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问题与对策探析(5篇)

声乐教学问题与对策探析(5篇)

第一篇:地方高师声乐教学问题探析

【摘要】

地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当地音乐教师的孵化器,其声乐教学在高师音乐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分析并指出地方高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以期不断完善高师声乐教学。

【关键词】

高师;声乐教学;音乐教育

地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为当地音乐教育发展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为目标,是当地音乐教师孵化器,声乐教学在高师音乐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地方高师声乐教学要培养具有一定演唱能力、教学能力、审美能力和良好音乐修养的、一专多能的新型音乐教育人才。

一、高师声乐教学中出现的误区

(一)误区一“重技能,轻理论、轻作品、轻文化”的教学过程。

由于高等音乐教育扩招,地方高师招收的学生在演唱水平和文化修养两方面并不理想。因声乐水平较低,声乐课演变成单一的发声练习课。因而轻视了作品教学和相关的文化渗透,造成学生在声乐发声技能上虽有提高,但其音乐审美、音乐修养等综合能力等没有得到相应提升,造成他们对作品的把握能力、表现能力明显不足。

(二)误区之二“按性别、按声部教与学”的思维方式。

声乐课是一门授课形式特殊、对象特殊、内容特殊的课程。具有口传心授、因材施教特点,教师挑选学生,学生选择老师。由于人们对声乐教学认识不全面,便认为:1.男教师应该教男学生,女教师教应该女学生;2.低声部的教师应教低声部学生,高声部教师应教高声部学生等。准确地讲,教师传授的是科学的发声方法,而不是单纯模仿某种声音。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周小燕教授,培养出了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魏松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杨晓勇等。

(三)误区之三“画地为牢,故步自封”的学习心态。

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曾说过:“科学的方法只有一个”。我们通过掌握这一科学的发声方法——“意大利唱法”,表现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声乐作品。准确地讲,发声方法是相同的,而作品的风格表现是不同的。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声音适合“民族唱法”,常挑选自认为会教“民族唱法”的教师,只唱民族声乐作品;有的则认为自己声音适合学习“美声唱法”,选择自认为会教“美声唱法”的教师,以唱国外原文的声乐作品为荣。具有这两种思维的人,他们已把自己的视野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学习空间内。这种“画地为牢,故步自封”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声乐学习上,我们要具有全面、科学的思维方式,正确的学习态度,要始终坚持:凡是人类优秀的音乐文化,我们就应毫无偏见的接纳、学习与传承。

二、高师声乐教学的改进策略

要转变以上这些思想认知,就必须加强文化与专业领域的学习,不断拓展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和专业素养,为声乐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一)加强声乐相关文化学习,丰富文化底蕴。

文化学习是音乐教育专业提升的倍增器,没有文化支撑,声乐学习便不会有大的提升空间。一个人文化水平越高,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水平就越高,理解能力就越强。提升文化底蕴的有效途径是文学知识的学习。另外,声乐相关文化包括声乐作品的背景资料、声乐理论、文艺理论等。学习这些与声乐相关的文化对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大有裨益。

(二)强化声乐理论教学,消除声乐学习误区。

练声教学要以声乐理论为指导,不断践行和丰富声乐基本理论;练声教学以完成声乐作品为目,是表现声乐作品的主要手段,发声技能只有在表现声乐作品的艺术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完善。在课程设置中,增设中外声乐发展史课和声乐教学法这一类课程。全面阐述声乐教学中个性与共性、教与学、发声训练与表现作品的相互关系,为声乐教学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三)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中小学音乐教育需要综合型音乐教学人才,高师声乐教学除提高学生演唱能力外,还必须加强学生的教学能力、艺术实践能力、分析处理作品等能力。首先,高师声乐专业生在声乐学习上,不仅要学会怎么唱,更主要的是要学会怎么去教别人唱。教师在教学时要特别注重教学方法的传授。教师在为单个学生上课指导时,可组织其他学生观摩教学,掌握教学方法。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对低年级进行声乐教学,以锻炼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声乐艺术实践能力获得仅靠课堂是无法实现的,它必须通过舞台实践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参加声乐比赛、演出、或举办专场音乐会为学生创造舞台锻炼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表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分析、处理作品的能力。在声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声乐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歌词内容,曲式结构、风格特点、音色、强弱、速度、情绪,调式调性、伴奏织体等进行全面了解。要有意识地安排不同国家、地域、民族的声乐作品,开拓学习视野、积累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文化修养和处理作品的能力。

作者:郭卫东 单位:沧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辛恩利.功在诗外论歌唱者的素质[J].音乐创作,2012(6).

