理解知识的相关微课视频进行反复观看,直至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五、完善教学评价,技术支持学习

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已经不是单单的由纸质化的终结性评价构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过程性学习,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大数据的技术分析,建立学习电子成长档案袋,辅助数学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在《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有提出:对于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进行了强调,即“儿童在进入学校后,对数学的感受是其今后学习数学的关键节点,科学有效的数字化评价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上述内容可知:教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应该只将关注焦点放在学生个体的知识学习上,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等的核心素养下,采取学生互评、家长参评下的立体评价,进而在多样化的评价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教师而言,课堂的及时评价尤为重要,特别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随意评价现象的发生,其主要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和自主学习上,因此教师面对学生的回答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判断并作出有效的评价,可以采取课后延时评价。这便要求教师在实际的备课过程中能够认真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过重关注知识掌握转变到对学习过程的理解,随时随地记录学习过程,通过“学为中心”的学习要求,丰富教学评价体系,运用智能化设备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数据采集,通过视频、图片等非言语评价以及激励性评价追踪学习效果,为学生的持续性学习作好科学的评价。大数据的技术支持可以更好地关注学习过程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对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六、结束语

基于小学数学的重要性,结合新课改的教育要求,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认知、想象、推理能力等方面构建新式教育环境,真正实现效率化、价值化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林玉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3):59-61.

[2]纪振辉.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9):224-225.

[3]张巧玲.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3):200-200.

作者:李洪洋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闰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