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

技校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

【摘要】赏识教育作为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赏识教育的核心是赞赏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进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技校体育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理念,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技校学生的特点与普通高中的学生存在些许差异,因此,如何结合实际情况,将赏识教育有效地应用于技校体育教学中便是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思考并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赏罚分明;平等;自信

体育课在很多技术院校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学科,教师对其不重视,学生们缺乏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导致体育课逐渐成为“鸡肋”。体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品质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教师需要与学生们建立和谐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才能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实现提高。因此,作为一名技校体育教师,必须要深入贯彻赏识教学理念,与学生们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进而解决现阶段体育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接下来,我就如何将赏识教育有效地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展开了论述,望给广大教师带来借鉴意义。

一、赏罚分明,提高课堂效率

很多教师将赏识教育理解为只“赏”不“罚”,其实,赏识不仅包括了“赏”,还有“罚”。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需要主动与学生们沟通,在学生群体中建立一个温和亲切的形象,帮助学生们解疑答惑。这样一来,学生们才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进而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训练中。但是,教师开展教学时必然会遇到一些经常违法纪律,不听从指挥的学生。面对这些学生,教师也不可一直纵容。首先,教师要去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情况,对他们进行口头批评。其次,教师可以采用更为诙谐幽默的方式来“批评”他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如果学生屡教不改,那么教师可以适度给他们增加一些训练任务。但是,无论何种情况,教师切不可采用打骂、侮辱的方式来伤害学生的自尊,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比如我在讲解“篮球进攻战术”后,组织学生们进行训练,让他们进行战术配合。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能较为熟练地完成传切配合进攻战术,并且一些篮球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创造性地设计了传球、运球方法。在这个过程,学生们互帮互助,合作学习,共同克服了困难。我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了表扬。但是,也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不积极地参与,并且篮球水平也都不高。于是,我和这些学生进行了传发球比赛,让其他学生评定结果,输的一方要做10个俯卧撑。最终,我轻松地赢过了这些学生,这几名学生也都显得很羞愧,主动接受“惩罚”,并主动向我探寻相关篮球的技巧。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利用赏识教育的方法让一些表现优异的学生更为自信,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让态度不好的学生也积极地参与到了体育活动中。由此可见,赏罚分明,才能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平等赏识,要“一碗水端平”

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体育素养参差不齐,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会重点关注那些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而忽视了那些身体素养较弱的学生,这就导致那些“被遗忘的学生”逐渐失去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获得别人的赞赏。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做到平等地赏识每一名学生,无论他们的运动能力如何。这样,才能保证大多数的学生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信,进而提高自己的体育素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这些优势,因材施教。我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了施展自我能力的平台。比如女生的身体素质一般比男生要差一些,但是很多女生跳绳的能力并不比男生差,于是,我将她们的优势放大,让她们发现自己的发光点,对她们进行表扬和赞赏。这样一来,女生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又如一些学生长跑能力不强,但是爆发力很高,因此,我会让他们看到自己短跑方面的优势,并且向他们指导一些长跑的技巧,以此来帮助他们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被尊重的权利,作为一名技校体育教师,需要挖掘学生的潜能,弥补他们的不足。这样,他们才能体会到体育带给他们的乐趣,进而才能产生亲近体育的热情。

三、营造一个赏识的环境,增强学生的自信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中发现,技校学生相对而言,缺乏一定的自信,大多数学生表现出自卑的情绪。但是,缺乏自信并不意味着不能建立自信。教师要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赏识的环境,让他们时刻体会到被人尊重的乐趣,进而逐步消除自卑的心理,建立自信心。首先,教师要掌握沟通的艺术,主动走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他们的情况,进而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引导;其次,教师要善于挖掘赏识的诱因,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比如我在组织学生们进行障碍赛跑后,大部分学生表现优异,我赞扬学生们的协调能力好,头脑聪明,以此来给他们带来正面的影响。营造一个赏识的环境,需要教师对学生时刻进行赏识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对其相机引导。久而久之,学生们便能逐步建立自信,实现提高。总之,没有人不希望被人赞赏,尤其是技校学生,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引导,他们很难成才。教师要积极地探索赏识教育的方法,主动了解学生,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时刻对其进行赏识教育。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实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纪周.微课的特点及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34).

作者:杨小莉 单位:南京技师学院