[2]李秋玉.美声教学中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相关问题[J].音乐创作,2012(7).

第二篇:幼师声乐教学问题探讨

【摘要】

对幼儿潜能最好开发时期就是幼儿园时期,因此幼儿教师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师范学校幼儿教育专业中,声乐教学是一项必须要进行学习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幼儿教师要掌握的一项专业技能。然而,现阶段幼师声乐教学中还存在很多实际的问题,这也是师范学校要面临解决的本文对幼师声乐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

幼师;声乐教学;存在问题;分析;探究

声乐教学是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的专业课程之一,现阶段师范类院校的声乐教学已经达不到社会需求对于幼师的需要,因此,就要从中找到其中的不足,从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幼师专业人才。

一、幼儿声乐教学中的不足

(一)教学目标不清晰

现阶段,幼师声乐教学仍然使用的专业声乐教学的理念和内容,并没有突出幼师声乐教学应该具备的师范性。这是由于幼师声乐教学所要培养的不是进行专业声乐表演的人才,而是能够和幼儿进行良好沟通,综合型素质高的幼儿教师。在进入到幼儿师范学习的学生中,这部分学生大多数没有学习声乐的基础,因此,在对声乐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欠缺,因此不能使用专业的声乐教学方法对其进行教学。而幼儿教师不光要提升自身的演唱技巧,还要掌握幼儿心理特点以及发声方式等较为基础理论知识。

(二)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目前,在幼师声乐教学中,多数教师只注重提升学生的演唱技巧,忽略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进行声乐教学期间,教师教授给学生的曲目多数是对美声歌曲学唱,而其他的歌曲元素则相对较少,歌曲学唱的教法也比较短缺,导致幼师专业学生缺少实践能力。由于教学内容单一、不丰富,使得幼师专业的学生眼界得不到拓展,导致其学习兴趣低下,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高。

(三)教学方式落后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音乐教育也得到了稳步的提升,以往较为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已经不在适用于现阶段声乐教学的需求,所以就应该找寻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而提升幼师专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其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而促进幼师声乐教学的改革。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就我国幼儿师范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幼师声乐教学仍然使用应试的方式作为教学评价体系的核心,而忽略了对学生情感、认知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由于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其不能很好的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也不能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调整,致使幼师声乐教学出现了滞后的现象。

二、完善幼师声乐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确立教学培养目标

不管是哪一种教育,都有着自身要达到或着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幼师声乐教学开展期间,首先就要明确声乐教学的目标,培养出能够符合社会要求的幼儿教师。其此要在这一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相应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不仅要提升学生声乐技巧以及掌握声乐知识的水平,还要培养学生在未来教学期间交的能力。

(二)形成具有自身院校特色的声乐教材

我国高校大部分使用的都是全国统一教材,这部分的教材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就是不能符合每所学校以及学生的特殊情况,因此幼儿师范院校就要根据学生以及学校真实情况对声乐教材进行适当的修改,满足眼下社会对幼师的实际需求。由于幼师专业的学生在校园进行学习的期间,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以后工作的环境,致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使得幼师声乐教学水平和质量得不到提升。因此,师范院校就要在幼师声乐教学过程中,推动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之间的有机结合,给幼师专业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并且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可以及时的对教学方式和学习内容做出调整,更好培养幼师专业学生的能力,为以后良好的就业打下基础。

