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现出了人文关怀的新型教育理念。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若是将赏识教育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可以给予学生唤醒与激励,挖掘隐藏在学生背后的无限潜能,从而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语文能力。

一、赏识教育运用的理论依据

赏识教育是一种以人性教育为基础,能够促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相互激发和激励的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符合以下理论依据。首先,符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基石,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构建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实就是在告诫每一个教育者,教育是无处不在的,且是一种大众化的教育,因此,教育要随着受教育人的不同发生变化。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在做上教,做上学,这与赏识教育的本质目标是相互契合的。其次,符合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从上个世纪以来,有很多人文主义教育家提出教育的本质目标就是育人,要促进学生精神、身体、道德取得全面的发展,成为可以为国家服务的青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教育学者,如杜威、苏霍姆林斯基都曾做出过这方面的倡导。而在赏识教育中,教育者要做的就是真正地接纳学生、肯定学生,由此可以看出,赏识教育是符合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再次,赏识教育符合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由皮亚杰提出,强调的是主体的认知发展,并提出教育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且只有当教育内容可以引起学生积极地从事创造活动,学生才能得到认知同化。而在赏识教育中,教师要承认学生差异,并且尊重学生的差异,这无疑与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是十分契合的。最后,赏识教育符合“皮格马利效应”。教育中教师给予学生越多的期望和信任,就越能够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这就是“皮格马利效应”的核心观点。而赏识教育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给予学生充分的信赖与期待,从而推动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赏识教育是符合“皮格马利效应”的。

二、赏识教育运用的重要性

赏识教育是一种教师主动承认学生才能、肯定学生价值的教育理念。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首先,通过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美国有一部电影叫做《师生情》,讲述的就是教师对长期受到歧视的黑人孩子给予关心、爱与赏识,从而帮助他们走向成功的故事。这虽然是一个故事,但是实践证明,确实符合心理学理论。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给予的鼓励就像是甘霖,学生的自信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教师的赏识而来,尤其是当学生感觉自己受到重视时,那么他们的自信心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其次,赏识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兴趣是人趋向某种事物的情绪个性倾向,人若是能够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那么心中就会感到心驰神往。在赏识教育中要对学生的良好行为给予赏识,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尽量满足学生的特长发挥。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兴趣是可以转移”的,赏识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兴趣发生转移的有效途径。最后,赏识教育能培养学生意志。爱因斯坦曾说:“天才的成功需要一分灵感和九分汗水。”这阐述了意志对于学生人生成长的重要性,它可以帮助学生自觉调整行动、克服困难。而心理学认为,情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当然也可以成为阻力。而在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来源就是教师给予的赏识或者批评,因此,积极的带有赏识性的情感是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意志力的。赏识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语文,学做人”的中职语文教学目标,同时可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真正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同时,赏识教育的运用对挖掘学生语文学习的潜力也有着很好的效果,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聪明才智,为学生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舞台。

三、赏识教育的运用策略

1.用心爱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只有一切基于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才能扭转长久以来中职语文教学的劣势局面,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的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满足了师生双赢的要求。而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时,爱是基本,也是基础,是赏识教育构建的关键因素,可以说教育的本源就是爱,而教师是学生学习情绪的主导者。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并给予学生最真诚的爱,才能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构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细心的教师会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入学之初,心中一定会存在一种愿意被教师肯定的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每一次关切的眼神和赏识的话语,学生的心田都会感受到爱的滋润,这也是调动学生创造欲的关键。在赏识教育中,教师要做的就是将爱贯穿在教学的始终,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行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真诚的爱意,对他们能力的肯定与期待,从而让学生一直能够保持初入学时的那种期待感,不断地认识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样才能真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中职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放下自己的身架,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不凌驾于学生之上。这是拉近师生距离的关键,同时也是赏识教育的基础。教师通过真诚的爱,让学生在赏识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2.激励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很多无心的话语,教师或许并不在意,但是在学生的心中却种下了一颗善恶的种子。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赏识教育理念,善于发现学生的思想火花,从而通过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一文时,教师为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如“父亲去当列车服务员的目的是什么?”“博西先生为何要资助父亲?”“父亲的成功秘诀在何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若是能够自行地通过段落阅读找到答案,教师就应该不失时机地表扬学生,这就是帮助学生转移兴趣情感的一种有效方式,学生会在教师的赏识激励中,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探索之中。写作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表现。但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并存在一种谈写色变的情况。面对如此局面,教师也可以发挥赏识教育功能,如在为学生写修改评语时,应该多以激励为主,对学生文章中的精彩之处给予肯定。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给予学生赏识时,不要千篇一律地写一些“你很棒”“非常好”这样的评语,否则,学生只会认为教师在敷衍自己,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客观地给予学生激励,如“文章条理清晰、逻辑合理,再接再厉一定会更好”或者“文章辞藻华丽,引经据典,老师也被你的文字所打动”这样的评语,才能真正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3.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并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具体而言,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赏识教育,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中职语文学习中,规范书写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由于学生性格的原因,如粗心、急躁等,很多时候难以满足规范书写要求。但是在赏识教育中,教师给予学生的鼓励可以使学生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在学习中勤查工具书、深入了解字词,从而逐渐地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其次,通过赏识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从以往的实践可以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课外阅读量有很大关系,通常情况下,语文学习成绩更加优异的学生,他们的阅读面往往比较广泛。但是教师也会发现,中职阶段的学生在进行文章阅读时还是会出现加字、减字、重复的问题,在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从赏识教育出发,为学生组织阅读朗读活动,让优等生先读,后进学生后读,从而以优带差,互相赏识,互相激励,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并逐渐树立学习自信,从而在赏识教育中,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4.挖掘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才智

文学家王安石曾经写过一篇名为《伤仲永》的文章,讲述了一个天赋异禀的神童最后却泯然众人,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告诉教育者,比起先天的智力,后天的教育反而更加重要。因此,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懂得赏识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先天差异,但是却要尽量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从而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自我认识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中职语文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应该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在学习《药》这篇鲁迅先生的文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三个层次的教育目标。对于语文学习能力差一些的学生,教学目标以“理解小说明、暗两条线索相互连接、交织、融合的特点,初步了解小说主旨”为本篇文章的教学目标;而对于学习能力适中的学生,教学目标则可以制定为“理解华老栓、夏瑜及人物群像,深入把握小说主旨”;对于语文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学目标则为“理解环境描写对表达主旨的作用”。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可以在最近发展区中得到更好地发展。而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完成对应的教育目标时,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赏识与鼓励,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得到更大的进步。中职院校本就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教育群体,学生的心理学习状态相对不稳,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社会对中职教育的本质需求。赏识教育可以在认知和情感并重的教育理念下,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此,在中职语文这样一门基础学科中,将赏识教育应用到其中,无疑是一种最为有效可行的教育方式。

作者:徐庆均 单位:广东省蕉岭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