(三)重视其课外活动的重要性

在进行幼师声乐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课堂学习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还要对课外实践活动给予一定的重视。只有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更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型人才。首先,组织各种类型的团体活动。师范院校要组织建立合唱团、艺术团等组织,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进行相应的规范,同时,还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特长来开展与之相关的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校进行宣传还能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其次,倡导学生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幼儿师范院校不光要开展各类文艺活动,还要提倡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与到不同种类的社会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生活的周围幼儿教育发展情况,有效地协助学生树立良好职业理想。最后,师范院校还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学校拟定活动的主题思想,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提升自身认知程度,从而激发起学生学生的兴趣以及刻苦学习的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师声乐作为幼儿师范专业中一门最为基础的教学课程,不管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要给予其足够的重视。然而,实际上现阶段我国幼师声乐教学中还存在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解决,因此,对于这些真实存在的问题,就要使用有效的途径进行完善和健全,进而推动幼师声乐教学的深入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出更多能够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幼儿教师。

作者:王丽华 单位:河北省平泉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杨晓晴.浅谈高校在培养幼师声乐演唱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2):86-88.

[2]成晓庆.幼儿师范学校声乐教学现状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3,(03):130-130.

[3]吕瑞.幼师声乐教学现状及改革[J].考试周刊,2011,(69):10-11.

第三篇:童声期声乐教学问题及措施

一、做好童声期声乐教学工作——找出存在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曲目选取有难度

在童声期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存在选取声乐曲目偏难的问题。由于童声期声乐教学的对象都是5岁——13岁的少儿群体,他们的理解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都不是很强,所以对于有难度的曲目学生大都理解不了,声乐掌握情况自然也就不太乐观。例如在给一二年级学生上声乐课时,有的老师就会选取《跑马溜溜的山上》这种有一定难度的作品来作为日常训练的曲目之一。这样就会产生两极分化的结果,就是会的学生还是会,不会的学生还是不会,童声期学生还处在入门阶段,曲目选择要有度,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去掌控,尽量避免曲目过难的问题。

(二)没有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进行教学

在童声期的声乐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只是按照教学目标来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按学生当前的生理特点因材施教的状况。以前在和别的学校进行交流学习时遇到过这种情况:小学老师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费尽力气让学生达到共鸣腔体,而且一味地追求高音,《青藏高原》这种“海豚音”的训练曲目更是作为学生练嗓子的家常便饭。这种情况如果一直在小学生身上持续下去很可能会把嗓子用坏,声带发声也会出现问题,严重的甚至不能再走声乐这一道路。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理特点,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进行教学,否则只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对学生、对教师都是有害无益的。

(三)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单一

在童声期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化的问题。声乐教育和其它教育都是一样的,都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单一会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没有兴趣。童声期的孩子还是儿童,儿童的心理特点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字“玩”,长期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让学生实现“玩”的愿望,而且还会使学生厌恶声乐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的影响。声乐的教学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只要是适合学生学习的就是好的方式,教师不必因循守旧,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改变教学方式单一的现状,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二、做好童声期声乐教学工作——改正存在的问题

(一)选取难度适中的训练曲目

针对童声期声乐教学中选取的曲目难度偏高的问题,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选取难度适中的曲目。选取难度适中的曲目并不意味着单纯的感觉难度不大就行,而是要针对刚入门的学生而言,难度不要太大而且要适合学生年龄的歌曲,不仅是因为《跑马溜溜的山上》难度有多么大,而且这首曲目也不适合小学生去欣赏,针对小学生的训练曲目可以是《大海啊故乡》、《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这样的歌曲不仅难度适中,而且对于学生心理的发育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进行教学

童声期的声乐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进行。学生还处在儿童时期,各个器官的发育还处在初始阶段,其声带短而且薄,音色稚嫩,共鸣腔体也小,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时要注意结合这些生理特点,不能一味追求高音而忽略学生声带不能跨度太大的现实。生理特点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只有结合了学生的生理特点才能使教学工作更加顺利,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唱歌要领,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形成正确的唱歌习惯。根据不同学生的生理特点进行合适的唱歌技巧的传授,让学生在舒适的生理情况下进行学习。

(三)要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童声期的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童声期的学生还是儿童,儿童的心理特点就是什么好玩玩什么,和越多人玩越好。所以教师必须抓住这一特点,不能用太单一的方式进行教学,练习声乐时可以有独唱,分声部唱,合唱等形式,只是用独唱或者让学生独自练习会使学生因枯燥乏味而失去对声乐的兴趣,分声部唱和合唱都是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进行合作,边玩边学习,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有帮助,自然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的效果也会是十分明显的。声乐这一板块是音乐大板块的分支,是音乐中最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童声期的声乐更是整个声乐学习的基础,在这一阶段学生会产生很多问题,就需要教师去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改正问题,同时也要发现自己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与学生共同成长。相信每位教师都可以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变的更优秀。

作者:刘喜梅 单位:广州星海音乐学院

第四篇:高职表演专业声乐教学问题及对策探讨

一、高职表演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声乐教材方面

第一,教材缺乏针对性,我国高职学校的声乐教学使用的课本多是艺术类普通高等院校使用的教材,主要有《声乐实用基础教程》和《声乐教学曲选》等,虽然具有通用性,但缺乏高职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的针对性。第二,高职院校自行编写的教材不成体系,内容陈旧,缺乏实用性。由于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因此,适用于高职教学的教材还不成体系,不具权威性。第三,部分教师不愿选用高职教材。大多数高职院校把教材的选择权交给教师,但对大多数教师而言,旧教材使用时间长、使用次数多,用起来得心应手,因此,很少有教师选择使用高职教材,多数教师对选用高职教材存在一定排斥和拒绝心理。

(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职院校声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是“技术型”人才,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教育方针完全不同。但是,通过对多所高职院校表演专业的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表演专业的课程目标都是参照普通高等院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承袭了中国高等教育一贯的作风,存在盲目模仿艺术类院校和普通高校的现象,造成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艺术类院校的人才培养重叠,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无法实现。此外,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院校忽视了两类院校的差异,造成多种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声乐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表演专业设置的课程科目数量过多且杂乱无章,缺少系统化和体系化。第一,课程设置盲目参照艺术院校或普通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多数高职院校主观地认为学生应学哪些课程,于是把其他高校的课程堆砌在一起,导致课程杂乱无章,课程间缺乏联系,且不符合学生实际。第二,实践课程教学形式化。据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多数高职院校缺少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目标模糊不清。此外,各高职院校受经费、场地、师资等因素的制约,也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二、高职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一)构建“课堂+舞台”的教学模式,实现“一体化”教学

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优势是重视对学生实用性技巧和方法的培养,使学生在毕业后能真正适应社会、符合工作岗位的需求,且能在社会各类文艺活动中真正做到演出不怯场。因此,除采用传统的琴房教学模式外,高职院校表演专业声乐教学也应侧重教学与舞台的结合,使声乐理论教学与艺术实践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构建“课堂+舞台”的教学模式,实现“一体化”教学。在课堂上,使学生准确掌握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并树立正确的发声观念;同时,教师还要围绕“舞台表演”进行实践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在舞台上进行歌唱表演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

(二)改善传统声乐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传统声乐教学法显然已不适应当前声乐教学的需要,因此,对传统声乐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刻不容缓,高职表演专业声乐教学要及时引入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例如,在基础声乐教育初期,可采用创新的小课教学模式,针对教学进程和学生主体的不同,选用微格教学法。在分向教学阶段,可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教师“精讲”与学生“自学”结合起来,教师可采用给小组或个人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积极引进高素质且综合实力强的声乐专业人员到高职院校担任教师,强化教师团队,提升教师队伍综合实力是当前各高职院校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在师资引进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注重教师的实践技能,严把能力关,或从相关行业引进具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其次,各高职院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在不断提高其学历层次及理论水平的同时,有计划地让他们到一线或相关行业进行锻炼,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最后,完善相关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机制,设立教师等学术成果奖励机制,使教师自觉践行继续教育。

三、结语

我国高职表演专业声乐教学还不成熟,在发展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各高职院校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吸取其他院校经验和教训的同时,真正提高高职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出更多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

作者:李小亚 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第五篇: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幼儿教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在培养幼儿艺术能、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方面,幼儿声乐学习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本文将对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问题;对策

1当前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

当前,我国技工院校幼儿教育的声乐教学尽管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声乐教学还存在着不少的堪忧之处,对幼儿教育的声乐教学质量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

1.1声乐教学方式滞后

当前阶段,较为先进的声乐教学模式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但是在我国的很多技工院校中,由于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较弱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长久以来一直都采用集体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数量众多的学生在大教室中共同发声,同时练习相同的歌曲,声乐教师不仅要集中精力聆听学生的发声,还要进行钢琴伴奏,因而,很难完全掌握全部学生的声乐学习动态,声乐教师对学生的声乐学习积极自主性、声乐学习的理解能力和声乐学习能力很难做到充分了解,更谈不上进行因材施教了。

1.2声乐教学针对性欠缺

和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在生源上技工院校通常相对较差,在加上当前扩招政策的影响,高校持续扩展招生规模,一部分技工院校的生源质量较好,另外的部分生源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导致技工院校学生的差异较大,基础不同。对于声乐学习的学生来讲,他们的基础更是具有差异,一些学生爱好歌唱但音色、音准等不好,一些学生只是会唱但不懂音谱,有的学生甚至压根就没有见过一些乐器。这种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基础起点高低不同的特点,必然会影响声乐教学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另外,近年来,随着经济状况的持续好转,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幼儿教育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很多针对幼儿教育专业的书目先后发行出版,但是具有突显技工院校声乐教学课程特色的教材却并不多见。很多技工院校的声乐教师在教学中,通常都是借鉴普通高校的声乐教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类书籍的难度较大、专业性较强,和技工院校的声乐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因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2改进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策略分析

2.1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声乐教学的针对性

无论何种教育,最好的教育形式都是因材施教的教育形式,对于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而言,因材施教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基于现存的客观情况,技工院校要不断进行声乐教学组织形式创新,通过个体教学和集体教学的有机结合,向同学们充分展现学习声乐的魅力。在进行集体授课时,教师要着重讲解声乐技巧和理论知识方面的内容,注重共性问题的讲解,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取声乐知识,还能节约教师资源,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体系性声乐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在进行个体教学时,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自身特点,充分体现因材施教,例如根据个体学生的歌唱能力、声乐学习能力和嗓音特点,一对一的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刺激他们的声乐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的专业技巧和技能,逐渐开发他们的声乐潜质。

2.2创新声乐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为社会培养符合职业需求的合格人才是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的根本目的,因而,针对当前幼儿教学的客观情况,在声乐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摒弃传统的过度专业性的声乐教学观念,在充分了解学生客观情况的基础上,适当减小对声乐技巧的要求,避免对声音高度、声音位置的过度追求,在各类声乐课程中,如歌唱、钢琴、欣赏等,逐步训练学生的发生技巧和发生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而使他们在将来拥有更为强大的幼儿教育工作能力。

2.3开发优秀声乐教学教材,提高声乐教学成效

开发出适合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教材,对声乐教育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合格的校本教材开发绝非朝夕间就能实现的,需要进行长久的实践和科学、系统的总结,通过对现阶段实际幼儿教学状况的总结,进行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调整,让广大技工院校的学生更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幼儿表演和幼儿演唱以及指导幼儿表演和演唱的技能等。在此前提下,逐步进行关于声乐教学的实践科研活动,力争在一定时期能完成开发校本教材的系统工作。符合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要求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必将使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获得一个更高层次的教学效果,摆脱专业院校和高等院校模式的束缚,从实际出发,为幼儿教育事业的进步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

3结语

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课程,学习本专业的学生,必须拥有良好的音乐能力和教学能力。因而,本专业的教学活动必须确保学生具有“会唱”、“能教”的能力,根据本专业的客观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式、精选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模式创新,并努力开发符合本专业特点要求的校本教材,力求思维创新,不断提升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董艳丽.幼儿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感悟[J].黄河之声,2011,(20).

[2]吴红应.走出心理困境重塑自我形象——漫谈做好技工院校学生工作的几点体会[J].职业,2007,(17).

[3]张宗辉.技工院校创新发展天地无限——技工院校创新发展论坛综述[J].中国培训,2004,(6).

[4]王荣明.技工院校教师的人本管理原则[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作者:周敏静 单位:茂名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